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思維形式障礙──聯想障礙,聯想的結構缺乏目的性,思維鬆弛,思考的過程不符合 ... 以廣州為例子,廣州的著名心理諮詢師韋志中、於東輝等,都會在每年的諮詢個案中,.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症之主要徵兆被認為是基本的思考結構及認知發生碎裂。

這種解離現象據信會造成思考形式障礙並導致無法分辨內在及外在的經驗。

罹患精神分裂症的人可能會自己表示有幻覺,或者,旁人可以發現他們的表現受幻覺影響。

患者也可能表達明顯妄想信念。

社交或職業功能退化、一些次要的症状、沒有器質性腦病,可以是確立診斷的條件。

  精神分裂症的特徵:幻覺、妄想   精神分裂症的一個特徵:妄想   1、關係妄想:患者堅信周圍環境中的一些與他不相關的現象均與他有關。

2、被害妄想:毫無根據地堅信別人在迫害他及其家人。

3、影響妄想:自覺有一種被控制感。

4、嫉妒妄想:患者堅信自己的配偶對自己不忠,與其他異性有不正當的關係。

5、誇大妄想:患者堅信自己有非凡的才能、至高無上的權利、大量的財富等等。

6、鍾情妄想:患者堅信自己受到某一異性或許多異性的愛戀。

7、罪惡妄想:堅信自己犯有嚴重的錯誤。

8、疑病妄想:患者堅信自己患了某種嚴重的軀體疾病,因而到處求醫。

9、被洞悉感:稱內心被洞悉或思維被揭露。

  精神分裂症的又一個主要症状:幻覺。

  1、幻聽:是指沒有聽覺刺激也可出現聽覺現象的體驗。

2、幻視:指沒有視覺刺激時出現視覺相象的體驗。

3、幻嗅:能聞到一些難聞的、令人不愉快的氣味。

4、幻味:品嘗到食物內有某種異常的特殊刺激性味道,因而拒食。

5、幻觸:感到皮膚有某種異常的感覺,如蟲爬感、蟻走感、針刺感、液體流動感。

6、內臟幻覺:患者體驗到軀體內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臟器有異常知覺體驗,如感到肺扇動、肝破裂、腸扭轉,       能準確定位,常與疑病妄想、被害妄想同時出現。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   認識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早發現及早治療。

急性起病者,病前很難發現或者根本就不存在早期症状。

大部分患者是在無明顯誘因下緩慢起病, 仔佃觀察分析一般都能發現有如下一些早期精神症状:   睡眠改變:逐漸或突然變得難以入睡、易驚醒或睡眠不深,整夜做惡夢、或睡眠過多。

  情感變化:情感變得冷漠、失去以往的熱情、對親人不關心、缺少應有的感情交流 與朋友疏遠, 對周圍事情不感興趣,或因一點小事而發脾氣,莫名其妙地傷心落淚或欣喜等。

  行為異常:行為逐漸變得怪僻、詭秘或者難以理解,喜歡獨處、不適意的追逐異性,不知羞恥,自語自笑、 生活懶散、發獃發愣、蒙頭大睡、外出遊盪,夜不歸家等。

  敏感多疑:對什麼事都非常敏感,把周圍的一些平常之事和他聯繫起來,認為是針對他的。

如別人在交談,認為是在議論他;別人偶而看他一眼,認為是不懷好意。

  性格改變:原來活潑開朗、熱情好客的人,變得沉默少語,獨自呆坐似在思考問題,不與人交往; 一向乾淨利索的人變得不修邊幅、生活懶散、紀律鬆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 原來循規蹈距的人變得經常遲到、早退、無故曠工、工作馬虎,對批評滿不在乎; 原來勤儉節省的人,變得揮霍浪費,本來很有興趣的事物也不感興趣等。

  語言表達異常:與其談話話題不多,語句簡單、內容單調,談話的內容缺乏中心或在談話中說一些與談話無關的內容, 使人無法理解,感覺交談費力或莫名其妙,或自言自語,反覆重複同一內容等。

脫離現實,沉湎於幻想之中,做「白日夢」。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   思維的障礙:精神分裂症的思維障礙大概分為以下幾種: 思維速度障礙、思維形式障礙、思維控制障礙、思維內容障礙等。

  思維速度障礙──如思維過程的速度加快或緩慢。

思維形式障礙──聯想障礙,聯想的結構缺乏目的性,思維鬆弛,思考的過程不符合邏輯等。

思維控制障礙──妄想所致,患者感到自己的思維不屬於自己,感覺自己的思維在受外力所控制而不受自己的意志所控制。

思維內容障礙──妄想或類妄想,強迫性觀念等。

  幻覺,陽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還可出現幻覺,主要是以下幾種:   幻聽: 是指患者在沒有真正外界聲音刺激的情況下,而聽到的來自外界的聲音,這些聲音可以是說話聲、音樂聲等, 也可以是一些討論的聲音。

患者有時可能服從來自這些幻聽聲音的命令,而導致危險的發生。

  幻視: 在沒有真正視覺刺激的情況下,患者便可看到一些本不存在的圖像。

  幻觸: 在沒有真正觸覺刺激的情況下,患者感到被觸摸的感覺。

可以感覺是來自人的觸摸,也可以感覺到是來自動物的觸摸等。

  以上列舉的一些症状可以稱為陽性症状,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還可以出現情感倒錯、 意向倒錯等瓦解症状和情感遲鈍、意志減退等陰性症状。

     陰性症状   對於精神分裂症陰性症状的患者來說,主要是人格、情感反應、意志、行為和社會功能的障礙, 比如缺乏情感、缺乏始動性、言語貧乏、興趣缺乏、行為懶散、社交退縮等。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嚴重而逐漸衰退的精神病,患者似乎失去了與現實的接觸,難以鑒別主觀與客觀,認為他們的情感受到控制。

  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男女相等,男性一般常在17-30歲開始起病,女性在20-40歲開始起病, 此時,正是病人構築其生活道路的起始時期,因此,精神分裂症嚴重損害勞動力, 並對其個人發展及家庭乃至社會產生深遠的不良影響。

  這是一種慢性病,該病多起病於青壯年的時期,病程呈反覆發作,遷延趨勢,給患者及家人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

他們過早地停止學業,喪失原有工作,或導致家庭破裂,對其一生影響巨大。

另外昂貴的精神分裂症治療花費,對個人和國家都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

  還有失眠可能會導致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五種分類:   1緊張型精神分裂症——此型患者極度社會功能退縮、孤僻,陰性症状嚴重,有嚴重的精神運動性障礙。

  2瓦解型精神分裂症—此型患者言語不連貫,情緒和情感體驗與現實不適切,通常沒有幻覺。

  3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此型患者對他人非常猜疑,行為受被害妄想的支配,幻覺和妄想明顯。

  4殘留型精神分裂症—此型患者當前沒有妄想、幻覺或破裂性言語和行為,但日常生活缺乏動力和興趣。

  5分裂情感性障礙—此型患者同時具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礙如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或混合型躁狂症的症状。

     預示精神分裂症複發的徵兆   精神分裂症患者複發前一般有以下表現:   1.患者的表情有變化:在緩解期或恢復期,患者的面部表情比較自然,眼神比較靈活, 別人可以從其面部看到正常喜、怒、哀、樂的表情變化。

且表情的變化可以反映出其內心的相應情感。

在即將犯病時,患者往往表現為目光獃滯、雙眼發直,外界刺激難以引起其表情變化, 甚至遇到相應的外界刺激,表現出與平時相反的面部表情等。

  2.對周圍人的態度有變化:一般來說,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的恢復期和緩解期,與家人、同事、 朋友及其他與之有接觸的人,相處得都比較融洽,談吐自然,回答問題切題,讓人感到與他交往沒有隔閡。

如果患者忽然變得孤僻、不合群、不與人交往、獨處一隅、低頭沉思,或者對人態度蠻橫, 脾氣暴躁易怒,不願和別人進行正常溝通和交流則有犯病的可能。

  特徵性症状   (一)  思維障礙包括思維聯想障礙、邏輯進程障礙和妄想。

思維聯想過程缺乏連貫性和邏輯性,是精神分裂症最具有特徵性的障礙。

其特點是病人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思維聯想散漫或分裂,缺乏具體性和現實性。

  最典型的表現為破裂性思維,即病人的言語或書寫中,語句在文法結構雖然無異常,但語句之間、概念之間, 或上下文之間缺乏內在意義上的聯繫,因而失去中心思想和現實意義。

  邏輯進程障礙指患者不按正常的思維邏輯規律來分析問題,表現出概念混亂和奇怪的邏輯推理。

妄想一般為原發性妄想。

  思維障礙在疾病的早期階段可僅表現為思維聯想過程在內容意義上的關聯不緊密,鬆弛。

此時病人對問題的回答敘述不中肯、不切題,使人感到與病人接觸困難,稱聯想鬆弛。

  思維障礙的另一種形式,是病人用一些很普通的詞句、名詞,甚至以動作來表達某些特殊的, 除病人自己外旁人無法理解的意義,稱象徵性思維。

有時病人創造新詞,把兩個或幾個無關的概念詞或不完整的字或詞拼湊起來,賦以特殊的意義,即所謂詞語新作。

  (二)情感障礙 情感遲鈍淡漠,情感反應與思維內容以及外界刺激不配合,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徵。

最早涉及的是較細緻的情感,如對同事、朋友的關懷、同情,對親人的體貼。

  病人對周圍事物的情感反應變得遲鈍或平淡,對生活、學習的要求減退,興趣愛好減少。

  隨著疾病的發展,病人的情感體驗日益貧乏,對一切無動於衷,甚至對那些使一般人產生莫大悲哀和痛苦的事件, 病人表現冷漠無情,無動於衷,喪失了對周圍環境的情感聯繫(情感淡漠)。

如親人不遠千里來探視,病人視若路人。

  此外,可見到情感反應在本質上的倒錯,病人流著眼淚唱愉快的歌曲,笑著敘述自己的痛苦和不幸(情感倒錯)。

或對某一事物產生對立的矛盾情感。

  (三)意志行為障礙 在情感淡漠的同時,病人的活動減少,缺乏主動性,行為被動、退縮,即意志活動低下。

病人對社交、工作和學習缺乏應有的要求,不主動與人來往,對學習、 生活和勞動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行為懶散,無故不上課,不上班。

嚴重時病人行為極為被動,終日臥床或呆坐,無所事事。

長年累月不理髮、不梳頭,口水流在口內也不吐出。

隨著意志活動愈來愈低,病人日益孤僻,脫離現實。

  有些病人吃一些不能吃的東西,如吃肥皂、昆蟲、草木,喝痰盂水,或傷害自己的身體(意向倒錯)。

病人可對一事物產生對立的意向(矛盾意向)。

病人頑固拒絕一切,如讓病人睜眼,病人卻用勁閉眼(違拗)。

  或相反,有時病人機械地執行外界任何要求(被動服從),任人擺布自己的姿勢, 如讓病人將一隻腿抬高,病人可在一個時間內保持所給予的姿勢不動(蠟樣屈曲), 或機械地重複周圍人的言語或行為(模仿語言、模仿動作)。

  有時可出現一些突然的、無目的性的衝動動作:如一連幾天臥床不動的病人,突然從床上跳起, 打碎窗上的玻璃,以後又臥床不動。

行為動作不受自己意願的支配,是具有特徵性的症状。

  上述思維、情感、意志活動三方面的障礙使病人精神活動與環境脫離,行為離奇、孤僻離群, 加之大多不暴露自己的病態想法,沉醉在自己的病態體驗中,自樂自笑,周圍人無法了解其內心的喜怒哀樂,稱之為內向性。

  其他常見症状:   (一)幻覺和感知綜合障礙 幻覺見於半數以上的病人,有時可相當頑固。

最常見的是幻聽,主要是言語性幻聽。

病人聽見鄰居、親人、同事或陌生人說話,內容往往是使病人不愉快的。

  最具有特徵性的是聽見兩個或幾個聲音在談論病人,彼此爭吵,或以第三人稱評論病人(評議性幻聽)。

語聲常威脅病人、命令病人,或談論病人的思想,評論病人的行為。

病人可以清楚地聽出議論他的每一句話,因此十分痛苦。

  病人行為常受幻聽支配。

如與聲音做長時間對話、發怒、大笑、恐懼,或喃喃自語,作側耳傾聽狀; 或沉醉於幻聽中,自笑、自言自語、作竊竊私語狀。

幻聽可以是真性的,聲音來自客觀空間,外界。

也可以是假性幻覺,即病人聽見腦子裡有聲音在對話,在談論他。

  幻視也不少見。

精神分裂症幻視的形象往往很逼真,顏色、大小、形狀清晰可見。

內容多單調離奇。

如看見一隻手、半邊臉、沒有頭的影子,燈泡里有一個小人等。

幻視的形象也可在腦內出現,病人說是用「內眼」看見的,即假性幻視。

  感知綜合障礙在精神分裂症並不少見。

人格解體在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特點,如病人感到腦袋離開了自己的軀幹,喪失了體重, 身體輕得好像風能吹起來,走路時沒感到下肢的存在等。

  有時此類的體驗較複雜抽象,如病人訴述喪失了完整「我」的感覺,「我」分裂成兩個或三個, 自己是其中一個,只有部分精神活動和肉體活動受自己的支配等。

  (二)妄想 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見的症状之一。

在部分病例中妄想可非常突出。

內容上以被害妄想、關係妄想、影響妄想最為常見。

此外,還可見疑病、鍾情、自責自罪、嫉妒等妄想。

  (三)緊張型-症候群 此症候群最明顯的表現是緊張性木僵:病人緘默、不動、違拗或呈被動服從,並伴有肌張力增高。

病人的姿勢極不自然,如病人臥在床上,頭與枕頭間可隔一距離(空氣枕頭),也有日夜不動地閉目站立。

可見蠟樣屈曲,病人的任何部位可隨意擺布並保持在固定位置。

有時可突然出現衝動行為,即緊張性興奮:病人行為衝動,動作雜亂,做作或帶有刻板性。

  上述為精神分裂症比較典型的症状,而在發病早期,這些症状可能不太明顯,因而常常被忽視而耽擱了治療時機。

本病起病形式不一,可慢性、亞急性或急性。

臨床上以緩慢起病者最為常見,此時病程進展緩慢,一般很難確切估計起病的時間。

  早期症状以性格改變和類神經官能症症状最為常見。

病人的精神活動逐漸變得遲鈍。

對人冷淡,與人疏遠,躲避親人並懷敵意; 或寡言少語,好獨自呆坐,或無目的漫遊,生活懶散,不遵守紀律,對周圍人的勸告不加理睬。

  有的病人表現為性格反常。

好無故發脾氣,不能自制,敏感多疑;或沉湎於一些脫離現實的幻想、自語、自笑;或無端恐懼。

此時常常不容易被家人理解為病。

  有的病人則出現強迫症狀:怕臟,怕得病,怕說錯話,怕別人看自己或毫無原因的恐懼, 或表現為刻板儀式動作,可持續數月至數年。

  有些病人的早期症状為人格解體,病人感到自己的體形變了,有的出現疑病觀念, 但總的來說這類早期症状不固定,時隱時現。

  部分病人亞急性起病,從可疑的症状出現到明顯的精神異常約經兩周到三個月。

此時情感障礙表現抑鬱、憂愁,容易發生強迫性症状或疑病觀念,繼之產生妄想性體驗,可持續數周至數月。

  急性起病的病人,一般在兩周內發病, 病人突然出現興奮躁動,衝動毀物,行為反常,情感恐懼不安、困惑,或毫無原因的喜悅。

此時病人可伴有意識障礙。

  在明顯精神刺激下起病的患者,可以反應狀態開始。

病人意識模糊,情感焦慮,言語增多,並有片斷妄想。

妄想內容可反映精神刺激,但內容零亂,邏輯推理荒謬。

  當疾病發展至一階段,可按其臨床佔主導的症状分為若干類型(單純型、緊張型、青春型、偏執型等), 雖然在臨床上可見到部分病例從一種類型轉變至另一種類型,或數種類型的特點結合在一起, 但不同類型的發病形式、臨床特點、病程經過和結局有一定差別, 對估計治療反應和預後有一定指導意義,因此臨床分型有一定意義和必要性。

  隨著現代物理療法和藥物療法的進展,明顯提高了本病的臨床緩解率,人們對精神分裂症預後的看法比半個世紀以前樂觀了。

目前,偏執型和急性緊張型的預後是最好的,青春型在藥物治療後也能獲得較好的緩解,單純型的預後仍最差。

     神經病和精神病的區別   在很多人的頭腦中,常常存在一種錯誤的概念,就是把神經病和精神病混為一談。

每當聽到人家說「神經病」,馬上就會想到「瘋子」、「傻子」。

所以,不少文藝刊物和電視、電影中常常出現將精神病稱為神經病的錯誤叫法。

  其實,精神病和神經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為一談。

  精神病,也叫精神失常,是大腦功能不正常的結果。

現有的儀器設備還查不出大腦結構的破壞性的變化。

根據現有的資料表明,精神病是由於患者腦內的生物化學過程發生了紊亂,有些患者的中樞神經介質多了, 有些則是缺少某些中樞神經介質,或是某些體內的新陳代謝產物在腦內聚集過多所致。

  由於精神病患者大腦功能不正常,所以這些患者出現了精神活動的明顯不正常, 如莫名其妙地自言自語,哭笑無常,有時面壁或對空怒罵,有時衣衫不整,甚至赤身裸體於大庭廣眾面前……   精神分裂症有以下幾種常見的臨床類型   1、偏執型精神分裂症   本型為精神分裂症中最多見的一型。

一般起病較緩慢,起病年齡也較其他各型為晚。

其臨床表現主要是妄想和幻覺,但以妄想為主,這些症状也是精神病性症状的主要方面。

妄想為原發性妄想,主要有關係妄想、被害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和影響妄想。

  這些妄想通常結構鬆散、內容荒謬。

如出現關係妄想時,患者總覺得周圍發生的一切現象都是針對自己的,都與自己相關: 別人的議論是對他的不信任的評價、別人潤嗓子發出的聲音是在傳遞不利於自己的信息、別人瞥一眼是在鄙視自己等。

  幻覺在妄想形成前後或同時均可出現,以內容對其不利的言語性幻聽最為多見,此外也可出現幻視、幻觸、幻嗅等。

  除妄想和幻覺外,雖然也可有情感不穩定、行為異常等表現,但一般對情感意志和思維的影響較少,行為也不很奇特。

  本型病人只能完好,日常生活也能自理,雖然自發緩解較少,但經過治療通常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2、 青春型(瓦解型)精神分裂症   本型在精神分裂症中也較為多見。

起病多在18-25歲的青春期。

起病緩急,常與始發年齡相關,始發年齡越早,起病就越緩慢,病情發展呈陣發性加劇; 始發年齡越晚,起病就越急驟,病程在短期內就能達到高潮。

  其臨床表現主要是思維、情感和行為障礙。

思維障礙表現為言語雜亂、內容離奇,難以為人理解; 情感障礙表現為情緒波動大、喜樂無常,時而大哭,時而大笑,轉瞬又變得大怒,令人難以捉摸; 行為障礙表現為動作幼稚、愚蠢,作鬼臉、玩弄糞便、吞食蒼蠅、傻笑,使人無法接受。

此外,也可能有妄想和幻覺,但較片面簡單。

本型病人生活難以自理,預後較差。

  3、 緊張型精神分裂症   本型較為少見。

起病較急,多在青壯年期發病。

其臨床表現主要是緊張性木僵,病人不吃、不動也不說話,如泥塑木雕,或如蠟像一般, 可任意擺動其肢體而不作反抗,但意識仍然清醒。

有時會從木僵狀態突然轉變為難以遏制的興奮躁動,這時行為暴烈,常有毀物傷人行為, 嚴重時可晝夜不停,但一般數小時後可緩解,或復又進入木僵狀態。

本型可自行緩解,治療效果也較理想。

  4、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   本型較為少見。

起病隱襲,發展緩慢,多在青少年期發病。

其臨床表現為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或意志減退等「陰性症状」為主,早期可表現為類似神經衰弱症状, 如精神萎靡、注意力渙散、頭昏、失眠等,然後逐漸出現孤僻、懶散、興緻缺失、情感淡漠和行為古怪, 以至無法適應社會需要,但沒有妄想、幻覺等明顯的「陽性症状」。

病情嚴重時精神衰弱日益明顯。

病程至少2年。

本型預後較差。

  5、 其他型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除以上幾種精神病性症状較為明顯的類型外,尚有未分型、殘留型和抑鬱型等幾種類型。

未分型精神分裂症是指多種症状交叉混合,很難歸入上述任何一型的精神分裂症,也可成為混合型。

殘留型精神分裂症是指在以「陽性症状」為主的活動期後迅速轉入 以「陰性症状」為主的非特徵性表現的人格缺陷階段的精神分裂症,本型在精神分裂症中也較為多見。

  抑鬱型精神分裂症是指精神分裂症急性期除「陽性症状」外,同時伴有抑鬱症状的精神分裂症, 如精神分裂症其他各種症状減輕後才逐漸出現抑鬱症状,則稱為分裂症後遺抑鬱狀態。

    1、藥物治療   初發複發的急性期,可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氯丙嗪300-400毫克/天,或奮乃靜30-60毫克/天,或氯氮平300-400毫克/天。

一般來說,服藥後4-6周內,精神症状可被控制。

經驗表明,加大藥物劑量並不能提高療效,反而會增加藥物的副作用。

症状得到控制後仍要繼續進行一個月左右的藥物治療,以鞏固療效。

在上述基礎上,再以能保持最佳恢復狀況的最小劑量給予不少於兩年的維持治療。

  2、心理治療和家庭心理衛生教育   國內外的調查資料均表明,一些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和家庭中的關係動力有很大關聯,甚至是有的患者的最根本原因。

比如兩個互不來往的父親和母親,生活在孩子的空間內,就有可能導致孩子在心理發育過程中的人格分裂。

在實際的臨床案例中,在我國也有類似典型的個案。

  一對大學老師夫妻,因為礙於面子,在感情破裂之後並不對外宣布離婚,二十採取內部協商的辦法解決, 孩子和媽媽還有爸爸共同生活在一個「家庭」中,但實際上父親和母親並不在心理上有過多的親密連接。

這個孩子在十四歲的時候被確診為精神分裂症。

並且參與診斷的專家認為是因為家庭動力造成,而不是其他因為因素作為主導!   家庭成員對病人的不正確的態度和生活中的各種不良刺激均可使精神分裂症的病情加重或複發,其預後與家庭的照顧關係最大。

  對病人家庭的心理衛生教育和對病人進行支持性的心理治療和社交技能方面的訓練, 改善病人家庭和周圍環境中的人際關係,可以明顯地降低其複發率。

  之前許多神經科學的臨床學家,並不認為精神分裂症是可以通過心理治療,或者家庭治療可以解決的。

但在最近幾十年里,隨著心理動力學、社會心理學會、精神醫學等學學科的不斷探索和實踐,逐漸開始有了新的觀念。

比如大多數精神科醫生開始相信心理諮詢和治療對精神病患者有治療幫助。

尤其是在康復期。

甚至有的精神病門診的醫生還會主動邀請心理諮詢另學比較有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參與整個治療過程。

  以廣州為例子,廣州的著名心理諮詢師韋志中、於東輝等,都會在每年的諮詢個案中, 接待一些正在進行藥物治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採取家庭治療,或者小組治療的方式,幫助患者剷除疾病根源。

並且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行業內已經成為典範。

     陰性症状的治療   對於精神分裂症陰性症状的患者來說,主要是人格、情感反應、意志、行為和社會功能的障礙, 因此對於此類患者的治療除繼續採取適量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外,應特別注重心理治療, 並充分配合工作娛樂等方面的行為治療,以及家庭治療。

  在進行行為治療時,可讓其參加文娛活動及生活自理活動,採取陽性強化法, 當患者做出符合治療要求的良好正常行為,即計分予以獎勵,以強化其正常行為,調動其積極性。

同時應耐心對其進行教育、啟發、誘導,培養良好的生活和勞動習慣,鼓勵其參加集體勞動和文體活動, 以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活躍他們的情緒。

這對改善患者大腦功能、防止衰退具有重要作用,還能夠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交能力。

  中醫對精神分裂症的認識   精神分裂症屬於中醫內科學癲狂症的範疇,中醫理論認為,痰迷心竅,大腦陰陽平衡失調是導致本病產生的根源。

  臨床表現為精神抑鬱、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語無倫次、或精神亢奮、狂躁剛暴、喧擾不寧、 打罵毀物、動而多怒等一系列精神紊亂症状. 《黃帝內經》早就有癲狂病的記載,在症状靜而少動的描述方面, 如《靈樞•癲狂篇》說:「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其作極,已而煩心,狂始發, 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辯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言,日夜不休」。

在病因病機方面,《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躁狂越,皆屬於火」。

《 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

  後世醫家對癲狂理論和治療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如《醫學正傳》認為狂為痰火實盛,癲為心血不足,狂宜下,癲宜安神養血,兼降痰火.證治要訣指出癲狂當治痰寧志 張景岳等醫家主張治癲宜解郁化痰,寧心安神為主;治狂則先奪其食,或降其火,或下其痰,藥用重劑。

王清任創製了癲狂夢醒湯治療淤血發狂。

  綜觀臨床實際,精神分裂症的發生與情志、和先天稟賦的關係最為密切,其病機可綜括如下:   氣滯 惱怒傷肝,憂思傷脾,氣機拂郁,升降逆亂,而發精神分裂。

如《黃帝內經》曰: 「驚則氣亂,恐則恐則氣下,怒則氣上,思則氣結。

」   痰結 七情不遂,氣機失暢,或先天受損,脾氣虛弱,致痰涎內生。

痰與氣結,迷濛心竅,神志則亂。

也可因五志化火,煉液成痰,痰火相搏,上擾神明而病癲狂。

  火郁 火邪可因臟火本熾,陽明熱盛,也可由五志不遂,氣滯痰濁郁而化火產生。

火熱之邪不得發越,或與痰結,或與氣搏,上擾清空,則病神亂。

  血瘀 氣機不暢,陰陽失調,可導致氣血凝滯。

臟腑生化的氣血精微不能上榮元神髓海,而致靈機混亂,神志失常。

如王清任所說:「氣血凝滯,腦氣與臟腑氣不相接。

」   總之,由於情志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引起氣、火、痰、瘀等病理產物,造成陰陽的偏盛偏衰,不能相護維繫, 以致神明逆亂是本病的主要病機。

  參考資料:醫藥百科/精神分裂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