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模式折射出城市變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婚姻模式折射出城市變遷

大多數人認同跨國婚姻是一座城市開放程度的標誌。

從1980年起,上海的跨國婚姻數量呈現出了增長的趨勢。

20世紀80年代初期,跨國婚姻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國長期的自我封閉政策下,上海市民意識到自己的城市落後於世界太多了,當時許多女性選擇嫁到國外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

很多跨國夫妻在一兩次約會後衝動地結婚了,之後發現他們在年齡、教育水平、語言有很大差距並缺乏愛情,常常導致婚姻危機。

1985年起,很多海外投資湧入上海,很多外籍員工到上海工作,因此上海本地人有更多的機會與外國人接觸、交流和戀愛,這引發了20世紀90年代末跨國婚姻的盛行。

另一方面,這一時期跨國婚姻的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年齡、教育、語言間的差距在縮小,約會時間增長,很多新婚夫妻在上海安家。

由於跨越國界的便利,很多夫妻選擇在海外註冊結婚,這表明隨著近幾十年來社會的開放和經濟的發展,中國人關於婚姻的想法發生了巨大的心理上的轉變。

官方數據顯示,自1978年至2009年,各地的婚姻登記處已處理120萬對大陸居民與港澳台、海外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居民的結婚申請(中國日報,2010年4月27日)。

隨著中國人跨國行動的增多,大陸和台灣的人們經歷了重大轉折。

自1987年允許大陸台灣間旅行後,產生了30萬跨海峽婚姻,僅2007年該數字就上升了近3萬對(民政部數據)。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跨國婚姻數量持續上升

一項由中國日報公開統計的來自吉林國際婚姻登記辦公室的資料顯示,每年在吉林有1,500對跨國夫妻在此登記結婚。

吉林國際婚姻登記辦公室主任尹雅芝表示,結婚前人們應核實其外國伴侶的合法性。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跨國婚姻數量持續上升(He,2009年3月12日)

根據華東師範大學最近進行的調查顯示,嫁給外國男性的中國女性的人數遠多於娶外國女性的中國男性的人數。

1996年至2002年間,2,1000對跨國夫妻在上海註冊,其中嫁給外國男性的中國女性占總數的90%,男性的平均年齡為42歲,而女性平均年齡只有31歲。

調查顯示,如今在上海註冊的每100對夫妻中有3對是跨國婚姻,這比例遠高於其他城市。

1996年至2002年間有2,1000對跨國夫妻在上海註冊,平均每年3000對,這數字比1980年高八倍多(Li,2003年6月23日)。

節選自《華人全球化:全球聯結對社會變遷的影響》孫嘉明 & Scott Lancaster著 2017年6月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跟日本人結婚後的生活是怎樣的?

說起跨國婚姻,大多數人會覺得兩個人要克服不同的文化差異來維持一段婚姻必定很辛苦,雖然說要面臨很多挑戰,但近年來,不少日本女性突破了『不和外國人成婚』的傳統,願意跟中國男性結婚,而且中國男性在她們...

中國姑娘最愛嫁給哪國人?

就在昨天,讓無(yi)數(du)人(jun)痛心的消息傳來:繼湯唯、戚薇之後,「神仙姐姐」劉亦菲宣布與韓國歐巴宋承憲開始交往。這不禁讓包括壹讀君(yiduiread)在內的中國小伙們發出感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