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一直不結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Joy Liu

來源:張德芬空間(ID:tefenchangpublic)

單身女性,絕對不是需要同情和保護的生物,她們正在蛻變為這個時代最有魅力的女性......她們的迷人之處在於她們依靠自己的智慧生存,自給自足。

為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上生存,她們不斷磨礪自己的心理和個性,直至閃耀發光,這些磨礪與結果一樣美好而吸引人。

經濟上,她們更充滿夢幻般的魅力,她們不是寄生者,依附者,她們不像乞丐或者流浪漢那般卑微,她們是奉獻者而非索取者,她們是成功者而非失敗者。

——海倫·格利·布朗

《性與單身女孩》(Sex and the single girl)

今年我30歲,單身。

我並不是一個不婚主義者,但就像所有到了我這個年紀的姑娘甚至小伙一樣,我深切地體驗著這個世界和我們建構出的文化,對單身者的不友善,壓力以及歧視。

我們的文化不斷鼓吹著婚姻的益處,就好像單身是一種病,需要被「治療」一般。

我們善意的親友和家人,為我們的單身生活感到焦慮。

他們覺得我們一定是過得很悲慘,甚至是不是因為我們有什麼「心理問題」,所以才遲遲不願走入婚姻。

當然了,最嚇人的論調就是某些利益集團,為了讓單身人士產生恐慌而購買他們的產品,描述了一幅「悽慘」的畫面:一個獨身老人垂垂老矣,在心臟病突發的時候,只有自己的貓在身邊,最後因為沒有被及時搶救而一個人病死在家中,屍體過了好幾天,才被人發現。

是的,這一切都令我們恐慌:當我們想到自己晚年的光景,如果是在寂寥中孤獨終老,那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這些擔憂當然是有道理的,可是現在,Joy想邀請你放下盲目的恐懼,從不同的視角,去看看單身」這件事情。

1

我們生活在一個史無前例的「單身社會」中

歷史在一定程度上重複著自己,卻又在每個時代都刻上了獨屬於自己的烙印。

而我們所生活的時代,可以說是史無前例,幾乎沒有任何歷史參照的時代。

為什麼這麼說呢?

可圈可點的地方太多了,而我只想說說跟單身和親密關係有關的地方。

  • 我們生活在一個人類歷史上擁有最高離婚率的年代。

    們不在委屈自己在一段讓我們痛苦的關係中,我們不再因為背負著「道德枷鎖」而不敢離婚,我們也不再害怕因為離婚而備受歧視

  • 女性在這個國家的地位,在經濟上的獨立和受教育程度,也是史無前例的。

    雖然女性在職場和薪酬方面仍舊遭遇著不公平的待遇,但越來越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選擇進入職場,選擇在經濟上自給自足。

  • 2015年國家統計局數據:調查發現,未婚群體中,男女的城鄉和受教育程度呈兩極分化趨勢,男女存在「錯位」。

    數據顯示,未婚女性絕大部分集中在城鎮(92.5%),城鎮未婚女性中受教育程度在大學專科以上的比重達到81.1%。

    而未婚男性更多地集中在農村,農村未婚男性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比重達53.7%。

    (數據來源於網絡)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生活在城鎮,並且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可能會無法找到一個跟她合拍的男性。

  • 我們生活在在一個革命性的網絡社交時代

    一方面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有經濟實力來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另一方面我們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容易跟這個世界建立連接。

所有這些社會環境,是我們的父母根本沒有經歷過的。

在我身邊有太多熱愛生活,有生活智慧的單身女性,她們並不願意妥協。

她們在經濟上完全獨立,甚至優於很多男性。

她們不需要依靠婚姻來提供經濟保障,也不需要把自己的生命意義完全建構在另一個人身上,因為她們已經通過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和從事自己熱情的工作,創造了強大的意義系統。

甚至她們都有強大的社會支持系統,有很多好朋友,並且有非常活躍的社交生活。

她們單身,並不是因為她們「有病」,或者「眼光太高」,而僅僅是因為她們一個人真的生活得很好,而她們不願意「為了結婚而結婚」,她們願意找一個能夠提高而不是降低自己生活質量的人作為伴侶,不管是在經濟上還是在心靈上。

2

與一個不對的人生活在一起,才是世界上最寂寞的事情

「真愛」從來都不是一種救贖。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有幸聆聽了很多來訪者私密的婚姻生活故事。

在這些故事中,我聽到了太多太多不幸的婚姻,太多因為覺得自己「應該」結婚而造成的悲劇。

誠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史無前例的時代。

我們所面對的社會背景和傳統價值之間,有著強烈的碰撞和衝突。

  • 一方面,我們仍舊被要求必須在一個特定的年紀結婚,雖然我們自己都搞不清我們到底為什麼要結婚。


    女性仍舊被期待要生至少一個孩子,因為這樣她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雖然我們也很難說清楚,到底為什麼要生育。

    強大的社會文化有如我們頭腦中巨大的耳語聲,時刻鞭策著我們,還有我們周圍的親友們,要我們去遵守這些默認的社會準則。

而另一方面,我們又在經歷著振奮人心的自由和對自己人生的自主權。

我無法想像,一個讀完波伏娃的《第二性》的女性,可以跟一個要她「必須給我生兩個兒子」的家庭結合。

我也無法想像,在已開發國家遊歷或者留學回來的男性,願意跟一個沒受過良好教育或者沒頭腦的女性生活在一起。

這個信息和價值都越來越多元化的時代,我們有了更多機會把自己建構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它意味著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和獨立,同時也意味著我們更加需要理解彼此的不同。

這些矛盾和衝突讓很多人在遲疑和猶豫中,被硬生生地推入到一段婚姻中。

可是最終他們都無法欺騙自己:一段糟糕的關係,遠遠比獨自生活要痛苦得多。

最終讓我的那些來訪者有勇氣頂著仍舊強大的社會壓力,選擇離開婚姻的,也許並不是多麼讓人激動不已的單身生活,而是一段糟糕到無法忍受,讓他們每天都感覺到窒息的關係。

跟一個不合適的人生活在一起,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寂寞的事情。

因為你甚至都無法在那個「最親近的人」面前,做你自己。

強大的主流文化仍舊在給我們灌輸這樣的價值(尤其是女性):只有擺脫了單身,你才是成功的。

因為單身本身就很可恥。

我甚至曾經聽來訪者告訴我,她的母親這樣告訴她:「你現在必須找個人結婚,我不在乎你幸不幸福,反正你現在這樣單身著我覺得很丟人。

就算你以後要離婚,現在也得給我結婚!」

女性,如果是「嫁不出去」,就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

甚至這個充滿敵意的主流文化,還給沒有進入婚姻的女性起了一個羞恥性的名字:大齡剩女。

可是婚姻真的有我們想像的那樣美好嗎?

如果婚姻真的那麼美好,那麼在美國那樣一個富有,包容並且完全尊重愛情的國度里,就不會有一半以上的婚姻以結束告終了。

那些充滿勇氣,並不向主流文化妥協的單身男女們,反而是出於對自己生命的責任,不輕易進入一段可能使彼此都變得不幸的關係中。

親愛的父母們,請你們睜開眼看看你們那些還在單身的兒女們。

他們中的很多人,過得比你們想像的,要豐富精彩得多。

調查結果顯示,他們比已婚人士更多地參與公益活動和社會活動,有更多的社交,有更強大的朋友網絡(尤其是女性),更多地參與藝術活動和學習活動,更多地到健身房健身……當我們不再用一段關係來定義自己的一切時,反而跟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連接。

當然了,這幅圖景也不全然是美好的。

真的同樣有很多每天宅在家裡打遊戲,昏天黑地,黑白顛倒地刷劇,上網或者沉迷於情色網站的單身人士。

他們每天與電腦和手機為伴,吃飯基本靠外賣,情緒基本靠酒精,性,遊戲或者視頻來調節。

可是我想說,他們的生活狀態並不是由「單身」造就的。

那些放逐自己,不願為自己生命負責的人,即使在一段關係中,也毫無魅力可言。

「真愛」並不是一種救贖。

相反,成熟完整的人格,關愛,理解和疼惜自己以及他人的能力,才是一段良好關係的保障。

3

如果我一直不結婚

我們所生活的時代,已經跟我們的祖輩大不相同了。

這個史無前例的時代,也許真的沒有過往可以供我們參考。

如今很多享受著單身生活的人們,並不急著走入婚姻。

但同時,他們又承受著巨大的來自主流文化的壓力,承受著父母和親友的焦慮,承受著害怕自己「孤獨終老」的恐懼,承受著別人的不理解和不認同。

可是我們仍舊不願意妥協。

現在,尤其是作為女性,我們比以往任何時代的女性都更加有知識,有思想,有文化,更加在經濟上獨立,更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表達所有的天賦和才華,去自我實現。

這樣的女性(也包括男性),怎麼可能僅僅因為「到了要結婚的年紀」,便隨便找個人結婚了呢?

而越來越多的人也意識到,生育需要也許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本能」。

我們在養育子女中所擁有的快樂和付出的代價,跟我們想要的自我實現和自我表達之間,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當養育子女的任何功能性理由都消失時(比如「養兒防老」),我們也許會問自己:我到底為什麼要生孩子?

也許最終,我們要質疑婚姻本身:我們到底為什麼要結婚?

如果婚姻生活並沒有讓我們更幸福快樂,甚至成為了我們的地獄,那我們為什麼要結婚?

在這個史無前例的時代,我們可能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享有更大的自由,同時也需要承擔更大的,對自己生命的責任。

不要再讓「單身」成為一個羞恥性的標籤,它也可以是一種美好的生活狀態。

當我們全心地投入自己的生活,做著一份自己熱愛的事業,積極地參與著社會活動,享受一個人時的閱讀,寫作,繪畫和其他活動,擁有很多支持著自己的好朋友,在生活上願意為自己好好做飯,好好「寵溺自己」,並且一直在心靈上成長和成熟時,誰能說這樣的單身生活,比一段糟糕的婚姻生活更差呢?

我們仍舊對親密關係抱持著開放和接納的態度,只是我們不再用它來定義自己生活的全部了。

我們知道「真愛」永遠不是自己生活的救贖,我們對生命的熱愛本身才是。

我相信抱持著這樣態度生活的我們,最終並不會「孤獨終老」。

因為我們在全心投入生活的過程中,早已為自己建構了強大的社會支持系統和彼此的社群。

而真摯滋養的愛情,也只有在一個人真正完整地活著時,才可能不斷持續地綻放。

父母親友們,我們真的過得不錯。

請祝福我們,讓我們去臣服於命運的安排,也享受自己的努力。

對不起,我並不想成為你們口中說的「更好的自己」,我只想成為我喜歡的自己。

對不起,我成為我喜歡的自己,並不是為了「嫁個好男人」,而是因為我熱愛生命本身,因為我願意對自己的生命,承擔全部的責任。

【本文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授權】

作者簡介

Joy Liu,心理諮詢師,心理作家,業務插畫師,存在主義哲學和後現代心理學踐行者,中科院心理所後現代合作對話教學團隊助教,繁榮成長工作坊,邀請你一起,做自己生命的專家:繁榮成長工作坊 (FlourishingParty)。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剩女還在剩著,這就是原因

本人今年29,某三本學校教師,相親屢屢不成,原定目標是想30之前結婚,現在恐怕難實現了。都說女性30是道砍,內心不免有些恐慌。我所在高校裡面就有好些大齡未婚女老師,學校一般女多男少,我們學校男老...

亞洲女性單身現象上升,合理嗎

心理嘀咕近日,哥倫比亞大學的錢岳博士在某演講平台再次講到了「我們為什麼結婚」的話題。演講中,她列舉了亞洲一些國家地區四十年間30-34歲女性中未婚單身的比例,像台灣地區從1970年的2%升至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