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兵役制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但大多數中華民國國軍士兵目前仍然以義務役役男為多數、軍士官則多是志願役服役人員。

政府打算逐步擴大募兵制,最終目標是形成一個全志願役的國家防衛軍隊。

然而,現況是 ... 臺灣兵役制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中華民國政府自1949年開始對所有達到服役年齡的男子實行義務役徵兵政策,2018年開始已改採招募並行。

役期現況 民國83年(1994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役男需要接受四個月的軍事訓練。

民國82年(1993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役男,不分軍種兵科均為服1年的替代役。

目次 1簡介 2歷史 2.1荷治時期、西治時期 2.2東寧王國時期 2.3大清帝國時期 2.4日本殖民時期 2.4.1護鄉兵 2.4.2軍役志願制度 2.4.3軍屬動員時期 2.4.4特別志願兵 2.4.5徵兵制 2.5戰後時期 2.5.1行憲後 2.5.2募兵制 3法源依據 4服役資格 5替代役 6常備兵役軍事訓練 7參考 8相關條目 9外部連結 簡介[編輯] 系列條目中華民國軍事 臺灣軍事 臺灣軍事史 臺灣明鄭時期軍事 臺灣清治時期軍事 臺灣日治時期軍事 臺灣守備混成旅團 臺灣守備隊 臺灣軍 臺籍日本兵 中華民國軍事 德國軍事顧問團 駐臺美軍 美軍協防司令部 美軍顧問團 白團 榮譽國民 臺灣現行軍事編制 中華民國國防部 參謀本部 資通電軍指揮部 陸軍司令部 航空特戰指揮部 海軍司令部 海軍陸戰隊 空軍司令部 防空暨飛彈指揮部 憲兵指揮部 後備指揮部 政治作戰局 軍備局 主計局 軍醫局 國防醫學院 三軍總醫院 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國防大學-中正預校 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 國家安全局 中華民國國軍 中華民國陸軍 航空特戰兵 中華民國海軍 海軍陸戰隊 中華民國空軍 防空飛彈砲兵 中華民國憲兵 中華民國資通電軍 後備救災作戰部隊 後備軍人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 內政部警政署 內政部消防署 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 相關軍事制度 中華民國國軍軍階 中華民國軍服 中華民國軍旗列表 中華民國三軍儀隊 中華民國政戰制度 軍訓教官 漢光演習 萬安演習 兵役法規 兵役法(維基文庫) 軍事審判法(維基文庫) 徵兵規則 軍官士官服役條例 替代役 國防役 研發替代役 另見 中華民國歷史 行政院退輔會 內政部役政署 臺灣主題 其他臺灣系列地理-經濟-交通歷史-政治-外交 閱論編 中華民國三軍儀隊於中正紀念堂進行操槍表演 在過去所有靠近福建省離島的女性,因地理上最接近中國大陸,所以會強制服兵役,但大多用於民防方面,這項規定在解除戒嚴以來已經有所下降。

但大多數中華民國國軍士兵目前仍然以義務役役男為多數、軍士官則多是志願役服役人員。

政府打算逐步擴大募兵制,最終目標是形成一個全志願役的國家防衛軍隊。

然而,現況是滿18歲的所有男性都必須接受強制性的基本軍事訓練。

最近幾年來也擴大替代役申請,來協助不想下部隊服役的役男,甚至辦理特殊專長役種來補足政府機關、科研單位、企業單位之部份人力上的不足。

根據法條是中華民國憲法第20條,與內政部役政署所主管的兵役法[1]。

中華民國國防部已經宣布,只要應徵的志願役達到足夠數量,義務役役男的役期從2007年的1年2個月,在2009年將進一步縮短至1年。

惟志願役仍然未達足夠數量,因政府財務問題,不得延長義務役之役期[2][3]。

2009年3月10日,時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陳肇敏表示2014年底,會有一支全志願役的國軍部隊。

從2010年開始廢除徵兵制的過程中,由2014年底的全志願役部隊完全取代之。

個人希望加入志願役士兵的人,必須有高中畢業之最低學歷,以及那些不願意服義務役的人必須完成四個月軍事訓練役。

[4]。

據2012年報導,從2013年開始,1994年1月1日後出生的役男只需要接受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將不再需服一年期的義務兵役,而且政府與國防部也在2016年年底全部更換為志願役部隊[5]。

這個政策保持不變,中華民國將有一個純粹的志願役的專業化國軍部隊,但仍然將徵召每一位達到役齡的男性並接受三至四個月的軍事訓練。

因此,2018年以前,義務兵役制將仍然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第20條。

歷史[編輯] 此章節需要擴充。

荷治時期、西治時期[編輯] 西班牙與荷蘭人都曾向原住民平埔族募集傭兵、勇士數百人。

東寧王國時期[編輯] 東寧鄭氏政府,徵兵制不明確。

大清帝國時期[編輯] 1895年之前,有訓練的清廷正規軍。

1895年,有訓練的清廷正規軍(綠營、廣勇、黑旗軍、新楚軍、滬軍、淮軍、台勇等等)、未經訓練的台勇(民主國正規軍)、無民主國番號的義軍(如十八堡軍、六堆軍、各地民防團練等) 日本殖民時期[編輯] 護鄉兵[編輯] 主條目:護鄉兵 1897年11月,開始徵募本島人(主要為原住民)擔任護鄉兵,以加強統治初期不穩定的治安,也用來加強鎮壓反抗勢力的武力。

軍役志願制度[編輯] 1898年,兒玉源太郎成為台灣總督後,5月頒布勅令將護鄉兵改制為軍役壯丁。

10月後將軍役壯丁廢止,改為軍役志願制度。

並以漢人為主要募集對象。

平時作軍中勞役工作,比起護鄉兵,較少進行戰鬥訓練。

軍屬動員時期[編輯] 1937年秋天,開始徵用軍屬以擔負軍中雜役,也被徵調為翻譯人員,經訓練後負責台語、粵語與北京官話。

總數約126,750人。

特別志願兵[編輯] 1942年初,開始招募志願原住民參戰,後通稱高砂義勇隊,總數約5,000人,戰死超過4,000人。

1942年,開始實施與朝鮮同性質的「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募得總數約16,000人。

徵兵制[編輯] 1945年1月起全面實施徵兵制度。

總計二戰期間日籍台灣兵人數約有80,433多人,軍伕126,750人,共20多萬人,戰死約30,304人。

戰後時期[編輯] 行憲後[編輯]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實施徵兵制以防止中國共產黨進攻臺灣。

1956年,義務役役期中華民國陸軍2年(陸軍第一特種兵3年),中華民國海軍、中華民國空軍皆為3年。

1969年12月嘉禾案實行,陸軍廢團改旅。

1977年,義務役役期陸、海、空軍皆為3年。

1987年,義務役役期陸、海、空軍皆縮短為2年、唯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維持3年役期。

1990年7月1日,中華民國國軍義務役役期不分軍種,服役時間統一為兩年。

1999年7月1日起,軍訓成績可折抵義務役役期,高中職畢業可折抵14天,大專畢業可折抵28天 2000年1月1日起,實施義務役役期縮短為1年10個月。

2000年8月1日起,除義務役外,首次徵集替代役。

2004年1月1日起,實施義務役役期縮短為1年8個月[6] 2005年7月1日起,實施義務役役期縮短為1年6個月[7]。

2006年1月1日起,實施義務役役期縮短為1年4個月[8][9]。

2007年7月1日起,實施義務役役期縮短為1年2個月[10],已經擴大實施志願役兵役招募制度。

2008年1月1日起至2017年底,實施義務役役期縮短為1年[11],持續擴大實施志願役兵役招募制度。

2017年12月23日,海軍第735梯次入伍(共有39人)。

2017年12月19日,陸軍第2225梯次入伍(共有299人)、空軍第892梯次入伍(共有33人)。

2017年12月26日,海軍陸戰隊第811梯次入伍(共有41人)。

中華民國國軍末代義務役梯次計有陸軍第2225梯、空軍第892梯、海軍第735梯、海軍陸戰隊第811梯共412人,全數將於2018年12月26日退伍。

2018年12月26日,海軍陸戰隊第811梯全面退伍,義務役正式走入歷史。

2013年12月起,在1994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之役男僅須接受4個月軍事訓練役(8週新訓、8週下部隊);1993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之役男仍須服役1年。

募兵制[編輯] 2018年1月1日起,中華民國募兵制被確認,非志願役而達到役齡的常備役男性則改服4個月軍事訓練役(訓期改前5週新兵基本訓,後11週初級至中級專長訓,無須下部隊,仍會抽籤分配至外島受訓)[12]。

2018年12月19日起,正式進入「募徵併行」時代,未來1993年次以前出生、尚未服役的役男,全面轉服1年的替代役[13][14]。

法源依據[編輯] 最初制定於1933年,為中華民國兵役法(當時實施地區不包含臺灣、澎湖)。

首次頒布於1947年,為中華民國兵役法施行法,當時國民政府正與共產黨持續內戰。

最新修訂於2011年,為中華民國兵役法。

服役資格[編輯] 18至36歲的男性經健康檢查為合格體位後,都必須服義務役兵役。

計算方法為︰年滿18歲之翌年1月1日起役,至屆滿36歲之年12月31日除役(此除役年限以後備士兵為準)。

若未合格將至其滿該強制訓練該役期者取消 替代役[編輯] 役男可以家庭因素、宗教因素、生涯規劃為由申請替代役。

詳見替代役。

常備兵役軍事訓練[編輯] 主條目:常備兵役軍事訓練 參考[編輯] ^NCA.ROCNationalConscriptionAgency.[2007-12-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07). (frominternetarchive) ^CIA-TheWorldFactbook-Taiwan.Cia.gov.[2009-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9).  ^News,Taiwan.Taiwantoshortenconscriptiontermtooneye....TaiwanNews.[2020-01-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31).  ^archives.TaipeiTimes.2009-03-10[2009-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6).  ^Volunteermilitaryservicetostartfrom2013.taiwaninsights.com.January17,2012[2013-10-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總統宣布 義務役役期縮短2個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VBS2013年9月5日 ^義務役役期自2005/7/1縮短為1年6個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台灣商會聯合資訊網2004年11月12日 ^明年起役期減為1年4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大紀元2005年9月27日 ^。

李傑:明年開始役男役期將再縮短兩個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大紀元2005年9月26日 ^七月一日起役男役期縮短為一年兩個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大紀元2007年3月15日 ^國軍義務役官兵役期自97年1月1日起調整服役役期為1年[永久失效連結] ^役男4個月軍事訓練107年起不用下部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央通訊社2017年12月19日 ^末代義務役19日走入歷史 412名阿兵哥永遠都是最菜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蘋果日報2018年12月16日 ^國防部:募徵併行估募兵達標90%-國防焦點-青年日報.www.ydn.com.tw.[2020-01-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7).  引用錯誤:在標籤中name屬性為「國」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標籤中name屬性為「台」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標籤中name屬性為「老」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相關條目[編輯] 中華民國國軍 中華民國募兵制 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 兵役 國防役 替代役 產業訓儲替代役 研發替代役 陸軍第一特種兵 中華民國徵兵規則 日籍台灣兵 內政部役政署 台灣軍事史 外部連結[編輯] 內政部役政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ilitarydraftinformation,Dept.ofCompulsoryMilitaryService,TaipeiCityGovernment ConscriptionInformation,MinistryofNationalDefense(archivedfromtheoriginalon2006-11-27) 閱論編臺灣主題歷史歷史年表 史前時期 考古遺址 荷治時期 西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治時期 牡丹社事件 日治時期 自治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首個政黨 首次選舉 戰後時期 二二八事件 戒嚴 國府遷臺 白色恐怖 臺灣奇蹟 美麗島事件 民主化 解嚴 野百合學運 修憲 國會全面改選 總統全民直選 首次政黨輪替 對外關係史亞太 中國大陸 兩岸三通 服貿協議 太陽花學運 福建 香港 澳門 日本 琉球 韓國 印尼 菲律賓 越南 歐美 英國 西班牙 荷蘭 法國 德國 瑞典 俄羅斯 美國 巴西 地理 城市 氣候 自然災害 地震 地形 島嶼 海岸 火山 百岳 山峰 河流 湖泊 瀑布 濕地 地質 斷層 溫泉 特有種/保育物種 國家公園 國家風景區 自然保護區 自然生態保護區 環境保育 政治內部 政府 總統 副總統 行政院院長 總統府 行政區劃 臺灣 憲法 民主化 選舉 審查制度 國家安全會議 國安局 法律 警政署 國籍 行政院 立法院 司法院 考試院 監察院 軍事 國防部 國軍 空軍 海軍 陸軍 資通電軍 憲兵 後備兵 兵役 政黨 外部 外交 統獨議題 臺海現狀 中華民國在台灣 中華民國是臺灣 中華民國(臺灣) 中華民國臺灣 一邊一國 兩個中國 兩國論 特殊非兩國論 台灣地位未定論 議題 中華意識/台灣主體意識 臺灣意識論戰 去中國化/去臺灣化 臺灣本土化運動 中國史觀/臺灣島史觀 台灣民族主義/中華民族主義 中國統一 台灣獨立運動 白色恐怖 南北差距 轉型正義 不當黨產 軍公教爭議 年金改革 經濟 銀行 中央銀行 新臺幣(貨幣) 統一發票 經濟史 美援 十大建設 十二項建設 六年國建 亞太營運中心 新十大建設 愛台十二建設 前瞻計畫 台灣農業 土地改革 三七五減租 公地放領 耕者有其田 科技 科學園區 半導體產業 能源 電力 礦業 都會區 證交所 櫃買中心 交通 公路 汽車客運 鐵路運輸 台鐵 高鐵 捷運系統 飛航 民航相關事業列表 航空公司列表 海港 社會概觀 台灣社會學會 公衆假期與國定假日 文化輸出 臺灣書院 國際排名 人權 LGBT 社會運動 台灣之最 台灣之光 文化 文化史 次文化 飲食 小吃 夜市 茶文化 公益彩券 電影(電影列表) 戲劇 布袋戲 歌仔戲 梨園戲 電視劇(列表) 音樂 流行文化 語言 文學 文學史 建築 列表 攝影 觀光景點 台灣八景 哲學 人口 臺灣人 族群 原住民 漢族 本省人 外省人 閩南人 客家人 臺灣新住民 在臺外國人 省籍情結 國語政策 日本情結 倭寇 皇民化運動 國語家庭 灣生 去日本化 族群械鬥 原漢衝突 閩客械鬥 漳泉械鬥 海外臺灣人 日本籍 越南籍 美國籍 加拿大籍 澳大利亞籍 媒體 媒體史 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新聞記者協會 電視 電台 報業 報業史 雜誌 新聞紙雜誌圖書管制 電玩 雜誌及期刊 地下電台 兩報三台 南臺灣三大報 媒體操縱 黨政軍退出媒體 亂象 財團化 統派 泛藍 親中 獨派 親綠 三民自 醫療 十大死因 國家衛生研究院 衛生福利部 全民健保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指揮中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醫療機構 醫學中心 教育 教育史 發明與發現 體育 學術期刊 文獻資料庫 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政大機構典藏 華藝學術資料庫(英語:Airiti) 國家檔案館 環境 環境汙染 空氣汙染 垃圾焚化爐 分類 主題 閱論編中華民國軍事國防組織架構 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安全局)-行政院-國防部(國軍) 國防機關國防部直屬機關 軍醫局 軍備局 主計局 政治作戰局 國防部研究機構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行政法人) 國防安全研究院(公設財團法人) 參謀本部直屬機構 軍事情報局 電訊發展室 資通電軍指揮部 國軍聯合作戰指揮中心 編配參謀本部軍事機構 憲兵指揮部 後備指揮部 軍事機關 陸軍司令部(陸軍 航空特戰指揮部) 海軍司令部(海軍 陸戰隊) 空軍司令部(空軍 防空暨飛彈指揮部) 軍事學校及訓練機構大專院校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管理學院、理工學院) 國防醫學院 陸軍軍官學校 海軍軍官學校 空軍軍官學校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陸軍專科學校 中等學校 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 兵科訓練機構國防部 國防部政治作戰教育訓練中心 國防大學國防管理教育訓練中心 國防醫學院衛勤訓練中心 陸軍 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 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 陸軍裝甲兵訓練指揮部 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 陸軍工兵訓練中心 陸軍通信電子資訊訓練中心 陸軍後勤訓練中心 海軍 海軍陸戰隊學校 海軍技術學校 空軍 空軍軍官學校飛行訓練指揮部 憲兵 憲兵訓練中心 後備 後備動員幹部訓練中心 相關機關情報與特勤機關 國家安全局 執法機構 警政署(警察) 海巡署(海巡) 消防署(消防) 其他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內政部 空勤總隊 移民署 軍事制度軍事法規 軍事審判法 陸海空軍刑法 法律服務 北部地區法律服務中心 南部區法律服務中心 (戰時或戡亂時,由法服中心與法制官轉成立軍事法院) 兵役 徵兵規則 全募兵制 志願役與義務役併用制 替代役 一般替代役 國防役 研發替代役 產業訓儲替代役 人事 軍階 軍服 勳章 改革 精進士官制度 精實案 精進案 精粹案 勇固案(中止) 其他 國軍英雄館 三軍儀隊 國防報告書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 中華民國軍旗列表 軍事活動 演習(萬安演習 漢光演習 同心演習) 閱兵(國慶閱兵) 海外活動 敦睦艦隊 國防工業 中華民國國防工業 軍事史 民國軍閥 國民革命軍 國共內戰 中德合作 德國軍事顧問團 中國抗日戰爭 臺灣海峽危機 駐臺美軍(美軍顧問團、美軍協防臺灣司令部) 國光計畫 白團 榮譽國民 中華民國駐越軍事顧問團 相關戰役 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 護國戰爭 張勳復辟 第一次世界大戰 護法戰爭 北伐戰爭 寧漢戰爭 第一次國共內戰 蔣桂戰爭 中東路戰爭 中原大戰 康藏邊界糾紛 哈密暴動 九一八事變 一·二八事變 柯爾克孜叛亂 熱河抗戰 長城抗戰 蘇聯入侵新疆 婼羌暴動 綏遠抗戰 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伊寧事變 第二次國共內戰 韓戰 越南戰爭 相關議題 臺海現狀 中華民國防空識別區 海峽中線 臺灣問題 兩岸關係 臺海危機 臺海飛彈危機 臺美安全合作 美國對臺軍售(列表) 外軍協防(美、日) 參見:中華民國國軍 ·潛伏於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 ·中華民國歷史 ·中國軍事史 ·中國戰爭列表 ·中華民國上將列表人物模板:中華民國一級上將 ·中華民國現役二級上將 ·中華民國現役陸軍中將 ·中華民國現役海軍中將 ·中華民國現役空軍中將三軍模板:中華民國陸軍 ·中華民國海軍 ·中華民國空軍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臺灣兵役制度&oldid=68615026」 分類:台灣兵役制度台灣法律兵役制度隱藏分類:有參考文獻錯誤的頁面自2019年11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擴充中的條目所有擴充中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使用小型訊息框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教科書維基文庫 其他語言 EnglishFrançais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