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筆記規則】 - 閱讀拆解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020-【筆記規則】 · 1.用「黑色」書寫不太重要,不需要特別記住的資訊。

· 2.用「藍色」書寫次要的重點,也就是我從書本的主要學習。

· 3.用「紅色」書寫那些 ... 閱讀拆解術 跳到主文 拆解閱讀,將使你理解人生。

我會帶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前進的力量,一起成為更好的人。

部落格全站分類:圖文創作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在閱讀裡,我們都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的重複行為造就了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Dec26Wed201817:47 020-【筆記規則】 當你今天操作完筆記,你可能會發現到我的筆記與你的好像有些不一樣。

你可以說說看,你寫出來的和我有哪些差別嗎?   如果你仔細看,應該會發現以下幾點: 1.我用的顏色比較多 2.我的字體粗細不一 3.我有用圖形   為什麼我會用這些小技巧呢?因為我在為我的筆記,建立一套規則。

聽到這你可能會有些疑惑,為什麼寫個筆記,也要規則呢?其實這對我們有幾個好處: 1.在寫筆記時,你可以更快分類重點 2.之後複習時,你可以更快掌握重點   我們先談第一個:「分類重點」。

  我常說,這些規則對我來說就是個「篩子」,色彩運用、字體粗細以及圖形運用,都可以幫助我快速地分類重點。

以下和大家分享我是如何應用的。

  一、色彩運用 其實在色彩運用上,我到目前經歷了三段歷程。

  第一階段:簡單三顏色 一開始的時候,也許就和你現在一開始一樣,最多就紅、藍、黑三色(0.38)。

我用這樣的方式進行了一段時間,感覺有些單調,於是我就去買了很多色筆來,用在筆記上。

這個轉折,大約是寫到第46本《本質思考》時開始。

  第二階段:色彩多元化   那陣子,用了非常多的色彩在寫94快筆記,因為覺得這樣子可以讓筆記「很精彩」。

從《本質思考》這份筆記後,大概練了四份筆記,到50本《窮查理的普通智慧》時,筆記真的就很多采多姿。

但是久了之後發現,用太多顏色沒有辦法幫助自己區分重點輕重。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太多重點等於沒有重點。

」我在這過程,有深刻的感受啊!   那時,在寫筆記的當下我覺得這個部分很棒,就用綠色。

感到那個論點不錯,就用橘色。

到後來,整份筆記就像彩虹一樣,不過,重點也就消失在其中了。

多種顏色困擾我的地方,不只是重點難凸顯,同時還會拉長我做筆記的時間。

於是我在寫到第107本《畫出善良底線,好相處更能獨處》時,就下定決心破釜沉舟,把所有的色筆都送給女朋友(因為他喜歡畫畫),讓自己重新聚焦回三原色。

    第三階段:回到三顏色   在《一分鐘超強記憶術》這本書中,提到我們的右腦掌管圖像,比掌管語言及邏輯思考的左腦容量更大。

根據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裏博士的割裂腦實驗(Thesplitbrainexperiment),他發現我們右腦的儲存量是左腦的100萬倍。

  因為右腦掌握圖像,而同時對於資訊較大的儲存量,所以我們必須要更善用它。

怎麼善用呢?用右腦對於「色彩」會反應的這個特色!平時我們寫筆記,可能多用黑色筆。

但《一分鐘超強記憶術》的作者石井貴士告訴我們,黑色是個會讓我們容易忘記的顏色。

至於要用什麼顏色最好呢?「藍色」。

不只石井貴士談到這藍色是一種「連結色」可幫助我們記憶,坊間更有《一定做得到!超強藍筆記憶法》一書,所以也推薦大家來試試呀!   當明白這些重點後,我就回到我原本的三顏色。

  1.用「黑色」書寫不太重要,不需要特別記住的資訊。

2.用「藍色」書寫次要的重點,也就是我從書本的主要學習。

3.用「紅色」書寫那些必定要記住的重點,通常會是核心的關鍵字,或是金句、後續行動。

  相較於多種顏色,我透過有意識地建立三顏色的規則,我不只可以對於我的重點一目瞭然,同時還可以省下寫筆記的時間,可謂是一舉數得呀!   這時你可能會想問我:「一開始你不就是用三原色了嗎?難道那時候沒有發現三原色的好處嗎?」   之前有提過,我在學習94快筆記前,是個不會寫筆記的人,所以我根本對於用色沒有概念。

而後來會發現用三種顏色就好,以及要去定義每種顏色的意義,都是從閱讀當中去學習到的知識。

後來也是在過程中不斷嘗試、修正,到現在寫了將近200份筆記,覺得用三種顏色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除了三原色的用法以外,我還想在用色這部分,多聊一個重點。

  如果你有仔細觀察我的筆記,你還會發現我有用「蠟筆」在關鍵字的九宮格內塗色。

沒錯,你猜對了,我也有幫蠟筆定義規則。

我蠟筆用色就兩個:一個是黃色,代表「知道就好」;另一個是紅色,則代表「必須做到」。

這是什麼意思呢?以下簡單解釋一下:   對我而言,學習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知道,而另一個是做到。

有些概念先知道、有印象就好,未來有需要可以再回來查閱。

然而,有些方法則必須做到,否則這本書即使讀完,對我來講仍是無效學習。

(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以《請停止無效努力》這本書為例,塗黃色的部分是「學習、思考、溝通與社交」,這是作者寫這本書的主軸,有些概念就好,未來可成為自己寫書的參考。

另外,塗紅色的部分是「知識體系與結構化思考」,是我要求自己要用出來的,因為現在我在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希望未來能夠出書。

於是,這兩個方法論對現在的我來講非常重要。

        二、字體粗細 除了顏色外,我還會區分字體粗細,來幫助我更聚焦在重點上。

在筆的粗細上,我分為三個等級: 1.最粗:1mm(雄獅) 2.次粗:0.7mm(無印良品) 3.最細:0.38mm(三菱uni-ball)   最粗的通常是書寫「觀」的關鍵字,以及「變」的答案大標,讓我可以清晰抓到這本書的精華所在。

次粗通常是在寫「變」的答案細節,以及「通」的關鍵字。

最細通常是用在標注頁碼、輔助說明,以及「通」的心得行動。

  其實在筆的品牌選擇上,是看大家的習慣。

不過我想和大家推薦一下最粗的筆,雄獅這套1mm的簽字筆。

真的便宜又好用啊!     三、圖形運用 在《大腦當家》一書中,作者JohnMedina提到了圖優效應(PictureSuperiorityEffect),簡單來說,就是圖像通常比詞語或單字來得更好記。

如果只單純以口語表達的話,72小時候只能記得10%,不過如果加上圖像的話,比例會上升至65%。

在看完這個研究後,我開始在筆記中加入圖形。

  在筆記的過程中,我主要用三種圖形,分別為圓圈、正方形與六角形。

每個圖形都有他們個別代表的含義,透過這個方式可以幫助我在做筆記時,快速地篩選及分類重要資訊。

以下介紹一下個別圖形的含義:   1.圓形:表示原則、概念。

  舉這本《簡報ShowandTell》為例,「說真話」、「講故事」、「抓眼球」這三點是圖像化的原則。

圓形代表原則與概念,於是我就用圓形把這幾個原則給圈起來。

  2.方形:表示流程、步驟。

  舉這本《逆轉勝律師關鍵讀書法》為例,作者把他的成功歸納為五步驟:定下目標、大量閱讀、實踐、養成習慣、成功。

方形代表流程與步驟,於是我就用方形把這幾個步驟給框起來。

    3.六角形:表示這本書的核心觀念。

  舉這本《恆毅力》為例,一看到這本書時,你應該會好奇,什麼是恆毅力呢?當然書中有答案,所謂的恆毅力就是「持久熱情」與「堅持毅力」的結合,那是成功的究極能力。

六角形代表是一本書的核心觀念,我通常會用來解構一本書的重要元素,讓我在複習時能夠馬上抓到重點。

所以當我知道恆毅力是由什麼元素所組成時,自然就會用六角形把他們給框起來了。

    筆記規則,沒有所謂的標準方法,只有最適合你的方法。

思考自身閱讀的目的,然後慢慢找出你用起來最好的規則吧!我也是透過不斷地嘗試,現在才找出這些我習慣用的方法呀!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小光 閱讀拆解術 小光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散文筆記個人分類:4-處理(process)此分類上一篇:019-【94快筆記術】—實戰 此分類下一篇:021-【斷捨離】 上一篇:197《做人要好心,不是好欺負》 下一篇:021-【斷捨離】 歷史上的今天 2018:197《做人要好心,不是好欺負》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文章分類 94快閱讀筆記(11) 主題閱讀(3)01-學習力(97)02-讀書力(35)03-速讀力(11)04-記憶力(5)05-筆記力(11)06-寫作力(8)07-簡報力(12)08-品牌力(27)09-人際力(27)10-未分類(4) 閱讀拆解術(6) 1-心路歷程(11)2-讀前準備(9)3-輸入(Input)(3)4-處理(process)(7)5-閱讀獲利讀書會(3)6-課程紀錄(12) 課程筆記(1) 課程心得(13) 生活雜記(2) 關於寫作(1)關於活動(1)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我的連結 【FB】閱讀拆解師-林廷恩 謝謝你願意和我一起踏上這段閱讀旅程,相信這趟旅程會使你更了解自己以及人生,成為一位更好的人。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