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型的人適合玩鬧,互補型的人適合終老,真是這樣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牧童說------心理分享直擊生活的心理學

大家好,我是小牧童,朋友上次和小編聊到一個話題,她說自己花錢大手大腳的,不會存錢,因此,希望未來的另一半是個會持家會省錢的,不然兩個人真的是不會生活呀。


這麼看來,她的愛情擇偶標準是找個互補型的。

在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典型互補型戀愛雙方是這樣的:

一方急性子,另一方慢性子;

一方能言善辯卻生活上粗心,另一方木訥寡言卻沉穩;

一方熱鬧型,另一方安靜型;

一方會吃會玩,另一方會做菜會陪伴。

這麼看來,互補型的愛情還不錯呀,不知道是誰說的「相似的人只適合玩鬧, 互補的人才能終老。

"我們習慣把雙方之間的差異看成是互補。




互補定律可以解釋為什麼有差異的人能相互吸引:人與人在具體內容上能夠互相滿足,會產生強烈的人際間的相互吸引。

研究表明,任何一個團體,全都是性格相近的人,那麼容易造成內部的不和諧,容易發生爭執。

這是因為性格相近的人需求類似,同時對一個事物產生需求的時候,大家就會產生利益衝突。

從上面的定律中,我們可以得到結論,互補的前提是:雙方都能得到滿足。

那如果雙方沒有得到滿足呢?

可能一開始會因為荷爾蒙的原因而相互吸引,忽略雙方之間的差異,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不理解和矛盾摩擦的越來越多,最後導致分手。

所以說有差異互補不一定有我們想像中的有趣,愛情長久,只靠荷爾蒙的生理因素是不長久也不可靠的,需要的是思想上的共鳴,就像賈寶玉喜歡林黛玉一樣,不只是前世的因緣,第一面的心動,更重要的是林黛玉和賈寶玉思想層面上的相似,我們知道賈寶玉並不喜歡仕途,在眾多姐妹中就只有林黛玉支持他的這種想法,所以賈寶玉雖然花心,但卻獨愛林妹妹。

人都是自戀的,這是人生來就有的偏見。

我們比任何人都愛自己,比其他人,我們更喜歡和自己在某些方面相似的人。

心理學也有大量的研究數據表明:大家都喜歡相似,喜歡一次一次地被認同,沒有誰喜歡被反對,哪怕十次中有一次,也會讓他不舒服。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中有這樣的場景:從小到大,許小波和羅琦琦大牌都是一家;大家一起出去玩,琦琦只肯坐小波的破自行車,去餐館吃飯,琦琦總會霸占小波身邊的位置,無論誰來都不讓;兩人一塊所在沙發上看錄像,小波帶著琦琦看李連杰的《笑傲江湖》,琦琦拉著小波看奧黛麗·赫本的《羅馬假日》;兩人都喜歡看書,常常一個躺在沙發上,一個坐在檯燈前,各看各的,互不搭理,偶爾抬頭時看對方一眼,有時候對方一無所覺,有時候視線相撞,相對一笑,繼續各看各的書……許小波知道自己和他所有的朋友都有一點點不同,琦琦和他們也有一點點不同,那一點點不同,讓他和琦琦總是分外默契,讓他一直以為他們是一家。

行為一致代表著內心的認同,每一次認同都會加深對伴侶的感情。

因此,小編並不認同相似的人只適合玩鬧。

愛情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事,從來沒有哪個科學家能給出一個完美公式來證明怎樣才算真愛,所以小編也不能肯定的說互補型還是相似型更適合你,但有一點,做一件驚喜對方的事很難,但是傷害卻很容易,不管你的擇偶標準是什麼,要把握的是相互包容,愛情長久是需要雙方長久呵護培養的。


牧童來取經:你的戀愛標準是互補還是相似呢?大家對戀愛的標準還有什麼呢?有故事的可以來分享呦!

往期推薦:

日久生情的心理學效應:多看效應

你的另一半怎麼選?掌握「依戀模式」, 開金手指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