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與剩女:真問題、假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CFP/圖)
許多人原始的婚戀觀是:女性需要趁年輕把自己嫁出去,這樣才能嫁得好,而男性在年輕時只要專心賺錢就可以了,有錢才能娶得好,所謂「郎財女貌」。
這個解釋也說明了女性為什麼會存在被「剩」的問題,而與之對應的男性問題則更多的是光棍問題。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為何剩女是個偽命題。
王小姐三十一歲了/朋友們見到了她/都要問一個問題:/你什麼時候打算嫁呢?
可是嫁人這一個問題/又不是她一個人可以決定的/她問她爸爸/她問她媽媽/他們都說你趕緊的
這首歌題目就叫《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簡單直白,直道大齡女青年面對婚姻問題的尷尬,大概是因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因而在網上爆紅。
大齡女青年已經是一個不常用的詞,如今更常見的說法是「剩女」。
「剩女」,顧名思義就是在婚姻選擇中被剩下的女性。
按網絡詞條的解釋,25歲還未嫁就可以稱為剩女,隨著年齡的增長,剩女的級別越來越高,其中的邏輯是女性年齡越大越難找對象。
在剩女婚姻問題上,總有些人比當事人還要著急,比如父母家人,而這在很多時候才是壓力的主要來源。
此前某婚戀網站發布的「因為愛不等待」的催婚廣告就更是扭曲到以結婚為對長輩的道德義務,從而綁架未婚青年,特別是未婚女青年。
它所傳達的核心觀念是不管在學業還是工作上取得怎樣的成就,只要不結婚就會成為父母長輩的心病,而結婚則是一項驕傲的成就,特別是女性,一定要把自己嫁出去。
單就傳遞的觀念而言,這條廣告敏銳捕捉到了中國家庭普遍存在的對婚姻的急迫心理,但問題在於這種急迫心理的存在就意味著它是合理的嗎?
教育程度高、經濟獨立,成為剩女一般是自我選擇的結果。
而光棍則大多在經濟處於劣勢。
(CFP/圖)
有人曾用經濟學原理解釋了男女在擇偶決策中的博弈:女性的容貌是一項隨時間貶值的資本(如果可以稱為資本的話),而男性的財富則大多是隨著時間增值的;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容貌衰老因此在婚姻市場中越來越處於劣勢,男性則是因為缺乏財產而在婚姻市場中處於劣勢。
所以,女性需要趁年輕把自己嫁出去,這樣才能嫁得好,男性在年輕時只要專心賺錢就可以了,有錢才能娶得好,所謂「郎財女貌」——這是許多人原始的婚戀觀。
這個解釋也說明了女性為什麼會存在被「剩」的問題,而與之對應的男性問題則更多的是光棍問題。
據人口學家預測,由於長期以來出生性別比嚴重失衡,中國未來的光棍人數可能高達3000萬,然而弔詭的是剩女數量也居高不下,據估算,僅北京一地的剩女人數就高達80萬。
這種看似矛盾現象的背後是不同的擇偶博弈的結果,娶不到老婆才稱為光棍,他們才是擇偶博弈的真正淘汰者,所以光棍多出現在農村貧困地區,甚至形成所謂光棍村;而剩女則大多是城市中教育程度高、經濟獨立的女性,成為剩女一般是自我選擇的結果。
「剩」這個字眼是多餘的意思,因為多餘所以存在問題,「剩女」也是一種問題標籤。
按說既接受過較高教育又能實現經濟獨立,剩女就算對社會沒有太大貢獻也很難稱得上有危害,不過是大齡未婚而已,為何會成為一種問題呢?其原因不過是有人拿傳統社會的標準:女性應該早些嫁人,以家庭為中心,來衡量當今女性罷了。
如果聯繫到世界範圍內的第二次人口轉變,這種情形就更加清楚了。
與從「高死亡率、高出生率、低增長率」向「低死亡率、低出生率、低增長率」的第一次人口轉變不同,第二次人口轉變在人口再生產方面表現為超低生育率,婚姻模式則表現為結婚越來越少、越來越遲,離婚越來越多,這種現象最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現在歐洲,其後歐美已開發國家都經歷了這種人口轉變,如今,這種趨勢在中國城市也越來越明顯。
這種轉變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而核心在於價值觀的變遷,婚育和成家都不再神聖,也不再是對於家族和國家的義務。
據李銀河統計,在北歐國家,只有半數人走進婚姻殿堂,在日本,單身人群也占到了人口的40%;在美國和法國,單身人群也占30%;最極端的是匈牙利,結婚的人只有一成多。
而即便結婚,初婚年齡也大為提升,例如日本平均初婚年齡從1970年的27.5歲(男性)和24.7歲(女性)提升至2010年的31.2歲(男性)和29.7歲(女性);美國也從1970年的23.5歲(男性)和21.5歲(女性)提升至2009年的28.8歲(男性)和26.9歲(女性)。
在這種背景下,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剩女是個偽命題了。
然而,與僅僅是問題標籤的剩女相比,光棍危機更加嚴重。
人口性別比例的嚴重失衡直接導致了適婚青年中男性遠多於女性,未來3000萬光棍的估算也即由此而來,男女人口的絕對失衡根本無法在傳統的框架下解決。
近年來媒體報導的偏遠貧困地區出現光棍村只是光棍危機初現端倪。
然而,光棍危機並沒有像剩女一樣獲得足夠關注,原因無非在於光棍大多在經濟處於劣勢,也沒有話語權,處於社會邊緣,難以吸引輿論關注。
大齡青年還可以唱《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但有誰會為光棍去唱光棍之歌呢?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台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製!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ios版本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專家分析:什麼原因導致「三高剩女」越來越多
目前根據數據統計,「剩女」這個詞指數在網絡上搜索排第一,隨著社會發展女性越來越獨立,特別三高(高學歷,高收入,高職務)女性很大程度都成了「剩女」。相比來講「三高剩女」遠遠要高於「剩男」。按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