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性戀和雙性戀者擁有更多性伴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項來自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表明,在過去一年中(2006-2010年的問卷),有20%的男同性戀擁有6個或以上性伴侶,而其他組別——男異性戀、女異性戀、女同性戀、男雙性戀、女雙性戀——則遠低於這個比率,但其中女雙性戀擁有6個或以上性伴侶的比率是6%。

在人們擁有的性伴侶數量排序上,大致是:男同性戀>女雙性戀>女同性戀>男雙性戀>男異性戀>女異性戀。

很明顯,男同性戀和女雙性戀者比其他群體擁有更多性伴侶。

然而,這是為什麼呢?他們在更多的性伴侶那裡,可以滿足什麼樣的需要呢?難道僅僅是性的快感嗎?

社會和心理困境

要談論後面的話題之前,讓我們先來關注一則公益影片的內容。

一家國外的商店裡正在出售一隻小烏龜,當顧客對小烏龜表示興趣時,店員就提醒顧客說:這隻小烏龜是同性戀。

結果,有相當一部分顧客都選擇了放棄帶它回家。

影片製作者想表達的是,連購買一隻寵物龜,人們都會在意它的性取向,並直接用行動表達自己的負面態度。

我們就可以想見作為人類世界的一份子,擁有非主流性取向的人們,在參與社會生活時需要承受的壓力有多大,內心的孤獨和恐懼感有多深。

那將讓他們對自身有很大的困惑:我到底是誰?我的存在和需要是合理的嗎?我可以被大家接受和喜愛嗎?

除了在社會和文化層面遇到挑戰,同性戀和雙性戀群體還將面對心理的困難。

伴侶關係的實質是,人們懷揣著內心的需要和渴望,在人群中尋覓可以提供這些滿足的人。

無論同性戀、雙性戀還是異性戀,都是如此。

那些對自己的需要和渴望越是清晰的人,就越容易找到可以提供滿足的伴侶,越是對自身的這個部分模糊的人,在尋找伴侶的時候就越可能遇到困難。

比如同性戀(尤其是男同性戀)和雙性戀者群體。

因為目前的人類社會對男人和女人的形象有著清晰的界定,比如陽剛的男人和溫柔的女人形象才符合社會標準,形象上稍有偏差的人就會被眾人恥笑,甚至影響現實的生活和事業發展。

然而在同性戀群體里,大部分人在情感關係里還是遵循一男一女的角色,也就是俗稱的一攻一受。

如果一個人在生理上是男人,自我認同也是男性,社會規定他應該是進攻的、陽剛的、事業的形象。

但是來到伴侶關係里,他卻被認為是女性角色——順從的、溫柔的、居家的——而存在,那會讓他是什麼樣的心理感受,又如何看待和理解自己呢?

他可能會在某個瞬間,恍惚於自己究竟是男性還是女性,或者困惑於自己的樣子是否正常,是否合理,這將影響他們的自我認同感。

再加上整個社會對於男同性戀群體的不接納,把表現出女性特質的男性冠以歧視性稱號,也加劇了男同性戀者對自我的困惑和質疑。

這也可能是部分男同性戀拒絕直接插入,而更多採用其他方式享受性愛的原因。

在面對自我認同的危機時,人們要麼本能地踏上自我追尋之路,要麼會在恐懼和慌亂之下,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在短暫的關係里尋找臨時安慰——須注意很多異性戀也會這麼做。

無論是由於對自我的不確定性,而隨意進入並未準備好的伴侶關係,還是一開始就打算用短暫的關係來逃避面對自己,都容易使得關係很短命。

如果時常處於一段又一段短暫的關係——無論同性戀、雙性戀還是異性戀——都可能讓人們對自己建立情感關係的能力,對情感關係和情感對象產生質疑,慢慢地接受「現實的殘酷」,產生「人和人之間就是那麼回事」的消極感受,然後就會繼續發展短暫的關係,讓自己接受理所當然的痛苦。

其心理過程的演變如下圖:

於是乎,就有了我們看到的數據,同性戀者尤其是男同性戀者擁有較多性伴侶。

如果有一天,社會對性別形象不再有刻板的形象界定,而是鼓勵每個人都按照自己想要的樣子去活,不去評價某個形象屬於什麼範疇,男人可以陰柔,女人可以陽剛。

陰柔也好,陽剛也罷,只是美好的陰柔或陽剛本身,並不會人為劃分它們「應該」屬於誰。

嗯,說不定那時候人類社會的心理和精神問題會消失大部分,當人們毋需通過性愛關係去界定自我,被節省下來的生命能量,將很大程度上投入到更加廣袤豐富的世界,去探索,去成長,去自我實現。

我深信這一天終將會來臨,那有賴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雙性戀的情感世界

雙性戀者在生理上是屬於某一種性別的,但是在心理和情感上卻存在不確定性。

他們可能在同一階段,既渴望與男人滾床單,又渴望和女人滾床單;也可能這樣的渴望,只發生在不同的階段,換言之,他們可能這個階段愛上一個男人,到了下一階段又會愛上一個女人。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只是愛上了一個人而已,和那個人是什麼樣的性別沒有太多關係——如果是這樣,他們會更容易締結穩定的伴侶關係。

正如我在前文所言,人們總是渴望在伴侶關係里得到情感和心理上的滿足。

如果一位雙性戀者發現,自己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富有層次的,甚至很難被盡數滿足,他們需要在男性那裡尋找一部分需要,也需要在女性那裡得到一部分渴望。

對於他來說,似乎離開了某一種性別,自己的內心就會變得不夠完整。

基於「男同性戀>女雙性戀>女同性戀>男雙性戀>男異性戀>女異性戀」的性伴侶數量鏈條,我們知道女雙性戀的性伴侶數量僅次於男同性戀。

對於這個現象,很大的可能性是:女權主義的發展讓部分女性的自我得到了覺醒,她們意識到女性在社會管理層面的不公平待遇,進而希望和男性並肩齊驅,於是不由自主地渴望像男人一般行事,像男人一般戀愛,甚至是像男人一樣「花心」。

然而無論是生理屬性還是社會屬性,她們都被歸類為女性,這是永遠無法改變的事實。

所以對於頻繁更換伴侶的女雙性戀來說,時而和男人在一起作為一個女人,時而又和女人在一起作為一個男人,也許最能平衡和滿足她們內在里的需要。

作為一個完整的人而存在,是每個人內心深處很原始的渴望。

那麼,如果說同性戀和雙性戀者之所以擁有更多性伴侶是和心理因素有關,他們可能會通過心理治療得到改善嗎?他們有必要開始心理治療嗎?

沒有無緣無故

有些專門為同性戀群體提供心理諮詢的異性戀諮詢師,為了表達支持和尊重的態度,常常是不由分說地認為性取向全然都是天生,或者由生物屬性所決定。

當然官方的資料也在發表類似的觀點。

美國心理協會和美國精神醫學會在1973年投票表決,把同性戀行為從疾病分類系統中刪除,世界衛生組織也在1990年把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分類中刪除,從那以後,只要有心理諮詢師聲稱可以通過心理治療改變同性戀者的性取向,就會被認為是騙子;如果有人說同性戀背後有心理因素存在,也會被認為是道德不正確。

但是,作為長期在諮詢室里和來訪者在一起工作的心理動力取向的心理諮詢師,我不得不冒著被罵的風險來說點真話:同性戀作為一種性的喜好和行為,是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這種現象的成因至今都不能被醫學和心理學界清晰和明了,但那並不意味著這現象的背後沒有原因。

我們不能因為對某事物或現象缺乏了解,就認為它的存在不合理或者有問題,但也不能因此就認定它沒有被進一步認識的空間。

人們說,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在深層心理學領域,這句話就更加是真理。

所有的心理現象背後都一定存在原因——當然包括同性戀、雙性戀等現象——雖然那原因不一定能被我們發現。

我不止一次和自我認同為同性戀的來訪者一起發現,在他的成長經歷中,總有千絲萬縷的原因讓他是今天的樣子(心理諮詢的副產品)。

尤其是那些一度不確定自己的性取向,以及曾經喜歡異性後來喜歡同性,或者曾經喜歡同性後來開始喜歡異性的人群。

一個故事

長髮披肩的E小姐,父親性格簡單粗暴,對母親有家暴行為,但母親毫無還手之力,而只是各種惡言相向。

父親因此被激怒,就打得更加厲害了。

兩夫妻在吵架和打架中度過了近20年,後來還是離婚了。

母親經常對E小姐訴說父親的「醜陋行徑」,還斷言「全天下男人都是惡魔和騙子」。

E小姐讀初中的時候,曾經暗戀過班上的男生,但是種種原因並未表白。

後來讀高一的時候,有個外校的男生公開追求她,被她拒絕後,連續很多天都騷擾和恐嚇她。

當年只有16歲的E小姐恐懼得不敢去學校,班上一位個性潑辣的女同學得知後,不但挺身而出斥退那個男生,還每天接送E小姐上下學,以保護她免受騷擾。

不久,E小姐發現自己深深地愛上了那個女同學。

她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變成」同性戀的。

我們發現E小姐的所有女友都有共同特點。

她們總顯得很有力量,有一些男性般的堅毅和魄力,同時又有著女性特質的溫和與包容。

換言之,E小姐的女友們在個性上都表現出雌雄同體的特點。

而這恰好就是E小姐最渴望的部分:有力量但是卻不暴虐的父親,那可以給她提供保護和依賴,同時又無須恐懼於被傷害;溫和包容但同時富有力量的母親,可以讓她體驗到情感上的連接感,同時也驅散內心的孤獨和無助。

但E小姐並沒有因為這樣的發現,就想要去找一個男人去談戀愛。

她喜歡自己現在的生活,並且通過長時間的心理治療,她和女友的關係越來越穩定,正在考慮通過人工授精生育一個孩子。

就像E小姐的故事那樣,有些自我認同為異性戀的人在心理治療過程中,也會發現自己之所以喜歡某類型的人,並非無緣無故,而是有著較為深層的原因。

大部分人都不會因著自己的新發現而改變生活方式——離婚、分手或改變性取向——他們只是對自己有了更深的理解,這份理解會促使他們深入自己的生活,讓一切都變得更是自己想要的。

心理治療的副產品

必須要說的是,對自身性取向的探索只是心理治療的副產品。

很少有人來見我是因為不能接受自己的性取向,除了極個別希望通過心理諮詢去除對異性的厭惡排斥感之外,大部分同性戀或雙性戀者在求助於心理諮詢時,大多集中在社會適應和伴侶關係上。

在心理諮詢師們的眼裡,一個人喜歡什麼樣的性愛對象和性愛方式,就像喜歡什麼樣的菜系和烹飪方式一樣平常。

我更關注來訪者情緒困擾和內心需要背後的心理動力,而不是表面的形式和症狀。

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關注個體為何對某類人產生強烈的性趣——無論這性趣指向同性還是異性——但是卻無法改變這個性趣本身,如果這個性趣並不會對自身造成傷害,也沒有改變的必要。

少有什麼力量可以大到能改變一個人的原始渴望,很多時候人們也無法改變自身的內在特質,而需要尊重和接受「那就是我」的事實。

然而現實發生的是,網絡上仍然有一些詢問如何改變性取向的求助貼。

在我看來,這願望背後的心靈呼聲是:我不敢和我的感覺在一起,也不想看到我是誰,對於我的人生要如何個性化地走下去,我甚至都沒有力量去面對。

這個聲音才是需要去探索的部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看待無性戀

生物學上存在無性繁殖,指的是單憑個體就可以產生與母體相同的後代。而就人類來說,無性戀指的是一個人既不會被異性,也不會被同性吸引。要試著理解無性戀群體,重要的一點是要明白,無性戀者和你並沒有本質的...

你到底是不是同性戀,你真的知道嗎

從小就喜歡閱讀談感想,從不同角度去表達自己的觀念,以證明自己的存在。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也許是因為做了太多年的老師,所以喜歡和人分享,喜歡給人意見。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別人就開始給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