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幾個階段,你了解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愛情是個永恆的話題,我們可以從很多的角度去詮釋愛情,社會心理學有一個比較著名的理論:社會交換論。

社會交換論主張從經濟學的投入—關係的視角去研究人們的行為,從這個視角去看待愛情,其實愛情裡面包含了各種利益和物質交換。

今天我們看看用交換的理論如何劃分愛情的幾個階段:

1.取樣評估

人們在一開始確定追求對象的時候,通常會比較在和對方交往過程中。

自己的得到是否大於自己的付出,如果得到大於付出的成本,那麼就會和對方展開交往。

在這一過程中,人們會儘量和不同的異性接觸,目的就是在衡量比較自己的收益和付出。

所以不要怪自己喜歡的的人為什麼遲遲不肯接受自己,無非是覺得和你在一起獲得的利益比較少而已。

2.互惠原理

當雙方能夠在一起後,便進入互惠的階段,互惠就是雙方開始互相為對方投入,投入並不一定全部是物質消費,時間,精力,都可以包括在內,如一起約會,聊天,遊玩,聊共同的話題等,人們為對方投入,也從對方那裡獲得產出,在投入和產出的過程中,雙方之間的親密感獲得提升,但還不會涉及太過私人的領域。

3.承諾階段

當雙方的親密感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同時雙方在交往過程從對方身上獲得的收益遠大於從其他異性那裡獲得的收益,就會傾向於使用承諾的方式,讓雙方的關係固定下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確定戀愛關係,一旦確定戀愛關係,雙方就會產生更多的交集,或達到熱戀階段。

4.制度化

愛情的最後一個階段叫做制度化,也就是需要開花結果的時候了,制度化的最主要特徵:雙方都覺得彼此是自己的真愛,想要和對方共度一生,為了達成這種心愿,於是需要用一些形式去使雙方的關係變成一種契約,最通常的做法就是結婚,結婚最大的好處就是用法律的方式保證雙方的忠誠和關係的穩定。

以上是用社會交換論看待愛情的幾個階段,雖然用交換的觀點來解釋愛情有點現實,但作為成年人,把愛情太過理想化也是不成熟的處理方式,了解一些愛情背後的現實性將使我們減少很多關於感情的糾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