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誰殺死了你的憤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片 | 來源於網絡

文章 | 摘選自卡倫霍尼《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

松子 譯

編輯丨譞chi

歡迎互撩:心理有你

免費課程:15901104471(微信)

上一次,我們講到一個人如果在自身利益受到侵犯的時候壓抑自己的敵意,就有可能使他人有可乘之機。

舉例來說明吧:化學家C,天賦過人,雄心勃勃,但他壓抑了自己的野心,一直顯得很謙和。

當他進入一家化學公司的實驗室工作時,另一個年歲稍大,職位比他略高的同事G,始終對他加以保護並表示友好。

由於一系列個人因素,例如依賴他人的友情,不敢對別人作判斷,以及未能觀察到他人的實際動機等,C很樂意地接受了G的友情,卻未發現,G除了他自己的事業和前途外,對任何事情都並不關心。

有一次,G把C的一個可能促成一項發明的想法,作為自己的想法來作學術報告,而實際上這是C在與G的一次友好交談中透露給G的。

這件事雖然使C感到驚訝,然而他並沒有十分放在心上。

有一瞬間,C對G產生了懷疑,但由於他自己的野心在他心中激起了強烈的敵意,他不僅立刻把這種敵意壓抑了下去,而且還把由此而產生的懷疑與審慎也一齊壓抑了下去。

他仍然相信G是他最好的朋友,以至於當G勸他中斷某項研究的時候,他仍然覺得G是出於好意;而當G做出了C本來可能做出的某項發明時,C也認為G的天賦和才能遠非自己所能匹敵;他甚至還為自己有這樣一個值得羨慕的朋友而感到高興。

就這樣,由於壓抑了自己的懷疑和憤怒,C當然就無法發現,在許多至關重要的問題上,G與其說是他的朋友,不如說是他的敵人。

由於緊抱住自己被別人喜歡這種錯覺不放,C便放棄了為自己利益而戰的準備。

事實上,他甚至意識不到自己至關重要的利益正受到他人的侵犯,自然也就不可能為之一戰,只有聽任他人從他的軟弱中坐收漁利。

這種借壓抑作用來克服自身恐懼的行為,同樣也可以通過把敵意置於自覺控制之下來克服。

不過一個人究竟是控制還是壓抑自己的恐懼,卻是一件身不由己的事情,因為壓抑乃是一種反射式的過程。

只有在一種特殊處境中,當意識到自己滿溢的敵意已經成為一種不堪忍受的事情時,壓抑才可能發生。

這種情形下,自然也就不存在自覺控制的可能了。

為什麼對敵意的自覺意識可以成為一件不可容忍的事情呢?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人在憎恨某人的同時,又愛著或需要這個人;就在於人可能並不願知道造成這份敵意的原因是嫉妒或占有欲;就在於人可能害怕在自身中發現針對他人的敵意。

在這種情況下,壓抑乃是獲得暫時保障最簡便也最迅速的方式。

通過壓抑作用,令人感到恐懼的敵意從意識中消逝了,或被阻擋在意識之外。

也就是說: 如果敵意受到壓抑,人就絲毫不會想到他心中懷有敵意。

然而,這種獲得保障的看似最迅速的方式,長遠來看,並不一定是最安全的。

倒是被逐出了意識,但卻並沒有被消除。

它從個體人格的正常結構中分裂出來,因而失去控制。

它作為一種有高度爆發性的情感,在內心不停地旋轉並傾向於發泄出來。

由於與人格的其它部分相隔絕,它擁有了更大的、更令人驚奇的勢力範圍。

當然,只要人能夠意識到敵意的存在,敵意的範圍就會從三個方面受到限制。

首先,在特定處境中對周圍環境的考慮,使他明白對於自己的敵人來說能夠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 其次,如果這種憤怒所針對的對象在其它方面仍是他崇拜、喜愛、需要的人,那麼這種憤怒遲早會被整合到他的整個情感之中;最後,只要一個人已經形成了什麼是應該做的, 什麼是不應該做的意識,他的敵意就會受到限制。

如果我上面提到的那位化學家服從自己的敵對衝動,他就會告訴別人,G是怎樣在濫用他們的友誼;或者向他的上司暗示,G剽竊了他的想法並阻止他繼續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但由於他的憤怒受到壓抑,這種憤怒也就分化和擴散了,就像它很可能轉移到他的夢中去一樣。

也許他會在夢中以某種象徵性的方式成為一個殺人犯,或成為一個受人崇拜的天才,而其他人卻很不體面地威信掃地。

通過這種分化作用,受到壓抑的敵意會隨著時間的進程,經由外部途徑而逐漸強化。

試想,一個高級職員由於他的上司沒有跟他商量就作出了某些安排而心懷怨恨,但又成功地壓抑了自己的怨恨,絲毫也不抗議這種做法,那他的上司就必然會繼續騎在他的頭上,而新的怨恨就會繼續不斷地產生。

【昆克爾在《性格學引論》中曾注意到,神經症患者的心態往往會產生一種環境反應,通過這種環境反應,這種心態本身又進一步強化,其結果是神經症患者越陷越深,並在逃避過程中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

昆克爾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魔鬼之圈」】

——————————————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哦! ——————————————

關於情感

關於改變

關於你生活中的每一段關係

專業 | 高效 | 專註解決心理問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