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母:假隱忍,不如真脾氣!會表達比不生氣更重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01
忍而不發,讓媽媽產生犧牲感
很多媽媽都有這種經歷——孩子調皮不聽話時,特別想發脾氣,可是又想著專家們說,要對孩子和善,不要對孩子發脾氣,發脾氣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所以就算有了脾氣,媽媽們也總是傾向於忍著。
但是很奇怪,脾氣總是越忍越大,一開始可能還是丁點小事,忍到最後反而不可收拾了。
就像丫丫媽,忍到最後還是大發了一通脾氣,孩子怕了,她自己也內疚不已。
事實上,忍而不發,常常讓媽媽產生一種「犧牲感」。
這種犧牲暗含著「我都已經為你付出了那麼多,所以你必須要聽話」的邏輯,也就是說這種犧牲背後,藏著期待。
所以一旦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期待,媽媽就會產生更大的憤怒。
憤怒在犧牲感中不斷積累,就像搖晃的可樂,它搖晃得愈久,閥門也愈容易衝破,而當閥門打開,更大的憤怒也噴涌而出,淹沒自己也淹沒孩子。
02
忍而不發,只會給孩子造成混亂
強忍憤怒,就是怕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創傷,但很多時候,雖然沒有發脾氣,但這種所謂「隱忍」卻給孩子造成了更大的傷害。
一個人明明很生氣,卻要裝作不生氣,這可能嗎?
臉在發怒,口卻不言,會讓孩子迷惑不解:媽媽究竟怎麼了?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
我一個朋友的媽媽,就是那種「隱忍」的媽媽,她以為自己沒有發脾氣,但這種生氣的狀態卻從她的每個毛孔里散發出來。
每當這個時候,屋內就瀰漫著一種低氣壓,讓人悶得喘不過氣來。
我朋友說:「小時候每次我媽黑臉的時候,我都害怕得不敢大聲呼吸,因為根本不知道自己哪裡惹到她了,有時候真的寧願被媽媽直接罵一頓、凶一頓,都好過被這種不清不楚的窒息氣氛籠罩。
」
上一季的《爸爸去哪兒》有個類似情節:陳小春因為Jasper玩喇叭的事情非常不高興,但他不懂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全程黑臉,只一直催促jasper走快一點。
Jasper感覺很不解,不明白自己到底哪裡惹到了爸爸,他後來一路上一直在問爸爸:「what's wrong with you?」(你怎麼了?)
對一個思維還不夠成熟的孩子而言,這種欲說還休的狀態、欲理還亂的滋味,實在太費解,也太難受。
情緒扭曲的父母,很容易養出內在混亂的孩子。
03
忍著不發,忍出內傷
忍著不發,不光傷害孩子,更傷害自己。
人的情緒必須充分流動起來,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脾氣不會因為我們的忍耐,就消失不見,它會慢慢積累,而一旦積累到一定程度,所有的負面情緒就會一次爆發。
就如同埋地雷,埋得越深越久,傷害力就越大。
如果一味隱忍,不只是會影響心理健康,甚至還有可能會影響身體。
04
我們有權發怒,不必感到內疚和愧疚
讀到這裡,很多媽媽也許會感到兩難:
無所顧忌的發脾氣,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但一味地壓抑,也會傷害孩子和自己。
我們究竟該怎麼辦?
其實,情緒本身就是個波動的曲線,有正面,也有負面,這才是一個完整的情緒發展過程。
負面情緒不是一個貶義詞,就如同魚能游水、鳥會飛翔、人能感覺,我們有時會快樂,有時會憂傷,有時也會憤怒。
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是我們的正常情緒,他們的存在都合情合理。
喜悅、憤怒、高興、悲痛……
這些情緒沒有高下、好壞之分。
我們喜悅時笑容滿面、手舞足蹈,為什麼憤怒時就不能怒髮衝冠、捶手頓足呢?
所以,當憤怒來了的時候,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孩子面前呈現自然的情緒——
讓孩子知道媽媽也有疲累,也會生氣,也有傷心難過,我們與孩子之間的狀態才會最真實、最自然。
也只有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在教養過程中才不會有那麼多的壓力和負擔,才能更輕鬆前行。
05
並不是所有的脾氣都會傷人
「接納自己會生氣這件事」之後,我們要做第二件事,區分發怒的錯誤姿勢和正確姿勢。
發怒不等於怒吼、怒罵、歇斯底里……發怒也可以看上去很美。
人們在遇到情緒和人際衝突時,有幾種不恰當的表達方式:
☞第一種是指責型,這類表達方式帶有攻擊性:
「都是你不好,都是你不對,你應該這樣,你不應該那樣!」
☞第二種是討好型,這類表達方式帶有委曲求全性:
「都是我不好,我錯了,我怎麼沒有想到呢,我應該那樣的。
」
指責型在表達感受時,總是忽略對方的感受;
討好型在表達感受時,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
這兩種表達情緒的方式都是不良的,不利於解決問題和情緒疏通。
我們不贊成亂發脾氣、指責型的人,也不贊成隱忍不發、討好型的人。
發脾氣的正確姿勢是,要考慮到一致性表達,即表達自己的情緒,應該兼顧自己的感受、別人的感受和情境。
發脾氣時,我們說的不應該是:
你怎麼這麼調皮不聽話啊?(貼標籤)
我已經和你說過很多遍了,為什麼還要去做?(翻舊帳)
你太笨了,把我的臉丟光了!(侮辱)
你這個樣子,將來連飯都吃不到口!(預言)
閉嘴,吃的飯!(霸道)
你怎麼一天到晚給我闖禍!(控告)
貼標籤、翻舊帳、侮辱……這些都是沒有顧忌孩子感受的表現。
我們不要去攻擊孩子的人格和尊嚴,我們只需要講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能達到好的發脾氣效果。
06
表達感受的正確姿勢
父母可以使用「我-信息(I-Message)」代替「你-信息」,來表達感受。
所謂「你-信息」,傳達的主語是「你」——
「你必須」「你應該」,這種表達會讓孩子感受到被指責。
而「我-信息」,傳達的是「我」的感受和想法——
讓孩子明白,他的存在,對爸爸媽媽產生了什麼樣的感受、什麼樣的影響。
我們可以這樣表達感受:「我覺得不快。
」「我覺得煩躁。
」
如果你覺得這樣還沒辦法緩解情緒,我們也可以用更強烈的話來表示我們的惱怒:
「我生氣。
」
「我很生氣。
」
「我非常生氣。
」
「我氣得要死。
」
有時,只要我們把我們的感受講出來,便能阻止孩子的「壞」行為。
但也有很多時候,我們光表示「情緒」,還是不能解決問題,我們得把發怒的緣由說出來,說出我們心中的反應:
因為你把鞋子、襪子丟了一地,搞得家裡很亂(原因),讓我很生氣,氣得要命(心中反應)。
因為你欺負弟弟(原因),所以我心裡氣得發狂(心中反應),簡直到達沸點。
我不准你傷害弟弟。
這種方法能使父母消除怒氣,也能讓孩子明白父母的真實感受,以及父母生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同時,我們也向孩子示範了,如何表現怒氣的安全方式。
當我們平靜下來時,也要記得重新和孩子聯結。
讓孩子明白,我雖然對你的行為生氣,但是我的愛不會因為生氣而減少。
而當我們不再害怕自己的怒氣,能夠坦然的正視自己的情緒的時候,也就能夠坦誠地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
一個準許自己發怒的母親,才有可能准許兒子有同樣的情緒;
一個認可自己悲傷情緒的父親,才更可能坐下來細細聆聽女兒的悲傷。
也唯有如此,我們和孩子的心理,才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