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長哲/抗精神病藥物的善與惡 治療vs. 副作用的天秤兩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第二代抗精神病劑剛問世時,藥廠確實是這樣做宣傳行銷的。

但在大量及長期處方第二代抗精神病劑給病人服用後,精神科醫師們發現第二代抗精神病劑雖較 ... 贊助深度×開放×非營利贊助訂閱深度×開放×非營利贊助訂閱深度×開放×非營利評論專題攝影多媒體議題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評論系列1蔡長哲/抗精神病藥物的善與惡──治療vs.副作用的天秤兩端評論4/14/2019文/蔡長哲(台中美德醫院院長、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常務理事)攝影REUTERS/RussellBoyce/達志影像醫療精神疾病心理評論4/14/2019文/蔡長哲(台中美德醫院院長、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常務理事)攝影REUTERS/RussellBoyce/達志影像醫療精神疾病心理評論4/14/2019文/蔡長哲(台中美德醫院院長、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常務理事)攝影REUTERS/RussellBoyce/達志影像醫療精神疾病心理公共電視熱播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網路社群媒體上引發不少討論。

其中對於精神疾病的病症與病人處境的刻畫,在台灣戲劇中少見地深入。

劇中「應思聰」一角是思覺失調症思覺失調症是指在思考、情緒、行為和認知上發生障礙的疾病,病人常出現的症狀有幻聽、幻覺、妄想、社交功能障礙,並常伴隨著其他精神症狀,如抑鬱症和焦慮症。

的患者,把思覺失調症初發病時的症狀詮釋得絲絲入扣,眼神、動作、表情皆十分到位,非常接近我在診間或病房看到的病人的症狀表現。

唯一讓我擔心的是,應思聰一次住院後,他的姊姊應思悅去醫院探訪他,他出現臉部抽搐、話語含糊、反應遲滯的症狀,劇裡的精神科醫師特別解釋「這是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會出現的副作用──錐體外症狀」。

我的第一個念頭是,這演員很專業,演得確實像病人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後,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但第二個念頭卻是:完蛋了,會不會讓剛出現精神病症狀的病人更有拒絕服藥的理由?或是病人家屬更不敢帶病人到醫院就醫了?先說明一下,什麼是「錐體外症狀」(Extrapyramidalsymptoms,簡稱EPS)?簡單說,就是主管身體運動系統的大腦受到某些干擾(如:藥物、腦性麻痺或副甲狀腺機能低下等狀況)導致無法正常靈活作用時,會發生身體肌肉張力異常、類巴金森氏症、肢體僵硬或靜坐不能(Akathisia)等現象。

精神疾病是人的思考、情緒、知覺、認知及行為的功能表現異常,導致相對應的症狀的出現。

以《與惡》劇中應思聰的症狀而言,主要呈現的是思考能力、現實判斷及邏輯推理功能的異常及幻聽、被害妄想、關係妄想等症狀,伴隨前述症狀而來的是激躁、社交退縮或不處理個人儀表等異常行為。

我常跟我的病人及家屬說,人的思考、情緒、知覺、認知及行為是由大腦所主導及控制;精神疾病,其實是「大腦」生病了,和心臟、肺臟或胰臟生病一樣,要用藥物治療。

精神疾病不是「心病」。

我曾在門診遇過家屬帶著病人來看診,家屬對我說:「醫師,我小孩得了心病,心病要用心藥醫,請你不用開藥,跟我小孩聊聊天就好!」我則跟他們說:「該值得慶幸的是,得了精神病還有藥物可以治療,若得了某些病,像某些癌症或罕見疾病,連希望有藥物治療都不可得!」抗精神病劑之「善」:病人得專業救助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種類很多,至少可以分成抗精神病劑、情緒穩定劑、抗憂鬱劑以及鎮定安眠藥4大類,以劇中應思聰服用的抗精神病劑來說,它分成第一代及第二代抗精神病劑。

第一代抗精神病劑是1950年代初期才被研發的藥物,距離現在也不過是60幾年前,才有治療精神病的藥物出現。

在此之前,思覺失調症因為沒有藥物可供治療,精神病患者所接受到的處置方式千奇百怪、甚至飽受折磨。

西方的精神醫學史上,約西元前4世紀的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的年代,認為精神疾病如同其他身體疾病一樣,是由自然因素所引起,且需要醫學的治療。

到了中古黑暗時期,受到宗教的影響,認為精神錯亂乃是魔鬼附身的現象,當時會把病人用火燒死,或用棍子打,企圖為之驅魔,或用烤紅的鐵棒燒病人的前額,想使病人恢復理智,有些甚至在病人頭部開個小洞,想放出污濁之氣,希冀以此來治癒病人。

在無技可施之後,也只好將病人長期關在療養院中,以鐵鏈鏈住,這是精神醫學的黑暗時代。

時至今日,台灣本地的某些病人家屬,仍然相信精神病人是「卡到陰」,會帶著精神病人到宮廟問事,請師父或乩童祭解病人的冤親債主!我也遇過家屬帶著初次發病的病人來門診求醫,說是經過某宮廟的乩童神明指示,要病人來精神科就診,我也驚奇的發現,透過神明指示來就醫的精神病人,雖然不一定有病識感患者能察覺自己健康出現異狀,並願意就醫的知覺能力。

,但其服藥的順從性特佳!服藥順從性高,當然藥物的治療效果也不錯,這也算是精神病人接受抗精神病劑治療的「善」的部分!抗精神病劑之「惡」:副作用的產生無可諱言,第一代抗精神病劑有其副作用,主要的副作用就是錐體外症狀──這是病人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劑可能出現的藥物治療「惡」的部分!我之所以說「可能」出現,是我覺得透過精神科醫師調整藥物處方及給予解副作用藥物,我們確實能讓這「惡」的部分減少出現或甚至不出現。

1970年代開始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劑治療精神病人。

很多人可能會問,是不是讓精神病人改服第二代抗精神病劑,就沒有副作用了?在第二代抗精神病劑剛問世時,藥廠確實是這樣做宣傳行銷的。

但在大量及長期處方第二代抗精神病劑給病人服用後,精神科醫師們發現第二代抗精神病劑雖較少有錐體外症狀的副作用,但它卻有另一種常見的副作用──代謝症候群,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過低。

代謝症候群不像錐體外症狀在藥物治療的初期就會出現(如同劇中應思聰在第一次住院且首次服藥後就有錐體外症狀),而是通常在服用藥物更長的時間後才會出現。

除了肥胖有外觀形體的改變,可以讓病人或家屬注意到之外,其他像高血壓、高血糖、高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過低等現象,若未刻意去量測,一般人幾乎不會注意,也常忽略這些數值其實已經不正常了。

所以,醫師對於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劑的病人,會根據每人的身體狀況,定期請病人檢驗上述項目的數值,若不正常,會醫囑病人改變飲食的內容,力行規律的運動及減輕體重,也可以讓病人改服用其他比較沒有代謝症候群副作用的抗精神病劑,讓病情緩解,同時也沒有太大的藥物副作用。

精神科醫師就是善與惡的擺渡人門診中,確實會有家屬對我說:「醫師,給我的孩子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劑吧!它不是比較沒有副作用嗎?」我的回答常是:「藥物都有副作用。

用藥的重點應該是看那藥物對治療你孩子的精神病症狀有沒有效。

如果一種藥物沒有副作用,但對於精神病症狀的療效卻不理想,那幹嘛服用那藥物呢?」就思覺失調症而言,病人和家屬同時要面對社會的污名化與服藥卻被標籤化的狀況。

以目前可以進行的藥物治療來看,如果病人能早期治療(在第一次發病時就治療)、順從性地服藥而不要一直有急性發作,確實可讓病人維持較長的病情穩定期;急性發作期之後的非藥物治療,如心理治療、職能治療、社交功能訓練等,則可讓病人維持其社會心理功能,達成全人治療的目標。

抗精神病劑與其副作用,是治療精神病方法中的「善」與「惡」;精神科醫師,則是協助這「善」、「惡」平衡的擺渡人!評論4/14/2019文/蔡長哲(台中美德醫院院長、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常務理事)攝影REUTERS/RussellBoyce/達志影像醫療精神疾病心理用行動支持報導者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

請與我們一起前進,共同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贊助我們©2019AllrightsReserved生活.醫藥龍發堂最後的日子龍發堂的命運已大致底定,但曾居於此的「堂眾」們,能否跟非黑即白的新世界重新接軌?2018/1/17生活.醫藥龍發堂最後的日子2018/1/17文化.藝術《我們與惡的距離》:最難的不是答案,而是理解「在沒做田野功課之前,聽到精神病我鐵定是閃得老遠,但做了功課之後,我才想我的閃,也許就是所謂的惡。

」《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力量,不在順從,而在挑戰。

不在取悅觀眾的眼睛,而在擴展觀眾的心靈。

2019/3/25文化.藝術《我們與惡的距離》:最難的不是答案,而是理解2019/3/25生活.醫藥當我們討論精神病,我們討論的是什麼?從犯罪事件人人喊打的兇嫌,到境況堪憐需要被幫助的失能者,精神病患在「正常」社會中長期以來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污名,但真的是這樣子嗎?或許得先一一撕下標籤,再慢慢找出重新貼上的路徑,才有機會穿過重重隔離,理解何謂精神疾病。

2017/1/9生活.醫藥當我們討論精神病,我們討論的是什麼?2017/1/9人權.社會免死金牌或修復之路?──隨機殺人事件後的精神/心理鑑定發生隨機殺人事件後,犯案者的精神狀態常成為議論焦點,他們是否裝病脫罪的疑慮,並未隨著悲劇結束、人犯羈押就消失。

今年殺害內湖女童小燈泡的王景玉,以及去年犯下北投文化國小女童割喉案的龔重安,近日分別進入一審與二審階段,《報導者》從法庭現場的觀察與記錄,探討現階段圍繞在司法與精神/心理鑑定的議題。

2016/10/13人權.社會免死金牌或修復之路?──隨機殺人事件後的精神/心理鑑定2016/10/13人權.社會與受苦者相遇──社區精神病人關懷訪視員的現場反思身為精神醫療網絡中最前線的工作者,社關員猶如上戰場肉搏的士兵,獨自一人面對每個家門後面,不確定的變數。

2017/9/19人權.社會與受苦者相遇──社區精神病人關懷訪視員的現場反思2017/9/19文化.藝術我在這些人裡頭看到我自己:與紀錄片《囚》導演馬莉對話很多觀眾會問,妳是不是把他們的瘋狂狀態都剪掉了,把正常放到無限大?「誒,這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啊⋯⋯」2017/11/24文化.藝術我在這些人裡頭看到我自己:與紀錄片《囚》導演馬莉對話2017/11/24載入更多文章《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

關於我們New作者群New聯絡我們New加入我們New常見問題New隱私政策New捐款徵信New許可協議New基金會新聞New影響力報告New訂閱電子報NewPodcast節目列表New報導者開放實驗室New品牌設計規範New贊助我們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1101363853號Copyright©2022TheReporter.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