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父母無法溝通,孩子有多絕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文由錢志亮工作室授權轉載 ID:qzlgzs
很多父母會發現,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彼此之間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孩子遇到事情寧願對朋友說,都不願意對爸媽開口。
在家庭里,親子溝通不好,不僅僅是代溝那麼簡單,還能引發孩子的很多教育問題。
孩子怎麼和你成了最親近的陌生人?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家長溝通?網上曾經有人總結過孩子不願和父母溝通的幾大原因:
-
喜歡講冷冰冰的大道理,不關心我內心的想法
-
似乎只有大人的事兒才最重要
-
跟我「聊天」,話題只有「學習」
-
對我提各種要求,自己卻什麼都做不到
-
和我說話時,嘴上說在聽,其實心不在焉。
-
.......
前兩天,《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發布,這份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教育現狀調查也發現,中國的父母和孩子存在著很大的溝通問題。
調查數據顯示,兩成多家庭幾乎沒有親子溝通,還有很多家長在親子溝通中,不講究方式方法,對孩子缺乏尊重。
八年級學生親子溝通狀況
圖片來源: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
孩子在生命之初,是無條件信任和愛著父母,他們急切地渴望與父母溝通,然而隨著一天天長大,對父母也一天天失望。
溝通是雙向的,當我們責問孩子「有心裡話為什麼不跟我說 」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他們開口時,我們是如何回答的?
「每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後面,大多都有一對有問題的家長。
」孩子不願溝通,該反思還有家長。
很多父母,都不曾真正地聽孩子說
有人說,中國式親子關係:缺乏溝通,不善表達,羞於說愛,不少父母在親子溝通這門課上都是不及格的。
我們來看這些家庭中最常見的對話:
孩子:「爸,你看我考了90分!」
爸爸:「別驕傲自滿了,半灌水響叮噹!」
孩子:「媽,你看我的新本子好看嗎?」
媽媽:「你哪來的錢?你錢多沒地方花是不是?」
孩子:「媽......"
媽媽:「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有心思想這些!好好學習才是正事。
」
孩子信任著父母,渴望著父母的理解,但每次一開口,卻是被評價、被指責、被貼標籤。
父母似乎從來沒有正視過孩子的內心的感受,理解孩子,甚至威脅、批評、嘲諷、否定、拒絕、比較......這些慢慢都成為孩子心裡的刺。
於是孩子不再相信可以從父母那裡得到安慰和幫助,不再覺得父母是關注和尊重自己的,遇到相同的情況不會主動說出口。
失望多了,就不願意再對你開口了。
和父母溝通不暢的孩子,最後怎麼樣了
溝通是件十分複雜的事情,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耐心和適當的方式。
在孩子小時候,父母不懂得接納孩子的真實需求,孩子就會關閉自己的情感,迴避和父母交流,直到成年,都很難恢復。
曾經有個朋友對我說:「我可以擺平最難搞的客戶,但回到家裡,面對父母,我就成了啞巴不想開口。
」
從小跟父母無法溝通,長大了也很難和他們親密起來。
我很認同一個教育觀點:教育孩子,關係大於教育,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教育孩子的根本。
有了高質量的親子溝通,父母才能跟孩子建立情感連接,孩子也會更願意信任家長,這時候不需要你多費口舌,孩子自然會樂意跟你合作。
孩子所期望的父母,與物質無關,而是一位能夠傾聽,懂得理解的夥伴。
當父母能理解他們的內心感受,就更容易敞開心扉,教育也會事半功倍。
與孩子之間的關係,總是需要父母用心經營的。
作者|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名師。
86級畢業留校,1994年留學歸國,博士學歷。
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問題諮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