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或許將來不再成為生活的必需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Miss十: 春節期間,回鄉走親訪友,免不了敘敘舊,嘮嘮嗑,常常在價值觀的衝撞中,在頻繁的情緒起伏中,我們會發現自己不知覺中已經走到與故鄉、與童年的自己不一樣的遠方,無論在兩代關係、婚戀觀、自我發展等方面,都需要以未來為坐標反思過去,認知現在。

在此我們精選了過去一年推送過的經典系列文章,其中的觀點都既具思辨又具有時代共性,希望為你的思考帶來啟發。

本文整理自十分心理推出的名家公益講座系列之「麻辣情醫吳迪開講|給80後、90後:如何面對裂變的婚姻觀」。

特別提醒:文末有彩蛋。

幸福研習社相關音頻課程在春節期間可以免費收聽。

80後、90後和父母在婚姻觀上出現了很大的裂變。

年齡上,他們和父輩之間可能相差30年,但在感覺上,這兩代人幾乎相差了100年。

這近乎100年的差異,其實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各方面突飛猛進發展的結果。

GDP的快速增長帶來了一些痛苦,也衍生出了很多心理問題。

在12年的心理工作生涯中,我對此深有感受。

五六十年代的婚姻觀

你們的父母大多數應該是50後,在那個年代,很可能他們就有這樣一張70年代末、80年代初典型的結婚照:塑料花、照相館,所有的夫妻都是一樣的打扮。

那個年代,婚姻是生活的必需品。

結婚重要到可以滿足一個人的基本人權。

基本人權是什麼?

首先是獲得一張床。

如果你看過《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這部電視劇,就會知道那個年代,好幾個子女和父母擠在一間屋子裡,靠帘子來分隔區域,沒有什麼隱私可言;大家都等著結婚,結婚之後可以搬出去,可以和另外一個人分享一張床;否則在自己家裡可能還沒有一張單獨的床。

其次結婚還是生孩子的必要手段。

再次,在物質生活非常貧乏的那個年代,很多家庭必需品或許是外面買不到的,有一點像男耕女織,繁重的家務勞動必須靠一男一女來完成。

最後,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獲得合法的性生活。

在建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算得上是一個禁慾的國家;如果你不是通過合法的婚姻來獲得性生活、性關係的話,那麼你可能就會被扣上流氓罪的帽子。

這一點,今天的年輕人很難想像,曾經有一個明星,因為被判處了流氓罪而在監獄中服刑10多年,罪名是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多睡了幾個女人。

所以,簡單來說,50後父母那一代的基本婚姻觀就是:婚姻是必須的。

原因如下圖。

在這樣的社會前提下,結婚的第一要求是:你的信念是「可以湊合」,人人能湊合,人人能結婚。

我曾開玩笑地說,在那個年代只有兩種人不結婚,一種是罪犯,一種是精神病患者。

80後、90後秉承的婚姻觀

簡而言之,婚姻中你們要求很多東西,比如:愛情、性愉悅、三觀一致、文化認同、心理支持、利益共享……而同時要滿足這麼多條件的婚姻,要求是非常高的。

那麼為什麼現在剩男剩女那麼多,結婚對象那麼難找呢?並不是男性的數量減少了、單身的人少了,而是我們的要求很高。

我碰到很多50後的父母經常有一個困惑就是「為什麼我的孩子找不到對象呢」,很多父母不明白為什么子女找不到對象、為什么子女那麼挑剔。

其實你們挑剔的態度是對的,你們有理由要求那麼高,因為你們一個人也可以過得不錯,所以你們期待的婚姻是只能做加法而不能做減法的。

簡單來說,就是婚姻不能拉低我生活的質量。

而如果兩個人都是普通的小白領,那麼結婚很可能會拉低生活質量。

現在北上廣很多80後的離婚率已經突破45%了,這不是我的猜測,而是我平時工作接觸到的民政局的工作人員告訴我的。

個人能力強了,對婚姻的依賴少了,對婚姻中的「不合」的容忍程度就低了。

所以現代人的婚姻,10年已經算得上很久了,戀愛、婚姻中遇到的問題和變數也越來越多了。

所以各位在徵婚中,切忌寫: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畢竟你們現在那麼年輕,也就別想著金婚了,將來鬼知道啊。

婚姻,或許將來不會成為生活的必需品

我現在在上海也參加很多公益講座,有一個觀點,很多人都覺得過於刺耳,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它很有前瞻性:我認為,在未來30、50年,在中國,婚姻越來越不會成為生活的必需品。

請注意,我說的是「不會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說你不會結婚、不能結婚。

為什麼呢?因為父母那個年代裡必須結婚的兩條原因——經濟利益、性,現在都不需要通過婚姻來獲取了。

大家不要忘記,婚姻制度最早其實是一種經濟制度,是一種更清楚的分配財產、標識財產所有權的方法,並不是因為愛情而開始的。

「愛情在婚姻中占有這麼大的位置」其實是現代人的觀念,所以婚姻這兩個字其實內涵一直在變,只是大家一直沒有想過這件事。

現代婚姻觀中還有一個巨大的變化,就是「我」的變化,個人價值其實已經大於一個家的整體價值。

我記得我在學心理學的時候,老師問我們一個問題,他說社會中最小的單元是什麼?我和我的很多同學都回答說,那就是「人」啊,個人。

但是我的老師說不對,應該是一個個家庭。

當時我還表達了我的不同觀點,我認為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個家庭,一個人就是一戶人家啊,但十幾年前我那位已經五六十歲的老師堅決不同意這個觀點。

十幾年過去,現在他或許會同意這個看法,一個人就是一個家庭,而不是說一對夫妻加一個孩子才是一個家庭。

其實有三樣東西我們常常混為一談,那就是:性、愛情和婚姻。

這是三樣東西,它們各自是單獨存在的,只是有時候會攪和在一起而已。

有性關係不一定有愛情和婚姻,有愛情也不一定有性和婚姻,而有婚姻也不一定有性和愛情。

我做諮詢工作這麼久,在我的諮詢室中,沒有愛情、性的婚姻很多,但婚姻中有利益,所以打死也不願意離婚,這樣的狀況很多。

數字所揭示的現實和現狀的多元化

談到婚姻觀的裂變,就要說到「多元」。

現代社會中同性戀、雙性戀已經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無性戀也很正常。

前幾天我的公號發布了一篇關於日本年輕人婚姻現狀的文章,是一個在日本生活的北京姑娘給我寫的,我覺得日本年輕人和中國年輕人的現狀蠻像的,或者說和一線城市的男女青年狀況一樣。

比如有幾條很有意思:沒錢結婚、懶得談戀愛、覺得戀愛好麻煩……所以,有一些稱謂就很流行,也流行到了我國,比如:食草男、食草女、宅男、宅女。

他們也有大型的單身男女類似相親的活動,叫「婚活」。

上海2014年,居民平均初婚年齡,男性是30.11歲,女性是28.14歲,說實話這個平均數字已經讓我覺得「結婚好晚啊」,平均都是這個數字了,那麼也就是說明有相當一部分人是30多歲以後才結婚的。

而我也問過日本的朋友,在日本,這個年齡和上海也差不多。

離婚率占前三位的是北京、上海和深圳,到了30%~40%,這個情況和世界的普遍狀況是一致的,就是經濟越發達的地區,結婚越晚、離婚越多。

上海有一個區的民政局的工作人員告訴我,80後的離婚率已經43%了,其中還有一個特點是,婚姻維持的時間都特別短,結婚一兩個月、一兩年就離婚了。

我們可以通過我芬蘭的朋友給我的數據進行一下對比,2014年芬蘭女性平均初婚的年齡是30.7歲,第一次離婚的平均年齡是39.9,你看,婚姻也就維持了差不多9年;女性平均初婚年齡比男性低個兩三歲,20年來基本維持不變,而離婚率在55%,最近5年結婚人數下降了18%。

另外一個狀況是,北歐有很多人同居生孩子,但是並不結婚。

我說到的年輕人這一代,其實和全世界的趨勢是一樣的。

2011年8月20日,這個很嚴肅的《經濟人》雜誌做了一個封面調查文章:亞洲女人不想結婚。

他們選取的廣泛調查涉及到亞洲很多發達城市中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的婚姻狀況,有台灣、香港、曼谷、東京等等,這些過了30歲還沒有結婚的女性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占到25%以上。

我估計對北上廣的調查,肯定也是一致的;而且我估計80後這一代到了40歲,不結婚或離婚的單身女性,會達到總人口的25%~30%左右;我還認為,北上廣這些大城市中,80後的離婚率肯定會突破50%。

願我們只為愛和幸福結婚

諮詢工作中,有一個人群讓我覺得可悲可嘆,就是那些「為了結婚而結婚的」,受不了父母、社會壓力而結婚的年輕人,我把這種婚姻稱作「焦慮型婚姻」。

在我的微信公號上有過一篇文章,叫做《我眼睜睜看著80後走進只有5個月的婚姻而無能為力》,因為他們完全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結婚的,在結婚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挺不了幾個月就會離婚。

他們試圖用這種行為,這種自傷的行為,來堵住父母的嘴,給他們一個交代,這個現象我把它稱作為:中國80後和50後之間代際衝突的一個衍生物。

過去這些年我一直在和80後打交道,2011年創辦了「戀愛訓練營」,幫助年輕人提高愛商。

在私教課程結課的時候,我們有一個結業儀式,我會給我的學員一個信物,並且要求他們伸出右手當眾承諾:我承諾,我只為愛和幸福結婚。

這句承諾沒有說出來的背後的意思,是我絕對不會為了媽媽的眼淚、別人的看法、社會的壓力等等為了結婚而結婚,我不會苟且地結婚。

胡適先生曾經說過,為自己爭取幸福,其實就是在為國家爭取幸福。

80後這一代人在成長過程中高唱自我,但是在最能體現自我的婚姻大事上面,我看到的是很多人徹頭徹尾地放棄了自我。

等到80後40歲的時候,我很想為他們寫一本書,記錄這些年我看到的、聽到的、體會到的80後在新舊交替中,反映到他們婚姻中的,他們所感受到的內心衝突。

80後這一代人,我認為是非常尷尬的一代人,比起60、70後,他們非常真實地感受了這種新舊交替的影響。

他們的父輩,50後,是新中國誕生後處境最艱難、心態最差的一代人,他們本身就帶有重重的焦慮感,他們的處境使得他們本身就帶有了很多的怨恨感,而這些焦慮和怨恨極大地影響了自己的子女這代人。

中國在變化,中國的男女關係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有很多的歷史詞彙,終將退出我們的生活,比如已經退出的非法同居、流氓罪,而剩女、婚前性行為等也將退出。

我曾經在美國生活,30多歲不結婚的女性很多,但是從來沒有什麼所謂的剩女這樣的稱呼,結婚又離婚,然後再結婚再離婚的也很多。

另外,婚前性行為這個詞一定會消失,誰規定性行為必須通過結婚來獲得,結婚為什麼是獲得合法性行為的護照,不結婚就不能有性行為麼?所以,婚前性生活這五個字也將消失。

最後,用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演講:

一個沒有GAY和剩女的城市,不能稱作國際大都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淺析城固縣離婚率逐年攀升的原因及對策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婚姻是美麗愛情的歸宿,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因為聯姻組建成一個家庭而走向了婚姻,婚姻里有太多讓我們嚮往的東西,比如寬容信賴、患難與共、彼此忠誠等等。寬容讓婚姻能無比寬廣,能容下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