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逃離心理諮詢(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心理諮詢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行業,有人譽之有人毀之。

而郭婷婷的這篇文章則是一顆炸彈,在諮詢界掀起了軒然大波。

投石下水,激起的自然是論點雙方的口水戰。

而作為堅定不移的反方,她是如何看待心理諮詢的?本文是系列長文的第一篇。

(註:此處的心理諮詢主要指發展性諮詢,即針對不適用心理障礙診斷的人群的一般性諮詢)

一提起心理諮詢,我就掩飾不住自己滿滿的惡意。

如果說前幾年文藝青年們還能以心理分析的名義裝逼,現在,隨處可見廉價販賣的「正能量讀物」已經徹底毀滅了這一領域的格調,使其越來越流於膚淺和庸俗。

一個典型的場景是:一個都市白領身份的年輕女性,在結束了一天的瑜伽課程後,拿著本關鍵詞為「靈修」「冥想」或是「活在當下」的書,試圖為自己單調蒼白的人生賦予意義。

她們欣喜地發現,原來心靈的平靜來源於空白;只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正在進行的活動上,就能完成一次心靈的探索;面對生活中的困惑和衝突的時候,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不判斷,順其自然。

她們對這些文字(以排比,比喻,疊字形容詞為主體的短句)一見如故,因為她們本來就抗拒思考,不愛追問,不關心與自己物理距離超過五米以外的事情,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發獃,情緒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劇烈波動。

因為這種閱讀不需要占用她全部的認知資源,她開始在這個過程中審視自己,腦中出現郭敬明式的獨白:我穿著自己精心挑選,質地良好的裙子,高跟鞋製造出恰到好處的不適感,我花半小時化妝只為悅己,眼前的食物從視覺到味覺都令我愉悅,我此刻正在用文字豐滿自己的心靈,我是如此善待自己,接納自己,我賦予自己正能量,足以戰勝生活中任何的不愉快。

這種正能量是小市民們生活的動力。

根據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要層次理論,他們基本的生理需要已經獲得滿足,再高級一點的動機是對安全感的需要。

在當代的中國,這個需要其實沒那麼容易實現。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食品、空氣和水,乃至居所和工作,都不能得到安全保障。

這不是一個心理學可以給出答案的問題,所以心理學給出的通常的解決方式是:假裝這些問題不存在

當然,他們並沒有勇氣直接把這句話講出來,他們會引導人把注意力從環境轉移到自身。

當前最有市場的並獲得最大成功的心理健康指南,是指導一個已經滿足個人衣食住行最低需求的個體把世界局限在儘可能小的範圍內,不思考那些需要連續追問並可能指向無解的問題,儘可能忽略可能威脅到自己穩定感和安全感的信息,把愛心奉獻給寵物、孩子以及慈善機構等一切溫順的事物,發展一個不給自己造成經濟負擔、操作簡單的愛好,結識一群與自己智力水平和生活方式相似的朋友,所有努力都指向一個方向:主觀幸福感

樂嘉是他們的導師。

他借 (chao)鑒 (xi)了美國人泰勒.哈特曼 (Taylor Hartman )的《色彩密碼》 (The Color Code)以及與之類似的羅格.波爾克曼 (Roger Birkman)在《性格密碼》 (The True Colors)中的觀點,通過替換和改編幾種顏色的含義得到一套本土化的性格色彩學理論。

這套理論和幾千年前的體液說(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抑鬱質)以及脫胎於體液說的氣質類型說沒有本質區別,其目的都是通過一個簡單的心理測試給人打一個標籤。

這是一種懶人的學問,只要通過該鑑定方式確認自己的類別,就可以擁有一本對號入座的行動指南。

這種療程短見效快的藥方特別適合十幾歲以後邏輯思維水平就停止發展的群體。

它與星座學說的唯一區別就是:你的星座是由父母的做愛時間決定的,而你的性格色彩是由樂嘉們決定的。

有傳言說樂嘉的出場費在所有名人中排行第一。

心理學學院派一邊鄙視他,一邊想要複製他的成功模式。

然而這些拿著自己節操扭扭捏捏欲拋又止的人未必明白,讓樂嘉成功的絕不是他的理論,而是他對低智商人群最近發展區非常精準的把握(註:最近發展區是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的一個教育心理學概念,指發展的可能性與其現實水平之間的差距)。

樂嘉給出的「指點」,以求助者的認知水平此前絕對未曾想到,但又不超出他們當前的理解能力範圍。

這種落差會帶給人一瞬間「豁然開朗」的感覺:那一刻的大腦活動與嗑藥和賭博贏錢高度相似。

這已經足夠讓人願意掏腰包享受這一過程。

至於長期效果,樂嘉只需再加一句:你以後記住我的話,會對你很有幫助。

大功告成。

我相信樂嘉為了尋找他目標人群的最近發展區做出很多嘗試,並最終擁有了一套穩定的問答題庫。

由於他的受眾水平有限,這個資料庫不會超過他長時記憶所能承載的容量,也極少會在檢索時遭遇卡殼。

在我看來,應對智力和文化水平較低的受眾,不需要掌握多少學院派的心理動力學理論或是實用主義,存在主義的哲學思想,但一定要知道兩件事:一,一切你與親密他人關係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你和父母的關係問題(這一條配合煽情詞彙使用效果極佳);二,你必須牢記十種以上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 揭示的那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格特質(例如,你外表堅強內心脆弱,你有不切實際的抱負,你常常懷疑自己的能力,等等)。

前兩天樂嘉寫長微博褒讚郭敬明,他心裡很清楚,兩人的粉絲群體存在很大比例的重合,願意為郭敬明掏錢的人,也多半熱愛樂嘉。

如果樂嘉的例子尚不足以代表心理諮詢中存在的問題(畢竟在圈內人看來他就是個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那麼我們來到專業的心理諮詢領域,審視一個風靡一時並得到廣泛認可的、循證的 (Evidence-based)心理諮詢理論——由艾力斯 (Albert Ellis) 提出雛形並由貝克 (Aaron Beck)形成完整理論體系的的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這一流派中獲得最大成功的就是建立在是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基礎上的行為矯正技術。

這一理論源自動物實驗,並對人同樣適用。

例如,諮詢師可以通過讓來訪者循序漸進的暴露在令自己感到恐懼或焦慮的情境中來治療恐怖症和強迫症。

而這一理論的核心技術——旨在矯正人的不合理信念認知諮詢和治療,操作起來則複雜得多,且效果難以評定。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訪者主訴因為家境貧寒而在擇偶問題上備受打擊。

他的問題被諮詢師毫無困難地界定為認知偏差的一種:「絕對化」。

翻譯成通俗說法就是:「你認為出身決定一切,因為家裡沒錢,買不起房,所以你是沒人愛的,這是一種認知歪曲。

」然後,諮詢師毫無困難地把「這個想法因過於絕對化而不合理」的理念傳達給他。

他當然可以毫無困難地認同自己的偏激,因為他比任何一個人都希望否定這一結論。

他們還可以通過進一步追問來探討這種信念是在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形成和逐步加強的。

最後問題來了,只有他在生活中通過尋找支持和反對的證據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才能逐步修正自己的信念。

這涉及到一個機率問題,即他的觀念在現實層面更可能被證實還是證偽。

—— 一周後他告訴諮詢師,他覺得這個想法被無情的現實加強了。

諮詢師慌了神,短暫鎮定後拿出最後一招,即百試百靈的心靈雞湯:「我從你身上看到令人欣喜的潛力,命運不是一成不變的,你擁有最寶貴的資源——孤獨,學會享受這一資源,它會開出花來。

」——我相信任何流派的諮詢師都熟練掌握了這一基於人本主義的基本技巧,並可以說的比這段精彩百倍。

最後來訪者感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渾身充滿正能量,熱淚盈眶的離開,已經忘記了他最初的,也是至今尚未解決的煩惱。

即使最資深的諮詢師,也會很小心地迴避有關個人信念的追問,這也是認知療法往往中途流產淺嘗輒止的原因:諮詢師往往無法區分這到底是一個心理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問題,也無法在深入探討的過程中迴避針對這一問題的道德判斷。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你憑什麼覺得你對他信念的修正是合理的呢?

儘管這個例子雖然有簡化諮詢過程的嫌疑,但它說明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幾乎所有的諮詢師最後都變成人本主義的擁躉。

因為人本主義所強調的溫暖,尊重和共情使得諮詢關係最融洽,諮詢師獲得的成就感最多,來訪者的脫落(中途停止諮詢)率最低。

而且,它反映出一個基本的事實:無論來訪者最初主訴是社會現實問題還是人際關係問題,諮詢師都必須把它概念化為一個個體心理層面的問題,他只需要處理來訪者的認知和情緒,並小心翼翼的避免道德和價值觀的判斷,最後把現實層面的問題拋給對方。

因為諮詢師需要讓來訪者感受自身的需要,做出自由的選擇,並把這叫做成長。

基於人本主義思想而發展出來的心理諮詢流派中,影響力最大的是卡爾·羅傑斯 (Carl Rogers)創建的以人為中心的諮詢。

他們汲取了胡塞爾 (Husserl)的現象學與薩特 (Jean-Paul Sartre)的存在主義的哲學觀點,其諮詢技術基於如下人性假設:首先,他們強調個體的責任,認為人是自己生活的主動構建者,可以自由做出選擇,改變自己;其次,他們強調「此時此地」,認為過度緬懷過去和計劃未來會影響到對當下生活感受的體驗;他們不會為個體貼標籤,認為沒有人比來訪者本人更了解自己;最後,他們認為人是理性的,積極的,有建設性的,他們強調來訪者自身的力量,認為他們自己完全能克服所遇到的暫時困境,並不斷尋求個體發展與自我完善。

不幸的是,這幾乎和給來訪者嗑藥沒有什麼區別。

離開這個四季如春的諮詢室,他們發現了解自己與適應環境變成一個無法自圓其說的悖論:如果沒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此處省略一萬字),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如諮詢師鼓勵的那般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如果有涉嫌歧視的不平等規則或者觀念的普遍存在(如戶籍制度和勞務合同雙軌制),也再無可能無條件獲得其他人的尊重;如果某個行業的潛規則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那麼對成功的渴望與對快樂的追求常常是一個二選一的題目;他們對自身需要傾聽的越清楚,感受到的需要與現實之間的衝突越強烈。

妥協和遺忘是自動習得的最好用的應對策略,雖然他們最後會把成功歸功於心靈雞湯。

成功人士都是熬制雞湯的一把好手,例如李開復,任志強,馬雲,俞敏洪。

當然還有雞湯界鼻祖:卡耐基 (Dale Carnegie)。

是的,無論在哪國,諮詢師都不可能討論社會制度的問題,但正如人本主義流派所堅信,並為幾乎所有諮詢師所認同的是:諮詢過程中諮詢師必須強調人的尊嚴和價值,重視人格和個性的發展,鼓勵來訪者掙脫束縛,認為個體只有靠自己的選擇的道理髮展才能成其為人。

此時,諮詢師所謂的價值中立,是建立在這些被西方主流社會廣泛認可的價值觀基礎上的。

我們知道,中國本土心理學幾乎沒有產生任何理論體系完整的諮詢和治療流派,所以在這些涉及價值觀的基本立場上可以說是全盤西化。

問題來了,這些價值觀是否適應中國的制度與文化呢?這裡面至少有兩個問題:首先,主流媒體宣傳的集體主義是以壓制個性發展為前提的,而自我犧牲的奉獻觀也同樣將個人利益置於弱勢地位;再者,中國人(乃至東方人)的自我是與親密他人高度捲入的,他們並不能很好的區分個人感受與重要他人的感受的區別,而這一問題在西方社會不存在(見 Markus 和 Kitayama 於 2010年發表在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綜述)。

正如我前文指出的,至少就中國的現狀而言,諮詢心理學必須通過迴避社會文化歷史因素,才可能邏輯自洽的使用一個源自西方的理論以及相應的治療技術。

因為社會歷史因素不可避免會涉及道德判斷,意識形態,價值觀這些議題。

在諮詢過程中,為了繞開這些議題,諮詢師會下意識的剝離人的社會屬性,而把關注的焦點集中於人性本身。

對於心理諮詢起效機制的一個常見看法是:來訪者從諮詢室環境中通過與諮詢師互動來實現自我覺察,並學習人際互動技巧。

這些知識在他們走出諮詢室之後繼續適用。

這個看法所隱含的假設是:人性是相對穩定的,從而使得在一個環境習得的技巧可以順利遷移到另一個環境。

然而不幸的是,很多研究證明人性非常脆弱,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環境的健全程度

(未完待續)

加微信:psychocaohui,從此你的人生便多了一位隨身攜帶的心理教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