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吵架模式分析:我們究竟怎樣才能學會好好說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夏如許

1

有這麼幾個場景,估計每個人都很熟悉:

場景1:因為男人凌晨1點才回來,女人很生氣。

男人一回到家,女人就開始拉著臉:「每次都這麼晚才回來,你心裡還有沒有這個家,還有沒有我?」

「這不是陪客戶嘛,沒辦法。

「每次都是這個藉口!我看你是留戀外面的花花草草,早就厭倦了這個家!別以為你可以,我就不可以。

「你為什麼總是不能體諒我的辛苦,我應酬喝酒喝得都要吐。

「男人結了婚果然都變了,完全不負責任。

「我忍了你很久了!什麼我可以你不可以?你想怎樣?」男人開始咆哮模式,於是後面都變成了女人糾結於男人「吼我」態度不好的問題上不能自拔,吵架模式升級。

……

2

場景2:媽媽:「吃快一點,飯都涼了!」

孩子仍是慢慢吞吞,媽媽:「再不吃塊一點,我就收走了啊!」

「可我吃飽了。

「沒有飽,你才沒吃兩口。

孩子仍是不緊不慢,媽媽:「你怎麼這麼不聽話,我叫你吃快一點!」「你再不吃快一點,我就不喜歡你了啊。

孩子因為亂動,摔破了碗、飯潑了一地。

剛剛做過衛生的媽媽瞬間火冒三丈:「吃個飯還不會吃,還潑了一地,真是不聽話,你是個笨蛋吧!」

孩子委屈得要哭。

3

在人際交往和溝通中,我們經常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好好說話。

所謂的不好好說話,就是不客觀描述事物本身,說話夾雜個人情緒,隨意貼標籤、上綱上線,扭曲表達、以偏概全等。

夾雜個人情緒,不客觀描述事物本身,往往容易帶偏話題。

比如場景1中,女人面對男人回家晚,客觀的描述應該是「你回來這麼晚,我很不開心,我希望你能早點回來。

」但將回家晚說成是男人「心裡沒有這個家」,那就是因為現實情況不符合女人心裡預期帶來了負面情緒,而女人也沒有控制好,於是發泄出來,就容易出現上綱上線、隨意貼標籤的情況,也就最終帶偏了話題的走向。

而場景1中,男人一開始還能稍作解釋,後來受女人感染,自身負面情緒也不斷堆積,直到無法管理好和控制住,於是也直接由具體問題的探討,大吼一句「我忍你很久了」,徹底將對話變成了自身的情緒發泄,同時也讓雙方的吵架出現了演變升級。

4

而上綱上線、隨意貼標籤,則往往讓對方覺得受到不公正評判。

比如場景1中,女人將男人回家晚等同於「心裡沒有這個家」,以及後來的「結了婚就變了,不負責任」。

從邏輯來說,男人回家晚,不一定就可以推定男人不負責任,一個男人負不負責、顧不顧家,還有很多其他評判條件,如是否陪伴孩子、是否承擔家庭開支等,這顯然是女人上綱上線、隨意貼標籤。

不好好說話,還有一個典型的表現,那就是以偏概全,這往往讓對方因委屈而產生憤怒情緒。

如場景1中,女人的「每次都這麼晚才回來」,無疑就誇大了男人晚回家的次數,由間歇性的次數變成了「每次」。

當然,女人這樣說,多半是覺得不把問題說嚴重一點,就得不到男人的重視有關。

但這客觀上,會讓對方感覺自己得不到公正評判,進而激化了負面情緒。

再如場景2中,媽媽和兒子的溝通媽媽存在喜歡貼標籤、不說問題本質而是上綱上線的問題,將孩子的吃飯速度慢、不小心,直接說成「不聽話」、「引媽媽討厭」和「腦子笨」。

媽媽隨意貼標籤,會讓孩子很委屈,因為不好好吃飯實在沒法跟腦子笨和「不讓媽媽喜歡」等等同。

由於媽媽的評價往往對孩子非常重要,因此媽媽這樣情緒發泄,讓孩子誤解自己笨、被媽媽討厭的同時,長期以往,更會讓孩子變得內向,也讓孩子從此學會了,有話不說,而直接化作沉默或一句「我再也不喜歡你了」等。

5

不好好說話的典型表現還有扭曲表達,扭曲表達成因很複雜,有時是希望引起對方重視,有時是自己沒法接受客觀事實,但這卻往往會讓對方產生誤解,也最傷感情。

場景1中,女人因為自身存在希望男人早點回家,並擔心男人熬夜、喝酒傷身,在外花天酒地可能出現不忠,於是不願意接受男人陪客戶是工作需要的客觀事實,進而扭曲表達,稱「陪客戶」是「藉口」,將男人描述成了「欺騙妻子」的不負責任的形象,讓男人覺得得不到體諒。

而女人一句「你可以我就不可以」,本來是因為不滿丈夫回家晚的負氣話,但卻容易讓男人產生女人也要到外面放縱的聯想。

到了這裡,吵架容易變成對各自不忠的誤解,十分傷害雙方感情。

6

事實上,客觀平和、不夾雜情緒,就事論事、不隨意貼標籤和上綱上線,不扭曲表達,而是客觀描述事物和內心感受,才是是實現溝通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徑。

不好好說話,本質其實只是人在溝通過程中,無法管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

如場景1中,男女訴求各不相同,男人的訴求是女人可以體諒他的辛苦,女人則希望男人更顧家,同時又擔心他經常熬夜、喝酒傷身,和擔心他在外可能做出對自己不忠的行為。

但到了嘴邊,卻全變成了「抱怨」,出現了上綱上線、以偏概全、扭曲表達等行為,不斷激發著對方的負面情緒。

7

那麼面對一個不好好說話的人,我們怎樣才能避免陷入爭吵的無效溝通呢?面對一方的不好好說話,另一方若能夠做到以下點,吵架模式仍然不會升級,而不好好說話的一方也可能在負面情緒平復後,意識到自己的無理取鬧。

一是面對一方不好好說話,對方能包容,包容和理解一方之所以出言不遜,是因為現實情況沒有滿足她的某些預期,讓其產生了負面情緒,進而進行情緒化表達。

包容意味著,自己不因一方出現了抱怨話語,而讓自己的負面情緒失控,耐心等待抱怨一方的負面情緒過去。

此外,面對一方不好好說話,對方還要能提醒。

如場景1中,面對女方的抱怨、以偏概全和上綱上線,男人能適當提醒女人,說:「我們講道理更利於我們之間問題的解決」、「吵架傷感情還是最低效的溝通方式」等,女人相信能夠很快意識到自身的問題,情緒也能夠很快調整過來。

最重要的,另一方還要能夠言中核心,說清楚問題本質。

比如場景1里,男人面對女人的抱怨,可以說:「我知道我回家晚,你不開心才這樣說。

」這才能讓對方意識到自己存在情緒發泄、上綱上線等行為。

最後,還要能夠疏解和安慰對方的情緒。

如場景1中,男人在說清楚兩人之間問題的本質後,能夠說一句「我知道我回來晚,你一個人操持家務,帶孩子很辛苦,我以後肯定儘量早點回來。

」那麼這一場「戰火」也就不會點燃。

但這是理想狀態,事實上,任何人,面對某一個人對自己突然持續的情緒發泄、抱怨和無端指責,都無法做到自始至終的心平氣和。

比如男人,一開始面對女人的抱怨,也許還能耐心解釋,但後來情緒也會開始失控。

當兩個人都情緒失控,爭吵自然難免。

於是,這需要雙方都有好好說話的意識,這樣,在雙方溝通過程中,任意一方先有好好說話的意識,高效的溝通就能實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