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 知足常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念心不知足,常為五欲所役使,縱使坐擁金山銀礦,亦不適意;倘能知足,修身養德,不為物欲所縛,必能怡然自得;如此天地縱橫,心無所礙,最是人間富貴人。

人生知足常樂 ...     知足常樂 精進─自利利他無有疲厭 善調--紓解壓力的錦囊 知因識果 信心 開卷有益 吃素與學佛 禪修的利益與功德 真誠 恭敬 慈悲 和合 閱讀其它主題     知足常樂──最是人間富貴人   經云:「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貧與富的差別,不在於物質的多寡,而在於這念心。

這念心不知足,常為五欲所役使,縱使坐擁金山銀礦,亦不適意;倘能知足,修身養德,不為物欲所縛,必能怡然自得;如此天地縱橫,心無所礙,最是人間富貴人。

人生知足常樂最富貴 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追求真實的富貴   談到人生,應該從兩方面來講,一是「生活」,二是「生命」。

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質的需求,更要重視精神生活。

社會上,每個人都想追求物質豐裕,以此做為人生幸福、快樂的目標。

但是追求物質的過程中,卻往往事與願違,產生許多煩惱與痛苦,反而得不到真正的富貴、幸福與快樂,因為走錯了方向。

世間的富貴好像花開、花謝一樣,回顧歷史便能了解,從過去到現在,朝代替換更迭中,沒有一個朝代能夠永久地存在。

就佛法而言,一切都是無常,既然是無常,我們就必須在無常當中找一個最安定、最幸福、最快樂、最真實的富貴。

無罪以當貴,安步以當車   我國歷史上的戰國時代,有段佳話一直被傳誦著。

話說齊宣王極想招攬一位賢士來做他的宰相,幫他治理國事,就託人四處打聽有學問與道德的賢士,當時有一位名叫「顏斶」的隱士,學問與道德俱佳,為人所推祟。

齊宣王非常高興地前去拜訪,想勸他出來當官。

  齊宣王對顏斶說:「如果你肯出來當我的宰相,不但可享受榮華富貴,而且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又有車坐、酒肉吃,一切都能稱心如意;不像現在住在簡陋的房子裏,穿的是又破又爛的衣服,想必你的三餐一定吃不飽吧!」   顏斶想了一下說:「啟稟大王,我現在已經很富貴了,而且不但有酒肉吃,還有車子坐呢!」   齊宣王很詫異地問顏斶:「怎麼說呢?」   顏斶笑著說:「啟稟大王,我的人生觀是——無罪以當貴,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

」   什麼是「無罪以當貴」呢?「貴」就是心中沒有業障、罪過、邪見,這才是真正的「貴」。

一般人都認為名氣大就是「貴」。

其實功名是不能永遠保持的,因為生命是無常的。

而且人常因富貴而引發了貪、瞋、癡、慢、疑的心,當心裡有了這幾種煩惱時,別人雖然因為你的名氣大表面上對你恭敬,背後也許正在批評、毀謗你呢!這樣是「貴」嗎?   佛法上的「貴」是淨心,淨心就是不貪著財、色、名、食、睡,一有煩惱,馬上忍下來,凡事都能退一步想。

當心清淨了,走到那裡,人家都會尊重你、喜歡你,而且心地光明,走起路抬頭挺胸,連天神、菩薩都會讚歎、保佑你。

這才是真正的貴,永遠的貴!   功名的貴,雖然也是一種「貴」,但就像「昨日的黃花」,花會開、會謝,而且世事無常,古今中外所謂「今日座上客,明日階下囚」的例子也不少呀!所以,心中的安詳與寧靜,才是真正的「貴」;隨時保持慈悲、平等、恭敬、謙卑的心,念念都是幫助別人的善念,這一念心隨時都是安詳、快樂、光明的,善念是「天堂」,心中光明清淨就是「淨土」。

顏斶就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從心靈的角度來看,他的人生處處都在富貴當中。

定心妙法,知足常樂   以「車子」為例,現代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部,而且最好是名牌的,這種觀念本來是無可厚非的,可是它的後遺症也不少。

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佛經裏提到的「飯食經行」都指出走路的好處與重要。

「安步」的意思就是輕緩、安詳、從容、自在的走著路。

現代人發明了車子,帶給人類在交通上許多便利,但是,因為交通工具的發達,人們依賴車子,「走路」的機會愈來愈少,運動量跟著也減少了;古時候的人,幾乎都是以「走路」當交通工具,雖然在時間上耗費得多,但相對地,因運動量夠,所以在身體狀況上反而比現代人健康。

  另一方面,因為路上車子太多,也帶來許多的不方便及煩惱,有些時候目的地就在對街,但是因為單行道、塞車或停車困難等原因,幾分鐘的路程,可能要花上一個多鐘頭才抵達,那時,就會有「比鄰若天涯」之感嘆了。

  物質的欲望是無窮盡的,當有了車子以後,還想要擁有一棟房子,這樣無止境的追求下去,心中的「欲望」就愈來愈多,欲望一多,煩惱就多。

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不是不好,佛法中提到「福德因緣」的道理,說明凡事有因有果,過去曾植善因,如今因緣成就,就有好的「果報」。

假若不知勤植「善因」,只知隨著欲望盲目地去追求,勉強追求到了,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跟隨而來的煩惱也不少。

  例如,有些人經濟能力不足,還是勉強買了車子,於是去借貸、去「標會」,超過了自己能力所能償還的限度,反而造成生活上沉重的負擔及煩惱。

以買車的例子來看,有車子,不一定就是好事;以追求物質做為生命的目標,煩惱及痛苦亦多。

人生如果能「知足常樂」,有必要及有能力買輛車子也無妨,若沒有必要,「安步」以當「車」,享受11路的四平八穩實在也不錯呀!明白了這個道理,不為欲望所束縛、不為物質所迷惑,心便能安定下來,這就是最富貴的人生。

  >>閱讀相關文章 錢財乃五家所共有見擔法師 懂得行布施,捨慳貪,就是在累積福德;行善卻不著相,就是功德,就是般若智慧,像冥冥苦海中的一盞明燈,指引著眾生離苦得樂,邁向無為解脫的彼岸。

積聚錢財的迷思見濾法師 人們都相信錢財是可以據為我有的。

然而,錢財真的可以為「我」所有嗎? 知量知足常安樂傳尊 同樣的民生大事,一樣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有人卻為它而灰頭土臉,有人卻樂在其中,有人更營造「有詩有畫也有花」的氣氛。

其間關鍵到底是什麼呢? 用清淨的心圓滿人生 傳慈 這念心漸漸能夠作主不與煩惱相應,這時才知「貴」來自於內心!不假外求的「貴」,才是永遠的「貴」! 回歸自然與儉樸傳嶺 當自己慢慢能捨下外在的攀緣與物質生活的追求,回歸到自然與儉樸的生活,回歸到平靜與安定的心,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都在「捨本逐末」,原來生命是如此的寬廣,人生可以如此的自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