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靚穎:等一個浪子回頭有錯嗎?都32歲了,還要聽媽媽的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喜歡就什麼都認了。

喜歡就什麼都忍了。

一本來張靚穎被爆結婚,我是不太想多說的。

可是現在,我有點看法想和大家分享。

馮德倫當初不也說和舒淇只是好朋友罷了,而舒淇也疑似隔空指責馮德倫承諾就像放屁,時驚天動地,過後蒼白無力。

他們結婚的時候掌聲雷動,我們都向女神祝福。

為什麼?因為他們看起來至少門當戶對。

那為什麼我們又不願意接受張靚穎和馮軻的結合呢?無外乎因為當年張小姐向馮先生求婚時,馮的冷淡,還有張媽媽的那張公開信。

張靚穎母親列舉的罪狀有三:一、結婚背著我結,不把親媽放在眼裡。

二、讓我女兒做了小三,這個男人不厚道。

三、拿了我們家的錢,不跟我打招呼,你說是不是圖我閨女的錢?然而馮軻回應張靚穎母親的則是:一、我們還在籌備結婚,誰也沒通知就被曝光了;二、我是讓你女兒做了小三了,這是我的鍋;三、錢的事情公正過了,不管以前賺了多少,以後賺了多少,我倆五五分。

最後,我愛張靚穎,此生最愛,餘生都是她。

問題就出在於,你相信浪子會回頭嗎?

浪子會不會回頭?古人說浪子假如肯回頭,是給錢也不換的大功德。

然而更多人願意相信這句老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既然知道如此,為什麼張靚穎還會死心塌地地透潤一個大家眼中的渣男浪子眼中呢?就好像《行運一條龍》里何金水的那句質問:為什么女孩子對著壞小子總是歡天喜地?我想起小說《壁花少年》里的那段非常有說服力的對白:—Why do nice people choose the wrong people to date? —We accept the love we think we deserve.翻譯過來就是:為啥好人總是和渣男/綠茶婊相愛了?我們總會接受我們認為相配的愛情。

愛情有對錯之分嗎?顯然沒有。

喜歡就什麼都認了,喜歡就什麼都忍了。

難道不是這個世界上大多數飲食男女的寫照麼?

一生都在愛情的糾葛里浮沉的那個張愛玲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

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在張靚穎和馮軻的關係里,張靚穎無意是弱勢的一方,不然她也不會在演唱會上用那麼激進的方式去向馮軻求婚。

12年,我不想一個人過了,你要娶我就上台!很多人都因為馮軻當時冷漠的態度和官方的作答,認為這個男人口是心非。

可對於張靚穎來說真的是這樣嗎?《和莎莫的五百天》里,男主角囧瑟夫說的那句話或許表達了張靚穎最真實的內心:我知道全宇宙只有他能讓我快樂。

張靚穎顯然不會是一個傻子,畢竟對於成年人來說,婚姻意味著更多,馮軻沒準備好,所以她願意再等。

正應了張愛玲對愛情的總結: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有人說,等一個浪子回頭是天底下最盲目、最沒譜的事情。

我覺得一點不假,可愛情不就是讓人盲目的麼。

我不想說馮軻的好壞,但我欽佩張靚穎的勇敢。

張靚穎單親家庭出身,從小條件就不好。

對於她而言,或許這個世界上除了她母親之外沒有另外一個人會對她這般好。

你是最可愛的人,配的上最好的愛,我希望我能給你。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幸福,最知足的是我,別人怎會感同身受;不幸,別人更不能替我流淚、心傷。

除了勇敢去面對,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我們終其一生找的不就是那個愛我,並且接受我的一切的人嗎?王小波說:我的勇氣和你的勇氣加起來,對付這個世界總夠了吧?去向世界發出我們的聲音,我一個人是不敢的,有了你,我就敢 。

張靚穎用她的十幾年的堅守告訴了世人,即便全世界都不看好我們,你在,我就敢面對一切。

愛真的需要勇氣來面對流言蜚語……

兒行千里母擔憂,何況是孩子的終身大事。

我相信張媽媽並不是無的放矢。

然而假如你打定了心思,對方就是你命中注定的良緣,父母之命你還聽得進去嗎?講道理,有點難吧。

所以我更相信,已然作為一個成年人的張靚穎對自己幸福的判斷。

除了我,誰還更懂我?即便真的未能善終,路是自己選的,栽了可不就是栽了。

話又說回來,馬伊琍不也為自己出軌的老公一個「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的台階。

愛情面前即便可能會犯錯,難道不應該要搏一搏麼?況且我相信張靚穎早就做好了準備。

如同她在《如果這就是愛情》唱到的:我不要你走,我不想放手。

卻又不能夠奢求,同情的溫柔。

你可以自由,我願意承受。

把昨天,留給我。

對於張靚穎和馮軻這對新人,我想說:你可以不看好,但你不能不祝福。

何金水在問完:為什么女孩子對著壞小子總是歡天喜地?之後,他接著說:我不能這樣下去,我要扭轉我的命運於是就下了個一生都後悔的決定,我要做一個壞人,就是為了得到Candy的歡心。

你看,這不就是愛情麼?

昨天上午得知了張靚穎媽媽寫的公開信,非常震驚。

在信里,我們可以看到,張靚穎被描述成16歲與有婦之夫勾搭,十幾年戀愛中馮柯多次不檢點;而馮柯結婚的目的也是為了變更股份,占盡張靚穎的錢……

多大的怨恨,才能夠使一個媽媽抖出一個這些隱私,公開讓女兒和未來女婿難堪?

很快馮柯做出了回復,申明,2015年已經變更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婚訊是不小心被媒體爆料的……以及最重要一句——「首先我要向靚穎媽媽致歉,讓她巻入一場風波,社會對於八卦事件的追逐效應,將打擾到老人的生活。

別說他裝,因為張靚穎的媽媽,連為女兒裝一下,都沒做到。

願意咽下一口氣,去裝,成全的,是張靚穎的體面。

但從張靚穎媽媽那封信發出起,張靚穎的婚姻已經被大大影響了。

她不能發音,因為指責媽媽,就是不孝,看熱鬧不怕事兒大的,會說她自幼缺愛,被這個男人下了降頭;更加重的罪名是,自幼無父,孤母含辛茹苦,如今翅膀硬了,有了男人忘了娘,等著遭報應。

網上一片倒罵馮柯騙婚,說張靚穎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張靚穎的媽媽特意跟媒體強調,申明是自己一字一句寫出來的,明知道女兒會難過,但她還是要寫。

以愛為名的綁架,依然是綁架。

1

我很少見過,母親不同意女兒結婚,最後勸住了的。

因為對於女人來說,愛情的力量太偉大了,哪怕那是錯的,盲目的。

張靚穎的媽媽說,這麼做的目的是,我真的不能見著我的女兒以後悔恨交加,哪怕女兒因此記恨我。

我想說,假如靚穎的媽媽有一些社會閱歷和認知高度,她應該知道,她用了最錯的辦法,去推動這件事。

假設,只是假設,媽媽說的一切都是真的,都是對的,但這封信,只會讓張靚穎堅定要嫁給馮柯的決心——嫁了是賭局,她還有50%的可能得到幸福;但不嫁是定局,她現在就已經變成了笑話。

假設靚穎將來婚姻不幸福,她悔恨交加的時候,不會在媽媽面前痛哭流涕,只會記得這個被激發了叛逆,勇往直前的煎熬時刻,對媽媽永遠封閉心門。

母愛如性慾,沒有什麼了不起,是人類的本能,學會如何去愛,愛得成熟、節制和高明,才是孩子幸福的階梯。

2

還記得2015年成都演唱會上,張靚穎逼婚馮柯那個時刻嗎?那個眼神,張靚穎對馮柯,是真愛。

其實我想說,不管張媽媽說的那些是對是錯,根本不重要,因為,婚姻是女兒自己的選擇,是她要走的路,對和錯,都是她自己的成長。

就算馮柯已經解釋,婚期來不及鄭重告訴父母,但從張媽媽字裡行間,已經可以感受出,母女之間的深深生疏。

張媽媽在信里寫自己的苦心——「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但她卻並沒有真的理解這首詩的意思——父母看到遠在門外的孩子回家瘦了,問他辛苦否,孩子低下頭,不說話,不抱怨,不報憂。

孩子不報憂是對的,因為獨立,就代表著承受。

如果出走是選擇,抱怨就不該是結果。

不管是與馮柯交往的細節,還是股權的分配,張媽媽心痛的是無法控制。

但一個女人都30多歲了,是沒有辦法,事無巨細,完全聽從媽媽的意見的。

愛情對於成年人來說,只要自己可以承受結果,不觸犯法律,與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張靚穎年輕愛得衝動,知道馮柯沒離完婚,是分手過的。

目前那麼多年,確實是清清白白在一起。

公司的事兒,牽涉到上市籌備、融資、戰略轉型,恕我直言,不一定是張媽媽這個年齡的人,可以透徹理解。

但張靚穎還是給了媽媽足夠的股份,最後也因為這個變更股份,激怒了媽媽。

在全球暢銷書《無聲告白》里,因為父母只會想著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明星一樣的孩子莉迪亞身上,他們愛著孩子,卻嚴重忽略了孩子本身的立場;眼睛離不開孩子,卻又控制的有心無力。

最後孩子選擇了自殺。

作者伍綺詩是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她說——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做為父母,對於成年的孩子,別輕易判斷什麼是對錯,因為孩子所在的那個年代,你沒經歷過——能看到的,都不是未來;

你看得透對錯,說過了,就走開,就放下,聽不聽是她的事——因為那是她的人生;

最壞的結果,就是走極端——必須糾正,強制認同。

因為過分執著,本身是錯。

3

2016年10月9日下午4點,張靚穎在馮柯的陪伴下,現身成都舉辦的「張靚穎和她的朋友們音樂會」發布會。

她哽咽流淚:「我很喜歡我的人生,因為它很豐富。

我覺得好的不好的都要面對、迎接、擁抱。

不管發生什麼樣的事,我有無限的堅持和耐心去面對。

父親早逝獨立養家、一夜成名流言四起,即將結婚母親公開指責……

想一想張靚穎這半生經歷了什麼,她還可以說出,我喜歡我的人生,因為它很豐富。

這是何等的大氣和悟性。

張媽媽說靚穎不成熟,我不能認同。

成熟從來不是非黑即白,區分是非。

成熟不是懂得更多,而是能容許不同。

4

張靚穎媽媽在信里寫到,最幸福的時光,就是「那段時光中,我們母女始終相伴,生活雖然清苦,但我們享受著幸福。

當初看《超級女聲》的時候,張靚穎描述自己和媽媽相依為命的日子,媽媽等著駐場的自己回來,等得太久,張靚穎回去的時候,媽媽在煤爐邊睡著了,熬的魚湯都幹了……

十年前我還是個小孩,我淚如雨下,我能感受到這種孩子對母親深深的依賴,以及母愛的偉大。

但當我今天成為了母親,面對生兒育女的繁瑣和複雜,我深深明白,一個健康家庭對孩子多麼重要,因為,假如家庭失去生態平衡——偉大,就是沉重的枷鎖。

人類是因為付出而期待回報的,這個回報不一定是利益,也許是愛。

付出得越多,期待值難免會越大,這就是為什麼影視劇里,我們總看到單親家庭的男孩子不要嫁,因為婆婆會把所有人生的價值和希望,都寄托在了他身上。

男女是一樣的。

馮柯比張靚穎大十幾歲,把張靚穎從默默無聞打造成今天內地歌壇一姐,他給出的關懷、展現的能力,以及照顧的細微,我相信馮柯是她所有的依賴。

而對於張媽媽來說,半生坎坷,無盡眼淚,張靚穎是她唯一的回報,是她所有的驕傲。

父母的失落和憤怒,有時候不來源於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本質是,我們與父母本身的關係。

我們不像以前那麼親密了,你的秘密不會與我分享了。

你不再用崇拜的眼神看著我,我的建議不再重要。

你走進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那個世界什麼都好,可惜沒有我。

……

分離不止發生在物理距離上,更發生在心理距離上。

而中國式的親子關係,最大的痛點就是——分離,就是不孝

父母口口聲聲說,要讓孩子獨立起來,但其實,當孩子真的徹底獨立了,他們是無法接受的。

所以,張靚穎沒有錯,是我們,都搞錯了——

中國式的親子關係里,最需要獨立的,其實是父母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張靚穎和馮軻: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會幸福嗎?

(一)今天娛樂圈最勁爆的消息就是張靚穎媽媽手撕准女婿了。新聞媒體爆料說張靚穎和馮軻即將於義大利完婚,吃瓜群眾「哦」了一聲就該幹啥幹啥去了。可是,萬萬沒想到,今天張靚穎的母親張桂英女士發布了一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