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症有13個症狀!5招立刻緩解、治療方法全圖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恐慌發作通常是在身邊沒有任何危險或威脅,旁人完全看不出異樣的情況下,且常是在出乎意料的情境,甚至是睡夢中,患者突然感到強烈的恐懼、害怕災難 ...
正
|
簡
×
搜尋
首頁>副刊>生活>健康1+1>圖解健康>正文
恐慌症有13個症狀!5招立刻緩解、治療方法全圖解
文/吳迷
恐慌症症狀究竟有哪些、發作時如何緩解?如何治療?(健康1+1/大紀元)
「我覺得像是要窒息一樣」、「感覺自己快要死了」、「好像世界末日來臨」⋯⋯這些是恐慌症患者在恐慌發作時的感受。
但是在無法切身體會的旁人看來,可能會懷疑:真的像他們說的那麼嚴重嗎,是不是在誇大其辭?然而,這些確實是恐慌症患者的真實感受。
那麼,恐慌症究竟有哪些症狀、發作時如何緩解?如何治療?本文用圖解帶你一次看懂。
恐慌症和恐慌發作,不是一回事?
在介紹恐慌症是什麼之前,首先需要釐清恐慌發作(panicattack)與恐慌症(panicdisorder)的區別。
一個人恐慌發作了不代表罹患恐慌症。
要確定是否罹患恐慌症,需要考量恐慌發作的頻率。
也就是說,當某個人第一次經歷恐慌發作,未必是恐慌症;但若反覆出現數次的非預期性恐慌發作,則可以進一步確定罹患恐慌症的可能性。
恐慌症屬於焦慮症的一種。
恐慌發作通常是在身邊沒有任何危險或威脅,旁人完全看不出異樣的情況下,且常是在出乎意料的情境,甚至是睡夢中,患者突然感到強烈的恐懼、害怕災難發生、感到失去自我控制等,這些就是非預期性的恐慌發作。
有些患者在初次經歷恐慌發作時,可能會以為自己心臟病發作,因此前去檢查心臟功能。
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提及,每75個人中可能就有一人經歷恐慌症。
通常來說,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
恐慌症常見13個症狀!每次發作持續10~20分鐘
恐慌發作是突然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恐懼感,而這樣的感受通常是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強烈的不適感可能在10分鐘之內就達到高峰,而一次發作通常會持續10到20分鐘。
恐慌症有時可能一週內發作數次,或是一天之內多次發作,而患者常會持續擔心不知何時到來的下一次恐慌發作,生活在憂慮之中。
在恐慌發作期間,患者會經歷以下症狀:
恐慌症發作的常見13個症狀。
(健康1+1/大紀元)
1.心悸或心跳加快,感到心臟怦怦跳
2.出汗
3.發抖、顫慄
4.呼吸困難或有窒息感
5.哽塞感
6.胸部疼痛、不適
7.噁心或腹部不適
8.頭暈暈眩、步伐不穩或幾近昏倒
9.打冷顫或發熱
10.肢體有麻木、針刺等異常感覺
11.有失真感(derealization)或是失去自我的感覺(感覺身體和心智脫離)
12.害怕自己失控或是覺得快要瘋了
13.害怕即將死亡
恐慌症除了符合以上至少四個症狀之外,醫師在診斷時,還有一個考慮條件,就是至少一次恐慌發作中,須包含下列1~2個狀況(而且為期一個月或更久):
●持續關注或擔心恐慌再發作,或擔心發作的後果,如擔心失去控制、心臟病發作、快要瘋了。
●出現一些與恐慌發作相關而明顯適應不良的行為,如由於擔心或害怕而去避開過去恐慌發作過的地方,或是做出避免恐慌發作的行為,像是避免運動或是避免不熟悉的情境。
恐慌症的原因有哪些?
就如同其他許多的精神疾患一般,促使恐慌發作的因素眾多,而至今也未有定論。
有學者認為患者大腦在應對恐懼時可能特別敏感,也有的學者認為患者可能將無害的身體感覺誤解為是一種威脅。
目前醫學界提出一些假設,認為可能的影響因素包括遺傳,患者可能具有恐慌症的家族史,其它因素如童年遭遇困境、生活壓力、性格、社會心理因素等,或是也可以從神經生物學以及認知的觀點來理解恐慌症的原因。
●腦神經生物學變化
研究學者發現,恐慌症可能與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如正腎上腺素、血清素、GABA的不平衡有關。
其中在大腦與恐懼反應相關的重要部位稱為藍斑,這是正腎上腺素的主要發源地。
當正腎上腺素大量分泌時,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就會反映出心跳加速以及其它身心反應變快,使人們可以快速應對緊急情況。
因此,實驗上若提供增加藍斑活動的藥物則會誘發恐慌發作,而減少藍斑活動的藥物則能減少恐慌的發作。
●認知問題
把恐慌症歸因於「認知問題」的觀點認為:患者把身體的改變進行「災難化」的錯誤解釋,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把身體感覺,如心跳加速、頭暈等,過度解讀成即將發生的毀滅性徵兆,就會形成恐慌發作。
例如一個人可能把心跳加快的感覺解讀成心臟病的突然發作。
而在這個過程中,焦慮顯然因為這樣的解讀而增加,然而焦慮增加則會進一步產生更多的身體感覺,因此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恐慌症的情況。
這樣的觀點目前得到許多證據支持,可以在實驗室中經由實驗方法的設計而引發。
恐慌症的3大治療方法
恐慌症的治療重點在於減輕或是消除症狀,而且恐慌發作能夠被治好或克服。
在治療方法上,通常結合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最為有效。
除此之外,還有多種療法,如音樂療法、芳香精油療法、按摩、針灸、減少咖啡因的攝取、限制酒精等等,但建議患者和醫師討論溝通後再決定用哪一種。
恐慌症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和中醫治療等。
(健康1+1/大紀元)
1.藥物治療
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s)、正腎上腺素與血清回收抑制劑(SNRIs):一開始,醫師會評估患者的過去病史以及身心狀況後開立適合的藥物配方。
考慮到療效、副作用、安全等情況,這兩種藥物是目前治療上較常用且最適合的第一線藥物,但這些藥物需要在患者服用後約4~6週才能漸漸出現治療效果,也會引起副作用如頭痛、噁心或難以入睡,但這些副作用通常不會太嚴重。
三環抗憂鬱劑(TCA):在治療上雖然有效,但過量可能會產生毒性,因此漸漸不被用於治療恐慌症。
苯二氮平類藥物(BZD):這類藥物由於效果相較前三者來得低,主要作為輔助型用藥,但需要注意其戒斷性以及耐受性的問題。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eta-blocker):雖然醫師較不常為恐慌症患者開立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但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可以幫助患者控制恐慌症中某些身體症狀,如心跳加快等。
隨著科技發展,藥物改良後副作用也逐漸減低。
患者在服用藥物後可能會因副作用感到不適,但大部分副作用是暫時性,建議不要因為藥物副作用而自行減少藥量或是停藥,又或者是想到再吃,否則可能達不到治療效果。
2.心理治療
在心理治療方面,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是主要的治療手段,這是一種結合認知療法與行為療法的方法。
在認知上,主要是改善患者可能導致恐慌的思考模式。
治療師會和患者一起討論,並協助患者仔細覺察伴隨恐慌發作而來的想法與感覺,並由此了解患者的認知模式。
通常患者的認知模式有些扭曲,如同前面所說,他們傾向對身體感覺有錯誤的解讀,而產生更多焦慮,進一步引發更多身體感覺,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治療師將協助患者辨識在這樣的惡行循環中首先出現的錯誤解讀為何,並進一步改變患者的反應。
例如:當患者想到「我恐慌症要發作了」或是「我快要死了」,治療師會教導患者改用其它句子來思考,如「我只是感覺很緊張,會過去的」、「這個症狀只是十分恐怖,但我並不會死」等等。
在行為上,主要是協助患者改變行為模式,或是習得一些改善恐慌的技巧。
有的治療師會刻意讓患者出現與恐慌相關的身體感覺,如患者在恐慌發作時可能感覺喘不過氣,就會要求患者快速呼吸幾分鐘,而引發類似喘不過氣的症狀。
但患者是在安全的環境下經歷這些症狀。
同時,治療師會教導患者學習因應方式來改善,如運用腹式呼吸法以避免過度換氣,或是通過肌肉放鬆訓練來改善身體感覺。
隨著這樣的練習推進,患者將不再把身體的感覺認為是即將崩潰、失控的狀態,而會逐漸感到是可預測、自己可以控制且無害的情況。
3.中醫治療
在古籍《黃帝內經》中提到:「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因此治療上主要以內在的陰陽平衡調理為主,如疏肝理氣、健脾益氣、滋陰降火,進而開立中藥方。
中醫治療使患者亢奮的交感神經系統能稍微平靜下來,並提升狀態過度低下的副交感神經系統。
重要的是,中醫療法能使人在整體狀況達到平穩,且不帶有西醫藥物的副作用。
恐慌發作怎麼辦?5招立刻舒緩
恐慌發作時,除了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之外,可以採取以下做法,以緩解恐慌發作時的身心症狀:
恐慌發作時,可用腹式呼吸、轉移注意力、反駁自己負面想法等方式舒緩。
(健康1+1/大紀元)
1.運用腹式呼吸法,或是其它呼吸放鬆方法以控制呼吸。
2.轉移注意力,將自己的注意力從關注恐慌發作中轉移,並坐下休息。
如正在上學、上班,可以試著先緊緊抓住椅子的把手。
當在開車時恐慌發作,需馬上將車停靠路邊,或將注意力專注在前面的車牌。
3.反駁自己的負面想法,如「我快要瘋了」、「我快要死了」,代換成「恐慌發作不會讓人瘋掉」、「不會死掉」。
告訴自己「我不會瘋掉」、
4.不斷加強正面想法:「很快就會過去的」、「雖然恐怖但我不會有危險」。
5.穴位按摩:發生心悸、胸悶、喘不過氣時,用指甲用力掐按內關穴(腕橫紋向上三橫指寬處,手腕兩筋之間。
),以及神門穴(腕掌橫紋上,小指側肌腱內側的凹陷處。
)。
藉由按壓以上穴位使情緒與身體狀態穩定下來,並慢慢深呼吸,增加身體氧氣量。
參考來源: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院、美國心理協會、美國焦慮與憂鬱症協會、《變態心理學》、《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一篇看懂健康知識:圖解健康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恐慌症:極度焦慮時4個穴位讓你放輕鬆
· 憂鬱症有4大症狀怎樣改善?治療和飲食全圖解
· 思覺失調症有2類症狀如何治療?中醫3招緩解
責任編輯:李清風◇
相關文章
胃脹、喉嚨卡是胃食道逆流還是焦慮症?圖 2018-01-23中醫治療「憂鬱症」疏肝解鬱補養心神圖 2018-02-01符合3個特徵是「焦慮症」醫師教你擺脫焦慮 2019-01-19走出黑暗谷底台灣女教師的神奇經歷圖 2020-06-15遠離憂鬱症1個秘訣最平凡卻最有效圖 2020-07-22如何緩解疫情給孩子帶來的焦慮?圖 2021-01-15很多人呼吸方式錯了5種超實用呼吸法甩掉壓力圖 2020-12-27病毒帶來可怕精神疾病?精神科醫師析4大原因圖 2021-01-10打中國滅活疫苗和感染新冠出現相似病理變化?圖 2021-12-08Omicron變種危險性一次看3大原因令全球擔憂 2021-12-02
最新文章
跑步主要靠「肩胛骨」!馬拉松醫師教你正確跑姿
順陰陽五行之道冬至過後怎麼養生怎麼吃?
三大最營養食材第一名是1種堅果
室內晾衣服快速晾乾、沒臭味!只要簡單7招
頭部有回春穴位!按7穴位和法令紋說拜拜
編輯推薦
睡不著、睡不好?害你失眠的7種壞習慣
10個護心飲食方法公開美心臟協會睽違15年更新
茶竟然如此神奇喝對能抗炎、減肥又提神
葡萄皮、籽都別吐!這樣吃防癌抗老
大蒜保存對了嗎?3招長久存放不怕變黑變質
大紀元頭條
「改變人生的演出」神韻加州硅谷爆滿落幕
美國明年這些食品繼續漲價部分高達20%
日本法輪功學員向李洪志大師恭賀新年
拜登承諾增加試劑生產讓美國人更易測試
神韻再臨聖地亞哥各級政要褒獎歡迎
【2021年終盤點】科技有哪些突破及進展
美CDC縮短新冠患者隔離期10天減為5天
拜登簽國防授權法軍費增5%應對中俄挑戰
評論
「大紀元將選取精彩讀者評論在全球報紙版面上刊登,請您与我們一起記錄歷史」
「大紀元保留刪除髒話貼、下流話貼、攻擊個人信仰貼等惡意留言的權利」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
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
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我同意×
延伸文章資訊
- 1恐慌症有13個症狀!5招立刻緩解、治療方法全圖解
恐慌發作通常是在身邊沒有任何危險或威脅,旁人完全看不出異樣的情況下,且常是在出乎意料的情境,甚至是睡夢中,患者突然感到強烈的恐懼、害怕災難 ...
- 2心好累!聆聽11個身體求救訊號,正面化解恐懼不安,找回你的 ...
臨床心理學家與副主任Neda Gould博士告訴我們:「當一個人感到焦慮時, ... 顫抖可能是因為焦慮引起的激素突然增加,而跟著一起出現的副作用。
- 3為何明明沒發生什麼事,內心卻常感到恐懼?醫學博士解密!
中文有個詞彙是「紙老虎」:指任何讓我們內心感到害怕萬分,實則不足為懼的事件。換言之,我們以為是老虎,其實只是紙做的。恐懼是錯覺,源自內心。
- 4如何擺脫焦慮?親愛的,你最需要的是「原諒自己」 - 天下雜誌
「我害怕失敗。 ... 每次你出門,只要身處人多的地方,你就開始感到焦慮。你害怕被眾人環繞,就像在擁擠的巴士上,你會感覺到燥熱、噁心。
- 5什麼是恐慌症? - 康健知識庫
恐慌症其實是焦慮症的一種類型,恐慌症的患者平常好好的,但在某個時刻,猛然感到一陣焦慮、恐慌,有強烈的死亡威脅感,覺得自己快要死了,伴隨強烈恐懼感而來的全身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