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媽媽的痛與怕(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人人想要一個完美媽媽

看友鄰Daisy寫的專欄《必須完美的媽媽,和必須完美的弱者》中講到大家看《爸爸去哪兒》,只要看到爸爸為孩子做一點事情,稍費一點心,都很容易得到很好的正面反饋,被認為是個好爸爸。

而當媽媽的可就沒有那麼走運了。

社會對媽媽的要求則完全不是同樣的標準。

類似的親子娛樂節目,一個離婚獨自帶著孩子的媽媽要接受一群以孩子組成的陪審團的打分檢閱,被各種質問,「你為什麼不多陪陪你的孩子?你想過孩子會留心理陰影嗎?我媽媽也是離婚了,為什麼她就能整天陪著我?此類等等,這位可憐的母親不得不一一解釋自己為什麼要上班,上班時間如何,忙碌程度如何,主持人也幫了幾句腔,但依然壓不住孩子們的討伐之心,最後一個孩子問道:你為什麼要離婚?你這個離婚就是錯的!你不離婚不就沒事兒了麼?離婚後你為什麼要出去幹這份很忙的工作?你不能找份月薪幾百萬又不幹活兒的工作,就有時間陪孩子了麼?」這些孩子的提問表達了他們內在的需求——要一個完美的媽媽,一個全知全能,能化解自己所有生活難題的媽媽,一個能夠滿足自己所有需求的媽媽。

我自己常發廣播,說一個情緒不穩定,反覆無常的母親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一個強勢兇悍,控制欲極強的母親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有些網友說我黑母親,對母親的要求很高,也不看看這個母親為什麼情緒不穩定,為什麼強勢,極可能她們自己也遭受了很多的童年創傷,極可能她們的丈夫軟弱無能,婚姻生活令她無望。

我承認網友說的大多是對的,但我並不是黑媽媽,因為媽媽對一個孩子的影響確實是非常巨大的。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我們每一個人一出生時都渴望有一個完美的媽媽,得到媽媽的愛,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與媽媽有一個情感上的連結,然後在這樣的愛中逐漸成長,學習探索自己和世界,最後漸漸地離開媽媽,身體和心理上都與媽媽分離,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去過自己獨立的生活。

但是,我發現我身邊無數成年的男男女女其實還在不停地找媽,還在尋找和渴望一個完美的媽媽。

中國人為什麼要找媽媽,為什麼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卻一直無法放下對完美媽媽的要求和期待?因為中國人缺愛,在愛上不滿足,我們的內心充滿愛的匱乏、不安和絕望。

那什麼叫愛呢?

心理學上的愛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樣我給你吃,給你穿,照顧好你一日三餐,讓你不生病,能夠健康的成長就是愛。

單單這樣的愛是不夠的。

0歲——2歲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安全感。

在個體剛出生的一年中,十分弱小,孤立無援,幾乎完全依賴成人的照顧。

通常嬰兒的主要照看者是母親。

如果在這一時期母親能夠恰到好處地滿足幼兒的需要,讓孩子感覺慈愛溫暖,幼兒覺得自己有所依賴,不必擔心母親會離開自己,失去照顧,他就會形成埃里克森所說的「基本信任感」。

很多人沒有安全感的原因就是嬰幼兒時期沒有形成「基本信任感」。

那怎樣叫「恰到好處地滿足幼兒的需要」呢?我餓了,媽媽的乳房就過來餵我。

我尿濕了,媽媽馬上就給我換尿布。

我一笑,媽媽也跟著我一起笑。

我把小手伸向媽媽,去握她的手,媽媽也把她的手伸向我,來握我的手。

在這個母嬰共同體階段(0-6個月),孩子的感覺是:我和媽媽是一體的,我和媽媽是一個人。

媽媽是嬰兒的鏡子,孩子從媽媽的眼睛裡看見自己的存在,孩子被真正看見了——媽媽看見他生理、情感上的需要並且及時滿足,帶著愛的呼應。

孩子與媽媽就有一種情感的連結和互動,一種關係呼應與映照。

媽媽充滿愛和關注地看著我,我就覺得我存在,並且我的存在是充滿價值的。

這就是客體關係理論代表人物溫尼科特所提的「足夠好的母親」(good-enough mother)。

「足夠好母親」是指:在嬰兒出生後數周內處於一種「原始母性專注」的心理狀態,母親越來越淡化自己的主體性、個人興趣和生活節奏等,越來越關注嬰兒的活動,這是一種高度敏感的狀態,能適應嬰兒的願望和需要。

這種原始母性專注為嬰兒塑造了主觀全能感和持續存在感。

有一個「足夠好的媽媽」,孩子就不容易有愛的匱乏感。

反之,如果在這個母嬰共同體階段,嬰兒和媽媽老不在一起,媽媽經常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親子關係非常不穩固,那對孩子的影響就很大,愛的匱乏感便很嚴重。

一個人如果內心充滿愛的匱乏感,如果沒有獲得療愈,那無論他長到多大都在找媽媽的愛。

除了母嬰關係出了問題,中國人一心尋找完美媽媽還與人格中的無能、無責任感、不獨立、依賴感有關。

我遇到不少年輕人給我寫信,抱怨父母沒有幫助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抱怨父母沒有給自己買房,不幫自己還房貸,以及抱怨父母不幫助自己養孩子。

在他們的邏輯里,父母就是應該為自己找工作、買房、養孩子的,如果父母不這樣做他們就不是好父母,對自己不夠好。

他們無視父母的衰老,自己也早已成年這一現實,認為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父母不死,付出就不止。

他們一方面高喊著要自由,另一方面卻又不願意為這個自由承擔相應的責任,不肯獨立過自己的生活,寄生在父母身上。

如果這時父母限制他們的自由選擇,比如戀愛的自由,消費的自由,他們會又委屈又憤怒。

可是,不獨立,不願意承擔責任,你怎麼能夠享有真正的自由呢?不過,這一問題的責任還在父母的教育。

心理學上強調,孩子2歲之前是怎麼愛都不過分。

2歲之後則要注重培養孩子自主與獨立的能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逐漸長大,一個「足夠好母親」應該逐漸減少關注,給孩子空間讓其學會根據自己逐漸增長的能力來應付失敗和挫折。

母親在被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同樣關鍵的是,母親在不被需要的時候,適時退開,逐漸減少嬰兒對母親的依賴。

即孩子越小的時候越要重視親子關係,越大越應該放手給他自由。

可是我們中國人的問題是正相反,該給孩子愛的時候不給,不該給的時候又拚命給。

在他脆弱幼小的時候對他忽視,他越長大反而看得越緊。

就像《趙氏孤兒》中的父親,孩子都長到十幾歲了,當父親的葛優還寸步都不離開孩子。

我們的親子教育中始終沒有處理好愛與自由的關係。

有的孩子成長過程中,事事都由父母包辦,長到十五六歲既不會自己洗衣服,也無法自己獨自上下學,完全處理不好與身邊同學、老師的人際關係,很多事情都無法自己做決定。

因為父母太過溺愛,讓孩子太過依賴父母,沒有發展出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

孩子帶著這樣的無能,和無能產生的自卑以及對父母的依賴走向社會,渴望有個完美的爸媽來愛自己,幫自己搞定一切麻煩。

他們希望父母能夠照顧自己一輩子,能夠讓自己依靠一輩子。

如果父母不行,就找個妻子/丈夫照顧自己一輩子。

所以,當你問他們的擇偶標準時,常常得到答案是一個「好媽媽」的標準——溫柔體貼,時刻關注我的感受,一輩子給我無私的愛和照顧,無論發生什麼都對我不離不棄。

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說,「中國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媽媽。

男人找老婆就是在找媽,只要一個女人給他溫暖的感覺,讓他放低戒備,覺得自己像小孩兒,那他就一定被收服了。

女人同樣也是如此,她們渴望寬厚無私的愛和照料。

無論是蘿莉找大叔,還是通常婚戀標準中讓女人放心的忠厚男人,其實都是「媽媽」——一個被閹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

」我很贊同他的觀點。

現在流行的「暖男」,在我看來,也還是滿足無數女性心理那個完美「媽媽」的需要,希望得到一個能給出「媽媽」那樣愛的丈夫。

帶著嬰兒期的不安與愛的匱乏,也帶著青春期的無能、依賴和不獨立,我們更加渴望有個完美媽媽,全能的媽媽來照顧我們,愛我們,滿足我們的需求,承擔我們人生的諸多難題。

這是大多數中國人想要完美媽媽的兩大心理原因。

(未完待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