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本源園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林本源園邸總面積6,054坪,可分成「園」和「邸」兩個部分:園又被稱作「板橋林家花園」,指的是住屋之外的庭園部分,其中包含來青閣、月波水榭、定靜堂等多處房舍與 ... 林本源園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座標:25°0′37.95″N121°27′17.58″E/25.0105417°N121.4548833°E/25.0105417;121.4548833   此條目的主題是位在新北市板橋區的園林建築。

關於臺中市霧峰區霧峰林家的古厝與庭園,請見「霧峰林家宅園」。

板橋林本源園邸TheLinFamilyMansionandGarden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林本源園邸庭園一景其他名稱板橋林家花園登錄等級國定古蹟登錄類別宅第位置22056新北市板橋區流芳里西門街9號電話:1999(新北市專用)或02-29653061~3建成年代 大清咸豐三年(1853年)官方網站http://www.linfamily.ntpc.gov.tw/詳細登錄資料 林本源園邸(英語:LinFamilyMansionandGarden)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為板橋林本源家族興建的房舍,仿蘇州留園設計,是目前臺灣僅存最完整的園林建築。

該居可追溯至1847年,當時為林本源家族北上屯租的租館,後經林國華、林國芳兩兄弟擴建,成為林本源家族之居所。

民國65年(1976年),林本源家族將庭園部分捐給當時的臺北縣政府(即今新北市政府),花園於民國75年第一次修復後收費開放參觀。

第二次修復期間為86年至90年,90年8月9日重新開放,三落大厝並同時於90年7月完成修復,並配合花園開放。

目前林本源園邸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負責維護與整修的工作,並為宅第類國定古蹟。

行政單位隸屬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以一股的人力及預算維持日常運作。

林本源園邸總面積6,054坪,可分成「園」和「邸」兩個部分:園又被稱作「板橋林家花園」,指的是住屋之外的庭園部分,其中包含來青閣、月波水榭、定靜堂等多處房舍與人造山水;邸指的是林本源家族居住處,即庭園西側的三落大厝。

目前三落大厝仍屬於「祭祀公業林本源」,需專人帶領才能入內導覽。

目次 1歷史 2建築 2.1庭園 2.1.1汲古書屋 2.1.2方鑑齋 2.1.3來青閣 2.1.4香玉簃 2.1.5觀稼樓 2.1.6定靜堂 2.1.7月波水榭 2.1.8榕蔭大池 2.1.9敬字亭 3交通 3.1自行開車 3.2停車場 3.3公車 3.4台北捷運 3.5台鐵、高鐵 4注釋 5參見 6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主條目:林本源家族 清乾隆四十三年(西元1778年),林應寅自福建漳州龍溪來台至淡水廳新莊(今臺北新莊),設帳授徒,從事教職。

並於乾隆五十年(西元1785年)時返回福建龍溪。

據專家考證,林應寅應是林家最早至臺灣的先祖。

次子林平侯於16歲時(乾隆47年)渡台尋訪父親,並受僱於米商鄭谷之家。

但林平侯極有經商智慧,鄭谷慨然借予資金幫助他創業,當年臺北淡水河航運暢行,稻米運銷為貿易大宗,林平侯以運米為業,又逢林爽文之變,稻米價格高漲,林平侯既為米商,在運米業上獲得了極為豐厚的利潤。

後來林平侯與竹塹林紹賢共同經辦臺灣鹽務,更累積了不少財富。

當時林平侯年已40,於是衣錦還鄉,返回內地捐官,擔任廣西柳州知府共7年。

後來林平侯無意於仕途,於是在嘉慶21年(西元1816年)辭官返台定居。

但是當時臺北淡水有嚴重的泉漳械鬥的事件,為了避禍,林平侯在嘉慶23年時,遷居至大嵙崁(今桃園大溪)的三層(今福安里)定居,並興建巨宅、築大嵙崁堡防禦亂民、開墾田地、築灌溉水圳,田租收入大增。

此後林平侯多次協助官府平定民變,並籲請朝廷興建淡水城。

道光27年(西元1847年),林家為了收佃租方便,在枋橋(即今板橋)建弼益館,此為林家在板橋地區構屋的開始。

林平侯生有五子,依次為林國棟、林國仁、林國華、林國英、林國芳,分別管理林家的五個家號(商店號):飲記、水記、本記、思記、源記,意為「飲水本思源」,林家五子中以林國華(本記)與林國芳(源記)兩人最為賢能,承繼家風,勇於開拓,以「本源」為總號。

此時漳州、泉州人的械鬥事件仍未平息,為了避禍,兄弟二人在枋橋漳州籍居民的邀請之下,林家於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於枋橋弼益館旁興建三落大厝,並於咸豐3年落成後舉家遷入,咸豐5年開始籌建枋橋城以抵禦泉州人騷擾。

不久後,林家開始在大厝後興建園林庭園,並且聘請文人呂西村、謝琯樵等名士擔任西席(即家庭教師),為北臺灣帶來不少文化氣息。

林家第三代的林維源、林維讓承繼了前兩代的開展,在短短三代之內成為臺灣的鉅富,林維源並且在清法戰爭後,大力協助臺灣巡撫劉銘傳進行番界的拓殖、地方實業的推廣與撫墾制度的推行。

今日遊客所暢遊的林本源園邸,也是在這一代的經營下成長至顛峰。

擁有龐大財力的林本源家族成為當地漳州人的主要領袖,而三落大厝也成為當時漳州人的主要指揮所,因此該厝不但在建築時加上諸多防禦設計,平日亦有數百壯丁在此戒備,並維持至日治時期初期。

西元1949年,國共內戰,外省人來台人士特多,不少人選擇林家作為暫棲之地,隨後也有臺籍人士相繼入住。

根據紀錄當時住有一千多人,三百多戶,政府還特別編了一個行政管理區劃為「留侯里」。

在居住者的違章建築行為與任意拆建之下,內部的毀壞更嚴重,因此激起了國內外人士呼籲保存的行動,並開始謀求遷出現住戶與整修維護經費籌措等問題的解決之道。

東海大學於西元1971年受當時縣政府委託對林宅進行規劃,復因鄰近住戶反對而作罷。

西元1977年,林本源祭祀公業將林家花園的產權捐給臺北縣政府(新北市政府),並捐出新台幣1,100萬元作為整修經費。

臺北縣政府(新北市政府)便立即辦理留侯里居民的遷出作業,翌年委託台灣大學土木所都計室(台大建築與城鄉所前身),進行恢復舊觀的測繪及修復計畫工作。

土木所動員內外師生在現場測量,描繪基地位置、面積、形狀、建築構造、佈置、建築細部、尺寸、花園現存物之位置、類別及鄰近基地環境之分析、規劃,完成各種圖樣後,並估計經費作為施工參考。

在修復的方法與原則上,當時在殘蹟保存、略事修補及按原件修復之間,學界與各有關單位,甚至一般社會大眾居有些觀點上的差距,當時認為「殘蹟保存的殘缺美感較易引發思古之幽情與歷史感;而按原件修復,較接近我國傳統匱乏社會對豐富感的文化要求」。

最後經由漢寶德、林衡道、王國璠、洪文雄、吳基瑞、馬以工小姐等之會議結論,提出幾點基本觀念;考量林家花園當時的現狀,盡量按原件修復,修復時限之下限為1945年台灣光復以前,以恢復原樣為原則。

西元1982年底,花園的修復工程開始,經歷4年終告修復完成。

修復經費共計動支新台幣1億5,643萬3,218元,分別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內政部、交通部觀光局、臺灣省政府及臺北縣政府(新北市政府)共同負擔。

一座百年園林逐在社會及政府各部門的集體努力之下,獲致今日保存的成果。

建築[編輯] 庭園[編輯] 七絃林 汲古書屋 香玉簃 月波水榭 林本源園邸一景。

汲古書屋[編輯] 仿明代毛子晉之汲古閣而命名。

昔收藏圖書數千卷不乏宋元善本,為林家子弟讀書之所。

前有雨亭造型奇巧。

它是一座三開間並帶軒亭的建築,前後皆設格扇門,以利出入,作為書屋,其窗格子均採較簡潔大方的形式。

前庭佈置名條花盆架,供擺奇花異卉,作為飽覽辟籍之餘的調劑。

方鑑齋[編輯] 方鑑齋為昔日讀書之所,平時亦是騷人墨客吟詠唱和之處。

「齋」是齋戒清心的意思,齋中一池碧水,因為池可鑑人,所以「方鑑」指的就是方形的水池,賓客還可以觀看對面戲亭表演,形成看亭與戲亭隔水相對的對景景觀,而池水兩側拱廊環繞,使得方鑑齋形成具有環繞音場的水院,平時又歸於幽靜清雅,是林家花園最富有詩意的角落。

池之四邊的建築,除了包括戲亭、看臺、遊廊外還有假山小橋,依遊廊前行可至來青閣。

廊墻上刻有名人書法,惜年久剝落,可辨者很有限。

來青閣[編輯] 走出方鑑齋,景色轉趨開朗,迎面而來的是來青閣,聳立在庭院的中央,鄉人又以繡樓或梳粧樓稱它,當年作為貴賓下榻之所。

登樓眺望,附近綠野平疇及大屯觀音山盡收眼底,也許因而取名為來青吧!此閣全為楠木及樺木所見,且處處可見華麗的雕刻。

閣之屋頂採歇山式,飛簷高昂,門窗精雕細琢,為林園建築物之冠,閣前又有一戲亭,其橫額題曰:「開軒一笑」。

林園當年邀請戲班子娛賓,觀眾不是自家人就是貴賓,人數不太多,因此戲亭並不大。

昔日招待貴賓處。

登樓四望,青山綠野盡入眼底,故名來青。

閣前有劇堂,有橫額題曰:「開軒一笑」故稱。

香玉簃[編輯] 簃為閣邊小屋之意,觀賞花卉之所。

簃前為花圃,每遇花季遍地似錦,與周圍臺閣相映,富有詩情畫意。

香玉簃是由迴廊轉折擴大而成,面積不大,是觀賞花卉之所,前面有一花園,種植奇花異卉,每當花開時節,主人即邀請賓客共賞,此時花團錦簇與周圍亭閣相映,極富詩情畫意。

觀稼樓[編輯] 它的方位與三落舊大厝一致,關係也很密切,可能是園內較早期的建築,當年由此可遠眺觀音山下田園裡農夫耕作。

其本身亦有檔景的功能,使人不能一眼望穿大水池與假山壁。

以觀碌樓為中心,旁又有曲折之迴廊,順此迴廊遊走,每有山窮水盡疑無路之感,那知峰迴路轉,又有一片幽靜的小天井又出現在你眼前。

樓前小院圍有書卷形花牆,俗話說開門見山,這而卻是開門見書,大概隱喻開卷有益吧!更使人著迷的是牆上有,水果形漏窗,取用石榴、南瓜、仙桃於柿子為圖案,福、祿、壽、喜之意。

登樓眺望,面對觀音山下一片田園,阡陌相連,田家風景盡數眼底,恍若置身圓明園之「多稼如雲」,故名。

定靜堂[編輯] 定靜堂名係取《大學》「定而後能靜」,林維源親題,為光緒元年堂名匾額,為園中占地最廣的建築,它是四合院,前後進之間均以亭相連。

兩廊不設門窗,直接面向天井。

當時做為宴會場所,堂中開敞的廊亭可以擺酒席,約可同時容納一百多人用餐。

定靜堂之外觀有些像住宅,兩側的圍墻是用八角花磚砌成,墻上有蝴蝶及蝙蝠的漏窗,代表「賜福」。

月波水榭[編輯] 榭是蓋在水邊的建築,外型為雙菱形,因伸出水面所以有小橋與岸相連;屋頂有平台,可供人賞月。

因月影映於水中,故名「月波水榭」。

榕蔭大池[編輯] 為園內最大的水域,池畔深植老榕數株,岸北仿林家漳州龍溪故里敷石為山。

繞池有釣魚磯、雲錦淙等臺榭。

榕蔭大池為曲尺形的不規則水池,臨觀稼樓的岸邊設有碼頭,可使船停泊。

水池周圍分布著大小形式不同的涼亭,有八角亭,菱型亭及平行四邊形得疊亭,又依地勢作變化,表現靈巧。

敬字亭[編輯] 榕蔭池邊,有一座焚紙爐,凡有字紙必拿至此焚燒,有石尊文字,珍視民族文化。

敬惜字紙,乃國人之美德,旨在尊重文字,珍視民族文化。

敬字亭即為敬惜字紙之唯一設施,古今奉行至謹。

交通[編輯] 自行開車[編輯] 北二高:中和/板橋交流道下-->板橋文化路-->右轉民權路-->左轉公館路-->接西門街即到達 中山高:五股交流道下-->接二省道-->右轉思源路-->上大漢橋-->右轉文化路-->右轉民權路-->左轉公館路-->接西門街即到達 停車場[編輯] 板橋第二運動場 府中停車塔 林園停車場(私人) 公車[編輯] 北門街站:公車264板橋-捷運蘆洲站、701迴龍-西門、702三峽-新北板橋公車站、307板橋-撫遠街、310板橋-士林、786公西-板橋、810土城-迴龍、857淡海-板橋 林家花園站:264板橋-捷運蘆洲站、701迴龍-西門、702三峽-新北板橋公車站、793樹林-動物園。

台北捷運[編輯] 捷運板南線府中站1號出口,沿府中路前行約200公尺,右轉文昌街,走到底即達本園,步行約8分鐘。

台鐵、高鐵[編輯] 板橋站下車,至(新北板橋公車站)轉乘公車,或步行約20分鐘即至本園。

注釋[編輯] 註1:根據林家子孫林衡道的說法,弼益館應建於1848年,此說亦為多數學者所接受。

註2:林本源園邸 參見[編輯] 林本源家族 板橋區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林本源園邸 林本源園邸(繁體中文)(英文)(日語)(簡體中文) 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板橋林家花園的Facebook專頁 閱論編臺灣的園林明鄭時期園林 寧靖王朱術桂一元子園亭(今大天后宮,格局已失) 鄭經北園別館(今臺南開元寺,原格局已失) 李茂春夢蝶園(今台南法華寺) 陳永華陳園 清治時期園林北台灣 陳維英太古巢(已消失) 板橋林家林本源園邸 臺灣巡撫布政使衙門庭園 鄭用錫北郭園(已拆除) 林占梅潛園(已拆除) 中台灣 霧峰林家萊園 神岡三角仔呂家筱雲軒 南台灣 台灣道署寓望園(位於今台南永福國小內,已消失) 臺灣府署鴻指園(已消失) 蘇萬利蘇萬利花園(今台南神學院) 林朝英一峰亭(位於今湯德章紀念公園境內,已消失) 吳尚新吳園(又名紫春園,原為明何斌庭園) 吳世繩歸園(已消失) 日治時期園林 基隆顏家陋園(已拆除) 周家花園斯園(已拆除) 臺灣總督府臺北賓館 宜蘭頭城盧纘祥盧纘祥故宅庭園(目前尚存) 雲林大埤張禎祥三秀園(目前尚存) 嘉義大林江文蔚省園(目前為公園,部份殘存) 嘉義西區王氏水樓(已拆除) 台南佳里吳新榮小雅園(已拆除) 台南六甲毛氏小觀園(部份殘存) 台南黃欣固園(已拆除) 屏東萬巒五溝劉氏劉氏宗祠庭園 中華民國時期園林 國立故宮博物院至善園 頂新魏家合德園 聯合報南園 臺北市政府林安泰古厝 張大千摩耶精舍 一滴水紀念館(原位於日本福井縣,2009年在台重建) 閱論編中華民國國定古蹟基隆市槓子寮砲臺·大武崙砲臺·二沙灣砲臺(海門天險)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國立臺灣博物館(原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總統府(原台灣總督府)·監察院(原台北州廳)·行政院(原臺北市役所)·台北賓館(原台灣總督官邸)·司法院(司法大廈)·嚴家淦先生故居·士林官邸·專賣局(台灣菸酒公司)·臺北府城(北門·東門·南門·小南門)·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北機廠·陳悅記祖宅·自由之家·大同之家(含網球場)·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欽差行臺·臺北公會堂(臺北中山堂)新北市廣福宮(三山國王廟)·林本源園邸(板橋林家花園)·滬尾砲台·鄞山寺(汀州會館)·理學堂大書院·淡水紅毛城·蘆洲李宅桃園市李騰芳古宅(李舉人古厝)·白沙岬燈塔新竹縣金廣福公館(範圍包括天水堂)新竹市新竹車站·新竹州廳(新竹市政府)·鄭用錫宅第·迎曦門·鄭用錫墓苗栗縣鄭崇和墓臺中市舊臺中車站·霧峰林家宅園(宅第、萊園)·臺中州廳·路思義教堂彰化縣馬興陳宅(益源大厝)·聖王廟·元清觀·道東書院·彰化孔子廟·鹿港天后宮·鹿港龍山寺南投縣八通關古道雲林縣北港朝天宮·麥寮拱範宮嘉義縣笨港水仙宮·王得祿墓嘉義市嘉義舊監獄·嘉義城隍廟臺南市南鯤鯓代天府·原臺南水道·臺南車站·臺南北極殿·台南開元寺·臺南三山國王廟·開基天后宮·臺灣府城隍廟·四草砲臺(鎮海城)·國定古蹟臺南地方法院·原臺南州廳·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營舍·台灣城殘跡(安平古堡)·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赤崁樓·二鯤鯓砲臺(億載金城)·祀典大天后宮(寧靖王府邸)·臺南孔子廟·祀典武廟·五妃廟·原台南測候所 ·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跡(兌悅門、大南門、大東門、小東門段城垣殘跡、南門段城垣殘跡、東門段城垣殘跡與巽方砲台)高雄市鳳山龍山寺·竹仔門電廠·鳳山縣舊城(北門·東門·南門)·中都唐榮磚窯廠·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打狗英國領事館及官邸·旗後礮臺屏東縣恆春縣城·魯凱族好茶舊社·下淡水溪鐵橋臺東縣八仙洞遺址·卑南遺址澎湖縣澎湖廳城·漁翁島燈塔·馬公風櫃尾荷蘭城堡·馬公金龜頭砲臺·湖西拱北砲臺·澎湖天后宮·西嶼西臺·西嶼東臺金門縣水頭黃氏酉堂別業·瓊林蔡氏祠堂·金門朱子祠·陳禎墓·陳健墓·虛江嘯臥碣群·文臺寶塔·邱良功母節孝坊·烏坵燈塔連江縣東犬燈塔·東引燈塔 閱論編新北市文化資產文化資產萬里區民俗野柳神明淨港·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金山區歷史建築金包里慈護宮民俗金山磺火捕魚蹦火仔·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板橋區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市定古蹟大觀義學·枋橋建學碑·板橋迪毅堂·台北放送局板橋放送所·板橋浮洲劉氏古厝歷史建築浮洲榮工修配廠房古物聖旨碑·「光祿第」匾額·「尚義可風」匾額·D51型煤水蒸氣火車頭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文場音樂(林竹岸)·北管音樂(板橋潮和社)·醒獅陣(張遠榮)·說唱(王玉川,已去世)民俗土城大墓公中元祭典汐止區市定古蹟汐止茄苳腳臺灣鐵路遺蹟歷史建築五堵鐵路隧道·汐止白雲派出所·汐止忠順廟及神社石燈傳統表演藝術說唱(楊秀卿)深坑區市定古蹟深坑黃氏永安居·深坑黃氏興順居歷史建築深坑國小禮堂石碇區瑞芳區市定古蹟金瓜石社·金瓜石礦業圳道及圳橋·金字碑·四腳亭砲台·金瓜石太子賓館·金瓜石鑛山事務所所長宿舍歷史建築臺陽公司瑞芳辦事處歷史建築群(招魂碑、八番坑、頌德碑、瑞芳辦事處、修路碑)·舊宜蘭線猴硐隧道群·水湳洞本山六坑口及索道系統·翁山英故居·瑞芳瑞三礦業·水湳洞選煉廠遺址·臺陽礦業國英坑·猴硐神社鳥居·猴硐介壽橋紀念碑·金瓜石金泉寺及火葬場·三瓜子及三貂嶺舊隧道文化景觀瑞芳區臺金濂洞煉銅廠煙道平溪區市定古蹟菁桐車站·臺陽礦業公司平溪招待所·平溪南無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碣歷史建築平溪灰窯·平溪臺陽鑛業鑛長宿舍·平溪頌德碑·平溪公園頂歷史建築群民俗平溪天燈節文化景觀平溪竿蓁坑古道雙溪區市定古蹟雙溪雙貢生莊厝·雙溪保我黎民碑歷史建築三瓜子及三貂嶺舊隧道貢寮區市定古蹟雄鎮蠻煙碑·虎字碑·吳沙墓·貢寮新社慈仁宮暨奉憲示禁碑新店區市定古蹟安坑孝女廖氏嬌紀念碑·新店獅仔頭山隘勇線·新店臺北菸廠鍋爐間及煙囪·瑠公圳引水石硿·碧潭吊橋歷史建築新店大坪林劉氏文記堂·新店臺北菸廠·安坑國小宿舍·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丁惟汾墓·桂山發電廠·新店劉氏利記公厝·新店劉氏家廟(啟文堂)·粗坑發電廠·龜山發電廠·屈尺道碣·新店國小宿舍·胡璉將軍故居文化景觀新店渡坪林區市定古蹟坪林尾橋·虎字碑古物坪林虎字碑烏來區歷史建築烏來發電廠傳統工藝銅鑼工藝(吳宗霖)永和區市定古蹟永和網溪別墅中和區市定古蹟中和瑞穗配水池·海山神社殘蹟·桂永清墓園·中和區圓通禪寺·中和太武山莊民俗土城大墓公中元祭典土城區歷史建築土城普安堂考古遺址土地公山遺址·斬龍山遺址民俗土城大墓公中元祭典三峽區市定古蹟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三峽莊役場·三峽拱橋·三峽宰樞廟歷史建築三峽善德橋·三峽挹翠樓·三峽蘇萬利古厝民俗三角湧迎尪公樹林區市定古蹟山佳車站·樹林十三公抗日事件紀念墓園·樹林後村圳改修碑及水汴頭·樹林太平橋碑·樹林後村圳分汴及十二股圳取入口歷史建築樹林石灰坑拱橋·樹林聖蹟亭·樹林柑園國小育英堂·樹林日式警察宿舍·樹林石頭溪圳道及改修碑考古遺址狗蹄山遺址古物木雕邢府王爺像(附木椅)鶯歌區市定古蹟鶯歌汪洋居歷史建築鶯歌成發居·鶯歌國小舊校舍·鶯歌烘爐窯·鶯歌合興窯煙囪文化景觀鶯歌石民俗竹林山寺巡迴觀音媽過頭三重區市定古蹟三重先嗇宮歷史建築空軍三重一村新莊區國定古蹟廣福宮(三山國王廟)市定古蹟新莊文昌祠·新莊水道記碑·新莊武聖廟·新莊慈祐宮歷史建築新莊樂生療養院·新莊武德殿·新莊潮江寺·後村圳灌溉改善工程紀念碑及水門·新莊嚴禁截流塞狹圳道碑記文化景觀新莊樂生療養院民俗新莊地藏庵文武大眾爺祭典新莊保元宮弄過火泰山區市定古蹟泰山大窠坑新築道路記念碑·頂泰山巖·泰山李石樵故居歷史建築明志書院林口區市定古蹟林口謙益居民俗竹林山寺巡迴觀音媽過頭蘆洲區國定古蹟蘆洲李宅市定古蹟蘆洲保和宮·蘆洲陳頭北古厝歷史建築蘆洲八角樓五股區市定古蹟五股西雲寺歷史建築五股守讓堂八里區市定古蹟郭宗嘏墓歷史建築八里大眾廟·八里國民小學紅磚教室·樂山園考古遺址十三行遺址·大坌坑遺址古物八里坌仔社給永佃墾批契傳統表演藝術北管民俗竹林山寺巡迴觀音媽過頭淡水區國定古蹟淡水紅毛城·滬尾砲臺·理學堂大書院·鄞山寺(汀州會館)市定古蹟于右任墓·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馬偕墓·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淡水水上機場·淡水日商中野宅·淡水外僑墓園·淡水重建街14號街屋·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淡水氣候觀測所·淡水海關碼頭·淡水忠寮李舉人宅·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淡水福佑宮·淡水龍山寺·淡水禮拜堂·滬尾水道·滬尾偕醫館·滬尾湖南勇古墓·關渡媽祖石·淡水臺銀日式宿舍·滬尾小學校禮堂·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歷史建築淡水木下靜涯舊居·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城岸遺蹟·淡水日本警官宿舍·淡水中正段日式宿舍群·基隆港務局淡水宿舍·公司田溪程氏古厝·淡水「楓樹湖莊禁牌」古物皇明「黃公郭氏圓」墓碑民俗八莊大道公輪祀·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遶境三芝區市定古蹟三芝三板橋歷史建築三芝新莊里石滬·三芝後厝里石滬傳統表演藝術布袋戲(亦宛然掌中劇團)民俗八莊大道公輪祀石門區其他文化資產新北市文化資產列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林本源園邸&oldid=68706535」 分類:中華民國國定古蹟新北市古蹟板橋林家板橋區(台灣)台灣中式建築台灣中式園林台灣傳統民居台灣清治時期建築台灣閩南式建築保存中華民國古物的組織新北市政府文化局隱藏分類:維基數據存在坐標數據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DeutschEnglishFrançais日本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