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濕疹】壓力大經常揉眼可致眼皮濕疹女生眼瞼發紅痕癢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註冊中醫師李廣冀向TOPick分享一宗病例,一名女生眼皮有濕疹, ... 勿揉眼,建議早些睡覺,不要長時間對著電腦電視,避免令眼睛過度疲勞,影響肝血。

更多健康資訊 開啟hketApp 【對抗濕疹】壓力大經常揉眼可致眼皮濕疹 女生眼瞼發紅痕癢服用中藥1週好轉【附紓緩方法】 醫生診症室 18:06 2020/07/14 分享: 分享: 熱門 濕疹大全 李啟言 MIRROR演唱會 超市大搜查 白色強人II 消委會 痞子殿下 1萬消費券 靚太安樂窩 升中面試 ▲中醫表示,壓力大、經常揉眼也有機會引致眼皮濕疹。

壓力大、經常揉眼可致眼皮濕疹!註冊中醫師李廣冀向TOPick分享一宗病例,一名女生眼皮有濕疹,眼瞼發紅、痕癢、脫皮一個月,對稱發作,病因不明,沒其他不適症狀;曾自行塗木瓜霜,惟幫助不大。

接受中醫治療1星期,服用中藥後,已有90%好轉。

接下來,李醫師將拆降眼皮濕疹成因、紓緩及預防方法。

李醫師指,眼皮發炎是很常見的,至於患者這類發炎並非純粹乾燥痕癢,而是敏感反應,屬於輕微濕疹,塗抹木瓜霜其實有潤膚作用。

眼皮發炎若不及時治理,皮膚屏障功能會變差,並演變為濕疹,導致頸部也痕癢發作,甚至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

宜及早醫治,盡快控制發炎情況,以免波及身體其他部位。

目前患者病情時有反覆,因為皮膚好了,但內臟仍未復元。

故此,她仍需服藥,至皮膚穩定,連續2星期不再發紅才可停藥。

眼皮發炎定義 可定義為濕疹或敏感,因為會對稱發作,符合濕疹的特性。

若眼皮敏感良久不癒,則屬於濕疹。

發病原因 通常是揉眼、壓力大、睡眠不足而誘發。

或者本身有鼻敏感,加上揉眼引發。

不是純粹乾燥痕癢引發,而是敏感反應,屬於輕微濕疹。

紓緩/治療方法 內服中藥: 清肝瀉火、驅風止痕:通常處方夏枯草、菊花、決明子、蟬蛻這些藥材。

清熱解毒:譬如,白花蛇舌草。

驅風止痕:譬如,消風散。

注意:月經期間要避免用太寒涼的藥物,免傷正氣。

外塗潤膚膏: 不宜塗中藥藥膏或油性藥膏,因為眼皮很薄。

建議塗性質溫和、沒香料,少添加劑的潤膚膏, 最好是半水半油乳膏/乳霜/眼霜,塗上薄薄的一層,已可阻擋空氣裡的塵蟎刺激皮膚,也不會因環境乾燥而很易痕癢脫皮。

注意:成分天然的潤膚膏並不代表一定有效止痕,也不代表無刺激性。

譬如茶樹油精油也可能刺激皮膚,引致接觸性發炎。

飲食: 要戒吃食物包括:辣味和煎炸食物、雞蛋、牛肉、羊肉、蝦、蟹、貝殼類食物、火鍋、刺身放題、酒精等。

要少吃芒果、榴槤、荔枝等食物。

宜飲用菊花茶清熱解毒,每星期飲用2次即可。

預防方法 若眼皮紅腫,切勿揉眼,建議早些睡覺,不要長時間對著電腦電視,避免令眼睛過度疲勞,影響肝血。

建議多吃蔬果,多喝水,保持津液充足 若工作壓力太大,要懂得在假日紓緩,不要過度拼搏。

夏天有甚麼要留意?李醫師提醒,若皮膚本身容易敏感,可能對汗液也較敏感。

汗液容易滋生皮癬菌、真菌,建議抹乾皮膚,保持乾爽狀態。

更多紓緩濕疹的資訊,請看: 【對抗濕疹】女士腹背四肢出疹患嚴重濕疹 中藥+刺絡放血+拔罐針灸1個月紅腫消退 【對抗濕疹】停用類固醇皮膚紅腫流血極痕癢 嚴重濕疹伯伯中醫治療2個月「大象皮」消失 【對抗濕疹】含豐富維他命ACE食物 有助抗炎滋潤皮膚紓緩濕疹【附詳細名單】 實時追蹤香港各地區疫情個案,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bit.ly/2JdOaiS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bit.ly/2JdOaiS 訂閱TOPickTelegram,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bit.ly/3bebLM2 記者:黃泳欣 健康問題 濕疹 皮膚痕癢 皮膚發炎 壓力 治療 中醫 最高瀏覽 【消委會】19款口罩不符過濾效率聲稱 「CASETiFY」含菌量超標逾6倍 10:00 2022/08/15 【消委會】19款口罩不符過濾效率聲稱 「CASETiFY」含菌量超標逾6倍 【癌症殺手】54歲醫生看診時間長以一食物充飢 右上腹不適驚揭患肝癌 11:24 2022/08/14 【癌症殺手】54歲醫生看診時間長以一食物充飢 右上腹不適驚揭患肝癌 【前高官離世】李少光新抱育2孩積極進修 李霖恩太太成藍帶大廚兼商界女強人 14:19 2022/08/15 【前高官離世】李少光新抱育2孩積極進修 李霖恩太太成藍帶大廚兼商界女強人 昔日新聞 電子報 會員專區 訂閱/續訂 主頁 即時新聞 財經 理財 科技 中國 國際 商業 回歸25周年 大灣區 ESG 移民百科 博客 TV TV 財經台 地產台 家庭台 健康台 趨勢 財金猛人追蹤 財金專欄 研究報告 趨勢分析 投資 即時行情 市場拆局 新經濟 板塊攻略 大市 專訪 財金教室 行情 報章 周刊 實戰區 財智薈 報章 要聞 評‧析‧天下 金融 中國 國際 投資理財 地產 港聞 政治 評論‧世情 行政人員 工商 副刊 置業家居 投資理財周刊 昔日新聞 專欄 投資 樓市 香港 中國 國際 商貿及科技 副刊 知識 新經濟 宏觀 財金 業績 財富 消費 科技 地產站 即時樓市 新盤專頁 二手專頁 睇片揀筍盤 買賣樓攻略 家居生活 資助房屋 視頻新聞 實用工具 海外置業情報 TOPick 話題 健康 親子 娛樂 新聞 休閒消費 觀點 TOPickTV 靚太生活雜誌 Band1學堂 醫‧健 中小企 業界頭條 商管策略 數碼轉型 大灣商機 行內熱話 博客論壇 特約 iMoney智富 股樓投資 理財智慧 名人薈萃 環球政經 iMTV+ hket訂戶/會員專區 TOPick會員專區 iMoney會員專區 hket電子書書架 iMoney雜誌 RSS 其他版本: 文字版 揭頁版 集團網站 集團招聘 私隱政策 內容授權 常見問題 使用條款 訂閱條款 廣告查詢 聯絡我們 免責聲明豁免條款 香港經濟日報版權所有©2022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複製連結 {tit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