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預覽 -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憲法的核心概念-人權、平等、司法等,在中國法律思想與法律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其實已有芽苗或芻形。

現代憲政主義所欲傳達,即是「保障人權」的訊息與道理。

我們若能瞭解 ... 中華民國憲法橫跨地域與制度變遷的背後,既然同時埋藏著傳統思想與舶來憲政文化的長期發展與變化作用,期間交互激盪,在華人社會中向未之見,頗有成就卻又尚難謂為足夠成熟的憲政史實。

活動日期 2013-08-0500:00  -  00:00 敏隆講堂‧社會科學教室人權─人國之禮裡的正義前言憲法不是制裁人民的戒律,而是治國者的守則,一種用來約束治國者以保障每一個個人的行為準繩。

用傳統的中國語言來說,憲法所要設定的,原是作為個別的「人」與集體構成權力所在的「國」之間應有的關係,也就是「人」、「國」之禮。

憲法的核心概念-人權、平等、司法等,在中國法律思想與法律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其實已有芽苗或芻形。

現代憲政主義所欲傳達,即是「保障人權」的訊息與道理。

我們若能瞭解憲法在人文社會之中的位置或真正意涵,進而能對憲政思想深切認同與感動,當能體會憲法與現代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是不可割離的。

課程簡介中華民國行憲已經超過六十五年,是二戰之後所制定、世界上最高齡的憲法之一。

1947年開始施行的憲法。

與日本憲法同齡,早於1955年德國的基本法,也早於1958年之法國第五共和憲法。

若從1987年解嚴時起算,台灣經歷民主憲政已逾四分之一個世紀,照理來說,應該無人不知「憲法」一詞的意義。

由於憲法,還有憲法的核心概念,包括人權、平等乃至於司法等等,都是清末自西方輸入的翻譯名詞,並非中文的原生產物,雖然人人知其然,郤未必人人同意或知其所以然,也就不易體會此等觀念與自身的關聯性與重要性。

本系列講次則是使用傳統的儒家語言,以「人國之禮」一詞稱呼憲法,解釋為何如此稱呼,並且據之開展說明「憲法」、「人權」、「平等」、「司法」...在傳統文化語言中應該如何理解?有沒有可以互通互接的地方?來自西方的概念為什麼是與社會「正義」相關的概念,而與現代的政治、社會、文化乃至個人的生活,不可割離....2013/8/5~8/26課程大綱1.人國之禮2.個人與平等3.權利與正義4.包青天與司法 時間:8/5、8/12、8/19、8/26,週一晚上7:00-9:00收費:4堂課1500元(舊生1350元、學生900元、單堂400元) 講師介紹李念祖教授哈佛法律學碩士,現任理律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理事長和仲裁人、中華民國憲法學會秘書長、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及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爭議調處、跨國仲裁、大眾傳播、商業訴訟、憲法訴訟與人權保障。

李念祖律師在法律界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集律師、大學教授與仲裁人等身份於一身,同時也是國內少數主攻憲法的法律學者,舉凡言論自由、平等權、參政權、財產權、工作權等,都是他積極捍衛的基本人權。

李律師自認法律人身負一種使命,因此時常在媒體闡述己見,撰寫書籍、發表論文,更走入校園從事教育工作,傳播他的人權理念。

除了投入事業與公益之外,「閱讀」是李律師平時的一大興趣,他不僅飽讀中外古籍經典並樂在其中,他亦發揮追根究底的精神,積極探究經典深義,與他的法學專長相互融合,得以使法律的專業理論轉化為更具趣味性與啟發性的生活知識,使之更加耐人尋味。

活動資料 行事曆日期 2013/08/05、2013/08/12、2013/08/19、2013/08/26 課程堂數 4 時間 週一晚上,7:00~9:00 講師 李念祖 地點 敏隆講堂,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9號12樓 活動費用 新生 NT$0 舊生 NT$0 學生 NT$0 素直友會會友 NT$0 其他 NT$1,50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