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中我越來越自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和男朋友吵架讓我自卑

在心理諮詢師面前,B把戀愛比作爬山。

她說她出現了嚴重高原反應,陷入即將崩潰的邊緣。

現在的她,工作也不找,家門也不出。

「和現男友交往之前,我是多麼自信,多麼外向,多麼有魅力。

我現在是睡不好覺,煩躁得只想哭。

我現在都不敢照鏡子,害怕看到鏡子裡又髒又亂的醜八怪。

」B向諮詢師哭訴。

在諮詢師的傾聽和安撫下,B說起了自己的故事。

B與現男友是大學本科同學。

他們的家在同省相鄰兩市。

回家時總是結伴而行。

幾次交往後,他提出讓B做他的女朋友。

經過一段時間猶豫,B接受了:「其實那時候我很外向的,聚會時很活躍,異性朋友也很多。

他穿著非主流,個子又不高,其實不合我的標準。

不知怎麼就答應他了。

也許是因為他殷勤,也許剛到大學想家了。

」B說自己身材高挑、長得漂亮、人緣也好,當時只想試著處處,不合適直接分手。

沒想到處的時間越多,發現他的毛病越多,自己反而陷得越深。

按照B的描述,男友長得一般,但會照顧體貼人,是很多女生的男閨蜜。

她經常對此表示不滿,但刺激B的一次是偷看他的手機。

當時他正在洗澡,B無意拿他的手機翻翻,發現手機qq里他在向朋友抱怨自己:性子又急,脾氣又差,還不如之前的那個。

「當時我腦海里一片空白,既然我還沒前任好,你還要我做女朋友幹嘛!」B一個多月沒有睬男友,最後還是他苦苦央才和好的。

「奇怪的是和好後,我發現原來的心理優勢,一下子全沒有了。

我們時不時地因為小事吵架鬧分手,吵完後自己反而越自卑,最後還是沒骨氣地和好。

現在已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兩家人也已經見過面了。

可我覺得自己已經成了怨天怨地的怨婦。

停了一段時間,B補充說:「我爸媽是希望我和他繼續下去的,覺得兩人相處這麼長時間不容易。

其實我爸媽的婚姻也談不上美滿。

在我記憶的時候,他們一直吵過架。

我媽覺得我爸虧欠她很多,吵急了經常揚言要自殺。

那時我是扯著媽媽的腿使勁的哭。

害怕重走媽媽的道路

諮詢師一直在認真地傾聽,不時簡單的回應鼓勵表達。

在B談到父母時,他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

他請B多談談童年的記憶。

B記得,因為爸媽經常吵架,經常顧不上她,她只能自己照顧自己,一次發高燒自己一個人在家。

頭暈得感覺整個天花板都在晃。

後來B一直害怕黑暗的感覺,難以擺脫睡眠中的噩夢。

在傾聽B的故事的時候,諮詢師隱約產生了一個思路:B對男朋友的態度,和母親對爸爸的態度很像。

B似乎在重複母親的人生軌跡。

「很多時候,雖然我們長大了,童年的一些傷心的記憶還深深埋在心裡。

」諮詢師說。

「什麼意思?」B抬起頭有些不解。

「童年父母的關係給你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媽媽強烈的情緒似乎感染到了你,讓你也害怕遭到男人的虧欠。

」諮詢師說。

「好像有點,雖然爸爸從小就對我挺好的,可是總是難忘媽媽怨恨的眼神。

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媽媽那麼不滿爸爸。

有時候我心裡也會害怕會找到一個最後讓自己失望的老公。

」B若有所思的說。

「我感覺你似乎把童年的心態帶入和男朋友的關係中。

你對爸爸有矛盾的心態,一方面他照顧你很好,一方面又讓媽媽傷心。

這讓你既需要男性的體貼,又害怕男性的貶低。

在心靈的深處,你害怕重蹈媽媽的道路。

」諮詢師評論說。

「好像真是的。

男朋友其實也挺體貼的,為我買早餐做晚飯,我生病的時候會照顧我。

有時我夜裡面驚醒了,他還會抱著安慰我。

而是我總是擔心他的體貼另有目的,害怕這種關心會隨著時間變淡,最後踢開我去找別的關係好的女孩。

那次的簡訊真是刺激了我,我沒想到他心裡會這麼看我。

男人的內心真是靠不住。

」B說,「那我該怎麼辦呢?是和他繼續下去,還是和他直接分手?」

打破陰影找到自己的生活

諮詢師明白,這不是給出直接建議的時候。

很多精神分析大家把心理諮詢師比作一個容器,來訪者把自己負面的情感投注到諮詢師身上。

諮詢師容納著這些負性情感,並用共情能力溫暖柔化,讓來訪者恢復愛的願望和能力。

而敘事精神分析把諮詢師看成清澈的湖水,來訪者從湖面凝視自己的倒影,有時會向湖水裡扔石頭。

湖面上的倒影扭曲破碎重組,最終恢復完整和平靜。

倒影就是來訪者的故事,石頭是來訪者的負面心境。

諮詢師就像柔和的水一樣。

來訪者負面心境下的故事,在諮詢師的傾聽和引導得到再次建構、逐漸完善、重歸平和。

和直接建議相比,諮詢師要讓來訪者創造新的故事。

諮詢中,B的故事主題是懷疑、矛盾和自卑。

她渴望男性的體貼,又疑慮男性的真誠。

這種矛盾的心理讓B在和男友關係中出現自卑和不安。

故事中,媽媽的故事和B的故事糾纏起來,加劇了故事中的負面情緒。

諮詢師要做的,是把B的故事和媽媽的故事分開來。

諮詢師和B多次談論了母親。

B覺得,雖然自己很同情媽媽的心情,但有時也覺得她的要求有點過分。

「爸爸是大學文化,媽媽是初中文化。

很多時候爸媽吵架總是媽媽先開始,火上澆油並揚言自殺的也是媽媽。

那個時候我心裡很矛盾,既覺得爸爸沒有錯,又覺得媽媽挺不幸,還覺得是自己的錯。

」B說。

「你沒有錯。

你很同情媽媽,但這不是你的錯。

媽媽激烈的態度讓你產生了困惑和內疚。

她的生活中有她的困擾。

而你的生活沒有必要因為她的生活而困擾。

」諮詢師說,

「是呀,在我大學剛離開父母的時候,我是多麼地自信和輕鬆。

可和男朋友相處的日自己里,我越來越覺得自己像媽媽。

」B感慨。

「那麼我們就從那個時候開始,談談你快樂生活的體驗吧。

」諮詢師提議。

於是A回憶起自己剛上大學時自己的人際交往。

那時候她既主動活躍,又溫柔體貼,成績也不錯,老師也喜歡。

所有的同學都能感受到她的機智和魅力。

「你有過快樂的時光和成功的經驗。

這份體驗有足夠的證據表明,你能夠讓自己過得很好。



」諮詢師評論說。

「可惜,現在我再要找不到那種快樂的感覺。

和男朋友相處時,怨恨的我越來越像媽媽了。

」B說。

「你有成功的經驗,為什麼要讓媽媽的經歷困擾你?誰說你不能擺脫她有自己成功的經歷?」諮詢師問。

B沉默了好一會。

在隨後的心理諮詢中,諮詢師和B更多地討論了如何從自己的體驗來處理和男朋友的關係。

B發現,離開了母親情感的困擾,自己反而能更平靜地對待男朋友。

原先,B總是陷入索要和猜疑的困擾,和男朋友都處在驚惶不安的狀態中。

在諮詢中,B開始學會用自己的力量,妥善處理自己的生活問題。

她發現,她和男朋友原來其實是一種索要——給予、猜疑——爭吵的關係。

離開了這個模式,兩人反而更能看清彼此的性格。

諮詢結束半年以後,因為性格不合適,兩人平靜分了手。

後來,B給諮詢師寫了一封信。

信中間有這樣一句話:「剛來諮詢室時,其實我是想請您建議是否該分手。

現在發現,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生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