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美國人婚內出軌代價有多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圈裡圈外各種出軌的八卦已經不能滿足吃瓜群眾的胃口,最近一則某大型電商公司P9「程序猿」出軌加家暴的新聞也火爆社交媒體。

除了背負道德的重擔,出軌者在國內的法律體系下所要付出的代價似乎微乎其微。

但在崇尚自由、開放的美國,「出軌」卻真能讓人付出高昂的代價。

當今美國在衡量一個人的道德品行時,對家庭是否忠誠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美國一個著名性健康網站做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男人比想像中要忠於婚姻。

90%的美國男人渴望與伴侶相守一生,2/3的人說一定時期內確實受到過誘惑,但有84%的人堅持自己沒有背叛過妻子。

所謂忠誠,就是要做到不出軌,不「cheating」,法律規範用語是adultery。

歐美法律大多以「通姦」認定婚內與第三者發生各種「私密性行為」。

國內似乎更喜歡「出軌」這個詞。

根據《美國統一結婚離婚法》(Uniform Marriage and Divorce Act)規定,過錯離婚理由主要是:奸、虐、棄。

「出軌」或「通姦」是法定離婚理由第一條。

美國離婚必須通過法庭進行。

即使雙方合意一致離婚,也要法庭裁判。

而提出離婚的理由有過錯和無過錯之分,目前美國所有的州都適用無過錯離婚原則,確定離婚的標準是夫妻感情確已破裂。

至於過錯離婚,《美國現代家庭法》中談到這樣一個案例:Brown夫婦結婚10多年,1995年在裝修新家的過程中,Brown太太和賣給他家窗戶的Crafe建立了「聯繫」。

此後多年兩人在雙方配偶不知情的情況下,多次一起吃午飯,並多次在車內相處較長時間。

1998年兩人正在吃午飯被Brown先生撞破。

其後,兩人仍然保持手機聯絡。

2000年末,丈夫發現了妻子寄到女方母親那裡的電話帳單,隨後在妻子手機里找到與Craft多次的通話記錄。

於是丈夫以妻子「出軌」為由起訴離婚。

沒有捉姦在床的關鍵性證據,就憑兩人一起吃飯,通幾個電話就能以出軌為由起訴離婚?美國法律上對「通姦」或「出軌」的證據認定還就這麼任性。

「通姦」直接證據難以取得是人所共知的秘密,美國法院的法官在確定此類過錯時,往往會採用推定的方式。

如南卡羅萊納州家庭法規定:認定「出軌」的證據並不一定非要取得有夫之婦或有婦之夫與第三人發生「私密性行為」的第一現場證據,或有目擊證人,只要可以證實背信行為的發生是建立在此類證據鏈清晰、完整的基礎上,並且可以證實被告在此類環境下不存在其他人可能在場。

簡而言之,兩人多次背著雙方配偶,在私密環境下單獨見面,依據這一行為本身法官可以推斷為發生了更為私密的行為,並認為「出軌」或「通姦」成立,而不一定要有勁爆猛料的直接證據。

而由此引起離婚的過錯方,在財產分配和子女撫養權上也要承擔更大的損失。

美國人不願或不敢輕易背叛婚姻的原因,首先是美國有著一套相對完善的離婚程序,背叛婚姻的一方在離婚之後將會損失很大一部分財產。

通常狀況下,房子和孩子都會判給另一方,出軌一方需接受被掃地出門(凈身出戶)的窘境。

而且離婚訴訟冗長耗時,令人心焦。

更可怕的是,美國有22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認定「出軌」是犯罪。

區別只是在紐約州、加州等地,通姦是輕罪,但是在麻薩諸塞、密西根、俄克拉荷馬以及威斯康辛這些州,通姦都是重罪,意味著要吃牢飯十年以上。

對於因出軌離婚的人而言,更重要的是子女監護權和配偶贍養費問題。

美國有超過20個州把過錯作為確定扶養費數額的因素之一,當一方被證明有過錯時,就不可能獲得配偶贍養費。

還有,美國不少州都規定,如果第三者以誘惑、離間與通姦行為導致夫妻感情疏遠,甚至夫妻關係解體,受害的配偶一方有權要求第三者予以賠償損失。

而非過錯離婚一般都是有能力的一方要向另一方支付贍養費,而且還需要維持在不低於婚姻期間的生活水準。

如果結婚年限超過10年,就要終身支付贍養費。

由於夫妻財產制度各州不同,造成離婚時財產分配上的千差萬別。

但不管是夫妻共有財產制,還是夫妻分別財產制,美國離婚的成本都極高,有數據顯示,離婚官司光律師費就已經達到了平均10萬美元的水平。

高昂的離婚代價也許是美國離婚率保持較低水平的原因之一。

博林格林州立大學(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全美家庭婚姻研究中心去年年底發布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每1000名15歲以上已婚婦女中,離婚人數為16.9人,低於2014年的17.6人,達到近40年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政府也把婚姻忠誠作為對公民的一項要求。

那些想要入籍美國的綠卡持有者,法律規定,如果他們曾與他人通姦,並導致當事人婚姻破裂;曾經由於道德敗壞犯罪或被宣告有罪;曾經有過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的情況,都不符合成為美國公民的要求。

這,其實是法律對道德的底線性保護。

(周杰,中國自由媒體人,目前為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訪問學者,主要研究美國法律和新媒體平台。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