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觀點丨女人的中年危機是自卑,男人的中年危機是自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上方「閩姐姐」可以訂閱哦!

「老」,這個詞放在男人和放在女人身上截然不同,前者變成了褒義詞,後者變成了貶義詞。

社會成見就是「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爛茶渣」。

《女人四十》《男人四十》

關於中年危機的那些事

我想起了香港許鞍華先後拍攝過的兩部電影《女人四十》《男人四十》,便生動地把人們對於女性的中年危機和男性的中年危機的刻板印象具體化了。

先從《男人四十》講起。

張學友飾演的國中語文老師,覺得自己懷才不遇;這時,班上的漂亮又多愁善感的女學生愛上了他;家庭的無趣和困惑,與擁有鮮嫩肉體的女學生對他的仰慕,形成了鮮明對比。

他既不捨得放棄這種感覺,又無力承擔過火的責任……

《男人四十》劇照

而《女人四十》,則完全不同。

蕭芳芳在影片中飾演的中年女性阿娥,面臨著事業與家庭的雙重壓力。

她先要面對懂電腦的年輕女同事對她的職位的衝擊,時時擔心失業。

與此同時,婆婆去世,公公患有老年痴呆症需要照顧,兒子到了叛逆期不聽話,老公寧願遊手好閒也不幫忙,甚至還要忍受旁人的指手劃腳……蕭芳芳忙完工作後,要照顧公公、老公和兒子、還要做完所有家務;生活重壓之下,真是心酸得哭都哭不出來。

看出來了吧,傳統模式當中,男女的中年危機差別在哪裡?

男性的中年危機是自大

女性的中年危機是自卑

男性的理解是,我懷才不遇,我事業上進展不大,是這個世界欠了我的;解決的方式,或者說轉化的方式,比如通過年輕漂亮女孩的認可,來確認自己的價值。

當然,很多情況下這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他的生活很可能會變得更複雜。

而女性的角度是,我跟不上這世界,我配不上這世界,無論我如何努力,都無法適應。

更現實的是,上有老、下有小,中年女性處於一個最尷尬的年齡,對家務的操持,對家庭經濟能力的擔憂,對孩子的教育、老人的身體,對自己的醫保的恐慌,都在考驗著她。

萬一她們的丈夫也有「中年危機」,準備出軌或在出軌中,她們還要考慮婚姻的存續、家庭的解體,那簡直是天崩地裂。

而這些,在現實中司空見慣。

她們轉化危機的方式,是改變自己以適應社會,比如整容、減肥、買包等等;因為這個世界告訴她們:如果你不好好保養,變成黃臉婆,就留不住你的丈夫。

之所以我們看到男性中年與女性中年不同,就是因為社會對他們的壓力和期待不同。

女性到了中年,明顯表現為自我萎縮,常常自認:「我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這樣」是怎麼樣呢?就是不再美麗,也不再打扮;不敢離婚;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事業上也沒有追求;不再看小說和新書,不再聽新歌……

女性自貶的結果就是,縮進家庭生活當中(雖然有工作),把自己的勇氣、能力、對世界的好奇和求知精神全丟了。

《女人四十》劇照

其實,榮格對「中年危機」有過定義。

它指的是人們在青年時期心理能量主要集中在追求物質性的興趣上,而擠占了追求精神價值的空間;到了中年,在成功地適應了外部環境或事業有成之後,再無人生目標,這種心理能量由於沒有了用武之地而陷入空虛;這就造成了價值的喪失和人格的荒蕪。

得益於技術的進步,觀念的進化,女性保養得好、凍齡不是難事,四五十歲了才開始跑馬拉松、學潛水不是難事。

男性與女性基於自然生理的差異,會日趨縮小。

這個時候就可以看清楚了:只要中年女性不再以「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來自我萎縮,那麼,中年男性和女性,依然可以擁有平等的的責任和義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男人到了中年為什麼容易出軌?

今天我們要聊得是35~45歲的男人,他們大多受過良好教育,屬於收入頗豐的「中產」階層。然而,當車子、房子、孩子、位子,一切的奮鬥目標有了眉目,隨之而來的,卻是迷失和無所適從。面對日漸平淡的感情和...

結婚久了想離婚,難道只是中年危機在作祟?

與老媽每周一次的通話是慣例,每次通話,沒有重要的事情,聊的都是一些類似誰誰家娶媳婦了,家裡的母狗又生崽了這樣的生活瑣事。這次通話,老媽沒有一貫的嘮叨,只是語重心長的感嘆「人是不是有錢了都會變壞?...

分手了,如何挽回前男友

說到男人的中年出軌,想起了幾年前倪震和周慧敏分手後的閃電複合,可謂男人中年危機的經典案例。事發原由是倪震的出軌,很多人迷惑,周慧敏作為內在美與外在美兼修的完美女性形象,擁有如此美麗與智慧並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