其實是1930年代,由日本人發行的台語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 電影宣傳新手法,催生第一首台語流行歌 · 《桃花泣血記》 · 劇場會計一躍成為30年代最受矚目詞人.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2015/11/10,書摘 精選書摘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文:台灣文學工作室美國品牌、日本老闆、台灣歌人,台灣流行音樂打從一開始就是國際資本、跨國產業。

黃昏時分,在「台北銀座」榮町通(今衡陽路)的十字路口,霓虹燈為雄偉的菊元百貨勾勒出輪廓,沿路商家的各色招牌也紛紛亮起。

這是日本人聚集的城內,不寐的商店街昭告了屬於30年代的繁盛。

往路口另一條京町通(今博愛路)走去,悠揚的歌聲,在一排西式騎樓的陰影裡迴響:雨夜花,雨夜花,受風雨吹落地,無人看見,每日怨嗟,花謝落土不再回……和周遭環境不甚搭調的歌聲來自日資的「古倫美亞」唱片公司門前的留聲機,播放的〈雨夜花〉是近期主力宣傳的新曲。

這張唱片已經在全島銷售了三萬張,成功打開還不習慣聽唱片的台灣人市場。

走紅的〈雨夜花〉,讓買不起昂貴留聲機的人,也忍不住親自跑來古倫美亞公司聽歌、學唱,因此唱片公司騎樓下總是聚集一群台灣歌迷,直到黃昏才戀戀不捨地離開。

聽歌人群漸漸從古倫美亞門前散去時,負責將唱片鋪貨到台北各地零售店的少年售貨員,也一個一個回到了公司。

公司三樓是以台灣人為主要成員的文藝部,作曲人和歌手結束了一天的歌手訓練,走下二樓向社長栢野正次郎告辭下班,出城的路上,還在苦思如何創作更有台灣味的曲調。

這一條日本人群聚的摩登商店街,居然播送台灣大眾喜愛的台語歌曲,這樣的光景乍看令人愕然,卻絕非偶然。

日籍商人和台籍樂人,跨越界限,共同以「創作台灣人的歌」為目標,這音樂的故事,得從電影說起。

日本人群聚的榮町,繁華程度有如今日東京的銀座,30年代榮町街上也放送台語歌曲,當時台語歌流行盛況可見一斑。

PhoroCredit:台大舊照片資料庫,《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本事出版電影宣傳新手法,催生第一首台語流行歌1931年,中國電影《桃花泣血記》的首映日,「永樂座」劇場門前聚滿了人。

前幾天宣傳車隊發送的電影「本事」(廣告單),上面印的不是平常的文體,而是七字一句的台語歌詞,此舉大為奏效,吸引了不少好奇的觀眾前來。

當時,戲院要為即將上映的電影宣傳,就是請車隊走遍大街小巷放送消息。

這次代理《桃花泣血記》的片商和戲院決定來個新手法,聘人做了電影同名宣傳歌曲,歌手和樂隊隨車沿路唱奏、發送歌詞,這作法的確比過去的宣傳更加吸睛。

上海電影用台語歌來宣傳,已經夠新鮮了,再加上七字調、西樂隊,看似衝突的組合卻意外動聽。

《桃花泣血記》的宣傳大獲成功,不只電影熱賣,主題曲也紅遍大稻埕,尤其開頭的幾句,街坊還真找不到不會唱的人:人生親像桃花枝,有時花開有時死,花有春天再開期,人若死去無活時。

大膽一點的年輕人,或是經常出入藝旦間的風流子弟,更喜歡哼上後面這幾句來調情:文明社會新時代,戀愛自由才應該,階級約束是有害,婚姻制度著大改。

《桃花泣血記》電影藉著嶄新的手法獲得了成功,也跟著炒開了洋溢大稻埕的開放氣息。

娛樂事業是新的、自由戀愛也是新的,大家都樂於探索新的可能性。

新式台語歌成為襯托熱門電影的法則,剛起步的台灣唱片業於是也抓緊這難得的時機,大舉尋找歌手,要將歌曲製成唱片發行。

早在1910年,日本最早的唱片公司「日本蓄音器」就已經在台北榮町設立分公司,而日蓄又代理美國唱片大廠Columbia的唱片和留聲機,因此,日蓄代理的Columbia分部1920年代正式在台灣成立,慣稱「古倫美亞」(コロムビア),社長就是栢野正次郎。

栢野正次郎的經營方針並不侷限於代理遙遠的海外音樂,他一直渴望的,是找到屬於台灣本土的音樂,製作台灣大眾的歌曲。

古倫美亞的廣告宣傳單。

PhoroCredit:維基百科,《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本事出版想要讓大眾喜歡,當然不能是太過修飾、婉曲的唱腔。

因此,新式的台語歌要有更自然、熱情的聲音來表達。

《桃花泣血記》上映後,古倫美亞首先取得歌曲的代理權,為了找到親近台灣人的歌者,特地請了歌仔戲班出身的劉清香一試。

大概因為年輕吧,她的唱法既見實力又不落於窠臼,新歌主唱非她莫屬,古倫美亞為她取了個時髦的藝名:純純。

透過電影的宣傳,《桃花泣血記》這張唱片終於攻進不習慣聽唱片的台灣人市場,純純離開戲台,走上歌星之路。

台灣人創作的第一首台語流行歌,就在電影與音樂這兩大新興娛樂的需求下催生了。

即使主導的力量來自海外的大企業,但這顆吸收著台灣民間養分的種子,以其獨特的姿態迅速抽芽。

劇場會計一躍成為30年代最受矚目詞人《桃花泣血記》上映隔年,永樂座上映的新片《倡門賢母》也採取相同模式宣傳。

由於是無聲電影,需要樂隊伴奏和辯士(電影解說者)講解劇情。

上映當天,樂手背上樂器,辯士站上講台,古倫美亞當家歌手純純也在後台做好準備。

劇場的會計李臨秋在台下看著,興奮不已。

待會兒純純要為觀眾獻唱的電影主題曲,就是他作詞的處女作。

由於接受日本教育,當時台灣的知識份子多數更擅長於以日文寫作。

李臨秋僅有公學校的學歷,前不久還是劇場會計兼差倒茶水,這回接下電影主題歌的作詞重任,大概震驚了不少學究。

其實在辯士之間已在流傳,永樂座這個年輕人漢文底子好,要是講電影突然哪個字讀不出來,小心他冒出來提詞,辯士顏面會掛不住。

李臨秋個性豪爽,喜歡交朋友,在戲院工作不久,就受到辯士推薦為電影《倡門賢母》的主題曲作詞。

結果〈倡門賢母的歌〉繼〈桃花泣血記〉之後大賣,李臨秋受到賞識,相繼得到古倫美亞、永樂座兩邊的委託,創作了台語版《倡門賢母》歌劇,又替下一部片《懺悔》寫作歌詞,成為風靡一時的詞人。

再不久,李臨秋終於收到正式加入古倫美亞的邀請,在1933年成為專屬作詞者。

延攬他的,是比他略長幾歲的台灣人:文藝部經理陳君玉。

純正「台灣味」市場策略奏效,台語流行歌商機無窮陳君玉原本是印刷廠工人,家裡連公學校都沒能供他念到畢業。

他後來到中國一家報社工作,學會寫一手流利的白話文,幾年後回到台灣,開始在報紙發表詩歌小說,但仍須在印刷廠當工人。

這時期恰逢台灣新文學論戰,陳君玉有閱歷和想法,文藝界也有交遊,但卻無暇全心投入文學。

1932年,陳君玉回到生長的大稻埕,發現新式台語歌流行起來了。

幾年前古倫美亞也曾邀他寫詞,可惜不了了之,沒想到這趟回來,以前工廠的朋友也都寫起了台語歌。

陳君玉於是硬起頭皮寫了幾首歌詞,想要毛遂自薦又覺難堪,只好託人將作品送進古倫美亞。

古倫美亞的栢野社長這時剛好也在盤算,台語流行歌商機應該已經成熟,所以一定要趕在同業之前,一舉搶下這個市場。

那時想要製作高品質唱片,台灣的樂隊和錄音設備水準都不夠,各廠商都要到東京去找音樂。

栢野正次郎卻是專注開拓有市場的「台灣味」,他聘舊詩人作詞、找藝旦演唱,成果都是僵硬晦澀,與他期待的「流行」還有一段距離。

栢野於是改變策略,向民間廣泛徵求作詞人。

無論是江湖走唱、公司職員,甚至是工廠黑手,只要有興趣,統統鼓勵創作通俗歌詞。

〈桃花泣血記〉的大成功雖然引起各家唱片公司蠢蠢欲動,但栢野經過〈倡門賢母的歌〉、〈懺悔的歌〉的驗證,比他們更快一步拍板,決定大量發行新式台語流行歌。

他手上欠缺的,就是寫曲作詞的創作及演唱人才。

陳君玉把作品送上古倫美亞,正巧就是時機點。

他成了栢野最需要的、熟知民間的眼睛。

日治時代映畫館內部。

台語歌的流行,肇因於以台語歌詞入電影宣傳歌曲,一舉成名,揭開台語流行歌黃金時代的序幕。

PhoroCredit:台大舊照片資料庫,《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本事出版台語流行歌大膽唱出年輕男女對自由戀愛的嚮往栢野於是在古倫美亞公司的三樓增設文藝部辦公區和練習室。

在這裡,陳君玉延攬的歌人密集創作歌曲,訓練演唱技巧,討論對流行歌的理想。

大家雖然背景不同,卻可說是30年代實力最堅強的音樂人陣容。

除了初試啼聲的李臨秋,還有在其他唱片公司發表過作品的新人,例如鄧雨賢、周添旺,以及擔任演唱的純純、愛愛等人。

經過半年的醞釀,古倫美亞文藝部於1933年9月帶著剛練習完畢的近百首新作、改作的台語流行歌唱片,搭上了前往東京的輪船。

這一批唱片獲得空前的成功,台語流行歌的市場從此被古倫美亞壟斷,幾首傑作銷量甚至達到四、五萬張,包括李臨秋作詞的〈望春風〉、周添旺作詞的〈月夜愁〉、陳君玉作詞的〈跳舞時代〉,而這一首一首歌曲,都由純純演唱,由鄧雨賢譜曲。

隱身幕後的鄧雨賢,積極以西洋音樂的知識挖掘民間歌謠之美,確實開創了台灣人的曲調。

仔細聽純純的歌聲訴說了什麼吧。

時而在夜裡浮想連翩,時而難忍相思而癡癡守候在三線路,時而自詡逍遙自在而鼓吹社交公開。

台語流行歌大膽唱出年輕男女對自由戀愛的嚮往,喚醒了一種屬於新時代的心靈。

最流行的〈望春風〉,現在聽起來仍然相當熱情積極:想欲郎君做翁婿,意愛在心內,待何時,君來採,青春花當開。

一群民間出身的文藝音樂愛好者,匯聚在古倫美亞文藝部,藉由純純的歌聲,唱響了台語流行歌的黃金年代。

風靡台灣人的台語流行歌,舞台也開始由本島人基地大稻埕,移往摩登繁榮的城內。

文明啟蒙的厚望,寄託在詞曲之間這一天傍晚,古倫美亞在太平町「波麗路」西餐廳訂了位,準備為新曲熱賣舉辦慶功宴。

聚餐時間已近,幾位歌人分別從家中出發,癡性未改的鄧雨賢八成還沒放下手上的曼陀林,李臨秋可能正規畫如何在正職之外挪出寫電影劇本的時間,而剛升上文藝部長、替公司本期最暢銷唱片〈雨夜花〉作詞的周添旺,應該是今晚最受矚目的人物。

才從城內的台北放送局(今二二八紀念館)離開的純純、愛愛兩位情同姊妹的當家歌手,剛結束每週一次的電台演唱,談笑走過拱廊屋簷,穿越新公園到大路上招了輛人力車。

途經榮町通,滿街霓虹燈一一亮起,打著紅色蝴蝶結的古倫美亞,是其中最醒目的招牌之一。

台語流行歌蔚然成風,放眼唱片市場,卻沒有一家足以威脅古倫美亞。

日本大廠「勝利」據說嘗試和台籍音樂家接觸,但短時間也無法籌組夠強的文藝部,台灣人經營的「泰平」、「博友樂」,同樣沒有實力可以爭鋒。

人才是唱片界最稀有的籌碼,挖角大戰隨之展開。

為古倫美亞籌組文藝部的陳君玉率先藉機辭退,轉往博友樂唱片。

這時的台灣,文藝運動正是熱絡。

廣受大眾歡迎的台語流行歌,也被文人寄予在第一線啟蒙文明的厚望。

1934年全島文藝大會在台中召開,全台各地抱持進步思想的畫家、文學家、歌人,無分彼此思想派別,共同成立「台灣文藝聯盟」。

以歌人為業、兼具文人理想的陳君玉,也與境遇相似的朋友出席盛會。

滿懷啟蒙大願的他們,正想把文藝熱血灌到唱片市場裡面。

即將到來的台灣文化激戰,也被攪得更加混亂。

有史以來第一屆、也是唯一一次的全島歌人大會台灣文藝聯盟成立前,在台北的陳君玉就和友人郭秋生、廖毓文等人共同成立過「台灣文藝協會」,斷斷續續出版過《先發部隊》和《第一線》兩期雜誌,傳遞著「文學是大眾的」、「不可墮落於挑情感傷」等文藝理想,也期望台語流行歌能夠多採集些傳統的曲調、多創作些啟迪民智的作品。

這種理想延續到台灣文藝聯盟的機關刊物《台灣文藝》,一些兼具歌人及文人身分的熱血青年,像陳君玉,就常在詩歌欄發表新作,有些還灌成唱片。

除了多賺一份稿酬,「散播文化思想」才是真正目的。

活躍的文藝運動深化了台語流行歌的內涵。

創作者在雜誌獲得廣闊的實踐與討論空間,流行歌的商機也為創作者抒解了一些生活壓力,雙方互惠互利,似乎是完美的發展。

擁有唱片實務經驗的陳君玉,希望達成的台語流行歌改革,不只是作詞而已,更要讓啟蒙的精神全面擴及到作曲、演唱層面。

1935年的2月初,在純純經營的「巴西」喫茶店裡,陳君玉等人召開了一場專屬歌人的懇親會,一來聯絡感情,二來琢磨作品,出乎意料一口氣來了二十餘人,話題也愈講愈熱烈,最後並做出一個結論:號召各地流行歌從業人士組織「全島歌人大會」。

事情進展得很快。

3月底,全島歌人大會的成立典禮在太平町的「奧稽」沙龍三樓舉行了。

五十位出席者推舉陳君玉為歌人大會的議長。

歌人們在會中各自表達對於台灣傳統音樂、社會現象的考察與願景,期待找到一種屬於台灣人的精神,以他們熱愛的音樂創作來澆灌,讓這份精神在殖民的土壤生根發芽,不要再被摧折。

可惜,這是台灣流行歌壇的第一次大型聚會,但也是最後一次。

全島歌人大會的貢獻,實在不易定論。

第二次大會始終難以召開,歌人們等不到理想實現,戰爭的腳步聲就來了。

繁榮的時代走到了大限,不管是台灣人的精神或時代的流行,都同樣失去生長的光和水,開始迅速枯萎。

戰爭腳步壓抑流行歌聲歌人起落來去,台語流行歌版圖幾經消長,古倫美亞已不再是獨占市場的老大。

1936年7月,總督府頒布「台灣蓄音器唱片取締規則」,重重打擊了台灣音樂的發展。

任何歌曲只要有嫌疑造成「治安危害」、「風俗紊亂」,總督府都有權禁止發行,即使主流、靡靡的男女情愛歌曲都可能遭殃。

審核制度增加了唱片發行的成本與風險。

唱片送審必須往返台北與東京兩地,唱片的發行日期更難掌握,銷售宣傳更難計畫。

台語流行歌的大餅變成燙手的鐵餅,日資為主的唱片公司也無意繼續與總督府頑抗,紛紛減少台語唱片的出版。

男性歌人紛紛另找謀生之路,女歌星純純也不再將未來寄託給演唱事業,只圖找個理想的丈夫早早成家。

但諷刺的是,即使唱紅這麼多激發文明、開放性別的歌曲,純純卻終究被當成賣唱的輕薄女子,難以對上好人家的門戶。

歷經幾次情路波折,純純好不容易嫁了一個日本人丈夫,不過她卻沒有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為了養活家庭,純純只能再度唱歌,愛情的滋潤曾一度使她的歌聲更加甜軟,但是丈夫罹患肺癆,純純不顧身邊所有人的反對,仍然盡心呵護這段得來不易的愛情。

純純的付出並未如願留住丈夫,自己甚至也感染當時無藥可治的肺癆,歌喉隨之大受傷害。

1937年,純純撐著肺癆第三期的嗓子,簽下日東唱片的合約,演唱新歌〈送君曲〉。

配合戰爭的時局,這首道別曲並不是單純意愛的情歌,而是送君出征的愛國歌。

日漸憔悴的純純闔上她的眼睛,不看因戰爭而凋敝的台灣,不看逐漸失去活力的歌人與唱片公司,一心一意地,吐出她與君訣別的唱詞:火車慢慢欲起行一時時酸昧出聲正手舉旗,倒手牽子我君仔……台灣第一位台語流行女歌手純純。

〈望春風〉、〈雨夜花〉的原唱也都是純純,不過她的一生燦爛卻多舛,得年僅29歲。

PhotoCredit:wikipedia台灣人的精神透過台語歌傳唱至今戰爭擴大,「皇民奉公會」在1941年成立。

總督府想要更有效地宣傳戰爭,改編了最深植台灣人心靈的幾首流行歌。

〈望春風〉被填上新詞,改名為〈大地在召喚〉,〈雨夜花〉、〈月夜愁〉分別成為〈榮譽的軍伕〉和〈軍伕之妻〉,全都在頌揚從軍的美好。

不久之後,總督府決定更嚴格管制演劇、音樂活動,自此再也沒有填上台語歌詞的曲子出現,台灣的音樂終於徹底被戰爭的陰影掩蓋。

這時的鄧雨賢已辭去古倫美亞的工作,回到新竹鄉下躲避戰禍,重執教鞭,勉強維生,原本身子就不算硬朗的他,健康狀況愈來愈差。

創作機會完全被扼殺的李臨秋,靠著其他工作養家,陳君玉教北京話度日,栢野還不死心在為古倫美亞尋找活路,純純無聲無息嚥下最後一口氣。

過去在台北活動的歌人都已四處流離。

有人遠嫁日本,有人逃到香港,有人收起樂器回鄉下當警察,也有人仍舊背著樂器隨賣藥班流浪討生計。

有些歌人不甘寂寞,在禁止發行唱片的那幾年,時不時鑽進茶館,抓著店裡的女給,硬要教她們學唱自己做的歌曲。

但即使有誰學會了,也沒人再有傳唱的閒情逸致。

「流行」已一去不返。

1944年,鄧雨賢因病逝世。

參加告別式的學生想起這位先生雖然嚴格,卻會在操場和他們講故事、拉著手風琴教他們唱自己寫過的歌,忍不住也掉下眼淚。

鄧雨賢教給他們的是〈雨夜花〉。

這曲旋律原本是為一首童詩所譜,後來被周添旺以煙花女的命運填詞而成了流行歌。

但這批學生從鄧雨賢身上聽到的,卻已經是改成軍歌的〈雨夜花〉了。

要到多少年以後,他們才能聽到這首歌原來的樣子呢?1945年,美軍大規模轟炸台北,繁華的商業區成為戰火的標靶,古倫美亞公司被直接擊中,熊熊的火焰,濃濃的黑煙,正是來自一樓收藏的唱片。

亂世裡人人自危,誰還有餘暇感慨,曾經絢爛一時的台語流行歌時代,正式化為灰燼。

盛世一夕迸生,轉眼又為大浪淹沒。

這段歷史的無數張唱片,就這樣流落民間。

即使物質的存在被摧毀或散佚了,在不斷流轉的時代中,這些歌曲依然在歷史的關鍵場合出現。

70年代,無論是號召「唱自己的歌」的李雙澤、為黨外造勢與社會公益獻唱的楊祖珺、到被譽為「平民歌后」的鳳飛飛,都透過30年代的這些台語流行歌,撫慰台灣人的心靈。

後來,困惑於「什麼是我們的歌」的台灣人,便悠悠唱起〈望春風〉和〈雨夜花〉,1930代尚未完成的「台灣人的精神」,終於實現。

一九三五年,為慶祝始政四十週年舉辦台灣博覽會,遊行隊伍經過京町通,即今日的博愛路,右側建築立面可以看到古倫美亞的招牌(コロムビア)與廣告。

PhoroCredit:台大舊照片資料庫,《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本事出版書籍介紹《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本事出版台灣文學工作室/著、蘇碩斌/策畫理想的生活,從來不是容易的。

那時候,世界很新,很多事物沒有名字,他們相約咖啡店聊天聚會,逛書店,到公園散步,身陷理想和現實之間,糾結矛盾,進進退退,為未來世世代代的文青,預言百年難違的命運⋯⋯。

一本可以按圖索驥、永不過期的歷史旅遊書,從現存老的台北三市街地標穿越時空,回到歷史現場,跟著日治時期的文青一窺台北的日常生活。

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責任編輯:鄒琪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倡門賢母倡門賢母的歌全島歌人大會劉清香博友樂古倫美亞台灣文藝協會台灣文藝聯盟台語歌周添旺大地在召喚愛愛懺悔的歌月夜愁望春風李臨秋栢野正次郎桃花泣血記榮譽的軍伕泰平流行音樂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純純跳舞時代軍伕之妻送君曲鄧雨賢陳君玉雨夜花音樂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台灣社會對女性從政的歧視,表現在男性名嘴批評「黃珊珊不知道什麼是制服店」上1則觀點《茶金》「四萬換一元」爭議為什麼不能輕輕放下?因為這不是史觀差異,而是徹頭徹尾的造假1則觀點瑞典「超級星期三」: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上午當選、下午就辭職,極右派崛起造成政治僵局1則觀點知識藍的「寧漢分裂」:朱立倫有多需要傅崐萁,馬英九就有多生氣1則觀點【2021金馬獎前哨戰】《美國女孩》連收兩項大獎,導演阮鳳儀:「拍攝過程心中一直有觀眾」1則觀點《幽靈公主》:從野豬之死開始,尋找森林和城市共存之法?1則觀點世界第一美食「仁當」:印尼五大國菜之一,還曾在《廚神當道》因「是否酥脆」引起國際熱議2則觀點土耳其里拉已暴跌超過30%,艾爾多安堅持「降息抗通膨」,反常識的貨幣政策是否造成災難?1則觀點拾回散落的百年記憶:檔案修護「化腐朽為神奇」,再現鐵道記憶風華2則觀點白羅斯與波蘭邊境的難民「灰帶衝突」如何落幕?北約或許是唯一解方1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