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嗎?慢性疲勞症候群是否已經纏上你?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有著與疲倦感同樣顯著的認知障礙與疼痛。
勤做穴位按摩有助緩解症狀. 中醫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與肝、脾、腎的功能失調有關。
肝主疏泄,肝氣不調,就會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
看文章
專欄
醫生這樣說
累了嗎?慢性疲勞症候群是否已經纏上你?
收藏
瀏覽數60,985
2016/02/23·
作者/陳志昇
·出處/Webonly
放大字體
38歲的李先生近年來因為成家立業、小孩出生及工作忙碌,再加上經濟不景氣,有借貸壓力,使得肩膀上的負荷幾乎壓到心裡面去了。
由於太太也在上班,他回家還必須幫忙整理家務和照顧寶寶,蠟燭兩頭燒的結果是體力變差,健康不時出現警訊,諸如腰痠背痛、精神不濟、咽喉疼痛、莫名疲倦等,而且不管怎麼休息總是沒辦法完全恢復。
有一天,他看到電視播出有人因過勞而死亡的新聞,於是決定前往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出爐,各項報告均正常,在排除其他內科疾病影響的情況下,西醫風濕免疫科診斷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此病沒有特別的藥物可以治療,於是李先生轉往中醫門診尋求幫忙。
冬季天氣轉冷,大家往往以為容易疲倦及活動力下降是正常現象,因而可能忽略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存在,殊不知或許有不少人正是另一個「李先生」!慢性疲勞症候群會有哪些症狀?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1994年制定的標準,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定義如下:。
必要症狀原因不明且反覆發作的嚴重疲勞,持續至少6個月,經充分休息後,疲勞仍不能緩解,活動水準較健康時下降。
。
次要症狀與體徵1.記憶力下降或注意力不集中2.咽喉炎3.頸部或腋窩淋巴結觸痛4.肌肉痠痛5.多發性非關節炎性關節疼痛6.新出現的頭痛7.睡眠障礙8.勞累後持續不適。
以上症狀與體徵同時具備4項或4項以上,持續存在至少6個月。
與慢性疲勞症候群有關的其他症狀。
腸胃不適、噁心、食慾低落、頭暈、頭痛、夜間盜汗。
。
嚴重的持續性疲倦感。
。
有著與疲倦感同樣顯著的認知障礙與疼痛。
勤做穴位按摩有助緩解症狀中醫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與肝、脾、腎的功能失調有關。
肝主疏泄,肝氣不調,就會煩躁易怒,並且肝主筋,當中醫所稱的肝功能不好時,運動和神經系統也會有問題,如疲乏無力等。
另外,肝藏血,肝氣不順暢,心血管系統就會出現問題。
脾是人的後天之本,主運化,脾虛會導致食慾下降,營養也無法正常輸送到全身,從而衍生疲勞、倦怠。
至於腎是先天之本,與人的生命過程息息相關,腎功能不好,對整體健康不利。
所以,中醫治療慢性疲勞症候群,主要從調養肝、脾、腎入手。
百會、印堂、神門、太溪、太衝、三陰交、足三里,都是治療慢性疲勞症候群的重要穴位。
長期慢性疲勞造成的四肢痠痛及肩頸緊繃,也可以藉由傷科手法來改善。
。
百會穴、印堂穴:在頭部,都是督脈上的穴位。
督脈通入大腦,按摩此穴可醒腦開竅、健腦提神。
。
神門穴、太溪穴:神門是心經的原穴,太溪是腎經的原穴,兩穴原原相配,能夠交通心腎,調養心腎功能。
。
太衝穴:此為肝經的原穴,是肝經之氣灌注的地方,善於調節肝的功能。
。
三陰交穴、足三里穴:調理脾胃功能的常用穴位,可以健脾益氣,恢復體力。
穴位圖解如下:百會穴: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5寸處,約當兩耳尖直上頭頂中央凹陷處。
印堂穴:在額部,當兩眉頭之中間。
神門穴:腕部腕掌橫紋上,尺側腕屈肌腱橈側凹陷處,當豌豆骨後方。
太谿穴:足內側部,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太衝穴:足背第1~2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當行間後二寸。
三陰交穴: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
足三里穴:小腿前外側,外膝眼(犢鼻)下3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處,當脛骨前肌中。
每天多按摩這些穴位,分別按揉3-5分鐘,只要持之以恆,身體狀況就會逐漸改善。
醫師的叮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研究團隊根據健保資料庫,已發現慢性疲勞症候群與許多疾病的相關性很高,諸如乾眼症、纖維肌痛症、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腸激躁症、異位性皮膚炎等等。
可見慢性疲勞症候群與許多疾病的發生有關,如果有了症狀,不宜輕忽。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慢性疲勞症
痠痛
記憶力
中醫大附醫中醫部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提供讀者全家大小全方位的中醫藥養生保健醫療照護諮詢。
秋老虎發威,如何避免異膚孩童皮膚病灶大暴發?
女性更年期骨質關節退化,預防勝於治療!
還在數綿羊嗎?中醫讓你一夜好眠!
更多文章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小心!那些你所不知道造成血糖不穩的元兇
熱門文章
1.
每天1顆蛋會導致糖尿病?蛋怎麼吃最健康
4.
飯店乾不乾淨 入住先看這個東西
2.
可活較久而且較少生病 科學證實2大要點
5.
「叫他去死啦!」、「真的很笨!」、「不要臉!」這些惡言你曾經說過或聽過嗎?又跟我們的人生有什麼關係?
3.
她60歲靠練肌力和飲食 擊退骨鬆、練出馬甲線
6.
帶水壺,4大NG做法不要犯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家庭關係
不婚不生族要堅持!歐陽靖曝育兒甘苦,喊話:若滿意目前生活,就千萬不要生小孩
最新專題
一生必修!個人化精準營養學 吃對了,身體最知道
照顧讓位給專業 陪伴,才是新孝道
2022《康健》健康城市大調查 你的城市能放心安老嗎?
吃對營養 打擊日常小病痛
【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Podcast
最佳免疫力平衡術 打造不生病體質
;
延伸文章資訊
- 1易累、睡不飽、提不起勁...這可能是「耗氣過度」!中醫師推薦 ...
- 2睡不飽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中醫師教你調整作息增進睡眠品質
- 3慢性疲勞=肝不好?中醫師:疲勞分3型 - 華人健康網
除此之外,有一些疾病造成慢性的疲倦感,無法藉由休息得到恢復,例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各種感染症、內分泌疾病等。如果您並沒有經醫師診斷有上述 ...
- 4陳俊銘醫師著作-中醫治療慢性疲勞症候群
3.頸部或下疼痛性淋巴腺腫。4.無法解釋得全身肌肉無力。5.肌肉痠痛。6.即使從事過去可以勝任的活動,也會產生24小時以上之全身疲倦感。7.最近發生的廣泛性頭痛。8.遊走性的 ...
- 5明明有睡覺,疲累卻睡不掉:中醫如何調理慢性疲勞? - 早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