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18 / 04 / 20 星期五
出品 | 邊城情感
「重新認識一個人,好累的」
▲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情侶:
女生生日的時候,態度強硬的說不要送禮物,但是如果男朋友把這個話當真了,真的什麼都不送,女朋友可能表面很平靜,心裡卻委屈的快爆炸:「我說說而已,你還真的不送啊?你心裡就是沒有我!」
或者是生病了,「體貼」的對男友說:「我沒事,你好好工作,不用來看我了。
」如果男朋友聽話去加班或者沒去探望,女朋友就會在小本本上狠狠的記上一筆。
同為女生,這種對付直男兜兜轉轉的小心思我能理解,就算想要,也不會開口表達。
核心思想是:我希望你能懂我,不用我講出來,你也能懂,並且能完美get到我的點。
所以很多女生表達需求的方式越來越擰巴,明明心裡渴望對方的愛與關心,要麼不說,要麼乾脆用否定的態度來表達需求。
現實生活里,即便是再默契的愛人或者朋友,都會有很多無法明白對方的時刻。
你想要對方了解你的想法,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告訴他。
「我需要你」,不僅僅是一句情話,也是一種自信的表達。
而那些無法開口說出的需求,或者是拒絕的表達,很可能是因為自卑。
因為「我需要你」,看上去就像在表示我們不夠強大。
尤其是自尊心強的人,表達需求,在他們看來,是有損自尊的,如果表達後沒有被滿足,那麼會讓我們的自信嚴重坍塌。
「表達需求」,有一種邏輯是認為,這暴露了我的弱點,而對方滿足自己更像是施捨,是在我的要求之下滿足的,這並不是完全出自真心。
更加說明自己在這段關係里處於弱勢,這種滿足,不要也罷。
當然,無法合理表達需求,還可能是過往經驗造就的。
如果以往經歷過表達需求被無視,被拒絕,他們便會認為表達了也沒有用。
這也是他們的一種保護機制,與其擔心被拒絕,不如一開始就不主動提要求。
以上種種對「表達需求」這件事的複雜心思,背後的的情緒都指向安全感低引起的恐懼。
自卑、害怕再關係中處於弱勢、敏感高自尊、害怕被拒絕...等等都會造成他們無法表達需求。
這些恐懼,最終都是指向自己。
時間一長,會由內而外,恐懼會變成憤怒,擔憂會變成指責。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指責對方做的「不好不對」,但這個「不好不對」,往往是按照自己的需求來衡量的。
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我們就會憤怒,會把情緒外露,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我需要」,憤怒包裝下的內心,會讓自己顯得不那麼「弱勢」。
也許有的人認為這種方式的人太過無理,但實際上這種傲慢並未顯示自己高人一等,而只是讓他們在心裡尋求更多的平衡。
也有人會跳過這個階段,直接到達一種「無欲無求」、「無望」的狀態,他們已經不想再去表達,而是直接說自己不需要,這種自欺欺人,會讓他們避免去面對不被滿足的可能。
所以,一個無法合理表達需求的人,他的親密關係也很難深入長久的建立。
弄懂以下幾個方面,會有助於你順利的在親密關係中表達自己的需求。
01
「需求」不是「無能」的表現
渴望愛與關懷,需要陪伴與照顧,其實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需求就只是需求,不要過度延伸。
這就像我們需要一粥一飯一杯水一樣的,都是正當且合理的。
提出需求並不意味著我們是無能的,是有缺陷的,而只是在親密關係里,我們希望能加入點什麼,讓感情變的更好。
02
區分「需求」和「要求」
表達出來的需求,實際只是一種信息的傳達,和「要求」是有本質的區別。
前者是提出可能與希望,後者是命令與強制。
提出需要是我們的正常權利,不用背負太多壓力,更不必假裝自己不需要,逃避自己真實的需求,這只會讓壓抑的願望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傷害。
03
不要單方面看待「需求」
人與人的交往是一個雙向的互動,有來有往,不要只想著自己對另一半提出需求,你也在滿足著對方的需求,你並不是一個處於弱勢,只有求於別人的角色。
04
需求並不是一定能被滿足
表達出需求的壓力還來源於,我們都希望被滿足,因此擔心會失望。
但是實際上,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被滿足。
不被滿足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對方的條件有限,可能是外部條件不被允許,但這和對方是否願意滿足你,是兩碼事。
沒有人是百分百能察覺你每個未說出口的需求,你要學會如何去表達真實的自己,才能讓你們的關係長久穩定的發展下去。
其實《大話西遊》裡面的一句台詞,早就道破了天機。
「想要就說啊,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想要啊。
」
是男人就不要被本能控制
我們天生就帶有自私的本能,自私的本能幫助我們接受生存的考驗和戰勝生活的艱辛。我們的本能有利於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更好,我們的本能讓我們控制他人,特別在婚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在提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