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架構(IA)無用? - 南瓜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IA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稱為資訊架構,簡言之就是一個數位產品的結構,跟flow chart比起,更著重在「名詞」與「分類」,讓人在使用數位產品時 ... GetunlimitedaccessOpeninappHomeNotificationsListsStoriesWrite資訊架構(IA)無用?IA(InformationArchitecture)稱為資訊架構,簡言之就是一個數位產品的結構,跟flowchart比起,更著重在「名詞」與「分類」,讓人在使用數位產品時不會感到迷失,而趨向人普遍的認知結構。

IA常見就是SiteMap形式,在普遍認知中必須先於設計,也就是要做設計之前至少要先把IA的雛形打造出來,把資訊先做適切的分類再來設計,才不會做出讓人迷失的數位產品…理論上是,但實際上似乎不一定不出錯,提高效率最近啟動了一個針對toC端的APP改版sideproject,結果凡是IA先行,先把要呈現的資訊項目、功能搞清楚列出來才開始畫圖的我吃了不少苦頭。

在DeisgnReview時,mentoraka總監說概念草案太少,而且沒辦法凸顯一個數位產品的核心經驗,想了一週,終於想通順便把會議中談到的整理。

追根究底原因是我太習慣先把要列的資訊項目,功能項目都搞清楚個七八成,然後重新歸納成合理的IA。

這其實跟過去的經驗有關:第一份工作是非典型設計顧問公司,在數位體驗與設計概念的訓練跟經驗就相對少,基本上是沒人帶只能自己摸,連一個按鈕該畫多大都沒概念的狀態;到了toB企業後,多數是以效率與不出錯為主的工具軟體介面,而且受限非常多硬體功能的奇妙限制,導致設計必須得先把限制都搞清楚,加上都是由目前版本進行優化,也不可能從頭打掉重練,在結構上能變得有限,也不會特別強調要創造什麼經驗;到了新創,雖然做的是toC產業,但核心產品在改版修正過程中,核心策略基本上仍是以改善效率為主,或處在需求變化,連維護都只能硬著魔改,兼顧平面review規劃,法規文案,策略會議都被抓去參與的狀態,實在談不上優化核心餘力,事做得完就老天保佑。

合理=平凡習慣性先把功能spec限制與可行性放第一順位,最後就會趨向可預期的合理方向發展。

這樣做好處是,在初期就會對整個大局結構較為清楚的認知,但壞處就是因為IA做的太合理,久了在畫圖想東西直接跳到這思路,在做toC產品時變得非常不利,導致設計概念會被IA侷限住沒法跳脫,失去用全新觀點看設計的機會。

這問題在乙方-不管是顧問公司還個人接案時就會明顯出現,通常要做的是帶給甲方嶄新不同的設計觀點,先由IA下手就會讓設計策略相對平凡,很難帶給客戶「專業」感覺。

經驗先行,畫面呈現站在UX設計師的角色,要向客戶/RD端傳達的是用戶的需求,而不一定要先在乎FunctionSpec這腳毛道理,但我就沒辦法過這個心理上的坎。

上週末開會時建議是直接畫圖就好,但我一開軟體就會進入「符合功能」的思考迴路(˘・з・),客戶PM沒寫的功能因為不會放在IA裡面,所以不會去想,然後就不會想出不一樣的設計概念…這也呼應到另一個議題是,介面設計在帶來新的經驗感受,跟UIpattern是否要長得跟人不一樣這點…過去一直都是盡可能在介面/互動結構跟其他產品類似,可以有不同的安排策略,但避免在結構上就完全不同。

但面對到toC產品又是乙方就不斷被mentoraka總監唸…..卡了四天找不出好方法,前天深蹲120kg時突然想通,對我而言關鍵在一開始「設定」:讓「A」像是「B」一樣決定思考模式的儀式設計師在一段時間後都會發展出習以為常,近乎本能的套路在做設計,不會像新人般從零開始搜集資料,寫persona,然後貼一堆便利貼腦力激盪殺小過程,大部分內化到直接抓重點討論,其他的就不要花時間處理—不然怎麼賺錢。

從視覺、情境、商業或其他觀點處理設計,我是習慣從IA看,這在生產力工具型產品可能很有用,因為太多細節跟複雜的流程,但在一開始的設計概念開展就一直吃土(;´༎ຶД༎ຶ`)避免一開始就進入舒適的做事模式,對我而言得先進行「Reset」儀式,就得在一開始就先有這句話:讓「A」像「B」一樣。

從這開始想,就能定義目標UseCase或主要功能頁面,在使用時要帶來什麼樣的感受/體驗或參考的UseCase,試了兩天姑且開始跳脫起初提的結構框架,算是跳出某個舒適圈重新檢視自己的機會。

IA的角色:在設計之前IA在初始還沒動到設計,在框架設定上還是非常重要,跨越多個「複雜」的系統時,幫助釐清哪些資訊與流程,應歸類哪種系統下進行後續開發。

像前陣子做到一半喊停的內部類ERP系統,就是跨越多個角色,資訊相互影響,又會影響RD開發,橫跨註冊、報名、繳費、客服等流程。

一開始釐清就是用類似IA的結構將流程視覺化呈現,確認幾個核心系統彼此間關係以及資訊結構處理方式。

喊停的原因也很簡單,原本要開發UI,最後全部改用googlesheet串API來處理,這時候如果先畫介面討論經驗就完全白工。

簡言之,IA應在設計之前,適合複雜的生產力軟體、跨部門/多系統,不強調使用經驗與情境的狀況下,由PM/RD/Design/Marketing一起快速釐清「流程」的工具,娛樂或toC型產品,還是先讓畫面說故事比較要緊。

--1Morefrom南瓜派Follow設計從業員x福爾摩沙塔綠班路燈戰士Lovepodcastsoraudiobooks?Learnonthegowithournewapp.TryKnowableAboutHelpTermsPrivacyGettheMediumappGetstarted南瓜派1.3KFollowers設計從業員x福爾摩沙塔綠班路燈戰士FollowMorefromMediumGretaBurokaitėDesignThinkingDaisyKimDesignManifestoJayeshNaharConductingaReal-lifeDesignSprintChristianDíazEndeavourOSnewdesignproposalHelpStatusWritersBlogCareersPrivacyTermsAboutKnowab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