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里,有多少類似「李達康與歐陽菁」的婚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民的名義》裡面,李達康是從秘書做到京州市委書記這個位置的,他在政治上有野心,過於看重政績;他視工作如命,想要政績、想要GDP,所以常常不著家,更無法照顧關心妻子;他沒有情趣,不懂生活,更不懂女人的心。

妻子歐陽菁是城市銀行的副行長,主管信貸業務,她小資情懷嚴重,喜歡看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痴迷劇中的都教授。

在歐陽菁的眼裡,兢兢業業,努力工作的李達康就是一個不懂風情、不顧家庭、「一心只顧烏紗帽」的官員,所以她從最初的埋怨變成了後來的空虛,再由空虛寂寞變成了最後的「玉石俱焚」,臨逃出境還想拉丈夫李達康下水。

歐陽菁對達康書記的情感始於那一袋海蠣子;她誤以為找了一個能體貼、照顧她的人,然而沒想到達康書記卻是一個海瑞式的人物,眼裡只有GDP。

歐陽菁是典型的普通女人,渴望韓劇般的浪漫愛情,但她嫁給了一位「工作狂」,而且,男人特別是政客,因為「工作至上」而忽略家庭生活,幾乎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政治正確。

於是,後期的歐陽菁淪陷在不良風氣的大染缸里,幽怨地索取。

她很清楚達康書記的原則,但她對愛有著錯誤的渴望,碾壓了對原則的敬畏。

她的邏輯是:你為什麼不肯為我打破你的原則?既然你不肯,那麼好,你不愛我,你只愛自己的羽毛。

她讓達康書記送她去機場,除了自保,其實潛意識裡,未必沒有存著一絲僥倖,想看看他會不會為自己破壞原則。

她對王大路的好感,也來自於王大路願意包容她,為她花時間。

而歐陽菁最大的誤解,在於誤會達康書記不愛她;其實達康書記只是沒時間表達,或者沒有用她想要的方式表達。

他們談大路集團的那場夜戲,達康書記興致勃勃「我想起來了」,興奮地起身換位子,要坐得離老婆近點。

當時為了兩萬塊錢,你就是不肯給我,對不對?跟我又哭又鬧。

幾十年的老夫老妻了,語調、用詞還是充滿了「甜蜜式譴責」的意味;眼角眉梢、字裡行間,哪一點不是愛。

簽好離婚協議書後,達康書記建議說一起吃飯,歐陽菁說去機場吃,達康書記還不明就裡,說機場又不好吃又貴。

歐陽菁直接乾脆地來了一句「那就不吃了」,達康書記瞬間黯然。

達康書記未必不愛著歐陽菁,可惜歐陽菁真正要的,是沒有原則和底線的呵護,或者說是寵溺。

也不能為歐陽菁美化和開脫,求愛而不得可以說是小女人心態,然而傻白甜電視劇里的瑪麗蘇女主,也沒有她這麼不正確的三觀;她最重要的問題,是情緒至上,不分是非;性格上是傻白甜小女人,動機里摻雜著中年大媽的貪婪和沒有底線。

其實,達康書記對歐陽菁,同樣也充滿了誤會;他誤以為,他的忙碌和醉心事業,不是事實上的冷暴力。

這種貌似的「政治正確」的確摧毀了他的家庭生活。

雖然達康書記非常有原則,也對妻子忠貞不二,但這種「喪偶式婚姻」,你能忍受嗎?直到在車上的最後時刻,達康書記還在講「黨性和情誼一定要分開」。

他們有真正的感情基礎,但由於三觀、視野不同,加上「男人重工作輕家庭」這種「政治正確」的心理,讓原本相愛的他們越走越遠——一個冷漠得有理有據,一個幽怨卻無處訴說,最後只能含淚揮別,相見於監牢、懷念於照片。

在如今的多元化時代,像李達康和歐陽菁一樣的陌生夫妻有很多。

在法律上,他們是合法夫妻,在生活和工作中,他們沒有任何交流、溝通,各自為營,孤軍作戰,悲情演繹兩個人的圍城一個人的孤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人民的名義》歐陽菁:女王的眼淚

文/宋麗想起歐陽菁在審訊時剖白的感情歷程,頗讓人動容。她從小在缺愛的家庭長大,年輕時,達康書記用一晚上的時間為她找到一直想吃的海蠣子,就這樣,她陷入一段本來不太搭調的感情里,搭進去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