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作用- MBA智库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反向作用,弗洛伊德經典精神分析理論里提出,反向作用是精神防禦機制的一種,指個人採取一種與原意相反的行動來控制內心的焦慮。
換言之,反向作用是 ...
反向作用
用手机看条目
扫一扫,手机看条目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1什麼是反向作用
2反向作用的案例
3反向作用的形成原因
[編輯]什麼是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弗洛伊德經典精神分析理論里提出,反向作用是精神防禦機制的一種,指個人採取一種與原意相反的行動來控制內心的焦慮。
換言之,反向作用是人們處理在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與衝突所採用的防禦手段。
為防止這些衝動爆發出來,不得不加強防禦。
其心理基礎是因為內心的感情或衝動難以被他人所接受,為了加以抑制而採取與此相反的感情或行為。
[編輯]反向作用的案例
反向作用是人們為處理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與衝動所採用的防衛手段。
人有許多原是衝動和欲望,由於自己及社會所不容忍和不許可的,故常被壓抑而潛伏到所謂的潛意識之中,不為自我所察覺,這些欲望及衝動雖然被壓制下去,但並未被改變或消除,仍然具有極大的驅動力,隨時在伺機爆發,所以為防止這些衝動爆發出來,不得不加強防禦。
有一個2歲多的小女孩,喜歡吮大拇指,每當被媽媽發現時,就會遭責罵,甚至挨打,這個小女孩很快知道啃手指頭是不被媽媽所接受的,如被髮現就會受處罰,以後她每次見到媽媽,就把兩手放在背後,搶先向媽媽聲明,媽媽,我沒吮指頭。
其實,她沒有吮手指頭,手放下來就可以了,為什麼要藏在背後去呢。
這表明它內心有很強的吮手指頭的衝動,唯恐手太接近嘴邊,控制不住而將手指頭放進嘴裡去吮就糟了。
為了對抗這種衝動,只好把手放得離嘴越遠越好,這個例子足可顯示出人的某些行為,如果過分,可能正表示了他潛意識中有剛好相反的欲望,反而使人懷疑他在這方面可能存在心理問題。
這種內心有一種欲望或衝動,可是因為表現出來就會引起不良後果或受到處罰,所以只好拼命去控制,結果不但不敢表現,反而由相反方向去表現者,即為反向作用。
這種矯枉過正的反向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觀察到,比方說,有的人內心很凶,唯恐凶性發作不可收拾,於是在外表上表現得非常溫和,慈善,即所謂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
當然,反向作用指的是本人不知不覺中使用此種心理防衛術,自己一無所知,真的相信自己是所表現的那種人,如果有人暗示他可能是別的,他就會暴跳如雷,並不是一般人所說的偽君子,偽善者。
反向作用若使用得當,不僅無害,而且可能有助於人們的社會適應能力,然而遺憾的是,反向作用往往被人過分使用,不僅不能使他們做應做的事,而其耗費了許多精力,做出違背意願的行為。
舉例來說,做繼母的大多不會像親生母親一樣疼愛子女,當孩子做錯事,惹麻煩時難免會產生一種厭惡之感,其實,即使親生父母親有時也會產生這種感覺,否則就不會聽到有父母打罵孩子的事情了,但是親生父母打罵孩子似乎是天經地義的,可以公開表現其心境,而繼母則不然,怕打罵孩子或表示討厭孩子會引起別人非議,所以即使孩子行為確實需要管教,也不敢,有時反而過分溺愛放縱,以表示自己並非不愛他,這樣一來,做繼母的不但需要消耗很多的精力來抑制自己的怒氣和不快,而且耗費更多的精力去表現自己喜愛孩子,這種矯枉過正的結果,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孩子嬌生慣養,有一天會變成問題兒童,更嚴重的是,小孩子會體會到繼母的內心是如何的恨他,而一點都不感謝她的愛。
這種反向作用,在信里疾病患者中也常可見到。
[編輯]反向作用的形成原因
一般來講,反向形成的心理防禦機制最早是在家庭中形成的。
如果父母特別要求孩子聽話,孩子一表示反對或一不聽話就遭到嚴厲懲罰,那麼孩子就會形成反向形成的心理防禦機制:本來是對父母不滿,但卻表現的是責備自己。
這種心理機制可以保護一個人少挨父母的責罵。
然而,到了工作中,它就會妨礙一個人為自己爭取權利。
不只如此,“反向形成”一般還伴隨著“被動攻擊”的心理防禦機制:我總是無意地做錯事,結果招致對方的責罵。
小孩子這樣對待父母,其實是在變相表達對父母的攻擊和不滿,譬如總是拖延家務,總是少做作業,父母感覺到自己受到了冷遇和冒犯——這其實正是孩子情緒的真相。
但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情緒,他們也是極其著急,非常難過。
憤怒得以表達,不過是以扭曲的形式。
這是一種惡性迴圈:不滿情緒被壓到潛意識裡,自己意識不到,反而特別努力的做事情,但又總是無意中把事情搞砸——目的是表達不滿,於是招致別人更多的責罵,自己產生了更多不滿,但又壓下去……心理學中有一個術語叫做“強迫性重覆”,意思是如果童年幸福,我們就重覆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們就重覆痛苦。
之所以我們總是強迫性重覆,就是因為我們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應對方式。
遇到同樣的問題,產生同樣的結果。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反向形成和被動攻擊這兩個心理機制。
要化解這些不健康的心理機制,必須學習覺察並釋放憤怒,只要憤怒的情緒通過恰當的、有意識的方式釋放了,就不會再以不恰當的、無意識的方式表法不滿。
精神分析學中說,當內心的本我產生一種強烈的衝動、欲念而又不被超我肯定、許可時,往往會本能地把之轉化成強烈的反向作用,以獲得超我的允許,減輕和消除自我的壓力與威脅。
這是突破心理困境的一種重要的防禦機制。
在王小波的小說中,對此多處作了形象化的闡釋。
《革命時期的愛情》寫“我”王二因被指控為畫革委會主任的淫穢畫及出手打了工人巴氈的凶手,因而被認作壞人一類,遣到團支書!海鷹處進行“幫教”改造。
這對於生有痔瘡的“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每天要去!海鷹的辦公室“坐硬板”,真是件痛苦不堪之事;為此,“我”的本我自然地產生出對海鷹的痛恨之情:“總是盼她掉進土坑”。
但超我警告“我”:不能恨幫助“我”改邪歸正的“革命幹部”。
於是,自我產生反向作用:“對於不能恨的人,我只能用愛來化解仇恨。
”
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5%8F%8D%E5%90%91%E4%BD%9C%E7%94%A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2
赏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下载MBA智库,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复制该内容请前往MBA智库App
立即前往App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或投訴舉報。
本條目相關文檔
反向思維3頁 股市反向標2頁 反向營銷策略10頁 反向團購的一年11頁 反向跟單資料7頁 量化反向指標2頁 什麼是反向工程2頁 反向營銷和反向拍賣式供應商關係管理比較分析4頁 反向多路復用技術5頁 反向多路復用技術5頁 更多相關文檔
本条目相关课程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uyinT. 頁面分類:心理學
評論(共0條)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反向作用"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导航
首页
文档
百科
课堂
商学院
资讯
国际MBA
個人工具
用戶登錄創建新帳號
打开APP
搜索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29,936个条目
首页
管理
营销
经济
金融
人力资源
咨询
财务
品牌
证券
物流
贸易
商学院
法律
人物
分类索引
查看
條目討論編輯收藏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工具▼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載文件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链接
導航
最新資訊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编辑实验
使用帮助
创建条目
随便看看
第一性原理黑天鵝事件康波周期古德定律R90睡眠法凹地效應人生觀磁石法則運營管理阿塔維定律
奶頭樂理論蘑菇管理定律猴子管理法則情緒ABC理論100個最流行的管理辭彙垃圾人定律21天效應破窗效應SWOT分析模型懶螞蟻效應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最後更改15:27,2018年3月19日.
智库首页-
百科首页-
关于百科-
客户端-
人才招聘-
广告合作-
权利通知-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2021MBAlib.com,Allrightsreserved.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707号
问题分类
类型
反馈内容
添加图片(选填)0/9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提交成功
反馈结果请前往MBA智库App查看(我的>帮助与反馈>我的反馈)
知道了
延伸文章資訊
- 1杏語心靈診所-談反向作用
- 2一般常見的自我防衛機制
能量轉至創造性的行為。 6.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為防止有威脅性或危險性的慾望、衝動被表達 ...
- 3防衛機轉(上)
常見與主要的防衛機轉有下列幾種:壓抑作用(repression)、否定作用(denial)、投射作用(projection)、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退化作用(regr...
- 4心理防衛機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防禦機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它們在維持正常心理健康狀態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 包括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儀式與抵消(ritual...
- 5口不對心?帶你了解5種心理防衛機制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 ... 反向作用指的是人有意識地作出的言行舉止與無意識的取向完全相反,從而以相反的方向釋放;這種行為甚至可能會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