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婚就下嫁?姑娘,別輸給追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源:中國婦女(ID:zgfn1939)

《十周嫁出去》海報

如今社會給了女性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選擇,越來越多的女性希望找到真愛才結婚,可遇到真愛談何容易?當等待變得遙遙無期,單身狀態不僅被歧視還招致了父母的焦慮。

如何讓「不湊合不低就」的態度被父母家人理解並接受?也讓自己在真愛到來前的單身狀態可以安然處之?

林翠翠,私企員工,31歲

不想當「婚活女」

聽過一個網絡詞,叫「婚活女」,為了婚姻而活,或者更確切些是,生活的主題就是為了尋找婚姻,拿來形容我這單身狗狀態,實在太精準了!誰說沒婚姻女人就該活得不開心?誰說不結婚就是失敗的人生?我不拒絕婚姻,但決不低就!

農曉玉,眼科醫生,28歲

我相信緣分在路上

已經28歲的我仍孑然一人,身邊的朋友一個個都有了家庭,做了父母。

我奉行「有緣人當見時自然會見」的觀點,最怕被親友問「有男朋友沒?」然後大呼小叫「怎麼還沒有?」繼而同情「趕緊找一個吧。

和昭儀,女性雜誌編輯,29歲

不甘心把自己「打折處理」

同學比賽似的,居然那麼快都已成家了,而且小寶寶們陸續橫空出世!每每形單影隻地赴宴,總是看到拖家帶口的一群。

老媽也已經下了軍令狀:今年解決個人問題!否則她都沒臉見人了。

種種壓力,讓我很難做到「任它風吹浪打,我似閒庭信步」,甚至想一咬牙,把自己「打折處理」算了,卻到底還是不甘心。

專家連線:為誰單身為誰嫁?

專家連線:為誰單身為誰嫁?

專家:郝予 ,婚姻與家庭資深心理諮詢師

1女大當嫁,究竟為誰而嫁?

如今,女性在社會中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越來越強,經濟上更加獨立,在認知層面也有很強的獨立意識。

尋找兩情相悅,情投意合,又能被彼此家庭接納祝福的真愛對象喜結連理,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婚姻。

然而,現實很骨感,多少人為尋找這樣的婚姻而單著,直到讓自己跨入大齡單身女的行列。

其實,很多經濟上獨立的女性,在情感上並不獨立。

比如,有著高收入,卻在生活和情感上依賴著父母,處於和原生家庭未分化的狀態,為了結婚,潛意識中總在尋找那個像父母一樣照顧自己的人。

或者,在情緒上並不獨立,不懂得覺察自己的情緒,更談不上管理,做到情緒自主。

甚至在關係里以自我為中心,無法建立平等成熟的關係,潛意識在尋找無限包容自己情緒的理想父母。

如果在我們的成長經歷中正面積極的情感體驗更多,我們尋找與父母相似的人的可能性更大。

反之,我們會帶著補償性需要去在另一半身上尋找未曾滿足的情感需要。

事實上,上述的狀況在我們的生命發展中都留下烙印。

因為潛意識尋找和父母相似的伴侶讓我們因熟悉而安全,或尋找與他們相反的人讓我們因補償而安全。

安全,是我們共有的核心需要。

所謂真愛,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同。

若未經反思,我們更可能在兩性中尋找原始的孩童需要,將這種需要的滿足視為親密,由此進入婚姻。

而事實上,這種關係模式可能並非成熟的兩性親密。

當我們有意識地去反思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和尋找伴侶過程中的內心需要,不斷啟動自我覺察的功能,我們就有可能與自己真正的內心需要接觸並靠近,避免尋找一些孩童式情感的替代滿足者,而是走向真正的兩性親密關係之旅。

婚姻,只是一個承諾的形式,有了婚姻,並不代表有著真正的愛和親密;沒有婚姻,也未必就不存在真愛。

當一個女人經濟獨立,情感獨立,並能夠情緒自主時,她的內心是富足的。

當她擁有愛自己、愛他人的能力,有能力選擇她想要的生活,有能力去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時,要不要婚姻,只是她自主的一個選擇,而不是被他人、社會輿論或內心處理不了的情緒壓力所裹挾的一個交代。

如何才能不被裹挾?的確是一個艱難的心理過程。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雖說如今的社會環境對於女性嫁人年齡、觀念看似寬容許多,不像以前過了某個年齡還沒嫁出去就被視為有問題。

然而,我們的社會對女性的婚嫁年齡到底有多寬容呢?只要你到了一定年齡還未婚,你的生活就會有人指手畫腳,評頭論足,本來淡定的內心,在諸多壓力下也變得焦躁不安,茫然無措。

事實上,大齡單身女潛在的嫁人焦慮與隱形的社會歧視依然大行其道,不僅存在於我們的家庭、工作組織等社會群體中,也深深紮根在女性個體的內心裡。

這是一種文化潛意識的影響,否則,真人秀《十周嫁出去》熱播,如不是恨嫁,何以想要十周嫁出去?如不是多人共鳴,何以被熱議?而且,如光看主題,給人一種為嫁而嫁的印象。

2女性如何抵禦這種內外兩重的壓力?

1

首先,

要清晰自己的需要,並堅定信心。

一個人如果容易被外在的聲音所暗示而引起焦慮,是因為自己內心的需要不清晰、不堅定。

2

其次,

要覺察自我評價,收回對外界的投射。

很多時候,感受到被歧視,是因為自己先歧視著自己,才會對相關的外界的各種聲音敏感,痛上加痛。

3

第三,

要用理性的方式,讓身邊重要的人了解自己的需要和觀念,而不是情緒化的應對。

當親人們了解你的需要,看到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活得堅定而快樂,干涉自然會減少。

一個美麗的花園,往往是百花齊放,爭奇鬥豔。

無論怎樣的生存狀態,單身,還是丁克,或是未婚生子,只要當事人是快樂的,為自己的選擇是負責任的,沒有影響到其他人,都應該給予最大限度的尊重和祝福。

這也是一個具備更高文明程度的社會,應當允許的人性之旋律吧。

為了真實的自己,單著吧;或者,為了真實的自己,嫁了吧!與過去女性為生計為生育為習俗壓力而結婚不同,社會給予了你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選擇。

只要你是快樂而堅定的,你的生活你做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很多人寧願選擇單身,也不願將就結婚?

如果你是一個單身女性,如果不巧你又已經過了所謂二十出頭的黃金年齡,那麼在日常生活里,你可能會經常聽到類似這樣的觀點:女人應該趁年輕,市場行情好的時候趕緊把自己嫁出去;女人是有保質期的,到了一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