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佟麗婭、謝杏芳、馬伊琍身上看封建餘毒對中國女性的摧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社會輿論對男女婚內出軌的態度從馬蓉和陳思誠身上再次得到不同對待。

對於馬蓉的全網圍剿,沒看到有人勸王寶強不要離婚。

而對於陳思誠,雖然大多數網友持批判態度,但在婚姻問題上會出現聖母心態,比如:「離婚就能解決問題嗎?」或者「你們一定要看見別人離婚嗎?」。

這背後暴露了社會公眾對男性婚內出軌的相對寬容,其深層次的文化背景還是封建社會對女性所要求的「三從四德」 糟粕思想在作祟。

為什麼丈夫婚內出軌必須要求女性以大局為重,要考慮孩子,再給對方一次機會?而對於女性婚內出軌就一定要像打倒潘金蓮一樣,遊街示眾、夫離子棄,再順帶吐二兩口水。

在男女經濟情況不對等的婚姻內,如果男性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那麼他只需要努力賺錢養家,讓女性與子女吃喝不愁就可以了,對於婚姻的契約精神他只需要承擔經濟部分,對於忠誠二字,完全看心情,而女性還不能對丈夫有異議,因為畢竟他在養家,他很辛苦,他所有的不忠都是逼不得已,是逢場作戲。

女性只需要也只能做一直困在籠子裡的黃鸝鳥。

而如果女性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問題就複雜多了,首先這樣的婚姻就不被看好,因為大眾的傳統觀念里,只有男強女弱的婚姻才是牢固的金三角;其次,這樣的婚姻同樣要求女性必須要負責家務、要帶小孩,因為大眾認為這些事務天然是女性應該包攬的;最後,女性必須要收起與經濟水平對等的慾望,因為你必須從夫。

回到佟麗婭、謝杏芳、馬伊琍們身上,他們的婚姻是現在絕大多數年輕一代的模式婚姻,即:夫妻二人均在職工作,都承擔養家重擔,畢竟現在的房價太高。

在夫妻雙方均對家庭承擔經濟責任的基礎上,絕大部分女性還必須承擔家務工作以及帶小孩。

這樣的婚姻對夫妻雙方的忠誠度要求更高,更需要雙方恪守契約精神。

然而陳思誠、林丹、文章們還是前赴後繼的出軌中。

從我的角度來講,我實在不能理解謝杏芳所謂的「風雨同舟」的意思,明明林丹歡愉的小舟上沒有你,要破船下沉了你作為受害者還要大度表示原諒,這種捨棄我一人,保全大家的方式根本不值得宣揚。

而馬伊琍父親的「文章是個好女婿」、佟麗婭父親點讚「有顆忍耐的心」這類的直男癌式的態度必定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佟麗婭、馬伊琍們的婚姻觀。

對於婚姻中「一顆忍耐的心」必須要加以區別,兩個人組合成一個家庭,必定會經歷各種磨合,各種遷就與退讓,但是我認為這裡面必定不包括「不忠」。

試想這樣一種「忍耐心」是有多噁心:一方在年輕時,各種彩旗飄飄,年老後玩不動了,舔著碧蓮說一句:還是原配好。

這樣的忍耐心得到的不是幸福,不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是封建思想枷鎖下苦苦掙扎的一生年華。

這樣捨棄尊嚴的忍耐換來的不是過錯方的感恩,更不是大眾的理解,而是某些人心裡的坦然,他們認為:女性就應該這樣隱忍。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婚姻每個人內心都有一支溫度計,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並且不後悔就算對得起自己。

現實往往可能不會出現如謝杏芳所言的「知錯會改」,因為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希望這樣的毒雞湯能讓心存幻想者如夢初醒。

有時候,或許我們會比想像中堅強,傻根向全世界宣布自己被戴了「綠帽」,但是沒有人嘲笑他,輿論的道義給了他堅強的支持。

所以那些遭遇背叛的人們,不僅限女人,也包括男人,何必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別人,學會拒絕壓迫,向舊觀念說不。

以後的人生路誰說不會再遇良人,卿本佳人,為何不活的瀟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出軌之後還選擇原諒和沉默?

當今這個社會出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名詞了。變成了理所當然的正常事情。婚內出軌,懷孕期間出軌,越來越多的離奇事情讓人們對婚姻的理解就只剩下出軌了。更神奇的是,現在面對出軌,人們的態度就是默認和選擇去原諒。

婚內出軌,誰知道陳思成是不是「渣男」?

陳思成與佟麗婭的戀愛是不是起源於《北京愛情故事》不得而知,但是那個溫柔漂亮的女孩沈冰(佟麗婭飾演),那個對沈冰一見鍾情的程峰(陳思成飾演);以及現實中在某綜藝節目公開戀情時幸福的他們,虐殺無數單身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