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稱她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關於幸福婚姻她留下了5個秘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國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楊絳病逝時享年105歲,她的為學為人被稱為晚生楷模。

然而,她與錢鍾書半個多世紀相濡以沫,溫柔相待的婚姻生活,也給我們現如今浮躁的現代人婚姻以莫大的啟示和感觸。

許多年前,楊絳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把它念給錢鍾書聽,錢當即回說,「我和他一樣」,楊絳答,「我也一樣」。

「男女結合最重要的是感情」

楊絳:

我由寬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錢家做「媳婦」,從舊俗,行舊禮,一點沒有「下嫁」的感覺。

叩拜不過跪一下,禮節而已,和鞠躬沒多大分別。

如果男女雙方計較這類細節,那麼,趁早打聽清楚彼此的家庭狀況,不合適不要結婚。

楊絳出生在無錫一個書香門第,性情柔和,知書達理。

而錢鍾書家是舊式人家,重男輕女:女兒雖寶貝,卻不如男兒重要。

楊絳家是新式人家,男女並重,女兒和男兒一般培養,婚姻自主,職業自主。

所以,楊絳也說,他們兩個的婚姻是門不當戶不對,但這並不重要。

結婚後,錢鍾書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學獎學金,但他是個笨手笨腳的書痴,家事一點都不會做。

楊絳怕他照顧不好自己,毫不猶豫地中斷清華學業,陪丈夫遠赴英法遊學,本為嬌小姐的楊絳幾乎包攬了家裡的所有雜事。

她看到錢鍾書吃不慣房東提供的西餐,就四處找房子,自己學著開火做中餐給他吃。

甚至楊絳在牛津「坐月子」時,錢鍾書在家不時闖「禍」:不是把墨水打翻染了房東的桌布,就是把檯燈砸壞了,甚至把門軸弄壞門都關不上了。

當他像個小孩一樣站在楊絳面前「承認錯誤」時,楊絳沒有像一般妻子那樣責罵丈夫,而是每次都會說「不要緊,我來修」。

楊絳的「不要緊」伴隨了錢鍾書的一生。

錢鍾書的母親連連誇讚兒媳,說她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鍾書痴人有痴福。

兩人結婚60年,歷經各種波濤洶湧,相扶到老。

老年的錢鍾書病了後,楊絳說:「只有女人才能照顧好男人,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

」他走時,她附在他耳朵旁邊說:「你放心,有我吶!」他才合眼。

愛情會讓兩個門不當戶不對的人走到一起,但是幾十年心甘情願的付出才讓他們走到了天長地久。

「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係」

楊絳:

夫妻該是終身的朋友,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係,即使不是知心的朋友,至少也該是能做伴侶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侶。

情人而非朋友的關係是不能持久的。

夫妻而不夠朋友,只好分手。

錢鍾書曾用一句話,概括他與楊絳的愛情:「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婚姻生活過久了就是平淡二字,楊絳和錢鍾書的婚姻生活當然也在這尋常的圍城規律之中。

但是,因為二人學識和興趣愛好相當,工作和學習之餘,二人經常像朋友一樣互相交流、競賽。

楊絳還經常用一隻掏耳勺幫錢鍾書複習功課。

學習之餘,楊絳和錢鍾書經常展開讀書競賽,比誰讀的書多,並爭相交流閱讀心得。

有次,錢鍾書說:「一本書,第二遍再讀,總會發現讀第一遍時會有許多疏忽。

最精彩的句子,要讀幾遍之後才會發現。

」楊絳卻不這樣認為,她說:「這是你的讀法。

我倒是更隨性,好書多看幾遍,不感興趣的書則瀏覽一番即可。

這樣像朋友一樣讀讀寫寫、嘻嘻鬧鬧的婚姻生活,無論是誰身在其中都會感覺妙趣瞭然,恬靜安寧。

好的婚姻,夫妻雙方並不是要比誰愛得更深,而是要比誰在歲月無盡的消耗中,仍然願意付出耐心,取悅對方。

「雙方互相理解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

楊絳:

抗戰時期在上海,生活艱難,從大小姐到老媽子,對我來說,角色變化而已,很自然,並不感覺委屈。

為什麼,因為愛,出於對丈夫的愛。

我愛丈夫,勝過自己。

我了解錢鍾書的價值,我願為他研究著述志業的成功,為充分發揮他的潛力、創造力而犧牲自己。

這種愛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

相互理解,才有自覺的相互支持。

其實,楊絳成名要比錢鍾書早。

在她寫的幾個劇本被搬上舞台後,錢鍾書曾經在文化圈裡被人介紹為「楊絳的丈夫」。

但楊絳把錢鍾書看得比自己重要,認為他比自己有價值。

所以,在錢鍾書寫《圍城》的期間,楊絳讓錢鍾書減少教課時間,致力寫作;為了不給他經濟壓力,毅然辭掉女傭,自己當起了「灶下婢」。

從一個柔弱的知識分子,到每天離不開劈柴等粗重活計的家庭主婦,著實讓她吃了不少苦。

而楊絳自己卻笑稱「學了不少本領,很自豪」!

很多妻子都試圖去改造自己的丈夫,讓他變得更聽話,更好用。

但是,楊絳不一樣。

她曾經說:「錢鍾書承認他婚姻美滿,可見我的終身大事很成功,雖然耗去了我不少心力體力,不算冤枉。

錢鍾書的天性,沒受壓迫,沒受損傷,我保全了他的天真、淘氣和痴氣,這是不容易的。

這種當妻子的品質,真是難能可貴!

而錢鍾書也十分欣賞楊絳的才幹,不論是生活操勞或是翻譯寫作,都給過她很大的鼓勵,這也是他們的愛情能夠牢固的基礎。

好的婚姻里的雙方,一定是互相欣賞、互相鼓勵的,而絕不是互相鄙視的。

「要做志同道合的夫妻」

楊絳:

我與錢鍾書是志同道合的夫妻。

我們當初正是因為兩人都酷愛文學,痴迷讀書而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的。

鍾書說他「沒有大的志氣,只想貢獻一生,做做學問。

」這點和我志趣相同。

錢鍾書稱讚楊絳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他與楊絳學識相當,興趣相同,意念一致,用現代的話說,二人都是學霸級的人物。

錢鍾書用盡一生都在做學問,楊絳雖然一半的身份是生兒育女、操持家務的家庭婦女,但她始終沒有忘記對讀書的追求,也從沒忘記過自己的學問和成長。

她憑藉小說、話劇、散文和翻譯作品,成為了中國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

她在47歲開始學西班牙語翻譯《堂吉訶德》,而她的翻譯至今仍被很多人認為是終極版本。

有人曾讚嘆:「錢鍾書、楊絳伉儷,可說是當代文學中的一雙名劍。

錢鍾書如英氣流動之雄劍,常常出匣自鳴,語驚天下;楊絳則如青光含藏之雌劍,大智若愚,不顯刀刃。

夫妻之間,日子過久了難免忘記本心和初心,只有志同道合,才能把兩個人長久地拉攏在一起,不偏軌道。

家很小,要「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楊絳: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

我們於是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

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楊絳的家庭同我們大多數人的家庭一樣,是簡單的三口之家。

這家裡的事,說繁雜,也是家事一堆;說簡單,也只不過三雙筷子、三隻碗。

但是,這一家三口卻分工得當,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妙趣橫生。

錢鍾書在家裡就是逗女兒阿瑗玩,楊絳則包攬了所有的家務。

錢鍾書痴玩的天性使然,經常趁楊絳和女兒睡覺的時候,用毛筆蘸墨在她們臉上、身上畫圖案。

每天臨睡前,錢鍾書都在阿瑗被窩裡埋置「地雷」,把大大小小的各種玩具、鏡子、刷子,甚至硯台或大把的毛筆都埋進去,等女兒驚叫,他就得意大樂。

這就是楊絳在92歲高齡寫下的《我們仨》中最樸素、單純的家庭生活回憶。

在這個家裡,每個人都保持了自己的天性,沒有苛責、壓抑和無休止的爭吵,充分印證了楊絳說過的: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親人離開快二十年了,楊絳獨自留下打掃戰場。

如今,楊絳以105歲高齡悄然告別人世。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我們仨」終於團聚了。

夫妻是地緣,子女是天緣。

地緣和天緣合成一場人生真緣。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家庭里的每個人,都應該珍惜這最簡單又難得的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