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朋友卻越來越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什麼時候,朋友之間的關係,變得這麼脆弱?
最近引髮網友熱議的文章裡面,有段話:
「在黃石,交換過名片就算認識;一年能打幾個電話就算至交;如果還有人願意從城東跑到城西,和你吃一頓不談事的飯,就可以說是生死之交了;至於那些天天見面,天天聚在一起吃午飯的,只能是同事。
」
你是否曾突然想起某個人,但取得聯繫之後卻發現一切早已和過去不同?
或許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這樣的感情。
走著走著,就遠了。
說著說著,就散了。
看著看著,就淡了。
好朋友間是怎麼變淡的?
莎士比亞說過:「朋友間必須是患難相濟,那才能說得上是真正的友誼,你有傷心事,他也哭泣,你睡不著,他也難安息;不管你遇上任何困難,他都心甘情願和你分擔。
」
這種「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的關係,無疑是很多人在友誼中追求的。
你一定有過這種經歷,有些朋友原本關係不錯,但是由於讀書或工作,去了不同的地方,許久沒有聯繫,直到兩人再見面,想像過去一樣聊天,才發現舊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這其實就是一種所謂的「成長」,這裡所說的成長是廣義的,並不分好壞,只是每個人都跟隨著自己的方向向前走。
在同一條路上,我們總會遇見一些人,面對前方一個個的分岔路口,不是所有人的選擇都一樣。
有些人就此走上不同的路,從此再也不相交,有些人雖然選擇了其他的路,走了一段卻發現,在前方又與原先同行的人相聚。
朋友間的交往「雷區」是什麼?
如果一個人總是否定你,認為你這裡做的不夠好,那裡應該改變,你自然會不再向她尋求共鳴與安慰。
人們主動為別人提出建議,通常出於以下三點因素:
1、想要幫忙,出於好心,提供一個不同的視角;
2、想要證明自己有價值、有用,可以幫助別人,改變別人;
3、想要展示自己的優越感,表明自己更加智慧、懂得更多、過得更好。
我們作為「局外人」,有時候可以幫助朋友看到盲點,找到問題的癥結,讓事情發展得更順利。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朋友願意真的看清真相,改變局面。
很多人常常不解,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抱怨,但是不論你向她提什麼樣的建議她都能找到理由說行不通呢?因為通常不斷抱怨的人,並不真的希望得到改變。
她通過抱怨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關注、同情和操控,即使她嘴上說希望局面有所變化,但是由於她從過去行為中所得到的好處,她也不會真的去改,因為她不願意冒險失去就行為所帶來的好處。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等到朋友向你尋求幫助的時候,再告訴她們你的想法和建議。
或者,試探性地提出意見,看看她們的反應。
因為,尊重一個人自己的選擇,比你一味試圖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她,更讓她感到被愛。
任何關係,
最重要的是付出與回報的平衡
其實,任何關係的維繫,最重要的都是付出與回報的平衡。
就同我們去購物,感到自己在某個商家付出的金錢經常無法與獲得的商品質量匹配時,就不會再去那個商家買東西一樣,當朋友之中的一方感到付出與回報失衡的時候,感情也會破裂。
我們有時候會這樣,如果有人對我們好,我們就當做理所當然。
很多人內心的獨白是:「因為你愛我,所以你應該給我。
因為你一直都在這樣給我,所以說明這對你來說輕而易舉。
既然這麼容易,如果你有一天不再這樣做了,那我自然會很生氣。
」
但正是這樣的心理,會毀掉一段感情。
如果我們只想著索取,而不去看看我們給予對方的是否等值,關係一定會失衡,因而無法長久。
如果我們只是付出,意味著對方總是在接受。
我們付出得太多,就會剝奪對方付出的機會和權力,對方因此感到內疚,當這種內疚感上升到無法承受的地步,就會希望結束這段關係。
在任何一段關係中,對於我們而言,最重要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在這段關係中,我是什麼樣子?我喜歡這樣的自己嗎?我喜歡自己這樣的狀態嗎?」
我們喜歡某個人,其實是由於和這個人在一起時,我們自己的樣子。
如果我們不喜歡自己在一段關係中的樣子,比如不喜歡自己不夠聰明、總是索取而沒有機會付出,這段關係一定無法長久。
同時,如果我們也可以時時核查,我的所作所為,有沒有讓我的朋友們更加喜歡他們自己?我是在給他們賦能還是在削弱他們、看輕他們?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也能夠在給予(付出)和接受(回報)之間找到一個平衡。
願我們能夠一同成長,共同做喜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