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4種性取向你屬於哪種?性取向與基因有聯繫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性取向

(Sexual Orientation),簡稱性向,又稱性傾向、性指向、性位向、性定向等,它是指一個人在愛情和性慾上對男女兩性有何種類型的永久吸引

性取向決定著性吸引的對象,隨著性成熟逐漸顯現。

當然,性取向的定義並不單單依賴於性行為,而是表現於一個人在愛情和性慾兩方面的永久吸引。

這包括一個人在愛情、依賴感、親密行為等非性方面的內在深刻需求,具體表現如:非性愛慕、共同目標與價值觀、相互支持愛護、長久承諾等。

定義概念

性取向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各種性取向並無優劣之分,性取向的多樣情況,在人類歷史和世界不同國家與文化中都有描述。

性取向和性愉悅有關,但不等同於性行為,性取向就是對某個性別或兩性的性慾和愛情,所以判斷性取向,兩個因素都需要具備。

很多人僅僅通過機械摩擦,就能性興奮甚至達到性高潮。

1.一個異性戀者可能會發生同性性行為,一個同性戀者也可能會發生異性性行為,這一切的前提是:特殊境遇。

例如:一個異性戀者在長期缺乏異性的環境中,有一定幾率會把性慾發泄到同性身上;一個同性戀者可能會因為各種外界壓力而和異性結婚,並被迫和異性發生性行為。

但這並不代表他/她們的性取向發生了轉變或對不符合性取向的對象產生了愛情,也不代表人們能在不符合性取向的對象身上獲得性愉悅。

相反,當人們和不符合自身性取向的對象發生性行為時,會異常的痛苦、噁心或性愉悅不足。

所以僅依靠性行為判斷性取向,是完全不可靠的。

2.性取向的出現,並不一定需要有性行為或愛情經歷。

有些人錯誤地以為,如果沒有嘗試過,就一定無法判斷性取向。

性取向實際上是一種直覺,即使一個人在沒有任何性經驗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判斷自己的性取向。

有些人常用喜歡來表達親密關係,但喜歡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如果不具備性慾(除無性戀),那顯然也與性取向無關。

性取向是可以通過自己的直覺,感受自身的愛情和性慾,從而做出基本判斷的。

產生原因

性取向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各種性取向並無優劣之分。

關於性取向的產生有很多種理論,當今大多數科學家、心理學家、醫學專家認為性取向是先天決定的,無法通過後天改變,不是一種選擇,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總之,重要的是應當認識到性取向是因人而異的。

1.異性戀

就算是不同的國家、地區、時期、性別、人口、文化、環境,每種性取向占據的真正人口比例都是大致相同的。

但由於文化時期的差異,導致出櫃的人數比例有所不同,所以社會調查中異性戀者的比例會有所差異。

至今為止各國的調查報告中,異性戀占據的人口比例都是壓倒性的超過同性戀、雙性戀、泛性戀和無性戀的,大約占據總人口的90%~95%左右。

2.同性戀

  • 中國在2004年首次公布了同性戀的人數:根據衛生部統計,男同性戀的人數約為500萬~1000萬;
  • 同年,中國研究同性戀問題的著名專家張北川教授估計,女同性戀的人數也在1000萬左右;
  • 2006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再次公布了男同性戀的人數統計,中國大約有2000萬左右的男同性戀者;
  • 2014年,根據統計,中國同性戀的人數可達7000萬,其中男同性戀者的人數在3000萬以上,女同性戀者的人數在3500萬左右。

在全球頂級智庫蘭德公司的最新同性戀人口比例調查報告中,美國有3.2%的男性和4.2%的女性是同性戀,也就是說,美國有1028萬左右的男同性戀者和1349萬左右的女同性戀者。

而英國研究調查表明,英國大約有5%~7%的居民是同性戀者。

3.雙性戀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報告顯示(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NHIS),女雙性戀者的數量要多於男雙性戀者,0.4%的男性和0.9%的女性是雙性戀者。

也就是說,美國有289萬左右的女性是雙性戀者,而男性則有128萬左右為雙性戀者。

就算是不同的國家、地區、時期、性別、人口、文化、環境,每種性取向占據的真正人口比例都是大致相同的。

所以大致可以從美國的雙性戀者人口比例中估算出中國的雙性戀者人數。

如果按照美國的比例來計算,中國大約有600萬左右的女性是雙性戀者,而男性則有300萬左右為雙性戀者。

不過,由於目前中國尚未有權威正規的雙性戀者人口比例統計,所以此段內容僅供參考。

4.無性戀

根據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心理學教授安東尼·博格特的研究發現,目前全球有7000萬的無性戀者,占世界總人口比例的1%。

性取向背後的秘密

「你之所以還喜歡女人,是因為還沒遇到你心動不已的男人?」,一項研究表明,兒時玩的遊戲和人的性取向之間也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近年來,腐文化盛行時就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你之所以還喜歡女人,是因為還沒遇到你心動不已的男人。

放下偏見,去追求真愛吧!」

現在回頭看看這句話,雖然不知道「偏見」是否依然還是偏見,但同性戀的問題早已被社會各種輿論推到了風口浪尖,成為了備受關注或許有還稍微有些敏感的社會熱點。

然而,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們早就對此有所關注了,也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月光男孩

1.傳統觀念上,遺傳學認為性取向與基因有著密切的聯繫。

這也得到了許多科學研究的證實。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研究人員對若干同性戀兄弟進行研究,分析確認X染色體上的某個區域確實對性取向有影響,也確認了8號染色體上一些DNA會左右男性的性取向。

X性染色體長臂頂端區域有一個叫做Xq28的基因,它除了與性向相關外,也和高度近視有關。

2.性取向和激素分泌之間也表現出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英國朴茨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的Dianna Fleischmann博士的一項科學研究的調查結果表明,女性體內的孕酮激素高低對性取向有直接影響。

對女性來說,體內孕酮激素水平較高的話,成為同性戀者的幾率就越大,對同性的關注度也越高。

作為一名女生,如果你平時對自己身邊的女生帶有欣賞的眼光,並且希望跟她們多多接近的話,原因也許就在這裡喲。

不管是基因說還是激素說,這兩種解釋都有理有據,被學術界接納和理解。

但如果我告訴你,小時候經常玩的玩具,喜歡做的遊戲也悄悄影響著你將來喜歡男生還是女生,你能接受嗎?

劍橋大學心理學家Melissa Hines帶領著她的團隊觀察記錄了4500個兒童從出生到青春期的十五年,希望能從能揭示了性取向背後的秘密——幼兒時期接觸到的玩具對人性取向起到的作用。

在介紹Hines的統計方法之前,先普及下文中的兩個概念——「男孩遊戲」和「女孩遊戲」。

舉個栗子,比如:

  • 卡車、手槍、摔跤等有一定「暴力」,「刺激」元素的遊戲通常是男孩子比較喜歡的,稱為「男孩遊戲」;
  • 相對的,芭比娃娃、房子、辦家家等這些比較「溫柔」的遊戲是「女孩遊戲」。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Hines是怎麼統計的吧。

Melissa Hines的研究是建立在早期研究之上的,之前的研究多在方法、取樣上遭人詬病。

他們研究的樣本數量太少,或是只研究同性戀人群,將同性戀人群的自身回憶收集成數據進行分析,這些往往顯得片面、不夠客觀。

為了改善這些問題,Melissa Hines從1991年和1992年出生的嬰兒中抽取樣本(2428個女孩和2169個男孩)。

當這些嬰兒成長到2.5、3.5以及4.75歲,家長們需要報告他們孩子的遊戲和生活習慣。

例如,當寶寶成長到兩歲半,媽媽們會收到一份調查表格,表格上分別列舉了典型的「男孩遊戲」、「女孩遊戲」各12項。

隨後媽媽們需要根據寶寶近半個月的表現評分(五分制,1分代表很少玩,5分代表經常玩)。

Hines得到了父母記錄的遊戲報告,並對他們用1到100的分數打分,較低的分數意味著喜歡「女孩遊戲」,更高的分數代表更偏向「男孩遊戲」。

這樣,Hines就有了寶寶們嬰兒期喜歡的遊戲數據啦!

當這些小朋友們成長到15歲,他們將採取不記名的方式匯報自己喜歡男生還是女生,同樣採取5分制(1分代表100%異性戀,5分代表100%同性戀)。

Hines將父母記錄的遊戲報告與孩子們15歲青春期實際的性取向結果相比較得到了以下面的頻率分布。

原文中一共有三組圖(分別對應2.50, 3.50以及4.75歲),這裡僅談談四歲半的結果。

不難發現,異性戀與同性戀的PSAI分布有著極大不同。

對於女同群體,絕大多數分數較高,即她們小時候更喜歡 「男孩遊戲」;對於男同群體,分數分布集中在較低水平,說明他們小時候更傾向「女孩遊戲」。

兒童4歲半時,所玩遊戲與性取向的關係圖

橫坐標是PSAI(0分是只玩「女孩遊戲」,100分是只玩「男孩遊戲」),縱坐標代表人群占比。

黑色代表異性戀,灰色代表同性戀。

可以看出同性戀與異性戀的PSAI分布明顯不同,說明他們兒童時期所喜歡的遊戲類型有差異。

於是乎,他們得出結論:根據兒童幼兒期所喜歡的玩具、遊戲項目與兒童在青春期的性取向有著密切關聯。

而這一結論,似乎對男同群體的適用性更高一些。

Hines這篇論文的主體與結論相信大家可以一目了然,但對這篇論文的評價與討論還遠未結束。

許多人對論文的方法和意義提出了異議,Simon LeVay這位曾在Science多次發表paper的神經學專家評論道「這篇論文採取的調查方法確實解決了之前的一些問題,但仍忽略了一些其他因素,比如父母的主觀判斷,他們對性向的態度和偏見等,這很有可能扭曲他們的報告結果

春光乍泄

「因為這篇論文的結論,往後玩『異性遊戲』的兒童會不會因此受到特殊對待?」到底還有哪些因素影響了人們的性向?

這一問題在一段時間內還會是討論和研究的熱點,而研究往往又是一個互相推翻和重新立論的過程,所以我們只要當個吃瓜群眾,看著這群科學家們「表演」就好。

畢竟,在通往真理的路上誰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走了多遠不是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性取向與生理愉悅能力調查結果驚人

生理愉悅的頂點,即人們常說的高潮。儘管近年來在理解高潮變異方面取得進展,但是性取向與男女高潮的發生具有何種方式的聯繫還並不十分清楚。為了評價在不同的性取向範疇內,在性活動過程中高潮如何發生,研究...

同性戀者會愛上異性嗎?

同性戀,是性取向的一種,是指只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具有這種性取向的個體被稱為同性戀。所以同性戀只會喜歡同性,男性喜歡男性,女性喜歡女性。如果你認為的同性戀突然喜歡的異性,那TA就不是同性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