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覺心理學】觸覺與心理(心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過去大學時讀這領域,是讀《知覺心理學》及《生理學》,原文,英文都翻譯不完。
所有的感官覺,「視覺資訊」會優先於其他感覺先佔據、先被處理。
林仁廷心理師的社會心理講義
跳到主文
不是說你的問題,是說你的故事給我聽
部落格全站分類:醫療保健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林仁廷心理師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
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
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Nov24Tue202020:41
【知覺心理學】觸覺與心理(心象)
「生理是心理的基礎」。
觸覺有個特殊性,它會帶著你的身體與世界做聯繫,想是你躺在公園草皮,望向天空,風吹拂著、感覺大地的濕潤與青草味,你會產生「近體空間」,好像把身體感擴大巨大(如圖:須佐能乎)聯繫著你和世界。
最近翻看了一本《觸覺不思議:從觸感遊戲、感官實驗及最新研究,探索你從不知道的觸覺世界》,讓我回想起有關觸覺與心理的關係。
「生理是心理的基礎」
我們的身體是中介工具,負責連結外在與內在,外在的刺激經由身體感官訊息接收、傳遞、轉譯,再由個人主觀轉為一種人際意義。
如:「在冬夜裡散步他悄然牽起她的手…」,她接受到「牽手的觸感」,傳遞至大腦感覺溫暖,轉譯為他對她的滿滿愛意。
認知外界事物時,由兩種以上感官進行共同感覺,如「玫瑰甜美的香味」。
過去大學時讀這領域,是讀《知覺心理學》及《生理學》,原文,英文都翻譯不完。
所有的感官覺,「視覺資訊」會優先於其他感覺先佔據、先被處理。
人類的視覺相當發達,立體、廣域、顏色、細節、閃光,並與視覺訊息的接收形式有關:「一目了然」,轉換的程序較少。
「知覺-心理」的概念後來應用到『EMDR眼動心身重建法』和『NLP神經語言學』。
觸覺的應用
我們來看附圖,觸覺的作用。
1.「觸摸元素」:硬軟、乾濕、粗細、冷溫。
2.「觸感會影響心理」。
例如我們手握熱咖啡,做判斷時會比較正向。
觸感如「溫暖」也會拿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態度、表現,如身段柔軟、溫暖的話。
3.「心像」--摘自國家教育研究院的解釋,我另修改較易懂的說法
心像(image)是由意識形成的圖形,可產出某個人,也可以產出某種事物,有時義同意象。
心像是一種知識表徵的方式,是類比表徵(analogrepresentation)。
人們需要巧妙操作「空間的訊息」時,常會不自覺地使用心像,心理移轉(mentalrotation)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你可以想像一顆骰子在心中旋轉看見六個面的樣子。
心像對具體名詞(concretenoun)的記憶特別有幫助。
心像可視為是心裡的圖畫或景物,但與實際的圖畫或景物不同;心像缺乏細節、內容,也可以超越外界的實質性,如可以想像水泥牆裡藏著一棵白菜,或想像自由女神頂著一部鋼琴。
基本上,心像是心理運作的結果;個人可以透過努力,而形成一幅與客觀外在世界不盡相符的心像。
此圖在說感官的運用非常重要,甚至需要各種不同知覺,曾能組合成一個心像。
類似「冥想」、「想像式放鬆法」皆須如此。
天生視障的朋友所形成的心像,就會與明眼人的不同,沒有視覺資訊,觸覺刺激就是判斷實質物體模樣的僅剩刺激源,於是「瞎子摸象,各自表述」。
明眼人的大象心像是視覺、聽覺嗅覺形成,少數體驗摸大象者才加上觸覺。
4.「體感覺」。
這個詞所代表的,是即使停電你也可以用肥皂洗身體的意思。
你認得你的身體,也知道它的感覺。
身體知覺是一切的基礎。
只要讓身體參與其中,就能引起主體性關連的感覺。
例如泡澡,深入浴缸裡,身體與水會感覺融在一起,甚至因果關係誤認,以為是你操控著水,有一種世界因自己而改變的感覺(稱為「主體支配感」)。
「觸覺領域」的擴大
觸覺有個特殊性,它會帶著你的身體與世界做聯繫,想是你躺在公園草皮,望向天空,風吹拂著、感覺大地的濕潤與青草味,你會產生「近體空間」,好像把身體感擴大巨大(如圖:須佐能乎)聯繫著你和世界。
觸感具有結合「空間認知」與「時間認知」的能力,也能回憶起擁抱、親親的感覺,表示知覺在歸納時一定會揉合情緒+原始反應,才會形成對個體有意義的資訊。
所以失去觸感,等於失去了自己和世界的連結。
用擁抱拯救世界
書中提及某實驗,先讓受試者感到心情低落和挫折,接著提供泰迪熊讓其觸摸,之後再問「還願意再參加實驗的挑戰嗎?」,有觸摸過的受試者有明顯比例願意再參加。
實驗提出:『人在對自己失去自信、感到不安時,會從觸感中尋求某種慰藉,透過皮膚,物理上的實感而保持冷靜,具體地確認「自己正被他人所接受」的感覺。
』
觸摸絨毛毯、玩偶都有同樣用意,當然更好的便是與重要他人的搭肩、握手、擁抱,更能傳遞「被接受」的感覺。
你說,用擁抱是不是能拯救世界呢?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林仁廷心理師
林仁廷心理師的社會心理講義
林仁廷心理師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醫療保健個人分類:內在人性反思此分類上一篇:【人性】「憂鬱心理機制」概說與解方
此分類下一篇:【人性反思】「二分法的思維」:你是不是常做出「覺得正確卻又感到痛苦的決定」
上一篇:【關於AS】亞斯人心理歷程--短語錄
下一篇:【情緒知能教育】情緒種類與功能
歷史上的今天
2017:書籍《社畜人》:在無奈環境裡的生存之道
2016:日常心理極短篇【75.紀錄者】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我的連結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文章分類
00.心理諮商指南(2)
如何找心理諮商(9)心理師職場生存(9)
01.給男人的愛情講義(3)
給男性的約會指南(9)給男人的愛情講義(8)給男人的婚後講義(4)
02.社會心理學的社會觀察(7)
親子教養(18)張老師月刊(24)雜誌、網路專欄發表(30)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36)情緒教育課(20)文化心理議題(7)社會心理觀察(40)
03.諮商小說與故事(2)
諮商類型小說(40)諮商故事反思(19)
04.諮商信念反思(3)
內在人性反思(35)諮商實戰經驗(36)諮商擇學理論(30)
05.小私塾:演講與訓練課講義(2)
演講講義(9)教育訓練講義(14)
06.心理師的電影與書籍(2)
電影、心理與人生(10)書籍閱讀語錄(19)
07.圖文短篇(3)
會心一刻(5)心理師診療日記(9)心理師語錄(4)
08.小小說創作(3)
日常心理極短篇1-101(101)芬蘭明信片小說(13)日常心理極短篇102-200(81)
09.個人夢的紀錄(2)
作夢,有解釋(46)作夢,不解釋(72)
未分類(3)未分類文章(2)
文章搜尋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21十二月(4)
2021十一月(4)
2021十月(2)
2021九月(3)
2021八月(4)
2021七月(2)
2021六月(7)
2021五月(7)
2021四月(4)
2021三月(5)
2021二月(5)
2021一月(19)
2020十二月(5)
2020十一月(8)
2020十月(3)
2020九月(8)
2020八月(4)
2020七月(5)
2020六月(4)
2020五月(7)
2020四月(4)
2020三月(3)
2020二月(5)
2020一月(20)
2019十二月(5)
2019十一月(3)
2019十月(3)
2019九月(8)
2019八月(6)
2019七月(6)
2019六月(12)
2019五月(8)
2019四月(8)
2019三月(6)
2019二月(5)
2019一月(17)
2018十二月(9)
2018十一月(9)
2018十月(10)
2018九月(8)
2018八月(10)
2018七月(11)
2018六月(8)
2018五月(14)
2018四月(14)
2018三月(15)
2018二月(13)
2018一月(15)
2017十二月(12)
2017十一月(16)
2017十月(14)
2017九月(17)
2017八月(11)
2017七月(14)
2017六月(21)
2017五月(12)
2017四月(10)
2017三月(19)
2017二月(8)
2017一月(16)
2016十二月(11)
2016十一月(16)
2016十月(12)
2016九月(16)
2016八月(15)
2016七月(18)
2016六月(14)
2016五月(17)
2016四月(15)
2016三月(15)
2016二月(15)
2016一月(12)
2015十二月(20)
2015十一月(8)
2015十月(7)
2015九月(12)
2015八月(1)
2015六月(2)
2015一月(1)
所有文章列表
最新留言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1PIXNET
關閉視窗
延伸文章資訊
- 1課程導讀-知覺心理學Perceptual Psychology - 國立臺灣大學
課程導讀之目的為配合進度,在每堂課之前提供同學一個預習的方向,同時在上完課後能再複習課本內容。 章節, 課程導讀, 輔助教材, 參考書目. 知覺導論
- 2知覺心理學Perceptual Psychology - 國立臺灣大學
知覺心理學Perceptual Psychology|國立台灣大學感覺是外界訊息進入的門戶,而知覺則是對這些感覺訊息加以主動詮釋之後的結果。一般人總以為,張眼便能視物, ...
- 32013.09.10 知覺心理學(一) 導論
2013.09.10 知覺心理學(一) 導論 ... n Measuring perception 如何測量知覺? ... l 知覺歷程(perceptual process)共有七個流程:st...
- 4知覺心理學 - MBA智库百科
知覺心理學(Consciousness Of Psychology)知覺心理學,研究知覺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學科。赫爾姆霍茨在《知覺的事實》(1878)一書中,詳盡地論述了他的知覺發生說, ...
- 5第二章心理學理論基礎
心理學家指出,知覺牽涉. 到兩種訊息處理的方式(Atkinson et al., 2002):. 1. 由下而上的處理(bottom-up processing):. 從感官的刺激輸入,觸發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