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合婚姻」,你的婚姻湊合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婚姻如喝水,冷暖自知。

也有人說,婚姻如穿鞋,舒不舒服,只有腳知道;還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在當今社會人們因為不同的原因對婚姻都是持「算了吧,將就過」,「忍一忍,這一輩子就過去了」消極的態度。

就算傷心難受,也不會如結婚般衝動地去離婚。

當婚姻中出現了問題,夫妻雙方不是你指責我,就是我指責你,互相傷害,沒完沒了,僅有感情,不斷的消磨怠盡。

把問題堆積,疊加,湊合在一起。

給二人心理造成極大的負擔,也給今後的生活蒙上了陰影。


20世紀80年代,有一著名作家諶容有一篇小說《懶得離婚》,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大多數人的婚姻狀況:愛情的成分不多,更多的是雙方條件的優化組合,即使感受不到婚姻幸福,也只能勉強維持。

這何嘗不是我們當今社會婚姻的真實寫照呢?

最近,社會科學院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79.8%的人把感情作為維持婚姻的最主要因素,11.6%的人認為子女是維持婚姻的重要因素,經濟因素的僅占1.3%。

但是面對婚姻生活中出現的問題,59.1%的人表示暫時不離婚,28.4%的人表示要看問題的嚴重性。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有愛情做基礎的婚姻,才能比沒有感情結合的前輩們更容易「湊合」。

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把它走完

忍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少女人還是願意為了不快樂的婚姻而忍耐。

我有一朋友,到25歲時候,還沒有男友的她就開始考慮結婚問題,原因很簡單:結婚的年齡到了,這就好比某某電視劇中描寫的結婚狂,你懂的!相了兩次親,第三次連閨蜜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她就宣布結婚了。

從相親到結婚不到兩個禮拜,閃電戰打得眾人暈頭轉向!婚後的她,完全變了個人,以前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的人,現在好了,柴米油鹽醬醋茶,自己樣樣搞得精通,而老公像花瓶一樣,什麼都不做,而且沒有上進心,靠她一個人的工資撐起三口之家。

家人,朋友都替她不值,為她打抱不平,她卻是一副天塌下來,有高個頂著的樂觀精神,該幹什麼幹什麼。

其實她心裡早已想得很清楚:自己什麼都一般,工作也不是很好,搞不好,再過幾年,就變成剩女,選擇的空間會更小。

那個時候爸媽的壓力大,自己心裡壓力也大,還不如趁現在,有人看得上,趕緊結婚。

兩人婚後吵也吵過,鬧也鬧過,狀況毫無改變,當初不顧別人反對選擇了他,無論如何,堅持白頭到老。

兒子成了她唯一的驕傲,也是唯一的精神寄託!不管別人眼光怎麼看,自己活自己的,把婚姻湊合到底!

婚姻湊合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有了小孩,考慮到離婚後對小孩的影響,所以對現實婚姻採取了隱忍,這也是絕大多數家庭首先考慮的因素;

(2)有錢人,會考慮離婚後財產的分割;

(3)有的女人做家庭婦女很長時間,沒有一技之長,與這個社會脫鉤很長時間,怕未來生存問題,也是採取了,拖字決!

(4)有的考慮到單位的影響,(對自己前途的影響)又或者別的利益關係;

(5)對於功利型的婚姻,當期望的目標尚未實現,也許堅持就是勝利。

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貝克爾在《家庭論》里分析說,如同存在著商品市場一樣,也存在著一個婚姻市場,由於尋求新的伴侶需要投入時間、貨幣等資源,所以,大多數人儘管在婚姻市場上沒有得到最大化的效用,但也不願打破已存的家庭。

如果一個人從新婚中得到的效用大於離婚的成本,那麼,他就會選擇離婚。

放眼周圍,除了真正夫妻和美願意白頭偕老的婚姻,那些因為各種問題走到婚姻邊緣的家庭,最終「懸崖勒馬」,或多或少有這些生活層面的考慮。

和西方男女沒有愛情則分手相比,中國人要考慮的東西的確多得多,這就是中國婚姻另一種存在的現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婚後一定會想的三個問題,你肯定也想過

愛是一種可以學習的能力,喜歡你就右上角訂閱我吧。男女感情升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選擇走進婚姻,但很多人結婚之前都沒有深思熟慮,只覺得我們應該要結婚了。很多問題到結婚之後才會去思考,例如以下的幾...

名存實亡的婚姻該不該為孩子而湊合

【網友傾訴】我跟我老公結婚六年了,有一個五歲的孩子。不過婚後的老公一點都不體貼,不會照顧我,把電腦當成老婆,我暈倒了他只是把我拽到床上,自己又去電腦間上網,平時的小病小痛更不用說照顧我。經常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