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逍遙境界:唯"無己" 方可"逍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莊子·逍遙遊》曰:「至人無己。

」對於「無己」的解釋,陳鼓應先生認為:「意指沒有偏執的我見;即去除自我中心;亦即揚棄為功名束縛的小我,而臻至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

」在這個解釋中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含義:其一是對以自我為中心的消解;其二是通過「無己」實現與天地精神往來的逍遙精神境界。

人作為經驗世界的存在者,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從而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和認知立場,而其決定性因素是時間和空間。

無限世界本身在時間上沒有始終,在空間上沒有邊際,但是人的生命同具體的事物一樣都處於有限的時空之中,所以具有局限性。

本來經驗世界中的萬事萬物從存在論的角度都是「本性」自足的存在,萬物的存在以其差異性構成了世界的和諧統一。

這是客觀世界的真實面目,並沒有任何價值的成分摻雜其中。

但是由於有「蓬之心」或「成心」的存在,客觀世界的這種差異性被人為地賦予了價值上的不平等。

「蓬之心」比喻心靈茅塞不通,這是對心靈狀態的說明,而「成心」是對心有所滯塞不通的原因的說明,即成見是導致親疏遠近等價值判斷的根源。

「成心」產生的根源,是人在時空的有限性中形成的固有的認知,其判斷建立在自我中心的基礎之上,由此也就產生了自我與世界的相對。

這種相對可以用「耦」來說明。

一般學者都以精神和肉體的匹對釋「耦」,強調精神對肉體的超越,不受到肉體束縛的精神自由。

無論以精神與肉體相對,還是自我與世界相對,「耦」強調的那種相對關係的成立,均建立在「我」的基礎上。

「我」即前文所謂「己」,「我」的第一層次應該指肉體的存在,這是「我」獨立於世界其他存在者的基礎;第二層次是指作為精神意義的「我」,與整個世界相對。

第一層次的「我」是客觀的存在者,是構成世界差異性的個體存在者,而第二層次的「我」因為精神活動的參與,成為了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主體。

為打破「我」與世界之間的壁壘,必須通過「無己」的方式消解自我中心主義。

「無己」首先要無為,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把人類的理性活動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即「知其所當止」。

其所「當止」的界限就在於經驗世界之內,而對此之上的形而上的道的展開,則應採取因順的態度。

道生萬物是對萬物本性的成就,而人類理性活動的發揮就是要實現此目的,因此也以道為行為的準則。

其次,「無己」需要無心。

無心不是如槁木、死灰般毫無生機,而是要大其心,以道為心,以自然為心,去掉個體具有的私心。

道生萬物之前,萬物處於道之中,成混沌的狀態,這種混沌是事物的潛在狀態,具有無限的潛能,道成就萬物就是要使萬物從潛在變為現實。

萬物從潛在變為現實是自然而然的過程,其中無所謂用心與否,因此以道為心,就是以自然為心,隨順大道的運動變化,而這樣也就消解了「我」與世界的壁壘,使主體真正與世界融為一體。

通過「無己」,實現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從而達到逍遙的精神境界。

逍遙的境界只能存在於主體的精神領域,而非在現實世界模糊或者取消事物彼此的差異。

現實世界的差異性不會因為主體精神境界的提升而消失,只能是人通過心靈覺悟道的存在而與道同體,站在道的高度而與物同一,即所謂「道通為一」。

這意味著一方面萬物皆能完全實現自身的內在本性,另一方面對道有覺悟者也時刻感知著萬物的變動,與其不分彼此。

可知,要實現逍遙於天地的理想境界,必須打破「我」與世界的壁壘,使自己融於無限的世界之中。

(作者單位: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