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大停課下惡化的「無動力世代」問題| 林世峰 - 獨立評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希望透過傳遞學習故事和思考方法,去同理並引導在書堆中掙扎的中學生探索自我價值與學習的意義。

後疫情時代的優質教育:有意義的幸福學習. 劇作家梅 ... 中小學教育 【投書】「學習動力」與「學習意義」:防疫大停課下惡化的「無動力世代」問題 作者 林世峰 2021-06-07 再豐富的資源、再精實的課程、再高超的教學,如果學習者本身在這當中找不到意義、沒有動力,學習成效都相當有限。

圖片來源:本文圖片皆為作者提供。

已成功複製連結 直到疫情大停課,被迫要進行同步線上教學,大家才發現,平常在學校的學習步調是多麼緊湊。

老師很辛苦,久站在沒有學生的教室中,一整天對著機器講得聲嘶力竭;學生很辛苦,蜷縮在沒有溫度的桌面前,一整天盯著螢幕看得眼乾頭暈;家長很辛苦,孩子與工作兩頭燒,一整天弄得手忙腳亂。

疫情無奈之下的權宜之計無可厚非,但也導致學生、老師與家長陷入迷惘與混亂。

線上教學一定牽涉到軟硬體的問題,因為種種資源、技術能力或操作熟悉程度的落差,網路斷線、音訊不佳或會議閃退等各種疑難雜症都不少見,導致老師的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學習成效有的超前、有的落後。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來個由上而下統一施測的期末考,不公平的問題就會浮現。

幸運地,台灣擁有體制內外教育工作者用心打造的平台,還有一群第一線熱血的老師們,透過社群媒體、遠端會議軟體等管道,及時伸出援手、不斷交流精進,後來教育部也表示停課期間,居家線上學習的課程、教學與評量方式等,學校可以彈性多元方式處理,讓台灣教育在這次困境中仍然懷抱希望。

許多學生不論學習成就多高,都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而學。

遠距上課背後,低落的學習動力 不難想像,採遠距方式授課,對很多老師來說真的是一大挑戰。

資深的老師們可能有的對電腦的操作不是很在行、有的不習慣對著鏡頭講課。

更何況,實體課改為線上課程,只能集中講學習內容,少了平常自然的互動交流,不僅須要準備更多材料,而且錄影時反覆增刪,要比平時上課花費更多功夫。

老師一個人在家裡錄影、轉檔,仔細一點又要調音,然後再上傳到教學平台,從前置作業到後製處理,繁瑣又不熟悉,不疲憊也難。

看到老師們在這艱難時期堅守崗位、用心教學甚至積極進修,其實自己挺汗顏的。

線上同步教學或觀看預錄影片的時候,一會兒吃東西、一會兒滑手機,難免分心,多少辜負了老師們的苦心。

我自認我算是念了自己非常熱愛的科系,對所學都有一定程度的興趣,但線上學習的體驗還是差強人意。

於是,我不禁納悶,走出教室、離開學校,光靠螢幕和鍵盤,如果沒有足夠強烈的內在動機,廣大的學習者在家怎麼堅持自主學習呢? 說到遠距教學,常聽到的就是學生在家打開筆電、打開軟體,確定自己已經掛在網上後,便開始自顧自的滑手機,甚至直接用電腦切換視窗看東看西,滑FB、逛IG,或在LINE聊天室閒話家常,誇張一點還有直接滾回床鋪睡回籠覺的,或是直接看起了電影的。

畢竟坦白講,就算臉對著鏡頭,螢幕也不一定是上課畫面啊!而對於預錄的教學影片,也經常聽說有學生一拖再拖,直到考前才開好幾倍速囫圇吞棗,一次追劇似的全部看完。

去年底,台大舉辦未來大學高峰會,發表要院系鬆綁學制、幫助學生找回動機的願景,現場請到多位台大生分享在升學路上的真實心聲。

有的一路以來追逐第一名,成了第一名後人生卻頓失方向;也有的進了大學,忙著修齊繁重的必修學分,根本沒空探索自我。

驚人的真相是,許多學生不論學習成就多高,都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而學。

那些在教室裡趴著打瞌睡的學生,自然很難冀望他們在螢幕前會更聚精會神地跟著老師的節奏學習。

更何況,即使是教學技巧一流、班級經營經驗豐富的老師,要想在線上遠距課程達到一樣的教學成效,也需要絞盡腦汁。

心理學中,驅動人類行為的「外在動機」遠遠不如「內在動機」。

在停課不停學的情況下,隨著學習者脫離學校與教室的脈絡,外在動機將顯著地降低。

當薄弱的內在動機暴露在家中、網上的種種誘惑前,「無動力世代」的問題恐怕會更加惡化。

究竟,我們該怎麼辦? 在此,我希望能圍繞防疫「停課不停學」這件事,基於從「學習意義」出發追尋「學習動力」的觀點,結合個人經驗與研究成果,針對抗疫停課下遠距教學的相關配套措施及「無動力世代」學習動機低落的問題,提出淺見供各界參考。

願能和大家一起腦力激盪,一起在防疫停課下再思何謂理想的學習及優質的教育。

「無動力世代」學習動機低落的問題,能怎麼被解決? 為了考試而讀書、為了標籤而學習 我大三曾經擔任台大升學輔導種子計畫的解題與輔導老師。

原本期待著學弟妹會主動來和我討論如何撰寫讀書計畫、做研究,卻發現他們的問題是:「學長,我讀書感覺好空、好累、好悶」、「學長,我學這些到底為了什麼?」這些問題,讓我彷彿也回到當時終日準備大考的日子,看見那個曾經迷失在學海,不知道讀書、考試的意義與價值為何,因此也感到好空、好累、好悶的自己。

中學生與大學生被稱作「無動力世代」,來自新聞媒體的報導令人不忍直視,來自專家學者的沉痛呼籲不斷,但教學現場的問題卻未見好轉。

過去的資料顯示,大一新生中有三分之一認為自己所選的科系不符原來的期望,另有四分之一考慮轉系或轉學。

深入調查發現,志趣不合是主要原因,絕大部分學生在進了大學後才真正知道科系對學生特質的需求是什麼。

在中學,根據親子天下的「學習力大調查」,過半數的中學生學習動機低落;近8成老師認為學生的學習動機匱乏;近6成學生放學後對主動求知意興闌珊。

事實上,已經有太多案例證實,為了考試而讀書、為了標籤而學習,不問意義與價值,讓我們面對知識有距離感、身處體制有疏離感,甚至產生嚴重的自我懷疑,影響到心理健康。

同時,也已經有太多時事證明,課綱再新,也很難追上日新又新的世界;由上而下的教育政策再強而有力,恐怕不及由下而上的學習動能。

前陣子台灣的高中生自行提案的廢除學習歷程檔案連署,近萬人附議,就是一個警訊,提醒我們:素養再怎麼重要,教育當局再怎麼苦口婆心,如果學生沒有自己覺醒,沒有打從心底意識到學習的意義,那一切努力都將是事倍功半的! 如果在學習路上不能找到一些心安理得的解釋,只能反覆地機械性地操作或背誦,就會感到空虛、壓力甚至焦慮。

無動力世代的問題,是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 相較於實體課程,一般線上課程在資訊留存率、學習行為數據的蒐集分析等方面上有其優勢,但的確也面臨許多挑戰。

例如過度仰賴網路基礎建設,缺乏實作練習、即時反饋與社交互動,學習者低落的完課率與學習動機,更傷透了教學者的腦筋。

少了師生互動、團體動力或課堂規約後,學生在實體教室的迷茫,搬到網上往往不減反增。

無論是在教室裡還是螢幕前,面對考不完的試、讀不完的書,許多人始終都沒有好好想過一個單純的問題,到底自己為了什麼而學習? 舉例來說,大一有許多共同必修,像是微積分、統計學、大學國文之類。

當學生在學習這些基礎科目時,往往會有這樣的念頭:「這和我有什麼關聯呢?」「我為什麼要學這些?」「學完這些有什麼用?」「如果我之後確定不會用到這些東西,那我何必辛辛苦苦花時間學?」還有些必修課,像是國企系的會計學、中文系的聲韻學或心理系的普物、普化,也常有大學生因為不清楚這些科目的意義而產生困惑。

這些東西和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能用在未來的職涯上嗎?能用在自己關心的議題上嗎? 如果不能找到一些心安理得的解釋,我們在學習的路上,經常只能反覆地機械性地操作或背誦,而感到空虛、壓力甚至焦慮。

也就是說,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造成學習動機匱乏的原因,很可能與無法獲得自我價值感與生命意義感有關。

我在台大曾和同學們做了一個「青少年心理學」研究,題為〈自我價值感、生命意義感與青少年的學習動機的關聯〉。

針對無動力世代的現象,我們試圖挖掘出更深層次的原因,看看到底是什麼心理機制導致學習者的動機低落。

研究結果指出,「生命意義感」、「自我價值感」都與「學習動機」呈現正相關,且自我價值感與生命意義感可以預測學習動機,意即低自我價值感或低生命意義感的青少年,其學習動機也會是相對低的,反之亦然。

每個人都非常清楚自己正在學什麼,像國英數社自,或是統計微積分。

後來,有些人覺悟到「學習如何學習」比「學習什麼」更重要,開始想法子、找策略。

但是,到了今天這還遠遠不夠,我們必須再向上提升,開始思考「為何而學」這個問題。

更進一步講,「無動力世代」學習沒有動力,是因為學習沒有意義,是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學習。

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曾提出,要想從瑣碎且僵化的「機械式學習」,轉為真正有效的「意義學習」,關鍵在於學習者是否將新的學習內容和既有經驗、認知結構取得聯繫。

延伸來看,綑綁天賦或釋放潛能僅一線之隔,端看學習者的知識記憶、解題計算及實驗操作,和自我、生活及社會,在點、線、面上是否取得更緊密的聯繫。

心理學家弗蘭克獨創「意義治療」,核心理念就是:領悟到「為何而活」的人,可以肩負一切,同樣地,升學路上壓力巨大、外面世界荊棘遍佈,唯有領悟到「為何而學」,找回豐富深層的「學習意義」,我們才能承擔一切,得到源源不絕的「學習動力」向前邁進。

正向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曾指出,生命意義是幸福感的必要元素。

從未知的變異病毒到未知的變遷氣候,我們這個世代已經面臨太多複雜難解、前所未有的問題。

我們不能再容忍任何知識只是用來應付考試而沒有活用,我們不能再容忍任何天賦只是用來適應體制而沒有創造。

我們希望透過傳遞學習故事和思考方法,去同理並引導在書堆中掙扎的中學生探索自我價值與學習的意義。

後疫情時代的優質教育:有意義的幸福學習 劇作家梅特林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經典《青鳥》,在我讀來,不只是一部大師鉅作,更是你我的學習生活都能借鑒的教育啟示錄。

它最核心的寓意在於:向外尋覓時,別忘了傾聽內在世界的低吟。

帶來療癒的青鳥,不在外頭,就在家中,就在心中。

教育改革、新課綱真正發揮作用的關鍵,在於學習者的覺醒。

再豐富的資源、再精實的課程、再高超的教學,如果學習者本身在這當中找不到意義、沒有動力,學習成效都是相當有限的。

因此,當務之急在於:讓每一個學習者意識到,是自己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起全部的責任。

與其抱怨大環境、埋怨制度,不如先透過自我對話深入探索自己的「學習意義」,甚至進一步繪製成一張「學習意義心智圖」──我為什麼要學習?基於這樣的出發點,怎麼學更好?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又該如何經由學習實現理想的生命版本?哪些科目帶來挫折感?該如何補強不足、提升自己?學什麼帶來成就感?可以如何進一步昇華優勢、造福他人?學習如何結合個人興趣、社會需求,成為自我成長、社會發展的養料與力量? 秉持上述理念,我曾發起「學習意義青鳥計畫」,和一群來自超過20個不同科系、不同學校甚至不同國家的夥伴創立了「台大青鳥教育社」,希望透過傳遞學習故事和思考方法,去同理並引導在書堆中掙扎的中學生探索自我價值與學習的意義,一起打開未來活用所學、開展生涯的可能性。

學期間,我們透過講座與讀書會共學;寒暑假,我們透過工作坊與營隊,到社區高中甚至是偏鄉,幫助中學生重新找回對學習的信念,照亮未來學業及職涯發展的方向。

團隊也曾邀請台大的老師、學長姐與體制內外的教育工作者,一起和同學們分享經驗,包含心智圖法、設計思考、生涯教育、終身學習等方法及概念,還有他們活用所學、體會生命最真實感人的學思歷程。

從同學、教授、校友再到業界講師,他們始終心繫於幫助更多在教育體制無法適性發展的學生們,令我非常感動。

「無動力世代」的問題複雜又龐大,尤其疫情下,我們亟需虛實整合的方案。

但願有一天,每一張埋首苦讀的臉龐,都因為心懷信念而神采奕奕。

從「學習意義」出發找回「學習動力」 回到防疫「停課不停學」的現狀,我認為,教與學雙方都要積極配合,老師們盡心盡力,學習者更要盡到本分。

不然,老師們在線上教學時,既要聚焦在和學生目標有關的內容、選用能引起學生興趣的素材,還要安排不同難度的活動、適度放入挑戰或學習獎勵,如此費盡苦心,如果學生忽略連結自己與所學的責任,根本無心向學,到底為誰辛苦為誰忙? 放到更大的脈絡來看,除了設計線上課程時運用各種提升學習動機的策略之外,轉移學習主控權、放慢教學進度、減量學習內容,給予學習者足夠時間與空間找回自己,更是重中之重。

例如由上而下的考試、定期測驗比例不妨降低,由下而上的探究實作報告、自主學習計畫等則可以多一些。

這不僅有助於緩解因資源不均導致不公平的問題,而且人一旦開始探索學習的意義,開始渴望藉由學習向上提升,將會開始千方百計地尋找他需要的一切學習資源,甚至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獨特學習方式。

如此一來,平台、課程將得到善用,知識、技術將得到活用,學習體驗中的每一刻,都將自然而然地流露喜悅,家長和老師們也都可以鬆開緊皺的眉頭了。

「優質教育」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焦點之一,今天疫情撕出了一個口子,讓我們隱約看見,未來的優質教育或許就是「有意義的幸福學習」──引導學習者從「學習意義」出發找回「學習動力」,甚至是學習體驗中的意義感與幸福感。

而這個教育大夢,我們願集眾人之力,各界集思廣益、共同努力實現。

(作者就讀台灣大學心理學系,雙主修中文系,修習教育學程與神經生物認知科學學程,並於臺大親子關係實驗室進行人格及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曾創辦「臺大青鳥教育社」、發起「學習意義青鳥計畫」。

) 瀏覽次數:4856 已成功複製連結 訂閱電子報 給您當週最熱議題,飽覽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編輯推薦 【投書】「全自動」的芬蘭大學生,不靠老師靠自己! 【投書】線上學習,到底讓大學生學到什麼? 大學不是學習終點:即使繞了一大圈,人生也不會有白走的路 延伸閱讀 關鍵字: 自主學習 教育 學習 遠距教學 防疫 公共衛生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讀者投書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獨立評論@天下」歡迎讀者投稿。

投書時請加註「獨立評論@天下讀者投書_您的姓名」字樣,以加快我們的處理速度。

本站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

投稿請至:[email protected]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讀者投書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獨立評論@天下」歡迎讀者投稿。

投書時請加註「獨立評論@天下讀者投書_您的姓名」字樣,以加快我們的處理速度。

本站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

投稿請至:[email protected] 熱門文章 1 永靖媳婦看《茶金》:餘三館及羅厝天主堂之旅 2 【哲學諮商室】你後悔喜歡王力宏嗎? 3 從《茶金》看見女人揮灑出的一片天 4 我該擔心心理師討厭我嗎?由王力宏離婚風波談心理諮商倫理 5 《茶金》「四萬元換一元」風暴:對台灣的了解永遠不夠 訂閱電子報 時事、國際、社會、教育、性別⋯⋯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飽覽當週最熱議題與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支持獨立評論,成為天下雜誌全閱讀訂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