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感情中,我們往往都很被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位王先生抱怨說:「我明明我女朋友心裡是在乎我的,但總覺得跟她有距離,靠近不了,吵架的時候,總是自己先示好,女友也從來不會跟自己說什麼甜言蜜語,如愛我、想我,總表現出很不在乎的樣子,讓自己覺得自己可有可無。


吵架時說了傷人的話,心裡很後悔,但道歉的話總是說不出口。

冷戰時自己不想放低姿態,就算心裡難受,總是等對方主動示好。

無論對方做了多少,自己都很難給承諾,雖然知道對方會失望會生氣。

戀愛讓人親密,我們卻像活在自己的保護殼裡。

默默享受戀人的好,關係都是他來推動,自己很難主動跨出那一步;發生衝突時,總是害怕去面對,情願眼睜睜地看著對方失望,心寒,最後關係徹底破裂。

1 害怕主動讓自己變得卑微,不被對方珍惜

有些人認為愛得多的一方會先輸掉。

他們擔心,如果自己表現得很在乎,很主動,會不會對方認為:「我需要你,離開你我會活得 很痛苦。

」對方就處於上風位置,對自己沒那麼在乎。

其實主動去信任一個人,表達自己的愛和需要,當然有風險。

如果沒有信心遇到衝突時有效解決,把親密關係長久地維繫下去,那主動就會帶來強烈的恐懼感。

他們情願消極等待,蜷縮在保護殼裡什麼都不做。

2 擔心付出真心又沒有回應,被戀人深深地傷害

選擇被動,也可能是受過太多傷害,曾經毫無保留的信任一個人,什麼都願意為他做。

但是真心換來的不是珍惜,而是對方的傷害。

經歷過這樣的失敗,對感情會很悲觀,不敢再輕易交出自己。

同時,如果內在自我不夠強大,防禦能力很弱,那戀人回應慢半拍都會讓我們焦慮,本能地想要縮回保護殼裡,那我們也很難鼓起勇氣主動一點。

3 把主動想像得很難,沒有信心把事情做

有些人習慣用困難的情況來嚇自己,最後沉浸在擔心中無法行動。

或許在冷戰時,我們想主動表示一下,但心裡突然會想:「如果他甩臉色,對我冷嘲熱諷,甚至說要分手怎麼辦?」感覺事情太沉重,我們不知道怎麼辦,那情願裝鴕鳥不去面對。

那我們很容易被內心的焦慮帶跑。

總往最壞的情況想,失去主動出擊的信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