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和你互補的人談戀愛最合適」—其實是假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碾冰

我一直覺得戀愛或者婚姻關係里應該尋找那個和你正好互補的人,是個實實在在的偽命題。

人在真正進入一段戀愛之前,總是會習慣性地做很多考評,或者說是評估,評估的內容就像評估項目一樣,背景、優勢、劣勢、可行性分析等等,最後往往得出兩個結論:他/她和我很像;他/她和我很不一樣。

不管是哪種,都有人在一起。

但是真正在一起後,卻會發現,那個多數人認為和你互補的另一半好像並不適合自己。

因為從你將對方斷定為你們互補的那一刻起,你的深層需求其實只是希望另一個人來彌補你未達成的期待中的自己。

《六尺之下》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覺得甚是貼切:

在我們聽到的所有謊言中,沒什麼比這個浪漫的謊言更陰險,那誘人但幼稚的觀點:肯定存在一個和你互補的人,那個人能令你完整。

當然這個幻覺讓我們無法令自己完整,並且終會鼓勵我們藐視自己的短處,藐視自己人性所致的每一件事。

我們的任性,如果沒有它,我們一無是處。

你給自己畫了一個圓滿的期望值,希望你在成長的過程中變成你想像的完美樣子,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你失敗於將自己打造成那個理想中的自己,於是開始藉助外物,而戀愛或婚姻的對象正是要陪伴自己一生的人,所以他/她就理所當然的可以幫助你完成這個夢想,你們分別成為半個圓,從而拼湊成一整個圓。

兩個半圓合拼一個圓,聽上去是件很完美的事。

但我們往往忽視的是這兩個圓,半逕往往不一樣。

或者在生活帶給我們的變化中,原本兩個相似的半徑也會因為各自軌跡的不同,變化的速度不一樣。

緊接著你會發現你潛意識裡搭建的那個預期更加無法實現,因為從一開始便認定了對方可以提供互補,於是更加懈怠了這部分的追求,對此也變得越來越陌生。

就好比你骨子裡欣賞,羨慕著博覽群書,能在不同的領域都口吐蓮花的有才之士。

等你匹配到了這樣的伴侶,你就更加仰視對方,愛著他身上你渴望的所有期待。

你想當然的認為這個人是屬於你的,那麼他的優秀也是你的。

你就放棄了這部分自身的追求,人總是對已經到手的東西不再那麼渴求。

可是,慢慢地,對方還是在博覽群書的路上一步步走著,你還在這些都是屬於自己的夢裡不曾甦醒,時間久了,變化出現了。

你開始發現對方變得讓你把握不住,你的那個圓有了某一塊邊界的鬆動,你陷入深深的恐懼之中,恐懼你面前的未知和期待的晃動。

而當對方開始出現不能滿足你的一些期待,你就開始想辦法製造響動,比如一次一次的提出分手作為敲響的警鐘,通過對方的挽留髮出「你很重要,你是被需要的」的信號,你可能成功一次,兩次甚至十次,但都無法改變你們這段關係會成為過去的事實。

這段失敗的關係在很多人眼裡甚至自己眼裡都是「意料之外」,但其實卻是「情理之中」,因為這種通過伴侶來完滿自己的人生,表面呈現的是對幸福的渴求,本質卻是自我價值感過低。

因為對自我不滿意,不能成為那個想成為的自己,就會想從外抓住東西來填滿自己,包裹自己,從而獲得自身想要的存在感和安全感。

其實真正的愛情,可能並無法像考察項目一樣提前做好數據的收集,中規中矩的評估,每一段感情,帶給我們的應該是將目光迴轉到自己本身,伴侶的存在讓我們更能學會看清自己,進而接受自己。

能在感情里迸發出蛻變的勇氣,接受真正的那個或許不完美的自己。

愛情,總要從愛自己開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兩個好人卻沒有好的婚姻?

我們在談論周邊朋友的時候常常會說:「男生是個好人,女生也還不錯,為什麼兩個人沒有好好的在一起,甚至沒有好的婚姻」。這可能是大多數人心頭的一個疑問,明明兩個人都挺不錯的,但是最後往往沒有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