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像男人,問題出在哪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鄭平

閨蜜發了一條朋友圈,獲贊無數。

「最近熱播劇《我的體育老師》明白一個道理:把工資交給你的,是想和你過日子的男人! 動不動就自覺給你紅包的,是喜歡你的男人! 時不時就主動給你買禮物的,是愛你的男人! 對你不聞不問的男人,是別人的男人! 總和你計較的男人,就不是男人! 」

這話說的尖酸,但說實話「不是男人的男人」大有人在。

男人不像男人,問題出在哪裡?

強大的遺傳基因

說到遺傳因素,離不開人類幾百萬年來的發展史。

我們知道男性一般來說比女性更易得遺傳病、壽命更短、但個體更有力量、更強壯。

這是因為女性的XX染色體可以互為備份,就算其中一條出現問題,因為有另一條作為備份,此處的信息不至於完全改變,而男性是XY染色體,無法做到這一點,更易受影響。

正是因為這個特點,使得其在進化過程中必須要獲得另一個優勢來保持平衡,就是男性變得更有力量、更強壯以彌補這一缺陷,這就是自然分工。

自然分工可以解釋社會分工的不同。

由於男性更強壯,更適合狩獵;而女性因為個體更小、力量更小,和孕育時的不便,從事的生產活動主要是採集。

「狩獵」和「採集」這兩種社會生產活動對於人類的影響非常深遠,因為幾百萬年來人類幾乎每天都在做這兩件同樣的事!以至於基因有了「記憶」,基於這種進化,男女有別就比較容易理解。

男性要像男性必須更有力量,更強壯,更有能力來保護女人和孩子,拿到現在來說就是掙錢多,讓女人、孩子過得好。

開句玩笑,那些掙了錢就給家裡的,懂得給女人發紅包、買禮物的,都是進化比較好的!

當然,生命這麼複雜,有好也有壞,那些不像男人的男人又是如何煉成的呢?

父母的養育環境

客體關係學派最突出的貢獻是講清楚了人出生後0—3歲的心理健康的規律。

按照馬勒的觀點,人出生的前兩個月是自閉期,也就是經典精神分析的原始自戀時期,這一時期需要母親通過「原初母性貫注」給予嬰兒足夠敏銳的照護,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如同是全能的神一樣的自戀需要。

當兩個月之後,嬰兒開始朝母親微笑,於是嬰兒從單元關係進入二元關係。

2-6個月也就是共生期,這一時期母親足夠敏銳的照護會激發孩子成年後的「希望」品質,而牢固掌握了一種叫「控制感」的能力,將來遇到問題,隨時能從潛意識喚起這個「控制感」來獲得「希望」。

想想你的男人是不是有「希望」品質?

6個月到2歲,嬰兒開啟了分離個體化階段。

一個好的母親需要給孩子「溫柔的一推」,在孩子個體化的過程中,即提供支持又適當遠離,更形象的說法應該是,母親是站在孩子背後的那個人,一方面給予孩子的探索以足夠的後盾與支持需要,另一方面又要接受孩子在探索過程中遭遇挫折時的退行,提供停泊的港灣,給予足夠的安慰。

那些養育「失敗」的男人,大都失去了探索的品質,他們遇挫後只會迴避。

這一時期也是孩子的自戀高峰,張海音說,如果母親或父親不能滿足孩子這個時候的自戀需要,長大就會產生病理性的自戀或產生極度的自卑。

一個好母親這個時候要充分的滿足這個孩子無所不能的自戀的需要,因此母親要進行及時的、精確的、共情性的證實,好母親是共情大師。

如果這個母親共情能力不夠,她共出的情感是不精確的、遲到的,不能證實孩子內心的自戀的情感與需要,這個孩子長大後就會出現心理障礙。

而這個心理障礙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無法去談感受,無法去共情他人,更別說共情女人。

這也是男人最被女人詬病的地方。

一個被養育好的男孩是有共情能力的,因為在他小的時候得到了母親的共情。

除了缺失共情的能力,這樣的男人還會有什麼樣的心理障礙呢?

無論是在來訪中還是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在親密關係中有很多無法談自己感受的男人,他們都有一樣的人物畫像:退縮、迴避、無力、猶豫、毫無力量感。

他們給人的感覺是共生期里的嬰兒,急需要一個老媽子去照護。

很多男人找對象時都想找一個像媽一樣的女人,這樣的男人他的母親大多是和他「共生」的,母親沒有「界限」,當母親沒有「界限」的時候,她的孩子也不會發展出完整的自我邊界。

當他在尋求伴侶時,他的人格是無法支撐他去面對一個獨立的女人的,因為他還沒有發展出這種人格力量。

他是病態自戀的,他對你正性或負性的情感背後都是為自己的自戀服務,而你也不是一個獨立的人,你是屬於他的自體的一部分。

這樣的人,他的人格當中各種特徵是碎片化存在的,他需要一個母親去抱持他,而一旦他找到那個抱持他的母親,在抱持性環境中才可以重新開啟人格的整合過程,這就是心理諮詢師的作用。

2-3歲孩子進入客體永恆性階段,這一時期必須具備的能力是把和同一個人有關的愉快與不愉快的感情整合起來,要能相信缺席而令人挫折的母親正是那個讚賞並愛著他的母親,這個能力不只依靠理智上統合相反事物的能力,也依賴著足夠的美好經驗累積。

孩童必須要累積足夠多的溫暖經驗才有辦法不讓小的分離徹底壓倒回憶這些美好經驗的能力。

想想你的男人,他能抱持住你的好與不好嗎?或者他能接納自己的好與不好嗎?

當他遭遇挫折,是不是回到家對你橫挑鼻子豎挑眼,對家人沒好氣,橫加挑剔、責難。

當他沒有很好的整合「缺席並令人挫折的母親正是那個讚賞並愛著他的母親」時,他便不能整合自己和他人「好與不好」是一體的概念。

他把對自己的不好的攻擊投射給他人,並且想像他人是對自己有敵意和攻擊性的。

父母的養育塑造了孩子。

溫尼科特在他的「情緒成熟理論」中這樣強調:世界上沒有嬰兒這回事,因為母親將自己放在嬰兒位置上的全神貫注,以至於嬰兒不會將自己的需要體驗為需要,所以嬰兒尚不存在。

可見,父母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承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以至於嬰兒是不存在的。

正是由於父母的養育,造就了不像男人的男人。

自身的人格特質

人格是穩定的、習慣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它貫穿於人的整個心理,是人的獨特性的整體寫照。

所以你別指望一個穩定人格的人發生什麼驚人的改變。

那些婚後指望將對方改變的想法是不現實的。

卡特爾從4500個人類行為中,篩選出16種人格特徵,如: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等等,這就是著名的人格量表:16PF。

16種人格因素,每一種因素的測量都能使被試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徵有清晰而獨特的認識,更能對被試人格的16種不同因素的組合作出綜合性的了解,從而全面評價其整個人格。

你需要對一個人的人格有必要的了解,而且你更需要遠離一些特定人格。

我們常說母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是天底下最純潔的愛。

可是我們也要想一想,母愛真得這麼偉大嗎?

在一次同性戀的分享活動中,我聽到了很多悲劇,不乏在母親的逼迫下孩子自殺的慘劇。

有一位母親在得知自己的女兒是同性戀的時候,從農村老家追到了女兒工作的城市,在大庭廣眾之下,要女兒扎死在車流中……都說母親最大的幸福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幸福,而這樣的母親,當面對孩子無法左右的生物基因而無法矯正其性取向的時候,當孩子只有和同性在一起體驗到幸福和快樂的時候,母親卻為了自己的面子,自己的需要讓孩子去死。

這是母性的悲哀!

有相當一部分母親是為了自己的需要在脅迫、控制孩子,直至將孩子整個吞噬!

我想說,如果你無法從這樣的母親那裡感受到愛,大概你要放棄很多東西,這不是要你和母親過不去,而是要你別和自己過不去。

人格特質是相對穩定的,也是很難改變的,自戀的母親和抑鬱的母親都無法讓你感受到和她的愛的連結。

這種關係置換到男女之間同樣適用。

女人要遠離那些人格缺陷的男人,別和自己過不去。

男人亦然!否則,等待你的就是被吞噬!

自戀的母親、抑鬱的母親,高焦慮的母親都養育不出「健康」的男孩。

女人,希望你明白,男孩因你的養育而成為男人。


關注更多精神心理問題,請下載好心情APP,為您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