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庭結構、社會控制理論、社會學習理論探討青少年不良行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單位,對青少年的偏差行為有重要的影響,本研究主要是為瞭解家庭結構、社會控制理論、社會學習理論與青少年不良行為之間的關係,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65.22.51.111)您好!臺灣時間:2022/09/2819:43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郭慧敏研究生(外文):KUO,HUI-MIN論文名稱:從家庭結構、社會控制理論、社會學習理論探討青少年不良行為論文名稱(外文):DiscussesTheJuvenileMisdeedFromTheFamilyStructure,SocialControlTheoryAndSocialLearningTheory指導教授:侯崇文指導教授(外文):HOU,CHUNG-WEN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系所名稱:犯罪學研究所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5畢業學年度:93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92中文關鍵詞:家庭結構、社會控制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外文關鍵詞:familystructure、socialcontroltheory、sociallearningtheory相關次數:
被引用:82點閱:8650評分:下載:2612書目收藏:11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單位,對青少年的偏差行為有重要的影響,本研究主要是為瞭解家庭結構、社會控制理論、社會學習理論與青少年不良行為之間的關係,並嘗試建立一個因果關係模型,探討家庭結構因素、社會控制理論、社會學習理論與青少年不良行為之間的關連性與影響。
本研究資料來自侯崇文教授於民國88年國科會專案研究之青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問卷,本研究資料分析方式包含相關分析、複迴歸分析及路徑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一)從事不良行為的青少年有明顯的不良家庭結構特性,尤以家庭中擁有偏差成員比例偏高,是對青少年產生不良行為的直接影響因素。
(二)家庭結構影響青少年的社會控制與社會學習;擁有越好的家庭結構特性,社會控制與社會學習形成的品質也會越好。
(三)社會控制包含自我控制與社會鍵皆影響青少年不良行為,社會控制越好的青少年越不容易有偏差行為的出現。
(四)社會控制影響社會學習形成的品質,有越好的社會控制,社會學習的效果也會越好。
(五)社會學習影響青少年的不良行為,其發揮了中介機制的效用,具有抑制青少年從事不良行為的作用。
關鍵字:家庭結構、社會控制理論、社會學習理論
Familyisanimportantunitofsociety.Italsoinfluencesthedevelopmentofjuveniledelinquency.Thisresearchattemptstoexaminetherelationshipsamongthejuvenilemisdeed,thefamilystructure,socialcontroltheory,andsociallearningtheory.Inaddition,thisstudytriestoestablishacauseandeffectrelationmodelinordertoanalyzetherelationshipswithinthefamilystructure,socialcontroltheory,sociallearningtheoryandthejuvenilemisdeed.ThedatainthisstudycamefromtheresearchofNationalScienceCouncilin1999byDr.Hou,Chung-Wen.Dataisanalyzedbythecorrelation,multipleregressionandpathanalysis.Thefindingsofthisstudyareasfollows:(1)Poorfamilystructureisanimportantpredictorofthejuvenilemisdeed,especiallyhavingthedeviantmembersofhigherproportion.(2)Thefamilystructureaffectsjuveniles’socialcontrolandsociallearning.Thebetterthefamilystructureofthejuvenile,thebetterthesocialcontrolandsociallearningformedbythejuvenile.(3)Socialcontrolincludingself-controlandsocialbond,affectsthejuvenilemisdeedbehavior.Thebetterthesocialcontrolofthejuvenile,thelessthejuvenilemisdeed.(4)Socialcontrolaffectssociallearning.Ifthejuvenilehasgoodsocialcontrol,itislikelyhewillhavebettersociallearning.(5)Sociallearningaffectsthejuvenilemisdeed.Itisanintermediatevariablethatrepressingthejuveniletobeengagedinthemisdeed.Keywords:familystructure,socialcontroltheory,sociallearningtheory
目次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第二節名詞解釋………………………………………………………………………………….8第二章相關理論與研究文獻第一節家庭結構與青少年不良行為…………………………………………………………….9第二節社會控制理論與青少年不良行為……………………………………………..…….14第三節社會學習理論與青少年不良行為…………………………………………………….31第四節小結…………………………………………………………………………………….38第三章研究方法第一節研究架構……………………………………………………………………………….41第二節研究對象……………………………………………………………………………….43第三節變項測量……………………………………………………………………………….44第四節統計分析方法………………………………………………………………………….48第四章研究結果與分析第一節相關分析……………………………………………………………………………….50第二節複迴歸分析………………………………………………..………………………….53第三節青少年不良行為因果關係模式……………………………………………………….61第四節綜合討論……………………………………………………………………………….67第五章結論第一節研究結果概述………………………………………………………………………….73第二節討論與建議…………………………………………………………………………….76參考書目中文部分………………………………………………………………………………………..79英文部分………………………………………………………………………………………..86附錄青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問卷
參考書目一、中文部分王振寰、瞿海源主編2000《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台北:巨流。
王淑女1995<校園暴力行為之社會學分析>。
《學生輔導雙月刊》。
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王淑女1997<都市化與青少年偏差行為>。
收錄於《犯罪問題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王淑女2000<青少年人格特質與其偏差、犯罪行為>。
收錄於《青少年人格建構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王睿霞1994《父母婚姻衝突對兒童生活適應之影響》。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2002《台灣刑案統計》。
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吳武典1987《心理衛生》。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武典1997<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
《教育心理學報第二十九期》。
吳英璋1997<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
收錄於《犯罪問題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吳秀櫻1987《一般青少年與偏差行為青少年親子關係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靜樺1994《離婚家庭青少年子女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安妮1983《大台北地區男性少年非行成因之分析-控制理論的一項實證研究》。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安妮1986<社會連結與少年偏差行為>。
《中國社會學刊第十期》。
李安妮1989<家庭與少年不良行為>。
《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家庭、人口、政策與階層》。
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李明政1984《國中少年差別結合與偏差行為:差別結合論之實證研究》。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旻陽1994<國中學生學業成績、師生互動與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
《人本學報第五十六期》。
宋根瑜1981<父母管教態度與青少年犯罪>。
《警學叢刊》12(2)。
宋根瑜1982《台灣北部地區犯罪少年與一般少年家庭及學校環境之比較研究》。
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民睿、莊耀嘉1992<單親家庭與青少年違規犯罪行為>。
《東海學報第三十三期》。
林清江1972《教育社會學》。
台北:台灣書店。
林世英1992<青少年的規範意識和偏差行為經驗-以知覺探索為中心>。
《中央警官學校警學叢刊第二十三期》。
林世英1994<青少年的規範意識、自我意識及社會態度對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
《中央警官學校警學叢刊第二十四期》。
林世英1995<青少年的規範意識與偏差行為經驗-以社區意識為中心>。
《警專學報》。
林世英1997<參與社會活動之防止偏差行為效果>。
《觀護第二十四期》。
林正宏1993《城鄉少年偏差行為成因比較分析:HirschiandGottfredson一般化犯罪理論之時正研究》。
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欽1994《嘉南地區13-15歲青少年自我意像調查-正常與犯罪青少年之比較》。
台北:教育部委託研究。
周文報1987《國中少年內外在抑制少年與犯罪傾向之關聯性研究》。
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震歐、趙碧華1996<少年逃學、逃家行為的推力與拉力之實證研究>。
收錄於《解構青春少年時:一九九六年台灣青少年犯罪與矯治問題研討會論文集》。
周愫嫻1995<社會階級、家庭結構與青少年偷竊行為的關係>。
《社區發展季刊第七十二期》。
周愫嫻2001<學校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
《應用心理研究第十一期》。
法務部2002《犯罪狀況及其分析》。
台北:法務部。
法務部2002《少年兒童犯罪概況及其分析》。
台北:法務部。
侯崇文1996<巨視社會控制、微視社會控制與青少年犯罪>。
《犯罪學期刊第二期》。
侯崇文2000<青少年偏差行為-社會控制理論與社會學習理論的整合>。
《犯罪學期刊第六期》。
孫淑文1990《同儕關係與少年犯罪》。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書1988《社會連結與女性少年偏差行為-Hirschi社會控制理論之實證研究》。
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超凡1988<台灣地區兒童被虐待與少年犯罪相關性之研究>。
《刑事科學第二十六期》。
馬傳鎮1988<心理與環境因素對少年潛在非行性及自陳犯罪行為預測效力之研究>。
《警學叢刊第十八卷第三期》。
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馬傳鎮1996<我國台灣地區女性少年犯罪相關因素及其防治對策之研究>。
《犯罪防治第二十二期》。
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
馬傳鎮、陳石定、黃政吉1995《我國台灣地區女性少年犯罪相關因素及其防治對策之研究》。
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高金桂1984<青少年藥物濫用與犯罪之研究>。
台北:文景。
高金桂、洪儷瑜、謝文彥、鄧煌發1995<問題行為學生類型及其成因之研究>。
《警政學報第二十六期》。
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張平吾1996《社會學》。
台北:三民。
張春興1992<社會變遷與青少年問題:台灣地區事實的觀察與分析>。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報第二十五期》。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
台北:東華。
張景然1992《青少年犯罪學》。
台北:巨流。
張華葆1993《少年犯罪預防及矯治》。
台北:三民。
張楓明1999<社會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以雲嘉地區為例>。
私立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鳳琴1992<以社會學習與社會連結變項預測收容所中用藥少年之用藥狀況>。
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耀嘉1996a<犯罪的心理成因:自我控制或社會控制>。
《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6(2)。
莊耀嘉1996b<兒童品行異常的因素:低自制力與不良休閒活動>。
收錄於《解構青春少年時:一九九六年台灣青少年犯罪與矯治問題研討會論文集》。
許春金1986《青少年犯罪原因論》。
中央警官學校。
許春金1993《青少年犯罪原因論-社會控制理論之中國研究》。
台北:五南。
許春金1997<閩南籍、客家籍、山地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類型、盛行率及其成因之比較分析>。
收錄於《犯罪問題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許春金2000《犯罪學》。
台北:三民。
許春金、周文勇、蔡田木1996<男性與女性少年偏差行為成因差異之實證研究>。
《犯罪學期刊第二期》。
許春金、孟維德1997<家庭、學校、自我控制與偏差行為>。
《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0期》。
許春金、侯崇文、黃富源1995《兒童、少年觸法成因及處遇方式之比較研究》。
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許春金、馬傳鎮等1997《收容少年犯罪成因及其防治對策之調查研究》。
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專案委託研究。
許春金、馬傳鎮等1999《少年偏差行為早年預測之研究(總結報告)》。
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曾淑萍2000《自我控制與少年竊盜行為:一般化犯罪理論之驗證》。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雅莉1997<國中學生偏差行為與社會控制因素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
《教育資料文摘》39(2)。
黃政吉1992<從社會學習增強理論探討少年犯罪之成因及預防之道>。
《警學叢刊》22(3)。
黃永斌1997《非行兒童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
台北:法務部。
黃富源、鄧煌發1998<單親家庭與少年非行之探討>。
《警學叢刊第二十九卷第三期》。
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黃富源、鄧煌發1999a<單親家庭結構與功能對青少年非行之影響-台北市之調查研究結果分析>。
《警政學報第二十五期》。
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黃富源、鄧煌發1999b<少年暴力犯罪相關因素之研究:家庭結構、動力與社會學習觀點以論>。
收錄於《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楊士隆、任全均1997<一般性犯罪理論與社會學習理論之實證檢驗:以犯罪矯正機構吸毒少年為例>。
《犯罪學期刊第三期》。
楊士隆、鄧煌發1996<一般性犯罪理論犯罪多樣化概念之驗證>。
《犯罪學期刊第二期》。
詹志禹1995《我國青少年犯罪研究之整合分析》。
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研究。
齊力2000<家庭因素在青少年偏差行為上的影響:以雲嘉地區國中小學生為例>。
《第三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
嘉義:南華大學。
廖德富、馬傳鎮1993《吸安、財產、暴力少年犯與一般少年性格特質、環境因素及其因應能力之比較研究》。
行政院八十二年度研考經費補助專案。
蔡秀華1990《家庭與少年犯罪行為之關係》。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德輝1996《犯罪學-犯罪學理論與犯罪防治》。
台北:五南。
蔡德輝、高金桂、林瑞欽、楊士隆、鄭瑞隆、吳芝儀、吳建昌1999《青少年暴力犯罪成因與矯正處遇政策之研究》。
國科會整合型專題研究計畫。
蔡德輝、楊士隆1994《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
台北:五南。
蔡德輝、楊士隆2000a<台灣地區少年強姦犯、非暴力犯及一般少年犯罪危險因子之比較分析研究>。
《犯罪學期刊第五期》。
蔡德輝、楊士隆2000b<女性少年犯罪:一般性犯罪理論與社會學習理論之台灣實證檢驗>。
《犯罪學期刊第六期》。
蔡德輝、楊士隆2001《犯罪學》。
台北:五南。
蔣東霖2003《依附、社會學習與少年偏差行為》。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瑞隆2000<暴力犯罪少年家庭特徵與家庭生活經驗>。
收錄於《當前青少年犯罪問題與對策研討會論文集》。
鄧煌發2000<少年犯罪被害特性與預防對策-從少年恐嚇被害與恐嚇非行以論>。
收錄於《犯罪被害人保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中央警察大學主辦。
鄧煌發2002<一般少年與中輟少年恐嚇行為之比較研究>。
收錄於《21世紀亞太地區暴力犯罪問題與對策研討會論文集》。
劉峻誠2003《青少年家庭依附、就學經驗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保禎1988《青少年犯罪預防與矯治》。
南投:台灣省政府。
謝高橋1991《青少年休閒生活與犯罪》。
青少年犯罪與教育研討會。
謝文彥1996<家庭因素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
《中央警官學校警政學報第二十八期》。
韓鐘旭1993《少年藥物濫用行為之實證研究-社會控制理論與差別接觸理論之驗證》。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素美1991<學校環境知覺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
《學生輔導通訊第一期》。
羅豐良2000《社會控制對兒童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
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Agnew,R.1985SocialControlTheoryandDelinquency:ALongitudinalTest.Criminology23(1).Agnew,R.1991AdolescentResourcesandDelinquency.Criminology28.Agnew,R.andE.Petersen1989SocialControlTheoryandDelinquency.Criminology23.Agnew,R.andWhite,H.R.1992AnEmpiricalTestofGeneralStrainTheory.Criminology30(4).Akers,R.L.1997CriminologicalTheories:IntroductionandEvaluation(2nded).CA:Roxbury.Akers,R.L.2001SocialLearningTheory.InR.PaternosterandR.Bachman(eds.)ExplainingCriminalsandCrime.CA:Roxbury.Akers,R.L.andCochran,J.K.1985AdolescentMarijuanaUse:ATestofThreeTheoriesofDeviantBehavior.DeviantBehavior,6.Akers,R.L.,Krohn,M.D.,Lanza-Kaduce,LonnandRadosevich,M.J.1979SocialLearningandDeviantBehavior:ASpecificTestofAGeneralTheory.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44.Ajzen,I.andMadden,T.J.1986PredictionofGoal-directionBehavior:Attitudes,Intensities,andPerceivedBehavioralControl.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22.Austin,R.L.1978Race,Father-absence,andFemaleDelinquency.Criminology15.Bandura,A.1977Sociallearningtheory.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Barnes,G.M.andFarrell,M.P.1992ParentalSupportandContralaspredictorsofadolescentdrinking,Delinquency,andrelatedproblembehaviors.JournalofMarriageandtheFamily,54.Bartollas,C.1990JuvenileDelinquency.NY:Macmillan.Baumrind,D.1994Thesocialcontextofchildmaltreatment.FamilyRelations,43(4).Benda,B.B.,Corwyn,RobertFlynn1996TestingaTheoreticalModelofAdolescentSexualBehaviorAmongRuralFamiliesInpoverty.,ChildandAdolescent.SocialWorkJournal,13.Blumenkrantz,D.S.andJ.T.Tapp1977Alienationandeducation:Amodelforempiricalstudy.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71.Braithwaite,J.1989Crime,shameandreintegration.N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ernkovich,S.A.,andC.G.peggy1987Familyrelationshipsanddelinquency.Criminology,25(2).Dorndush,S.M.,Carlsmith,J.M.,Bushwall,S.J.,Ritter,P.L.,Elliott,D.S.,Huizinga,D.andAgeton,S.S.1985ExplainingDelinquencyandDrugUse.BeverlyHills:Sage.Empey,L.T.1985ItsMeaningandConstruction.AmericanDelinquency.ThePorseyPress.Erickson,M.T.1997BehaviorDisordersofChildrenandAdolescents:Assessment,EtiologyandIntervention.PrenticeHall.Evans,D.,FrancisT.C.,Burton,V.S.,Jr.,R.GregoryDunawayandMichaelL.B.1997TheSocialConsequencesofSelf-Control:TestingtheGeneralTheoryofCrime.Criminology35.Farrington,D.P.1983Randomizedexperimentsoncrimeandjustice.InM.TonyandN.Morris(eds.).CrimeandJustice,Vol(4).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Farrington,D.P.1998Predictors,Causes,andCorrelatesofMaleYouthViolence.InTonry,M.andMooreM.H.(eds.).YouthViolence.IL: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Feshbach,S.andR.Singer1971TelevisionandAggression.SanFrancisco:Jossey-Bass.Gibbs,J.J.,GieverD.andMartinS.J.1998Parentalmanagementandself-control:AnemoiricaltestofGottfredsonandHirschi’sgeneraltheory.JournalofResearchinCrimeandDelinquency,35.Glueck,S.andGlueck,E.1950UnravellingJuvenileDelinquency.MA:HarverdUniversityPress.Goetting,A.1994Theparentingcrimeconnection.JournalofPrimaryPrevention,14.Goldstein,A.P.1990DelinquentsonDelinquency.Champaign,IL:ResearchPress.Gottfredson,M.R.andHirschi,T.1990AGeneralTheoryofCrime.Standford,CA:StandfordUniversity.Gottfredson,M.R.andHirschi,T.2001Self-ControlTheory.InR.PaternosterandR.Bachman(eds.)ExplainingCriminalsandCrime.CA:RoxburyGrasmick,H.G.andBryjak,G.J.1980TheDeterrentofPerceivedSeverityofPunishment.SocialForces59(2).Grasmick,H.G.,Tittle,C.R.,Barsik,Jr.R.J.andArneklev,B.J.1992TestingtoCoreEmpiricalImplicationsofGottfredsonandHirschi’sGeneralTheoryofCrime.JournalofResearchinCrimeandDelinquency30(1).Hay,C.2001Parenting,self-control,anddelinquency:Atestofself-controltheory.Criminology39(3).Heimer,K.1997Socioeconomicstatus,subculturaldefinitions,andviolentdelinquency.SocialForces75(3).Hindelang,M.J.1971Age,SexandtheVersatilitiesofdelinquentinvolvements.SocialProblems,18.Hindelang,M.J.1973CausesofDelinquency:APartialReplicationandExtension.SocialProblems,20.Hindelang,M.J.,Hirschi,T.andWeis1981Measuringdelinquency.BeverlyHill,Calif:StagePublication.Hirschi,T.1969CausesofDelinquency.C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Huesmann,L.R.andL.D.Eron1986Televisionandtheaggressivechild:Across-nationalcomparison.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Junger,MarianceandTremblayR.E.1999Self-control,accidentsandcrime.CriminalJusticeandBehavior,26.Keane,Carl,MaximP.S.andTeevanJ.J.1993Drinkinganddriving,self-controlandgender:Testingageneraltheoryofcrime.JournalofResearchinCrimeandDelinquency,30.Kelly,D.N.1977LabelandtheConsequencesofwearingadelinquentlabelinaschoolsetting.Education77.Kleiber,D.A.andRickards,W.H.1985Leisureandrecreationinadolescence:Limitationamdpotential.InM.Wade(ed.)ConstraintsonLeisureSpringfield,IL:CharlesC.Thomas.Klein,K.,Forehand,R.,Armistead,L.andLong,P.1997Delinquencyduringthetransitiontoearlyadulthood:Familyparentingptedictorsfromearlyadolescence.Adolescence,32(125).Krohn,M.D.,Akers,R.L.,Radosevich,M.J.andLonnLanza-Kaduce1982NormQualitiesandAdolescentDrinkingandDrugBehavior.JournalofDrugIssues,12.Krohn,M.D.andMassey,J.L.1980SocialControlandDelinquencyBehavior:AnExaminationoftheElementsoftheSocialBond.TheSociologicalQuarterly,21.Krohn,M.D.,Skinner,W.F.,Massey,J.L.andAkers,R.L.1985SocialLearningTheoryandAdolescentCigaretteSmoking:ALongitudinalStudy.SocialProblem,32.LaGrange,Teresa,C.andSilverman,R.A.1999Lowself-controlandopportunity:Testingthegeneraltheoryofcrimeasexplanationforgenderindelinquency.Criminology,37.Laub,J.H.,Samposon,R.J.andAllen,L.C.2001ExplainingCrimeOvertheLifeCourseTowardaTheoryofAge-GradedInformalSocialControl.InR.PaternosterandR.Bachman(eds.)ExplainingCriminalsandCrime.CA:Roxbury.Leiderman,H.,Hastorf,A.H.andGross,R.T.1985SingleParents,ExtendedHouseholds,andtheControlofAdolescents.ChildDevelopment56:326-341.Linden,E.andJ.Hackler1973Affectivetiesamddelinquency.PacificSociologicalReview16.Liska,A.J.andM.D.Reed1985Tiestoconventionalinstitutionsanddelinquency:Estimatingreciprocaleffects.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50(4).Longshore,D.,Turner,andStein,J.A.1996Self-controlinaCriminalSample:AnExaminationofConstructValidity.Criminology34(2).Maccoby,E.E.andJ.A.Martin1983Socializationinthecontextofthefamily:Parent-childinteraction.HandbookofChildPsychology:FormerlyCarmichaelsManualofChildVol.4.Marcos,A.C.,Bahr,S.J.,Johnson,R.E.1986TestofABondingAssociationTheoryofAdolescentDrugUse.SocialForces,65.Matsueda,R.L.andHeimer,K.1987Race,FamilystructureandDelinquency:ATestofDefferentialAssociationandSocialControlTheories.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52.McCord,J.1991FamilyRelationship,JuvenileDelinquency,andAdultCriminality.Criminology29(3):397-417.Minty,B.1988PublicCareorDistortedFamilyRelationships:theAntecedentsofViolentCrime.HowardJournal27(3).Nagin,D.S.1993EnduringIndividualDifferencesandRationalChoiceTheoriesofCrime.LawandSocietyReview27(3).Newman,G.andFerracuti,F.1977PsychologicalTheoriesofDelinquency,inLandau,S.F.andSebba,L.,(eds.)CriminologyinPerspective.WashingtonD.C.:HealthandCompany105-168.Nye,F.I.1958FamilyRelationshipandDelinquentBehavior.NewYork:Wiley.Orcutt,J.D.1987Differentialassociationandmarijuanause:AcloserlookatSutherland(withalittlehelpfromBecker).Criminology25(2).Paternoster,R.andBachman,R.2001ControlTheoriesofCrime.ExplainingCriminalsandCrime.CA:Roxbury.Piquero,AlexandTibbetts,S.1996Specifyingthedirectanindirecteffectsoflowself-controlandsituationalfactorsindecision-making:Towardamorecompletemodelofrationaloffending.JusticeQuarterly,13.Polakowski,M.1994LinkingSelfandSocialControlwithDeviance:IlluminatingtheStructureUnderlyingaGeneralTheoryofCrimeandItsRelationtoDeviantActivity.JournalofQuantitativeCriminology10(1).Rosenbaum,J.L.1989Familydysfunctionandfemaledelinquency.CrimeandDelinquency,35.Reckless,WalterC.1961ANewTheoryofDelinquencyandCrime.FederalProbation25.Sampson,R.andJ.Lamb1994CrimeintheMaking:PuthwaysandTurningPointsThroughLife.HarvardUniversityPress.Seydlitz,R.andJenkins,P.1998TheInfluenceofFamilies,Friends,SchoolsandCommunityonDelinquentBehavior.InT.P.Gullotta,G.R.Adams,R.Montemayor(eds.).DelinquentViolentYouth:TheoryandInterventions.ThousandOaks,CA:Sage.Simon,R.L.andRobertson,J.F.1989Theimpactofparentingfactors,deviantpeers,andcopingtypeuponadolescentdruguse.FamilyRelation,38.Thornberry,T.andJacoby,J.1985TheCriminallyInsane:ACommunityFollow-upofMentallyIllOffenders.IL:UniversityofChicagoPress.Thornberry,T.P.,Lizotte,A.J.,Krohn,M.D.,Farnworth,M.andJang,S.J.1994DelinquentPeers,Beliefs,andDelinquentBehavior:ALongitudinaltestofInteractionalTheory.Criminology32(1).Thornton,Jr.W.E.andVoigt,L.1993DelinquencyandJustice.NY:McGraw-Hill.Thornton,R.Y.andEndo,K.1992PreventingCrimeinAmericaandJapan-AComparativeStudy.NY:M.E.Sharpe.Vold,G.1979ThoretialCriminology.NewYork:OxfordUniversity.Warr,Mark2001TheSocialOriginsofCrime:EdwinSutherlandandtheTheoryofDifferentialAssociation.InR.PaternosterandR.Bachman(eds.)ExplainingCriminalsandCrime.CA:Roxbury.Wiatrowiski,MichaelD.,DavidB,Griswold,andMaryK.Robert1985Socialcontroltheoryanddelinquency.AmericanSociologyReview,46.Williams,J.andM.Gold1972Fromdelinquentbehaviortoofficialdelinquency.SocialProblems,20.Wolfgang,M.E.,Figlio,R.M.andSellin,T.1972Delinquencyinabirthcohort.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Wolfgang,M.E.,Thornberry,T.P.,andFiglio,R.M.1987Fromboytoman,fromdelinquencytocrime.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Ziman,D.1971Excitationtransferincommunication-mediatedaggressivebehavior.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7.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高雄市國小學生知覺教師正面管教策略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
2.
理性選擇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以社會連結為中介變項,人口特質為調節變項
3.
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
4.
技職學生金錢態度、虛榮特性與衝動性購買關係之研究:以社會學習理論之觀點
5.
台南市國小學生民主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關係之研究
6.
家庭教養行為、社區鄰里關係與自我概念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
7.
台中地區大班幼兒自我概念與行為問題之相關研究
8.
夢與飛翔的力量—非行少年讀夢團體之初探
9.
非行少年家庭界限與非行行為相關之研究
10.
一般青少年與非行少年家庭概念之比較研究
11.
社會連結、自我控制與非行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少年輔育院為例
12.
青少年煩惱之因素分析
13.
影響兒童偏差行為因素之研究
14.
青少年使用視聽歌唱中心(KTV)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高中、大學生為例
15.
運動行為、自我控制與國中生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
1.
蔡竹固、陳瑞祥。
2000。
本省瓜類作物之重要病害及其管理。
農業世界雜誌。
200:12-19。
1.
運用社會學習理論於Facebook學習社群進行知識分享之研究
2.
以社會學習理論探討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網路安全使用態度
3.
從社會學習理論對運動家楷模學習之研究-以某運動終身成就獎獲獎者為例
4.
竊盜犯罪行為成因之研究:自我控制與社會學習理論觀點之驗證
5.
依附、社會學習與少年偏差行為
6.
社會控制對青少年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兼論年代差異
7.
社會連結、親子價值觀一致性對偏差行為的影響:以縱貫性研究驗證社會控制理論
8.
家庭、學校之社會控制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
9.
國中學生依附關係、活動參與、教育抱負與偏差行為:社會控制理論在台灣之適用性
10.
社會連結與雲嘉地區少年偏差行為--Hirschi社會控制理論之驗證研究
11.
賭博犯罪之研究:一般性犯罪理論與社會學習理論整合觀點之測試
12.
社會控制、自我控制與少女偏差行為之研究
13.
社會控制、衝動性、偏差同儕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
14.
社會控制、社會學習及自我控制對國中生吸菸行為的影響
15.
外在社會控制、內在價值信仰與兒童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延伸文章資訊
- 1社會控制理論 - MBA智库百科
社會控制理論(social control theory),又叫社會鍵理論(social bond theory)、社會聯繫理論社會控制理論是二十世紀美國犯罪學三大理論之一,社會控制理論認為犯罪...
- 2赫胥黎(Hirschi)的社會控制理論(Social control theory ... - 隨意窩
因此,赫胥黎提出影響個人順從社會的四個社會鍵(social bonding)包括:依附(attachment)、參與(involvement)、抱負(commitment)、信念(belief)...
- 3【犯罪學】控制理論-社會控制理論 - 監所管理員筆記
【犯罪學】控制理論-社會控制理論 · 一、代表人物:赫胥(Hirschi) · 二、基本主張:認為人性本為非道德,皆有犯罪傾向,因此犯罪不需要解釋,不犯罪及守法 ...
- 4從家庭結構、社會控制理論、社會學習理論探討青少年不良行為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單位,對青少年的偏差行為有重要的影響,本研究主要是為瞭解家庭結構、社會控制理論、社會學習理論與青少年不良行為之間的關係, ...
- 5107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警察人員考試試題 - 公職王
二、赫胥(HirschiTravis)的社會控制理論(又稱社會鍵理論)一直是犯罪及偏差 ... 的法制,當時民刑法尚未分離,部落即有對犯罪所生損害行使求償的例子,不過後來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