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Perceiving Motion - KMU Wiki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輯] 運動知覺可給意義. Heider and Simmel (1944); 只是大三角形、小三角形及圖形在移動的動畫(兩分半鐘),但可以講出故事; 參照第176頁figure ... 第八講:PerceivingMotion 出自KMUWiki 跳轉到:導航,搜索 目錄 1運動知覺 1.1運動知覺之課本的圖 1.2運動知覺可給意義 1.3不幸病歴 2hiddenbird 2.1物體辨識與物體運動 2.2視線方向與物體辦識 3realmotion 3.1Apparentmotion 3.2Troxler'seffect 3.3Apparentmotion 3.4其他運動相關的錯覺 3.5Inducedmotion 3.6似動運動之應用 3.7運動後效 3.8真實與似動運動腦內表現 3.9想像以下情境 3.10opticarray 4何時感受「運動」? 4.1接受器層次的運動偵測 4.2網膜運動偵測假想圖 4.3身體動作、眼動、像動 4.4CDtheory 4.5有空試試之材料 4.6有空試試的情境 4.7下課就可以玩的 5Real-motionneuron 5.1Newsomeetal.(1989) 5.2NewsomeVSHubelandWiesel 5.3microstimulationinMT 5.4Apertureproblem1 5.5Apertureproblem2 5.6解決apertureproblem相關腦區 5.7解決apertureproblem的關鍵 5.8apertureproblem實驗 6Motionandhumanbody 6.1BiologicalMotion 6.2BiologicalMotion特徵 6.3Biologicalmotion腦內位置 6.4GrossmanandBlake實驗材料 6.5測試STS 6.6Grossmanetal.(2005)材料 6.7Impliedmotion 6.8ReedandVinson(1996) 6.9Impliedmotion腦內表現 6.10Apparentmotion [編輯]運動知覺 自己之外在動 自己也在動 [編輯]運動知覺之課本的圖 就是前兩張 參照第176頁figure8.1 [編輯]運動知覺可給意義 HeiderandSimmel(1944) 只是大三角形、小三角形及圖形在移動的動畫(兩分半鐘),但可以講出故事 參照第176頁figure8.2 [編輯]不幸病歴 Figure8.2(p.179) Ms.L.M. damageinposteriorportionsofbrain Akinetopsia cannotseemovement 故事(口述)+影片 [編輯]hiddenbird 參照第177頁figure8.3 網站 [編輯]物體辨識與物體運動 每一瞬間看到不同,累積一段後才有穩定的辨識 參照第178頁figure8.4 [編輯]視線方向與物體辦識 Figure8.4(P.180) 可自行下載DIY製作 另一例 動畫 [編輯]realmotion 真實運動 [編輯]Apparentmotion illusorymotion phiphenomenon phi實驗動畫 [編輯]Troxler'seffect 另外一種運動錯覺 網頁連結 一個值的深思的問題 我們能不能分辨真實與錯覺運動? 錯覺? [編輯]Apparentmotion GestaltPsychology啟始的地方 參照第179頁figure8.5 [編輯]其他運動相關的錯覺 Filling-inillusion 模糊的邊界會擴散 Motion-inducedblindness 高亮度的刺激因週遭運動而消失影片 Wagon-wheeleffect 車輪會反轉(?)影片一影片二 [編輯]Inducedmotion 動者通常是小的東西 風大的夜晚,雲動很快,看久了覺月亮在走 測試網站 如果在三張圖中可以看到不同程度(或是看不到)inducedmotion,請回饋給作者 網頁最下面有郵件位置 另一種inducedmotion(attentioninduce) 看影片TseVideo1.mov 注意白或黑層紅點閃現的位置會不同 原始網址 [編輯]似動運動之應用 參照第179頁figure8.5 LED廣告 跑馬燈 電視動畫 .... [編輯]運動後效 motionaftereffectsMAE waterfallillusion figure8.6(a),(b) 運動後效產生圖形 注視圖中心至少20秒 馬上去看靜止且有東西的地方 [編輯]真實與似動運動腦內表現 參照第180頁figure8.7 前頁圖說明: 控制情境中兩個光點同時呈現,真實運動情境中一個光點來回運動,似動情境中兩個光點先後呈現。

圖中藍色表示控制組激發的腦區,紅色表示由真實運動所激發的腦區,而黃色表示由似動運動所激發的腦區。

結果可發現,真實運動和似動運動激發的區域有很大的重疊。

[編輯]想像以下情境 一、被觀察者在空間中移動,而觀察者本身不動,觀察者可知覺到被觀察者移動(圖8.8a)。

二、被觀察者在空間中移動,觀察者的視線跟著被觀察者;此時被觀察者在網膜上的影像是不變的,但觀察者仍可知覺到被觀察者移動(圖8.8b)。

三、觀察者本身在空間中移動,空間中所有物體的影像在觀察者的網膜上是移動的,但觀察者知覺到的是一個靜止的空間(圖8.8c)。

[編輯]opticarray globalopticflowvslocaldisturbanceinopticarray 參照第181頁figure8.8 [編輯]何時感受「運動」? [編輯]接受器層次的運動偵測 以最簡單側抑制來說明 參照第182頁figure8.9 [編輯]網膜運動偵測假想圖 事實上往右下方運動的線段,也會激發一個對於正右方運動敏感的視覺細胞。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就是整合許多細胞的反應以得全貌,medialtemporalcortex [編輯]身體動作、眼動、像動 CorollaryDischargeTheory IDSimagedisplacementsignal MSmotorsignal CDScorollarydischargesignal 參照第183頁figure8.10 [編輯]CDtheory (a)與(b),當網膜影像位置改變,發出IDS。

比較器發出影像移動的資訊。

(c)MS(動眼訊號)讓眼睛移動,使得網膜影像位置也改變,發出IDS。

但MS同時發出CDS,使比較器不會發出影像移動的資訊。

參照第184頁figure8.11 [編輯]有空試試之材料 參照第184頁figure8.12 [編輯]有空試試的情境 參照第184頁figure8.13 [編輯]下課就可以玩的 參照第185頁figure8.14 [編輯]Real-motionneuron 參照第185頁figure8.15 前圖說明 細胞在眼睛不動、物體運動時反應(圖8.23a),但當眼睛轉動而物體不動時卻不反應(圖8.23b)。

由於這兩物種情況在網膜上的投影是相同的,因此此類細胞應該也考量了眼球運動的訊息,並針對真實運動的物體反應 [編輯]Newsomeetal.(1989) 參照第186頁figure8.16 [編輯]NewsomeVSHubelandWiesel 參照第187頁figure8.17 [編輯]microstimulationinMT 參照第188頁figure8.18 [編輯]Apertureproblem1 參照第188頁figure8.19 參照第189頁figure8.20 [編輯]Apertureproblem2 參照第189頁figure8.21 [編輯]解決apertureproblem相關腦區 [編輯]解決apertureproblem的關鍵 端點 參照第190頁figure8.22 [編輯]apertureproblem實驗 JoshMcDermottandEdwardH.AdelsonDept.ofBrainandCognitiveSciences,MIT home fig.1onesquare fig.13BASICDIAMOND fig.15CLOSUREANDCOMPLETION fig.18BORDEROWNERSHIP [編輯]Motionandhumanbody 可能與不可能 (b)在極短ISI (c)較長ISI 參照第191頁figure8.23 [編輯]BiologicalMotion 發現者GunnarJohanssonUniversityofUppsalaSweden1973 測試網站 參照第191頁figure8.24 [編輯]BiologicalMotion特徵 point-lightmotion小燈運動 biologicalmotion優在 occursautomatically自動發生 <200msec. evencolorischanged顏色改變也發生 younginfants初生嬰兒也會 看影片 Light-pointdisplay biologicalmotionbyRamachandran [編輯]Biologicalmotion腦內位置 GrossmanandBlake(2001) 利用Biologicalandscrambledmotion STS(Superiortemporalsulcus) FFA(Fusiformfacearea) biologicalmotion較優 EBA(Extrastiatebodyarea) 兩者沒差 [編輯]GrossmanandBlake實驗材料 影片biologicalmotionandscrambledlight 參照第192頁figure8.25 [編輯]測試STS 利用TMS(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 跨顱磁刺激儀 Grossmanetal.(2005) 參照第192頁figure8.26 [編輯]Grossmanetal.(2005)材料 (a)biologicalmotion (b)scrambledmotion (c)biologicalmotion+noise加了線條 (d)biologicalmotion+noise實際影像 參照第193頁figure8.27 [編輯]Impliedmotion Hokusai(北齋) 動感!! 參照第193頁figure8.28 Freyd(1983) 受試者會記得見過圖的「下一刻」的樣子 representationalmomentum Freyd(1983) 判斷一樣不一樣,(b)最難 參照第194頁figure8.29 [編輯]ReedandVinson(1996) representationalmomentum [編輯]Impliedmotion腦內表現 fMRI記錄inMT 參照第194頁figure8.30 [編輯]Apparentmotion 返回知覺心理學 取自"http://wiki.kmu.edu.tw/index.php/%E7%AC%AC%E5%85%AB%E8%AC%9B%EF%BC%9APerceiving_Motion" 檢視 文章 討論 編輯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導航 首頁 高醫首頁 e快報 高醫部落 教學卓越 環醫頂尖 現時事件 最近更改 隨機頁面 幫助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連結 這頁的最後修訂在2018年1月8日(星期一)01:59。

本頁面已經被瀏覽46,783次。

本站的全部文本內容在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3.0License之條款下提供。

隱私政策 關於KMUWiki 免責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