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吃貨與斷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超:吃貨與斷奶

孫超/文

吃貨,是一個很形象的詞語,比喻一個人特別能吃、特別愛吃。

也可以泛指那些有品味的美食愛好者,從這個角度說,吃貨一詞偏褒義。

拆開來看,吃,對人類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人生下來就需要從外界獲取食物,以保證自身生存的需要。

如果把吃再拆開來看,吃乃用口乞食。

嬰兒一生下來,當第一聲哭泣從肺部發出,母親就會湊過來,將奶頭塞進嬰兒的嘴裡,於是,嬰兒離開母體的第一次吃東西就開始了。

從這個角度說,吃,就是嬰兒用哭泣來告訴母親:我餓了。

這是人類生來就會的本事。

我們再來看看吃的過程,食物經過牙齒和舌頭的混合咀嚼,再輔之以唾液,形成糊狀,順著食道,進入胃,充分消化後進入腸,腸負責將營養吸收,然後通過肛門排出廢渣。

在這個過程里,各器官、各部門配合默契,各負其責,讓我們不得不讚嘆造物的偉大。

貨,意指物體。

如果將愛吃、好(四聲)吃的人形成為一個物的話,則語義里略含貶義。

這是一種去人性化的比喻。

在這裡,人作為主體消失了。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自詡為吃貨的人,口欲期沒有很好的度過。

口欲期貌似專業用語,其實很好理解。

指嬰幼兒時期處於一種完全不自立的狀態,依賴母親或其他養育者生活。

「口是嬰幼兒生活和興趣的中心。

吃奶是用口,飢餓或者不舒服的時候,用口哭叫;憤怒的時候,用口咬母親的乳頭,抓到東西都往嘴裡塞,這是他的惟一認識世界的手段。

換句通俗的話說,吃貨的孩子們小時候沒有吃夠奶水。

沒有得到很好的嘴巴的滿足,所以在長大後通過吃東西來彌補這種缺憾。

再言之,口欲期沒有得到滿足的人,內心裡缺少媽媽的關愛,這些人會通過替代性的滿足來彌補口欲期愛的缺失,這種替代性主要體現在吃喝無度上,吃喝無度的結果是囤積脂肪、應對缺失,這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本能。

在吃貨的潛意識裡,總會有一個聲音在迴響:媽媽給不了我的,我要自己滿足自己,儲備足夠的能量,才能度過險惡的生活。

對於嬰幼兒來說,嘴巴是極其重要的一個器官,當體驗到媽媽與其分離時,孩子會以哭鬧、咬乳頭等方式發泄憤怒和焦慮。

當然,這些並不能阻擋分離的到來。

當這段分離與哀傷度過後,孩子的慾望的表達會轉移到其他器官,如手,TA會用手來觸摸玩具、抓取,這個時期的孩子非常容易用手打人,這時,不要去呵斥,因為這是孩子在試圖和你建立心理上的連接,發展親密關係。

關於吃貨,還有一個吃自助餐的經典話語「扶著牆進,扶著牆出」,並且,吃貨們還喜歡在半夜的時候在微博微信里發布美食圖片,從這個角度看,吃貨的潛意識裡還含有一些強迫性的因素。

(孫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河北省心理諮詢師協會理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