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造親密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對如何清醒自主地創造出與他人的親密交往關係,分享些深入想法。

我還會解釋說明一些有用思維心態,以幫你克服對被人拒絕的恐懼。

「唯一對象」的神話

自己最開始創業時(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發電腦遊戲),我在頭5年便陷入債務之中,隨後宣告破產。

我犯過大量錯誤,但最大之一就是將所有雞蛋都放進一個籃子。

我的公司一次只開發一款大型遊戲,而且只跟一家出版商進行合作。

假如這種交易破裂,我的公司就會遭受重創,而這類情形還發生了不止一次。

突然之間我們便沒了現金收入,不得不跌跌撞撞地尋找另一家出版商。

我當時目標就是讓那個完美交易落地實現,找到對我們團隊而言將是「唯一對象」的出版商。

當自己看出有某個潛在交易時,即便它不是一份完美交易,我也會試圖讓其變成一份完美交易。

不管合作的出版商提出什麼需求,我都讓自己的生意努力配合。

這在當時看起來像是非常不錯的主意,但在現實世界中卻是徹底的失敗。

部分原因是許多時候,遊戲出版商們的行為要求就像一個瘋子。

我的生意策略根植於絕望心態和低標準之上。

而對於我們想從事的創意工作,我的生意也未能建立起相應的誠實正直感。

人們在自己的感情關係中也使用著同樣的策略。

當我們最開始遇見某人時,就會告訴自己,她/他便是那個「唯一對象」。

但通常這種想法源自一種絕望心態,渴望趕快進入任何一份感情關係,從而避免孤獨一人。

然後我們就傾向於將此人硬塞進某種理想模式。

對有些人而言,這樣做也不是問題,但長遠看來,它常會導致怨憤和失望心理,尤其是對於那些走在畢生追求成長道路上的人們。

假如還未身處感情關係中時,你已在腦中抱有這種期望,意即你相信世上仍存在那個「唯一對象」,這種想法就很可能製造出對被人拒絕的更深恐懼。

畢竟,若你和一位那樣完美的匹配對象進行交往,然後搞砸了關係被其拒絕,你的感情遊戲便徹底結束!現在你的餘生都將錯過那種完美生活。

如果你能對這種信念放手,便可在對被人拒絕的看法感受上產生巨大差異。

若你對可能遇上「唯一對象」或接近這樣的人士沒那麼擔心,就能更輕鬆自然地接觸他人並發起交往關係。

當人們彼此非常融洽並深愛對方時,假如他們想把眼前的感情伴侶視作「唯一對象」,這完全沒問題。

但當你對吸引新感情關係持開放態度時,我認為最好不要依附於這種信念。

它可能導致你拒絕掉眾多本來會十分美好的交往關係,給他人造成壓力去滿足你期望的伴侶模式。

而且若你總感覺還沒找到那「唯一對象」,會給自己製造不必要的緊張和失望。

當人們停止尋找那「唯一對象」時,一件有趣的事情便發生了。

此時他們能感受到自我的完整和全面,不太費力就能吸引那種十分符合「唯一對象」模式的交往伴侶。

Eben Pagan,也被稱作David DeAngelo,最近就寫過發生在他身上的這種事情(他現已結婚)。

Rachelle和我也有過這種體驗。

她並非我會從邏輯上選擇的感情對象,因為我對一年只能彼此見面6個月的異地感情關係並不感興趣。

不過由於我對更寬廣的可能範圍抱以開放態度,這種交往關係也就變得完全有可能。

而在以往,我會把它拒之門外。

我們一同經歷的感情之旅,與我可能預想的結果相比,都要更加美妙和心曠神怡。

培養多種選項

當不再試圖追求那唯一的完美交易時,我便得以扭轉自己生意的局勢。

我轉而開發一些更小型的遊戲,之後又通過個人網站銷售其他開發者版權許可的遊戲。

幾年內我銷售過二三十款版權遊戲,其間沒有一款製造出轟動效應,但我利用新思維策略開發出的第一款遊戲,連續兩年贏得了「年度共享軟體」大獎。

而且從所有遊戲上集合起來的收入,也遠遠足夠維持我的生意發展。

有些我以為會大獲全勝的遊戲結果反響平淡;它們根本不受市場歡迎。

另一些我並不確定的遊戲卻碰巧實現大賣。

發布過幾輪遊戲產品後,我變得對最終結果更少在意。

如果一款遊戲賣得很好,挺棒。

假如沒有,我們就繼續開展下個遊戲的發布工作。

我當然想要自己生意取得成功,但有了多款可以銷售的遊戲,我不必對任何特定遊戲的銷售表現勞心費神。

每一次遊戲發布,最差也能成為一次有價值的學習經歷。

善於社交

在社交層面上,你也可以做相同的事情。

與其過於依賴單一的潛在交往關係,要是你專注在整體上變得非常善於社交,從而享受到有新人群穩定流入個人生活的狀態,這又將帶來何種結果?這樣你就總能有新鮮的交往選項。

它能幫你培養出生活的富足感,鼓勵你擺脫絕望、索求和依附的心態感受。

每過一段時間,你都會找到一個非常美好的匹配對象。

但若你一路遇見大量無聊人士,也不會損害你對未來的希望。

只要你一直遇見新的人群,終將出現好的匹配對象。

你是否知道,平均而言,我們75%的浪漫關係都是通過現有的朋友、親人和同事網絡獲得?由此可以合理推測,若你擴展和/或提升現有社交網絡,自己的浪漫生活也很可能獲得改善。

如果你能遇見更多人群,他們中的一些人就會成為你的良好浪漫關係伴侶。

例如,通過舉辦各種工作坊,我已結交了許多有趣朋友,包括認識我的女友Rachelle。

我沒有必須舉辦工作坊的必要,但經過這麼多年的博客寫作,我想讓自己的生意變得更有社交性。

假如自己從不這樣做,我今天的社交生活很可能就更為有限。

就算你只是想享受更豐富的性生活,開始行動的一個好地方也是結交更多朋友。

豎立標準

培養大量交往選擇的一個好處,就是你將有力了解對自己而言,一個好的匹配對象會有什麼特質。

這將幫你發展出一套能用來預先篩選潛在匹配對象的交往標準。

若你對自身標準擁有清晰感受,就將更少在意被人拒絕。

與尋求他人認可相反,你會對弄清他們是否能成為你的好匹配對象更感興趣。

總體而言,我喜歡和聰明、快樂、追求成長、誠實、開放和好玩的人們交往。

無論是在生意中或私人生活里,我通常都和這類人有著精彩交往關係。

因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我就能在與他人的最初交談中尋找這些品質。

這並非像是要面試對方。

我更喜歡的做法,是表達出自己喜歡的性格品質,再看對方的回應如何。

假如我表現得好玩又喜歡到處開玩笑,他/她也能以同樣方式回應我嗎?如果我分享一些非常私人的事情,對方也能同樣敞開心靈嗎?我們是會做到彼此同步,還是覺得大家正在完全不同的頻率上溝通?

並非每個人都能滿足你的交往標準,但這完全不是問題。

請繼續遇見新的人們,保持社交上的開放心態。

若你知道自己將很快遇見更多新的人們,就很難對剛剛發生的不匹配情形感到失望。

即使跟某個似乎有點心智發育不良的人溝通時,我也仍感激這種經歷,因為自己總會從中學些東西。

在自己對什麼感興趣,以及為何如此等方面,我將獲得些額外清晰感,而且我認為對方也能得到些相似收穫。

擺脫個人期望

我一開始遇見某人時,就想更好地了解他們,並幫他們更好了解我。

我喜歡不帶任何期望地認識他人,不對事情該怎樣發展存在任何預設。

例如,除非雙方已確定感情關係,我一般不會主動邀請人們外出約會。

因為這種約會行為設定的期望,就是要麼把雙方交往變成一份浪漫關係 — 要麼就什麼都不是。

當遇見新的人們,我更願大家只是在一起玩樂和交談。

讓我們先看看彼此的交往融洽程度如何。

這樣相處幾小時後,我就對雙方之後將如何發展有了更好想法。

如果大家似乎能創造出好的交往聯繫,而且總體上都很喜歡彼此,便可進一步探索這份關係的未來導向。

如果交往結果不佳,我們也能自然地各走各路,不會將它看作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沒人必須盛裝打扮,花上一堆錢才能學會此事,所以這樣也不會造成大的失望。

在第一次認識某人時我的主要關注之處,就是讓對方感覺舒適自如,以便他們能全然做自己。

我並不想讓對方採用在第一次約會時表現的形象與我打交道。

由於經常接觸新人群,我一般在新認識人們時感覺非常舒適自然,但我看得出有些人在初次見我時可能覺得有點焦慮。

尤其當對方是那種閱讀我博客多年後,對我過度崇拜的一類人。

因此我喜歡讓事情保持非常放鬆和休閒的狀態。

我想讓大家都以平等心態彼此交往,無論對方的歲數是小我一半,還是大我兩倍。

身體,思維,心靈和精神

一旦我在某種程度上認識了解了一個人,比如在雙方有過首次富於意義的交談後,我喜歡思考彼此的關係可能隨著時間如何發展。

而我會使用包括身體、思維、心靈和精神四部分的交往模式進行這種思考。

你可以將它們看作人們相互交往的4種基本方式。

身體屬於肉體層面,它包括肉體親密度的各種層級,從最基本的觸摸到性愛之間的所有行為。

在生意領域,它也意味著財務上的交往,即一起做生意。

我還會把身體活動包括進生意領域,比如一起玩飛盤高爾夫或打網球。

思維屬於思想層面,它包括交換想法和信息。

這種交往主要通過談話發生,但也可包括分享資源等活動,比如相互推薦書籍、文章和工作坊。

心靈屬於情感層面,它包括分享各自感受,對彼此抱以同情和理解。

這種交往包括分享歡笑,和/或為一方或雙方相互治癒情感傷痛。

主要表現形式會涉及告訴彼此的私人故事。

精神屬於人生目的和使命層面,它包括鼓勵和支持彼此的成長道路。

它還意味著相互幫助對方變成最崇高和優秀的自我。

我也會將精神交往看作一份關係的整體宏觀氛圍。

這些交往層面都是各種程度描述,而非實質組成。

我說法的意思,就是這些交往領域並非要麼存在,要麼就沒有;它們中的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可能性範圍。

當我認識某人時,就喜歡考慮雙方在每一領域層面的可能交往潛力如何。

我對深化彼此的交往有多大意願?此人對我有身體上的吸引力嗎,我願意向她敞開身體親密感的大門嗎?我們有無可能一起做生意?這是一位潛在的飛盤高爾夫夥伴嗎?我感覺雙方有思想上的良好聯繫嗎,自己願在某些話題上進行更多交談嗎?我是否感應出心靈上的深入聯繫;我願意探索對方的情感世界並邀請他/她也進入我的情感世界嗎?我是否感覺此人的生命目的與我的價值觀和諧一致;我能將對方視為自己精神部落的一員,並在各自成長道路上彼此鼓勵和支持嗎?這份交往關係在整體精神層面上和我有著共鳴嗎;我是想讓它占據生活中更大一部分,還是想讓其隱入個人生活背景之中?

在真正了解一個人之前,我都喜歡保持開放心態。

這就是我不喜歡傳統約會方式的一個原因。

那種方式會為交往關係設置特定期望,假如這種期望未能實現,就會令雙方深感失望。

但若你在進入一份新交往關係時,願意考慮更寬廣範圍的交往可能,也許就能創造出原本並未預想到的各種美妙關係。

例如,你們可以進行非常深入、滿懷感情的溝通交流,並鼓勵彼此不斷成長。

但又可以不帶男女之情,或沒有共同探索身體親密感的相互意願。

清醒自主地探索

對於以上話題,近來我一直和特定人群享受著非常清醒自主的討論,尤其是若我認為大家在某種程度上擁有深厚交往關係,而且彼此很可能要在對方生命中存在一段時間。

這是個極其非傳統類型的討論話題,有些人一開始會對它感到驚訝,但最後我發現人們都挺欣賞這樣的誠實與開放態度。

它讓雙方對彼此的交往界線,以及這份關係隨著時間過去可能如何發展,都有了更清晰的感覺。

有時大家的交往關係顯而易見,根本無需我用上面的模式進行討論。

通常是在自己感到雙方有著巨大交往潛力,但不確定彼此是否在願意,還有能夠一同探索的事物上保持一致時,我才會進行這種討論。

這類交談是關於雙方能否打開進一步探索的大門,而非關於能否做出長期性承諾。

我此時所做的全部事情,就是討論雙方想以何種方式深化彼此關係。

討論的目的是看清我們在哪裡有著相似意願,哪裡卻沒有。

簡而言之,我們只會以雙方都想要的方式深化彼此關係。

假如不是雙方共有的渴望,我們就不會前往探索。

雖然你可能感覺這種交流方式需要一點勇氣,它卻有著實實在在的好處。

它能免除交往中令人疲憊的猜測遊戲,加快交往進度。

它還能幫你專注於雙方都想更深探索的關係領域,避免浪費個人精力,或是避免在雙方並非都願發展的關係領域燃起希望。

只有當關係各方對這種探討都持有非常清醒自主的意願時,這種交往做法才會管用。

至少在我吸引到自己生活中的人們身上,我發現幾乎每個人都很接受此種做法。

如果某人不能接受它,知道這個事實對我也很重要。

我很可能將認識到此人和自己並不十分兼容。

假如某人並不欣賞我的開放和誠實態度,我絕不糾纏,會繼續探索其他交往關係。

表達個人興趣

我不認為提出清醒感情關係的探索話題後,就把責任義務置於對方身上,讓其首先分享個人想法和感受,是種公平的行為方式。

我認為若是自己說起這種話題,那更好的做法,就是我應當首先志願進行誠實和開放的分享。

這樣一來對方就不必擔心會遭到拒絕。

我也感覺在這樣做時能獲得最好結果。

當對方看出我願意與其保持非常開放和誠實的態度,也能鼓勵她/他以相同方式做出回應。

我一般不會把身體、思維、心靈和精神列表當做正式檢查清單,在交往對象身上使用。

經過幾小時深入交談後,我通常都會對哪些交往層面存在巨大潛力擁有不錯的想法認識。

近來我一直在體驗一些非常深入的心靈交往聯繫。

若自己喜歡雙方在心靈層面的交往方式,比如分享故事、歡笑、同情等,我便想深化這份交往關係,接著就會開放地分享自己的真實感受。

我可能會說:「我想讓你知道,我真的很喜歡你,尤其喜歡我們在心靈層面的交往方式。

我很想花更多時間和你在一起,來更好地了解你。

」這種做法至少打開了一扇通向擁有親密情感體驗的友誼之門。

除了給出積極回應,我不記得對方有過一次其他任何形式的反饋。

把自己從網上社交媒體拉回現實,並在今年專注於面對面的社交生活後,我完全被忠於心靈的交往關係所吸引。

我熱愛花時間和那些有著開放心靈,並允許自己展露脆弱一面的人們一起相處。

通常這類人在一開始會有些防衛,但當她們看出可以信任我,而且知道我並非來傷害她們或對其有任何索取時,就能很快卸下心中防備。

忠於內心的交往關係很難在網上創造出來,因為我們有如此多的內心感受都是通過身體語言、語音語調和現場氛圍溝通交流。

我認為這就是自己去年處理個人社交生活時缺失的第1位元素。

我試圖通過網際網路維持的交往關係難以提供足夠深度,來滿足我的身心需要。

但在當面交往時,這種關係就很容易培養形成。

你可以「責怪」Rachelle給我帶來了這些變化。

我和她在感情關係中享受著如此深入的心靈聯繫,與之相比,自己生活中的其他許多交往關係都讓人感覺膚淺乏味。

和她體驗過2年多精彩情感聯繫後,我不得不提升個人標準,把這種心靈層面的聯繫也更多帶進自己的友誼關係。

現在我對這部分的生活感覺無比美好,因為自己正結交著更多能夠分享深入心靈聯繫的朋友。

我無限享受這種類型的交往關係。

身體上的親密性

假如我在身體上被一位女士吸引,並想打開與其一同探索身體親密感的大門,我通常會直接告訴她。

但我一般會在對她有所了解後再這樣做。

我想看清雙方是否還有其他可以交往聯繫的層面,倘若沒有,我可能就不想和她只在身體層面上進行交往。

我的一些男性朋友暗示這是種軟弱做法,如果我對一個女人感興趣,就該直接開始注重和她在身體上的交往,並推想她也將對此毫無問題,除非對方會明確反對。

不過這種做法給我的感覺並不好。

當雙方敞開身體親密性的大門後,我也可以變得非常喜歡這一層面的交往。

但我覺得尊重她人界線非常重要。

而且我不喜歡在不知界線在哪裡的情況下,冒險意外跨越它。

我還偏愛跟欣賞誠實與開放態度的女人交往,所以也喜歡首先篩選出這類人。

我寧願不在身體上接觸不想為自己選擇承擔任何責任的女人;我傾向於將此類女人視作太不成熟。

在身體層面採用侵略性姿態,試圖逼迫女人去做她們並未準備好清醒選擇的事情,我看沒有這種必要。

然而,若我和對方在想要進行何種探索方面有過深入交流,她也歡迎來自身體上的肯定,那我就很高興和她一同進行這些探索。

當女人心甘情願和我有身體層面的交往時,我肯定很享受這種狀態,這樣對我來說也毫無壓力。

但若一位女士不想和我分享這種交往聯繫,我也不會提前猜想她會接受這種行為,並逼迫她進行這種交往。

雖然有人可能覺得這種做法會剝奪一份新鮮交往關係的濃烈程度,我卻發現效果恰恰相反。

它清除了所有負面壓力和臆測推想,用信任、舒適和放鬆感取而代之。

在這種輕鬆空間中,人們仍能創造出濃烈體驗,而且不再有猶豫不決和自我懷疑。

因為每個人都對哪些交往大門已經敞開,哪些又沒有清楚明了。

女人們尤其傾向在身體層面擁有最多界線,因此我發現那種高度清醒、開放和富於溝通的做法,會真正為這一層面的交往帶來好處。

我完全知道,誘惑某人激發其身體上的性奮,引導她上床做愛很有可能做到。

有人甚至會教導男人應該這樣做,因為他們認為女人不想對在性行為上清醒說是負起責任。

網上也存在龐大的誘惑社群,大量書籍還分享各種能用來誘惑他人的策略技巧。

從個人角度講,我排斥這種做法背後的思維心態。

如果你的首要目標就是擁有很多性體驗,那麼走入這條道路便是你的個人選擇。

我的首要目標是清醒生活,而且鼓勵他人同樣如此。

所以我無法利用這種途徑,暗中操控她人,將對方置於假裝自己不必負責,「事情就那麼發生了」的境地。

我也能看出採用這種途徑後人們的長期生活結果。

他們可能會有跟不同伴侶發生的大量性體驗,但這些人似乎對自己的人生並未感覺太幸福或滿足。

你能看到那些人眼中的空洞無物。

我猜他們依賴這種策略技巧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內心深處,他們恐懼一位明智、清醒的女子實際上不會選擇自己,若她知道真正接觸的是何種人的話。

所以他們傾向於瞄準那些低自尊的女人,以便於從情感上操控她們,而這種交往關係當然就不會特別令人滿足。

他們只是把相互自慰混淆成真正的親密感。

清醒自主的誘惑

誘惑或者被誘惑可以是種充滿歡樂的愉悅體驗,但我覺得這種行為最好發生在人們都已同意用此方式相互交往後。

一旦大家清醒自主地敞開這類探索的交往大門,就無需再有任何操控或強迫行為。

你在進行誘惑時可以一路綠燈,這樣大家便能專注於純粹享受這種樂趣。

有時人們給出的信號是如此清晰,明顯能看出雙方想在身體上更加親密,但其他時候並沒有這般清楚。

我們都有能力相互逼迫對方做出他/她可能並未清醒決定的事情,但這是種明智做法嗎?有時這樣做也沒什麼問題,但其他時候則可能導致悔恨。

通過事先進行清醒自知的討論,我們就能避免這種悔恨。

Rachelle和我都喜愛誘惑彼此,我們也真的非常善於此事。

我知道她的性奮點,她也知道我的。

假如她真想做愛,而我有點疲憊,她會知道如何讓我興奮起來,我知道自己在她身上也能做到如此。

但我們都對什麼時候可以誘惑對方,什麼時候又不可以,有著很好的分寸感。

例如,她知道在我要舉辦工作坊的前天晚上就不該嘗試此事,因為我在第二天能夠精力充沛非常重要。

我們尊重彼此的界線,但我們也會給予對方完全許可,在沒有界線問題的情形下「盡情誘惑」。

清醒自知的誘惑,包含引導對方進入你知道他們會享受的體驗,但他們此刻豎起了象徵性的抵制標誌。

然而,你自信在誘惑之後,對方會感激你推動他們進入那種極樂體驗。

我認為當雙方彼此非常了解,能夠以這種方式相互誘惑時,那種體驗才精彩紛呈。

順便說一下,這類誘惑並非只限於臥室之中 — 它也可以和銷售產品與服務相關。

例如,我已經誘惑過不少人註冊使用SBI的建站服務。

當我能清楚看出這種服務很適合他們,而對方只是需要一點推動來超越自滿狀態,從而最終踏上他們總在談論的網際網路生意時,我就會採取行動。

當新生意上線運轉後,他們便很感激我所做的工作。

邀請觸摸體驗

當涉及身體上的開放態度時,每個人都與眾不同。

有些人非常接受身體上的親密行為,其他人則對其更有防衛心態。

我在此方面非常開放,但我能看出很多人並非如此。

我和某人會如何打開這扇門來進一步發展,完全取決於我感覺她的防衛有多深。

對於一位非常開放,擁有性自由態度的女人,我對保持同等開放態度也感覺很好,因為自己知道這樣不會讓她感到不適。

我可能會對她說:「如果你哪天對一起玩耍感興趣,請隨時告訴我。

我完全沒問題。

」或者當一位女士表達出探索主僕遊戲的興趣,我可能會以安全和喜樂的方式,幫她拓展個人舒適地帶,介紹對方進入這種遊戲。

面對一位更有防備或更傳統的女人,或者我只是不確定對方的交往態度時,我會進展得更為緩慢。

我最初可能會非常溫和地做出一些輕微觸摸行為,比如一次肩部按摩。

然後我會看她對此有何回應。

如果她感到緊張或看起來不舒服,我就會停下來和她進行討論。

若對方顯然十分享受,我就會繼續下去。

我還喜歡通過讓對方知道自己所持的接受態度,來邀請一位女士探索觸摸體驗。

因此我可能會說出像這樣的話:「以防你想知道,我歡迎你的觸摸行為。

所以請自由自在地觸摸我,想要多少都可以。

你甚至不必詢問我。

」不過,假如我只是說出此事,她可能會認可我的態度但實際上沒有任何行動。

許多女人對發起身體接觸並不感覺自信,因此說出那些話無法替代主動觸摸她並觀察其回應的行動方式。

但我喜歡先把這些話明確說出,這樣若她晚點確實想提升交往進展,自己便知我對此事有著開放態度。

許多女人僅僅想到身體接觸就會感覺緊張,因為她們過去曾受過此類傷害。

舊的情感傷痛讓她們和任何人做出身體親密行為時都會猶豫不決。

若你試圖誘惑一個這樣的女人並最終成功,你也只是與她的身體發生了性行為。

她不會敞開自己的心靈,因為這對她而言將非常痛苦。

或者那會讓她感到暴露無遺和脆弱不堪。

雖然有些人對只有身體層面的交往聯繫毫不介意,我卻想要交往雙方也有良好的心靈聯繫。

這就是Rachelle寵壞我的另一個地方。

:)

我更喜歡有機會幫助女人們治癒身體親密性上的情感障礙,並非通過逼迫她們做出任何行為的方式,而是讓對方知道和我探索這一層面交往的大門永遠敞開,她們可以自行設定探索進度。

當我感覺出她們確實想有所進展,只是需要一點推動時,我可能才會頑皮地推動她們在舒適區邊緣附近進行探索。

這樣她們就能拓展個人舒適區,並享受到更多美好體驗。

人們以前也為我做過這樣的事情,我確實非常感激這種做法。

我對做成此事感覺良好的一個原因,就是自己已經和Rachelle享受著毫無障礙的美好情感聯繫,所以沒有任何未獲滿足的個人需要,使我需要從他人那裡獲得滿足。

因此,我可以在接觸其他感情關係時,抱著給予、分享和嬉戲的態度,而非擔心我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這種交往態度會帶給我更多幸福感受。

另一方面,有些女人就是對觸摸不感興趣。

這並不意味著她們有情感障礙。

只是她們對觸摸沒什麼感覺。

從個人角度講,我很難和這類女人交往,因為自己顯然熱愛觸摸。

但若看出對方屬於這種情形,我會接受她的真實樣子並尊重其意願。

歡迎所有出現的結果

當我想打開和某人身體親密行為的大門時,大多數時候得到的回答都是各種版本的yes。

它可能是個有點謹慎的yes,或者可能是非常爽快的yes。

這種回答將導向雙方會對共同探索什麼事物感興趣的進一步討論。

我必須說當人們已經分享了想和你進行此類探索的意願時,轉換到觸摸對方的體驗會十分容易輕鬆。

若對方沒有探索身體聯繫的興趣,我也並未感到被拒絕,因為自己對被拒情形持開放態度,所以接受這種可能。

要是對方不想被觸摸,完全不是問題。

她可能還未感覺雙方擁有足夠的感情濃度。

也可能現在不想探索這部分的生活領域。

她還有可能身處單一感情關係中,不想和別人有身體方面的接觸。

她也許更喜歡不涉及觸摸的愛情策略。

不管對方有何原因,我都不會擔心。

她可以自由做出個人決定。

我在這類情形下不會感到尷尬。

我欣賞自己有勇氣誠實面對他人,能在不對最終結果有任何過分依附期待的意願下,接收對方做出的各種回應。

假如對方給出否定回應,我通常會說出像這樣的話:「我感激你的誠實。

只是想讓你知道,假如你改變了主意,我的大門依然向你敞開。

」直到今天,我還從沒見過任何人,看起來對這種類型的坦白分享不抱以欣賞態度。

我並非從匱乏狀態到達此地。

我在這部分生活里已經感覺富足豐裕 — 與Rachelle的美味感情關係保證了這一點。

甚至在和Rachelle進行交往前,我已先用幾周時間創造出自身思維心態上的富足感應,因而不會抱著試圖從人們那裡獲取什麼的心態接觸他人。

與之相反,我接觸人們時懷有的意願,就是大家或許能以雙方都感覺美好的方式交往聯繫。

這種心態將Rachelle像磁鐵一樣吸引到我的生活中;她就是我所創造的心態感應的絕美匹配對象。

我無比珍視地愛和感激著她。

如果我對自己和Rachelle的關係已深感幸福滿足,那幹嘛還繼續在感情上不斷敞開新的大門?當你讀完自己曾經看過的最好一本書後,幹嘛還讀另一本?為何在看過The Princess Bride(《公主新娘》)後又看另一部電影?

對各種豐富的新體驗關閉個人大門毫無必要。

為何不繼續邀請更多富有和豐沛體驗進入自己生活?我倒認為在已獲巨大幸福和滿足感後,主動追求享受新感情關係是更佳選擇,因為此時你能更輕鬆擺脫索求和依附感的束縛。

你可以從給予、分享和共創幸福快樂的位置出發,與人們交往聯繫。

假如一位女子沒有和我敞開身體交往的大門,但若雙方還有其他深入交往的方式,我就不會放棄這份感情關係。

我仍可將她視作朋友,而且現在我們擁有一份基於信任和開放態度的友誼。

大家無需玩各種無聊人際遊戲。

如果我表達出身體接觸的興趣後她沒有給出回應,我也不會感到受傷或尷尬。

它只意味著我可在雙方都同意交往的其他層面上專注投入更多精力。

這種交談會讓事情變得更加古怪,甚至潛在地毀掉一份友誼嗎?以我的經驗來說,效果恰恰相反。

當你懷著索求和依附心態接觸他人,在沒有獲得自己希望看到的回覆後便屈從於失望情緒,這才是讓事情變得令人不適的原因。

但若你全然接受對方的回應,尊重他們做出自由選擇的能力,事情就沒有變得令人不適的理由。

更有可能的是,你們會因此變成更親密的朋友。

而且你依然擁有完全的自由,去和其他人探索身體層面的交往聯繫。

不要試圖施壓或勸說別人改變他們的想法。

直接接受對方的回應,之後邀請他們在確實改變主意後,再回頭告訴你。

假如我和一個女人發生這種經歷,她就知道若說出自己對身體層面的交往不感興趣,我也不會因此疏遠她。

至少她會知道我已有位女友。

我當然不必隱藏這個事實。

根據個人經歷,大多數時候我邀請一個女人進行身體層面的交往時,她都會給出積極回復,因此偶爾遇上對方說不也絕非什麼大問題。

有時我並不確定想和某人在身體上的交往有多深入,所以最初只會將門打開一小點。

之後我可以試試水深,看大家是否有更多交往潛能。

我尤其喜歡看到雙方在拋棄各種偏見標籤後,可能享受到的結果。

身體上的親密性並非意味著除了性交就一無所有。

擁抱依偎也很美好。

彼此按摩同樣精彩。

親吻撫摸也妙不可言。

甚至在交談時相互牽手也充滿喜悅。

倘若你能拋棄那些負面標籤和期待,就能收穫和享受更多美妙體驗。

時間和安排問題

我的一位享有豐富社交生活的朋友告訴我,他面對的最大社交挑戰就是時間安排問題。

有時候我能理解他的觀點。

當在感情關係和豐富感受上採取開放態度時,人們遇到的最大問題並非對拒絕或尷尬的恐懼。

它本質上就是與他人協調好時間安排的問題。

這並非一個壞問題,但它仍是需要解決的一件事。

假如你在生活中擁有太多開放關係,與你想交往的每個人花時間相處便會很棘手。

此時對個人時間和精力做些清醒自主的管理,就是明智之舉。

有時人們不想主動跟我交往,是因為他們猜想我肯定一直都很繁忙。

有時我的確很忙,比如當我一連舉辦多場新工作坊時。

所以在那種工作模式下,我可能就不想對過多新社交關係敞開大門。

我更願讓事情保持簡單,以便能專注於個人工作。

現在我正處於工作坊之後的休息階段,所以能在社交關係上享受更多空閒時間。

這意味著我可以保持一種更開放的姿態,而且更頻繁地接受交往邀請。

另外,在不同時期,對於探索某些特定類型的交往關係,我也會比其他類型持有更開放的態度。

目前我主要感興趣的是擁有強大心靈元素的交往聯繫,尤其是那些包含「心靈-精神」或「心靈-身體」層面的交往關係。

此時我對純粹的思維層面交往不太感興趣。

所以現在如果有人只想跟我進行頭腦交流,大家就很難建立起超越其上的交往關係,我更有可能忽略這種交往邀請。

我依然欣賞純粹的思維交往聯繫,但有時更願在可能發生強大心靈聯繫的感情關係上,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

我們的興趣和慾望會隨時間發生變化,經常就像波浪模式般起伏流動。

有時我們的波浪與他人模式能完美一致,有時卻不會。

若你看出自己和別人的波浪模式無法一致,請不必擔心。

只需關注你們和諧一致的領域,並對其餘部分自然放手。

這個世上還有其他人會是你那些放手領域的更佳匹配對象。

隨著時間變化,你可能發現個人交往關係也會經歷波浪般的擴張和收縮體驗。

例如,一位朋友可能在一段時期內變成你的戀人,之後又回歸朋友狀態。

有時雙方的感情關係看起來很符合社會上的常規標籤,另一些時候它們又會和這些標籤產生對立。

保持社交自信

在維持交往關係上,人們經常表現得非常被動。

請不要因為某人沒像你期望的那樣經常聯繫,就推想對方非常繁忙或對這份交往不感興趣。

他們可能也在等你主動聯繫。

若你想重新和對方交往聯繫,請不時發出主動邀請。

否則對方可能就以為你也對這份交往不感興趣。

我已有數月沒去玩飛盤高爾夫,而且這是我挺喜歡的一項愛好。

我不太喜歡在寒冷月份玩這項活動,但現在美妙的春天已經回歸,我當然也想重返這項活動。

我可以被動等著哪位飛盤高爾夫夥伴主動聯繫我,但要是再等幾周他們也沒這種想法,我該怎麼辦?如果他們根本沒時間出來玩怎麼辦?此時保持被動姿態就顯得荒唐可笑,所以我這周主動發出了一些邀請,現在大家已在計劃安排下一次活動的時間。

你需要通過實踐來找到對自己適用的正確平衡狀態。

我已經做過大量變化調整,以避免對社交生活感覺難以招架。

我喜愛和人們面對面交往,所以正有意拓展這部分生活。

我還很高興生活里不再有網上論壇和Facebook,因為這些社交渠道很耗精力。

我的個人建議是,主動拓展那些能給你帶來最大喜悅的領域,並放棄毫無樂趣的那些。

請將這種行為想成投資形式。

你只有這麼多時間和精力進行投資,所以請把個人資源投入到能享受良好回報的地方。

同時在回報微弱或是為負之時撤回投資。

你要尋求何種回報完全由你決定。

此時我最喜歡的回報類型,就是和人們享受忠於內心聯繫的交往關係。

我熱愛這種交往並歡迎有更多此類人士進入我的生活。

我熱愛和人們分享個人故事、歡笑和同情心。

當對方和我暫停下來相視一笑時,那種體驗會點亮我的內心,好似大家內在的靈魂認出彼此原本就是老朋友。

這種體驗能給我留下充滿意義和感激的感受。

當自己能與某人創造出這類關係,之後在其中增添的任何東西都是一份額外獎賞。

但若它就是我們能共同創造出的全部結果,也足以讓我在這份關係中深感滿足。

清醒自主的親密感

我喜歡自己這種實現親密感的整體做法。

它清醒自主、開放包容,而且誠實無欺。

它沒有暗中操控、欺騙謊言,或人際遊戲。

它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得十分良好,並能導向令人滿足的交往關係。

我無需依賴隱秘的溝通策略去製造對話優勢。

我可以和全世界分享整個行動過程並依然有效使用它;事實上,其他人對它的清楚了解只會讓這種做法變得更輕鬆容易。

若你對此做法心動,我就鼓勵你和已跟自己有某種交往關係的人分享這篇文章。

使用這裡提供的想法點子開啟雙方的討論,看你們接下來想讓關係往何處發展。

弄清彼此是否想法一致。

我認為你將感激最後收穫的結果。

事實上,其具體做法比使用一套流程更為簡單。

我是先在生活中創造出一種社交上的富足內心感應後,才進化出這種交往聯繫的方式。

當與他人交往時堅守這種感應,我便不會對結果感到擔憂,也不會感覺被人拒絕。

我只是觀察對方的內心感應和我的是否匹配,倘若如此,又是在哪些方面匹配。

一次不匹配的經歷只是不匹配而已,並非一種拒絕。

我知道自己此時的內心感應是種美好體驗,我也不期望所有人都能與之產生共鳴。

使我不斷回歸這種做法的關鍵生活原則,就是愛。

感情關係的要義就是彼此分享我們的愛意。

假如某種類型的交往聯繫讓雙方感受不到積極支持與關愛,我們就沒必要再堅持交往;那只會製造內心怨憤。

請讓每個人都能自由探索他們渴望探索的事物。

對感情關係懷有一種開放、富足態度時,你就不必在他人身上訴諸各種索求和依賴情緒。

你可以通過個人的整體社交生活,去滿足自身的全部慾望。

倘若你的滿足可以通過只和一位對象的深入感情關係來實現,那很好!如果你的滿足要以其他交往形式來實現,也很好!請堅守你想體驗的那種感應,試著不要對這份感應的具體展現結果過於依賴。

你反而可能會對最終結果驚喜不已。

:)

我們生活在一個有著豐沛社交資源的世界。

你有幾十億人群可以選擇,完全能找到許多很高興以你喜歡的方式,和你進行交往的人士。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納)

2012.03.29

www.stevepavlinachina.com

微信公眾號:聰明人的個人發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