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相互的,且是忠貞專一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愛情往往不能持久,進入婚姻後死得更快,所以很多人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然而沒有婚姻,愛情又會死無葬身之地。

於是圍城裡的人想出來,圍城外的人想進去。

縱觀現代人的生活,閃電愛情,快餐婚姻,如風般來亦如風般而逝,人們在不斷希望中失望又在不斷失望中追尋,很多人被婚姻磨平了稜角,知覺漸漸麻木,習慣而任命,直至失血窒息。

婚姻是人類自古以來不可或缺的生活模式,大多數人雖不喜歡卻不能沒有它,於是不管酸甜苦辣還是一股腦兒吞了下去。

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於婚姻的理想,沒有愛情的婚姻無異一座心靈的牢獄,儘管物質生活再怎麼奢侈舒逸,卻永遠是個精神的囚徒。

那麼如何讓愛情變得持久,讓婚姻多一份溫馨與甜蜜呢?許多人為此苦思而不得其門,無奈之下只好以「婚姻與愛情是分開的」來聊以自慰。

其實人人都渴望擁有一份有愛的婚姻,一個溫馨甜蜜的家庭。

而永葆愛情之道其實很簡單,還是老生常談的一句話——相互珍惜。

這句話人人皆懂,卻是說易做難。

首先是珍惜,然後是相互珍惜。

什麼是珍惜?珍惜首先來自於成熟的心態,完善的人格,強烈的責任心與良好的道德約束力,方能克服許多人性的弱點,比如喜新厭舊、好色貪婪、自私自我、嫉妒猜疑等,只有這樣的兩個人走在一起,才能成就一段天長地久的愛情佳話,這個機率自低而又低。

所以世上永久的愛情與幸福的婚姻始終是鳳毛麟角,很多人終此一生尋尋覓覓,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女性朋友這樣嘆惜說,男人往往在追求時極盡諂媚之能事,甜言蜜語,海誓山盟,做出一個個瘋狂的舉動,活生生是「情聖」。

而在得到之後卻是前後判若兩人,將當初的諾言拋之腦後。

這是何故?很多女人為此感到困惑。

其實這是人類固有的劣根性。

而女人往往容易在愛情上迷失自己。

當女人愛上一個男人時,便會圍著這個男人轉,將自己的愛毫不保留地獻上,殊不知已犯了愛情的大忌。

人之魅力在於個人的風采與獨立的人格,不要想著去改變對方,也不要一味地遷就對方,應該各自把自己調整到一個適度的空間。

在愛情的領域裡,不講孰對孰錯,只講誰更道德誰更珍惜。

愛情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兩個人的事,只有建立在雙方都懂得珍惜的基礎上才能進行下去。

但人性有太多的弱點,人往往對得到的東西便不再珍視。

正如張愛玲在《白玫瑰與紅玫瑰》中寫的一樣:「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男人大多有這樣的通病,當認為這個女人已經完完全全被征服時,便會失去原有的興趣與激情,因而許多過來人常勸女人永遠不要說有多愛男人,永遠不要讓男人知道你愛他,因為他會因此而自大。

你對他越好,他越不拿你當回事。

男人對女人亦然。

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中有一段很耐人尋味的話:「也許她一直都在愛著他,只不過因為他愛她愛得太深了,所以才會令她覺得無所謂。

他愛她愛得若沒有那麼深,她說不定反而會更愛他。

這就是人性的弱點,人性的矛盾。

所以聰明的男人就算愛極了一個女人,也只是藏在心裡,絕不會將他的愛全部在她面前表現出來。

人性還是貪婪的,得隴望蜀,朝三暮四,以為得到了一個便又企望著下一個。

這樣的人其實是非常愚蠢的。

他們看到的只是外在的擁有罷了。

其實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往往緣於初時的那份感動,尤其是女人,女人心中所愛的永遠是那個曾經對自己痴情專一、呵護倍至的男人,當那個男人變了,女人雖為此痛苦,但心中那份愛意也會隨之轉淡,只是有些女人儘管如此,依然會選擇寬容地對待。

這或許是出於一種習慣的依賴,也或許是處於弱勢之故,而與真正的愛情無關。

愛情是相互的,且是忠貞專一的。

如果一個人想獲得另一個人持續的愛情,自己也必須持續地付出,把當初那股愛的力量貫徹到底,不然就不可能得到一份永不褪變的愛情。

也許人們會說這樣太累。

的確,是很累,但愛情本身就彌足珍貴,世上更無不勞而獲之物,要想豐收必得耕耘,就如建樹事業,必得要持之以恆不懈奮鬥。

愛情與婚姻亦如是。

如你想輕鬆,那只是在身邊尋一份刺激快樂罷了。

你抱這樣的態度,同樣也只是別人眼中尋樂的對象而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