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室時代文明病--憂鬱症- 臺中 - 台中榮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雙極性躁鬱症少於單極性憂鬱症,其盛行率一生之中約佔1%的機會,相同於 ... 這是潛意識裡使用「退化」的心理防衛機轉來解決內心底處對死亡的恐懼及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人事室PersonnelOffice 最新消息 單位簡介 活動花絮 業務職掌 任免組 考核組 考核組 心理健康園地 性別主流化專區 資料組 資料組 替代役專區 委外專案小組 常見問答 公開資訊 員工專區 員工專區 員工報到及離職專區 聯絡我們 人事法規 表單下載 任免組 考核組 資料組 院內規定 任免 考核 資料 員工福利 退休員工服務網 常用連結 分享 中榮首頁 單位首頁 English 選擇分院 選擇分院 埔里分院 嘉義分院 灣橋分院 臺中榮民總醫院 × :::快捷選單 網路掛號 看診進度 即時動態 衛教專區 服務諮詢 交通指南 健康檢查 常見問答 該看哪一科 :::人事室>業務職掌>考核組>心理健康園地>8585員工心理諮商輔導>時代文明病--憂鬱症 時代文明病--憂鬱症 引用(13) 2018/9/714:02:37 5554 時代文明病 ─憂鬱症 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 主治醫師卓良珍   壹、前言: 由於時代各項科學文明的進步,人口之激增,交通事業的發達,以及人類生活上的需求範圍擴大,使得人與人之間接觸的機會加大,而人際關係日趨複雜。

同時,因為處於這時代的每一個人不得不竭力去嘗試適應千變萬化的新環境,而這外界環境帶給人們許多新奇的刺激與沈重的壓力所造成人們內在心靈的不平衡、激盪、緊張、焦慮與空虛感亦日漸增加。

過去農業時代的社會裡,人們生活的圈子大多只侷限在農村或家庭裡,人們的生活方式亦較單純,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寧靜又安詳。

昔日說我們對與不對,責備我們是非的,只有我們自己的父母、兄弟、親屬、或老師等少數人,這樣子,我們心理上的負擔並不會太重,我們尚可以承受得了。

然而,今日這激變的社會環境卻使我們的心理上,與生活上不得不面臨著更多的挑戰,說我們對與不對,要求我們這個、那個,以及令我們失望、難過的人、事、物加多了,已由我們的家庭裡擴展到整個社會上。

因此許多人的精神堪受不了,而產生了失眠、傷心、憤恨、愁煩……等等精神疾病的問題─可以說,這也是科學文明的副產品之一。

難怪乎,早先在舊約聖經時代裡就有人知道「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傳道書第一章18節。

  貳、歷史沿革: 聖經的舊約歷史記載以色列的第一代國王掃羅(撒母耳記上)描述一項憂鬱的症狀群,正如荷馬詩 ” lliad ” 中希臘的一位勇敢的英雄─Ajax自殺的故事。

大約公元前400年西波克拉底曾經使用” 狂躁症Mania ”及” 憂鬱症Melancholia ”在精神疾患的名詞上。

約在公元30年AulusCorneliusCelsus描寫Melancholia在他的著作Deremedicina裡,表示憂鬱的成因是黑色膽汁體質所致。

這種專有名詞繼續被其他的醫學家所採用,包括Arateus(120-180AD),Galen(129-199AD),以及第六世紀Tralles的亞歷山大。

於公元十二世紀猶太籍醫生MosesMaimonides將Melancholia全然區分為一種疾病。

公元1686年Bonet描述一種精神疾病,所謂「maniaco-Melanchlicus」。

公元1854年JulesFalret描述一項顯示有憂鬱與狂躁症交替出現的情感精神疾患,定名為「foliecirculaire」。

同時,另一位法國精神科醫師JulesBaillarger敘述一種陷入極度憂鬱,且呈現僵木狀態而可以完全復原回來的現象為” folieadoubleforme ”。

於公元1882年德國精神科醫師KarlKahlbaum使用”cyclothymia”這個名稱來闡述狂躁症及憂鬱症係同一樣程度的精神疾患,呈現高低起伏,循環不斷的情感性疾病。

  參、流行病學: 一、憂鬱症的盛行率 (prevalence)約15%,女性較高約佔25%。

發生率(Incidence)亦高於一般疾病10%的發生率,而內科住院的患者約15%。

雙極性躁鬱症少於單極性憂鬱症,其盛行率一生之中約佔1%的機會,相同於精神分裂病。

美國的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已經開始拓展一項工程來提醒社會大眾及醫學界對於憂鬱症的重視。

憂鬱症往往被忽略了而當作是一般的壓力反應,或僅僅是一種意志的薄弱,或者認為患者只是意識的企圖欲達到心理上的再次獲得(Secondarygain)的需求而已,而不會去注意到已經產生了憂鬱的症狀了。

美國Myers等,1984年的社區流行病學調查研究(ECA)出0.1%至0.5%的男性老年人,以及1.0%至1.6%的女性老年人有嚴重憂鬱症。

DanBlazer於1989年調查出社區老年人約25%有憂鬱症狀,其中輕度憂鬱症占21%,嚴重憂鬱症占0.8%,以及混合憂鬱及焦慮症占1.2%。

一般而言老年憂鬱症的盛行率是隨著年齡而增加,但是重度憂鬱症的盛行率反而下降。

1988年Katz發現約30-50%的老年內科門診裡患有憂鬱症狀。

精神科急性病房內約有4成是住有憂鬱症的老年患者。

腦中風後的老年人於半年之內約有60%患者變成嚴重的憂鬱症。

巴金森氏症患者約有40%合併有憂鬱症狀,其中輕度及嚴重憂鬱症各占一半,約各占20%。

Zisook於1991年調查發現老年人於哀悼親人之後較年輕人容易產生嚴重度憂鬱症。

Kennedy於1987年研究出猶太教徒患有憂鬱症狀者的盛行率兩倍於天主教徒。

而缺乏參加宗教聚會的天主教徒較多患有憂鬱症,而非猶太教徒。

二、性別:女性憂鬱症的盛行率約為男性的兩倍。

但研究資料顯示西方國家的女性患憂鬱症的比率大於男性亦不僅是以社會學的觀點視之,不能用女性社會地位比男性低而所導致,尚須考慮在基因、荷爾蒙等體質的差異及生理週期變化之不同,以及應付壓力之心理防衛機轉之使用習慣與個人調適壓力之生活模式、社會心理之支持系統的資源等相關的複雜因素等。

然而雙極性躁鬱症則男女近似,其盛行率沒有什麼差別。

三、婚姻狀態:婚姻穩定的人較少發生憂鬱症狀,缺乏親密的人際關係之人則較容易發生。

離婚者或單身貴族較之於結婚者易於產生躁鬱症,統計上亦顯示婚前(單身)發病於較年輕階段的年齡,亦因而影響到婚後婚姻生活之不協調的可能性。

婚姻生活的破裂所產生的壓力,或單身生活缺乏親密的社會支持資源所形成孤單、寂寞的壓力皆可能擾亂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而發生情感性精神疾病。

另外美國的各項社區流行病學調查老年憂鬱症(包括輕、重憂鬱症)的盛行率如下:1986年NewHaven占15%,1987年DanBlazer占27%,1989年Koenign等占20─25%。

而於1996-1998年台中榮民總醫院黃主任秘書孝鏘主持的「台中市老年醫學整合型研究」之精神科子計劃研究,卓良珍,林志堅,闕清模,方慧珠等人調查出台中市老年人憂鬱症的盛行率占23.3%,其相關危險因子為: 1.社會人口結構因素: (1) 婚姻狀態:有配偶者因有較多的社會支持(SocialSupport)的資源力量,滿足了安全感,愛與歸屬感,自尊心與價值感等人類基本的心理需求,而較能夠承受與適應身心等內外環境的各種生活事件的壓力,罹患憂鬱症的機會自然比單身者、鰥寡者、離婚者、分居者減少。

本研究中顯示出兩者罹患憂鬱症機率比較,有明顯的差異X2 =4.154,df=1,p=0.042*,生活事件的44項壓力中,配偶死亡占第1位,離婚占第4位,分居的壓力占第7位(蘇,1981)。

顯然各種原因所造成的單獨生活是形成社會壓力的重要因素,透過長期的社會壓力及缺乏社會支持而產生憂鬱症(如28頁表)。

  2.生化生理之相關危險因子: (1) 腎臟功能不良,憂鬱症傾向較明顯。

血中肌胺酸酐(creatinine)值異常超出1.4mg/dl較有憂鬱症之傾向t=-1.37 df=366 p=0.002**,而血中尿素氮(BUN)值異常超出25mg/dl亦呈現有憂鬱症之傾向。

統計上已接近有明顯之差異t=-1.91 df=366 p=0.057。

腎臟功能異常是一種慢性身體的疾病,患者因長期受疾病的煎熬、摧殘而身心俱疲,亦致使心情憂鬱的機會大於健康的人。

(2) 血色素低者,憂鬱症傾向較明顯。

t=-2.02 df=366 p=0.04*,男性血色素低於13.5gm%,女性低於12.0gm%列入低血色素(貧血)之異常狀態。

憂鬱症的患者可能因食慾欠佳、便秘、胃口差而進食量減少,營養吸收不夠,以致造成貧血,低血色素。

反之,低血色素的患者,因為血紅素攜帶氧氣的量不足,供給組織細胞氧氣的量缺乏,造成身體熱量之產生及新陳代謝的遲滯,身體會感到不舒服而造成心情、情緒不好,導致憂鬱症傾向的產生,食慾變差,胃口更不好,營養更不良而更加深貧血的現象等惡性循環。

3.社會心理因素: (1) 慢性病患者因長期受病魔的纏累、折磨而身心俱疲影響到心情而產生憂鬱症的機會大於健康的人。

反之,若長期患有憂鬱症而沒有接受精神科醫師的治療,則因為憂鬱症患者對於外界環境或生活社會心理壓力的忍受度較薄弱,而形成相對性的過高壓力,以致於壓力刺激大腦皮層傳遞到腦下垂體分泌ACTH,再影響到腎上腺皮質層分泌過高的Corticosteroid (Cortisol)而產生血糖過高、胃酸分泌過高、骨質疏鬆、免疫力降低、血脂肪高等慢性疾病。

另外第三種原因使得慢性疾病與憂鬱症相關的是,當長期身心內外壓力發生的時候會刺激大腦皮質傳遞壓力的訊息給邊緣系統,經由下視丘轉到腦下垂體分泌ACTH,再促使腎上腺皮質層分泌過多的Cortisol所產生的慢性生理疾病之外,亦同時壓力干擾了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狀態,而導致缺少腦內分泌的Serotonin,Nor-epinephrine或Dopamine等神經傳導物質而形成了憂鬱症,亦即慢性疾病同時合併發生憂鬱症的現象。

幾項研究顯示老年人若有身體的急、慢性疾病而產生憂鬱症的時候,參加宗教活動的調適可以減緩憂鬱的症狀 (Idler1987)。

另外Koenig等人研究850位住在內科病房的老年人,若有使用宗教信仰作為壓力調適的方式,則較為少憂鬱症之發生,或逐漸改善其憂鬱症狀(Koenig等,1992)。

(2) 有無運動習慣亦相關到憂鬱症的發生。

本研究顯示X2 =23.848,df=1,p=0.000***有極明顯之差異。

運動不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將血氧帶入各組織細胞,交換二氧化碳及運送各種營養至身體各部的組織器官裡,活化生理功能,調節遲滯的新陳代謝率,鬆弛身心的壓力,紓解憂悶,恢復疲勞。

運動亦能促進骨質增生,減少鈣質之流失,而穩定神經。

缺乏鈣質則神經之穩定性不夠,容易引起身心之煩躁,坐立不安,敏感等。

有了運動的習慣,久而久之減輕各種壓力的過度反應,促使身心愉快健康而降低罹患憂鬱症的機會(Layman,1977;Sime,1984)。

(3) 健康與一年前比較,憂鬱症患者多出現在平平(沒變化)及更不好的個案中,少出現在健康更好的個案中X2 =31.536,df=2,p=0.000***有極顯著之差異。

身體健康與否確實影響心情,反之因心情差、憂鬱症、各種外界環境及社會心理、環境的壓力亦可以導致身體的病變(葉,1995),所謂的「身心症」psychosomatic-disorder。

身心的健康是互為一體,互相影響,互相關連的。

(4) 每日日常活動之獨立性 (ActivitiesofDailyLiving)內容包括沐浴、穿衣、如廁、上下床或椅子、大小便控制及進食等項目。

此ADL的獨立性能力愈佳,則出現憂鬱症的機會愈少。

反之獨立性能力愈差者,呈現憂鬱症的機會愈多。

每日日常活動之獨立性能力的好壞與憂鬱症的相關性在本研究中呈現有極顯著的差異。

X2 =38.510,df=2,p=0.000*** 老年人一般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少都會減少一些。

當減少到某些程度的時候是否同時引起憂鬱症及日常生活之活動獨立性\能力降低?從行為科學的觀點,值得進一步研究。

(5) 工具性日常活動量表 (InstrumentalActivitiesofDailyLiving)的內容包括使用電話能力、逛街採購、食物備製、做家事、洗衣服、交通工具的使用、服用藥物及處理財務等八個項目,呈現比較複雜的獨居能力,例如:家庭內務、外出活動,及認知活動等。

Lowton(1985)提出當功能上的健康狀況衰退時(包括憂鬱症與癡呆症),工具性日常活動能力不足的項目就會增加。

本研究顯示IADL能力的好壞與憂鬱症的表現有顯著的相關性。

X2 =28.748,  df=2,  p=0.000***。

(6) 零用錢的價錢多少與憂鬱症的發生無顯著的相關性 X2 =3.028,  df=2,  p=0.220。

但零用錢是否夠用,即有明顯的相關性 X2 =6.689,  df=2,  p=0.035*。

金錢代表愛及價值。

老年人在晚年期逐漸失去年輕時代所擁有的親朋好友、地位、權勢及收入等,而有孤單、寂寞及失落感。

特別需要被肯定其生活之價值及生命之意義,以及需要社會支持系統之愛與關懷。

老年人特別需要有相對性足夠的愛與價值感,來使自己完成人生的最後旅程。

零用金的多少不重要,因金錢的大小與價值是相對性的。

有的人已經擁有豐富萬貫的零用金還是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內心裡滿是牢騷、怨嘆,當然不快樂。

但有些人雖然僅有些微薄的零用金小錢卻已經心滿意足,凡事謝恩,當然生活得快樂與有意義。

所以內在心靈自覺性的滿足感與充實感才是真正喜樂的泉源。

(5) 認知功能減退:本研究亦呈現有明顯之相關。

X2 =4.063,df=2,p=0.044*。

兩者可以互為因果,互為影響,有些退化型癡呆症的患者,早期症狀以認知功能退化及憂鬱症狀來表現。

憂鬱症患者除了有注意力欠集中(心不在焉),類似認知功能障礙的注意力差、無法專心等症狀之外,憂鬱症患者因興趣減少,人生乏味,少出門,心有餘而力不足等症狀使得平常生活之活動量降低,也使得腦部血流減緩,以及減少外界環境的刺激,因而認知功能亦逐漸弱化、衰退。

反之,認知功能退化者,除了注意力差之外,其身心各種活動量亦日漸減少而增加患憂鬱症的機會。

  肆、病因: 社會心理因素、基因體質因素、生物化學因素互相影響,例如社會心理因素的刺激再有憂鬱症體質基因傾向的人身上會影響其腦內神經傳導物質之變化,缺乏而造成焦躁型憂鬱症。

另一方面基因的特殊體質及生物化學的變化(缺乏某些物質)造成對社會心理的壓力特別敏感而反應過度。

一、生物化學因素: 1.腦激胺Serotonin降低:Serotonin可以抑制跟意識狀態及睡眠有關的腦內網狀賦活系統生枝(Reticularformation,Ascendingbranch)而導入常型睡眠(Non-REMSleep)及提高神經疼痛的閾值而減少疼痛的敏感度。

所以缺乏Serotonin的憂鬱症患者經常失眠,半夜或早醒,怕吵雜(因其警覺中樞很敏銳alert,一點點聲音即醒來或煩躁不安)、容易擔心小事情、易怒、囉唆嘮叨、全身無故酸痛又檢查不出什麼病、怨嘆、自責、人生乏味、孤單感,所以缺乏Serotonin的患者,大多呈現AgitatedDepression(焦躁型)很容易被誤診為焦慮症,恐慌症(PanicDisorder)或恐懼症(PhobicDisorder)。

此類型的憂鬱症患者佔大多數,而時常合併有緊張性頭痛、全身酸痛、胃腸不適、口乾(火氣大),容易感冒等。

最有效的抗憂鬱劑是Tryptanol(Amitryptyline)或Sinequan(Doxepine)達到有效的治療劑量時可以單此藥品使用而不必另加服安眠片或抗焦慮藥。

2.新腎上腺素Nnorepinephrine的減少早在1965年Bunney與Davis,及1974年SchildKraut 已有文獻報告。

新腎上腺素使睡眠由深變淺眠,而異型睡眠(REMSleep)則受此影響。

遲緩型憂鬱症psychomotorretardation患者大多缺乏此素,而較不影響入眠的常型睡眠。

若新腎上腺素減少,將導致意識的警覺狀態、敏捷度降低,無法敏銳地應付外界環境的改變,對於需要「阿莎力」、較急迫去解決或決定的事情反應遲鈍或猶豫不決,表現出不想出門、懶得動、心有餘而力不足、胃口差、全身乏力、灰心、但睡眠良好。

陽光可以促進新腎上腺素之分泌,而舒暢胸懷、欣奮身心。

中國字「春」三個人下面有日(太陽),表示人們在陽光下有「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春風滿面,喜氣洋洋」。

有了陽光就有快樂,就有喜氣與健康。

北歐三島國家是個沒有戰爭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的自由、民主、和平及經濟地位優越,社會福利制度良好的挪威、丹麥、瑞典三國家,冬天裡陽光不充足,人們心情就顯得鬱悶寡歡,而自殺率是靠近赤道國家(雖然經濟不好,但陽光充足)的兩倍。

陽光帶給西班牙人的喜樂、義大利人的熱情與巴西人的歡欣。

所以老年人冬季裡應該多接觸溫暖的陽光,以提昇心情的歡愉快樂及活力朝氣。

3.多巴胺Dopamine缺乏可以引發憂鬱症而過高則形成狂躁症或精神分裂病。

多巴胺的減少會引起老年人的說話慢、哀悼時間長久、行動緩慢、神經協調能力退化、身體姿勢難堪、個性固執而刻板、以及心情低落等。

但若多巴胺過多,減少多巴胺濃度的藥物,像Reserpine可導致憂鬱,而巴金森氏症患者亦約40%合併憂鬱症。

同時tyrosine,安非他命及buropion(Wellbutrin)皆可以減低憂鬱的症狀。

最近有人認為Depression患者在Mesolimbic多巴胺的路徑功能不良,且多巴胺第一類型D1的接受器可能在憂鬱症患者身上呈現乏力(Hypoactive)。

4.有人發現Dopamine與Acetylcholine呈現平衡狀態,而當憂鬱期Acetylcholine的活動量增加,狂躁期則減少。

剛巧與Dopamine相反。

膽鹼激素Acetylcholine(ACH)的減少,影響老年人的記憶力,尤其對於即刻或最近的事物容易遺忘。

老年人在尋找東西,找來找去卻找不到,有人問他在找什麼東西?他答說:「我忘記了我在找什麼東西?」想要尋找的東西,馬上又忘了,令他困擾不已。

此激素的缺乏亦影響到老年人的判斷力,感官知覺的接受度降低,而容易產生錯覺,誤會別人,甚至對於事情的解釋錯誤而懷疑別人,導致疑心妄想、人際關係不良等。

嚴重形成退化型的癡呆症。

(PrimaryDegenerativeDementia)。

5.當人有壓力的時候,例如失去親人會使腦下垂體分泌ACTH增加,再刺激腎上腺皮質層分泌可體素醇Cortisol而降低免疫力及影響生理之健康,食慾減低、煩躁易怒(lossofcontrol),無助、無望等憂鬱症狀。

6.女性的荷爾蒙動情素Estrogen 可以保護腦神經細胞,而避免腦神經的退化與毒素的侵害,以及強化女性對於壓力的忍受度,而使身心愉悅,減輕憂鬱症的發生。

因此,更年期之後的女性若未補充女性荷爾蒙動情素,其罹患憂鬱症及阿茲海默氏症 (Alzheimer’sDiease)的盛行率皆大於男性(Seeman,1997)。

晚發型的老年憂鬱症可能是阿茲海默氏症的早期症狀及危險因子之一。

因此,女性荷爾蒙estrogen在治療及預防老年癡呆症及退化型老年癡呆症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二、Geneticfactors基因遺傳因素: 家族研究發現躁鬱症患者的一等親罹患躁鬱症的機會是控制組的8到18倍,而憂鬱症的患者的一等親罹患憂鬱症的機會是控制組的2-10倍。

雙胞胎研究同卵雙胞胎罹患同樣躁鬱症的機會有33-90%,異卵則僅有5-25%的機率。

然而同卵雙胞胎同樣罹患的機率為50%,而異卵降為10-25%顯然情感性精神疾病跟遺傳基因的體質因素有很大的關係。

遺傳基因影響一個人的個性(性格),而憂鬱症患者的性格大多數是積極、認真、負責任、求完美、刻苦耐勞、守正不阿、患得患失、小心謹慎、要求自己高、也要求別人高、較傾向於A型性格(TypeApersonality)的人比傾向於B型(非血型)性格的人在體質上容易罹患憂鬱症、妄想症及心身症(PsychosomaticDisorder)等。

三、社會心理因素: 生活事件的壓力對於情感形疾病第一次發作的影響之大於後續的幾次發作。

壓力的本身可以導致腦神經內生化物質的長期變異,各種的腦神經傳導物質及神經傳導之間訊息傳遞系統功能的狀況之改變,包括神經原的流失,神經細胞突接合處的接觸功能降低等,而使得患者在一次發病之後,以後每一次會再發病而不一定有外界壓力之原因。

因此社會心理及環境的壓力可以擾亂神經傳導物質之平衡(Homeostasis)而產生憂鬱症或其他情感性精神疾病;同時,腦神經傳導物質之不平衡亦會引起情緒、思考及情感之表達,身心互相影響,亦即近百年來,20世紀之後身心靈合一,全人一致觀念之印證。

(1)退休的社會心理壓力: 退休後,沒事做,反而是個壓力。

西洋有一句話;WhatisHappiness?Somethingtodo,Somethingtohope,Somethingtolove.退休似乎剝奪了老年人的快樂與幸福感,因為已經沒有事情可以做,沒有目標可以盼望,沒有對象可以去關愛。

退休亦似乎將老年人的價值感與成就感埋藏了,而帶來了閹割的焦慮感Castration Anxiety,「你有(工作─成就),我不行(沒有,小雞雞)」,「你行(神氣),我不行(沒用、起不來)」,許多人的退休並不代表他的工作能力喪失,而是工作環境,生存競爭等新陳代謝的壓力所帶來的。

所以會心不甘、情不願地退休。

公元1880年代即有政府強制65歲以上的老年人必須退休,當時代僅有2%的老年人口,尚不至於造成社會上的大問題。

但今日的時代卻大不相同。

「退休」好像是讓那些長期工作的老年人可以有一個永久性的休假,看起來是美意,reward。

但是退休後卻減少了經濟的收入、人際關係的隔斷、權利地位的喪失、孤單、無聊、看天花板、喝茶、自我認同的迷惘與茫然。

(2)面對死亡愈近的事實: 古代的人,除了舊約早期時代的人物長壽之久,大多較於近代的人短命。

公元前3000-2000B.D.的平均壽命最短,只有20歲左右,少有人活過60歲以上。

直到公元300年羅馬人大多活到30-40歲,亦難得有人活過了60歲,所以那時代的社會沒有所謂的老年人問題。

到了19世紀,公元1800年代之後,由於人類醫藥衛生的發達而延長了人類的壽命。

然而自從舊約聖經的創世紀第六章所描述的人類以來,少有人活過130歲以上,即使醫藥衛生再怎麼發達,環境污染再怎麼減少,輻射線的危害再怎麼降低,人類最長的壽命也難能超越130歲。

除非,將來上帝允許人類有能力從基因工程著手來改造人類的基因體質,而延長壽命。

以目前人類的智慧與力量想要利用基因工程延長小昆蟲兩倍以上的生命都沒有辦法,何況是人類這麼複雜的基因結構更是好不容易,可見上帝還沒有意思在近代裡要人類延長其最大的壽數(MaximumLifeSpan)。

老年人眼見親朋好友一個個地消逝在世界上,亦由不得地想到自己還剩餘有多少的年日能夠存活在這世界上,倘若自己消失在這原本存在的世界上,是不是一輩子的心勞努力所塑造、建立好的「自我完成」Self – fulfill,「自我實現」Self – actualized的成果將要隨著生命的不存在而消失?因此,有的人寫回憶錄、見證集、自傳;有的人拼著老命寫些訓勉的話語、著書寫作,想留存一點智慧的結晶或文化的遺產等貢獻給子孫後代,來顯示生命的活力或影響力依然存在。

面對死亡的日子愈來愈逼近的壓力,老人會變得比較喜歡收集,保留瑣碎的東西,包括過去用過而且已經是不再有用的東西,或目前雖然還能堪使用但年輕人認為早就該汰舊換新的東西。

喜歡回憶過去輝煌的戰史、成功的偉業,講故事、聽老歌(懷念昔日喜愛的歌曲)、吃家鄉菜、欣賞舊照片、參觀名勝古蹟、賞閱紀念品或古董等等懷念舊情的心境及行為。

這是潛意識裡使用「退化」的心理防衛機轉來解決內心底處對死亡的恐懼及壓力的表現。

有些人會變得比較幼稚、依賴、無理取鬧、自我中心、不能體恤別人、或時常埋怨這個、不滿那個、批評這裡、怪罪那裡,甚至成天這裡痛,那裡不舒服、這裡不對勁、那樣也不好,似乎活得不很愜意,身體全身檢查也沒什麼大毛病就是整天唉唉叫。

這些都是面臨壓力的時候潛意識裡所運用的投射、內射、退化等心理防衛機轉來保護自我的強度(egostrength),藉以逃避或解決壓力的威脅。

  伍、診斷: 依照美國精神醫學會1994年新編的精神疾患診斷標準手冊第四版(DSM─IV)。

一、主要憂鬱症 MajorDepressiveEpisode 1.兩週內同時出現下列五項以上的症狀,且改變先前之社會功能;並且至少包含 ? 憂鬱的表情或 ? 興趣感或愉快感消失等其中之一項。

* 注意:並不包括一般身體疾病,或情感不相稱的妄念或幻覺等症狀。

(1)終日、幾乎天天呈現憂鬱的表情,主觀地感受到悲傷、空虛、或客觀地呈現哭泣現象。

(註:小孩或青少年可能以激動不安的情緒表現出來)。

(2)很明顯地興趣或愉快感,消失活動量減少。

(3)因食慾差而進食少以致顯著地體重下降或因焦躁進食多而體重增加(一個月體重改變5%以上),或者是幾乎每天食慾增加或減少。

(註;小孩子的體重未能按預期的成長)。

(4)幾乎每天失眠或睡眠過多。

(5)幾乎整天激躁不安或遲緩呆滯(客觀的察覺)。

(6)幾乎天天感到疲倦或全身乏力。

(7)幾乎成天感到無價值或過份、不適當的罪惡感(並非僅僅自責或因生病的罪惡感)。

(8)幾乎全天無法集中注意力,腦子空白感,想不出事情,猶豫不決。

(9)重覆地有死亡念頭(非僅害怕死亡),重覆地有自殺意念而沒有特殊的計畫,或自殺企圖,或是有強烈的自殺行動的計畫。

2.症狀引致臨床上明顯的困擾或社會、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損害。

3.此症狀非來自藥物、酒癮、藥癮的生理反應,或內科問題,如甲狀腺過低等情況。

4.哀悼反應之後無法回復正常的快樂,例如失去親人而哀悼悲傷兩個月以上,仍然一直無法恢復心情的平靜,而呈現明顯的社會功能受損、無用、無助、無望、無價值的感覺、自殺意念、精神萎靡不振等。

上帝愛護人類恩賜給人類各種的心理防衛機轉來應付外界的身心壓力,藉以保護自我的強度,而維持了體內的恆定狀態(Homeostasis)。

當我們遭遇挫折或痛苦的事件而憂傷難過的時候,所謂「時間會沖淡一切」,就是潛意識裡會自然而然地使用各種不同的心理防衛機轉來兼顧「自我」(ego)的完整性,藉以解決外來的壓力,過些日子之後,心情自然逐漸趨於平靜而好過些。

例如當你遺失一輛腳踏車的時候可能會使用「投射」的心理防衛機轉,而批評警察或不滿政府,使用「內射」而責怪自己不小心,或使用「合理化」說舊的有去,新的才會來等等。

親人過世的時候,一般人慣用「投射」而埋怨別人,怪罪醫護人員沒善盡責任,此際容易發生醫療糾紛。

事實上醫護人員已盡力而為,沒有過失,只是家屬暫時承受不了突來的打擊而使用各種心理防衛機轉來維護精神的健康,過些日此自然心情會漸漸平和,所以醫護人員不必太對抗(以免增加家屬的壓力而更加投射,弄得沒完沒了),而只要以同理心支持、安慰家屬,幫助家屬度過那短暫的艱難悲痛的時期,則可以減少哀家的投射心理,而避免了無謂的醫療糾紛。

家屬亦可能使用「內射」而責備自己沒早些將死者送醫院治療,或使用「退化」而顯得過份幼稚、衝動、依賴、自我中心等,此時「語言的、邏輯的」任何安慰話語皆聽不進去,而須使用非語言的溝通(身體語言),亦即安靜地陪伴家屬,或溫馨的手輕輕的安撫哀者的肩、背上,這時候無聲勝有聲。

中國人的習俗,家人過世要作「百日」之後,即可以刮剃鬍鬚、理頭髮、穿漂亮的衣服去參加喜宴。

表示約三個多月之後,一般人哀悼的時間已經足夠調適,心情應該可以恢復平靜,不再無故悲泣。

假使家屬還是繼續憂傷悲痛(老年人因多巴胺 Dopamine減少而延遲哀悼反應,哀悼時間會拖長,超過三個月以上),並不是這一位家屬特別孝順,別人不哭,只有他繼續哀悼悲泣,而可能是他已經患了憂鬱症,單單用心理治療或輔導無法改善憂鬱,必需服用抗憂鬱劑來補充或調整因親人逝世的社會心理壓抑所造成的腦神經傳導物質的不平衡。

正常人的哀悼反應是悲痛的表現愈來愈緩和,而憂鬱症則愈來愈悲傷,時間無法沖淡一切。

二、輕度憂鬱症之診斷標準 1.憂愁的情感反應持續兩年以上。

小孩或青少年則呈現激動不安(煩躁)至少一年以上。

2.呈現下列症狀至少兩項: (1)胃口差或食量過多 (2)失眠或睡眠過多 (3)疲倦或乏力感 (4)自尊心低 (5)注意力差或難以下決定 (6)無助感 3.兩年期間(小孩或青少年僅一年)發病時候至少有1.和2.的症狀至少持續兩個月以上。

4.發病的最初兩年(小孩及青少年僅一年)沒有重大(主要)憂鬱病症狀,亦即非重大憂鬱症之部分症狀之減輕或消失。

* 附註 :可以有先前的重大憂鬱症狀且完全消失之後(即兩個月已沒有明顯之症狀)才發生輕度憂鬱症狀。

除此之外,發生輕度憂鬱症之頭兩年(小孩及青少年為一年)亦可能有附加重度憂鬱症狀,若符合診斷標準則兩項皆可同時存在。

5.未曾有狂躁、輕躁症,或躁鬱症、循環性情感疾患等。

6.非精神分裂病或妄想症的憂鬱症狀。

7.此症狀引起臨床上顯著的困惑或社會功能,職業功能等的損害。

早期發作:於21歲以前發病。

晚期發作:於21歲以後發病。

  陸、治療及處理 一、藥物治療: 1.安眠片或抗焦慮劑:注意老年人劑量宜減低 當抗憂鬱劑效果尚未達到治療量之前,患者仍然會失眠、焦慮,則可以合併使用,若達到治療量之際,則不需要服用安眠片或抗焦慮劑,而緊緊單一使用抗憂鬱劑即可,所謂「武功高深的人一掌就打死人」,而不必「亂槍打鳥」。

假若仍然失眠,表示抗憂劑量不夠,則需逐漸加量,或因副作用如口乾(加Bisolven可稍緩解)、心悸(加服Inderal10mgqid可改善)等之故。

通常治療兩個月以上仍須加服安眠片,表示仍沒有真正治療好憂鬱症,則可以改換別種抗憂鬱劑看看。

抗焦慮劑用在治療初期可合併用;但切勿長期服用,以免成癮,等憂鬱症改善之後,焦慮狀態自然會緩解,而不必一直服用抗焦慮片。

2.抗憂鬱劑:老年人的劑量宜減輕 (1)Melleril10mg及Sulpiride50mg亦可以治療輕度的憂鬱症。

(2)CyclicAntidepressants: a.SSRI即Selective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這些藥,包括 Fluoxetine(Prozae20mg) – Bicyclic 對強迫症、暴食症等亦有效。

Fluvoxamine(Luvox) – Monocyclic Paroxetine(Paxil) – phenylpiperidine Sertraline(Zoloft 50mg)-Tetrahydronaphthalnmine 價格較貴,這些藥使用較簡單1天1-2次即可,少有心悸、口乾、便秘、小便困難之副作用,但對失眠型的憂鬱症效果差,須另服安眠片。

此劑較不會引起體重增加之困擾。

b.TricyclicAntidepressonts:宜由低劑量逐漸增加 Imripramine(Tofranil10mg,25mg)幫助睡眠較差。

Amitryptyline(Tryptanol10mg25mg) Sinequan(Doxepine10mg,25mg) (此三劑亦可於睡前給予治療尿床症),有口乾、心悸、便秘、小便困難之副作用,價錢便宜,對失眠患者有效。

(3)MonoamineOxidaseInhibitors a.MAOIS(IrreversibleMAO-A-BInhibitor)為第一代MAOIS,台灣禁止使用與含有Tyramine食物如乳酪,豆腐乳、香蕉、啤酒、內臟、滷蛋等混合吃容易導致血壓高、腦中風等急症。

b.RIMA(ReversibleMao-AInhibitor)為第二代MAOIS,台灣已有進口,比第一代安全性高,食用含有Tyramine食物安全。

憂鬱症患者平均治療時間為兩年。

二、心理治療: 1.分析性心理治療: 將慣用消極或負面的心理防衛機轉調整成積極或正面的心理防衛機轉而使人際關係、自我信心與成熟穩健的人生觀改善及減少壓力,之後須經一段時日則腦神經傳導物質愈趨平衡。

例如慣用「投射」的心理防衛機轉容易產生人際關係不良,都是責怪別人、論斷、批評他人;「內射」則自責、自卑太過容易造成自信心缺乏,而更一事無成,裹足不前。

「退化」則顯得幼稚、衝動、唯樂主義、依賴、不成熟會令人瞧不起。

這些負面、消極的心理防衛機轉若過份地使用會反而帶來壓力。

若調整成正面、積極的心理防衛機轉,如昇華、取代、感恩等則可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提升自信心,化悲憤為力量,成熟穩健的生活態度則可以減輕身心壓力,改善憂鬱症狀。

2.教會功能: 從「精神醫學」的角度看基督教的教會有個別及團體心理治療、行為治療、家庭治療、工作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環境治療等功用,也有社會支持之果效。

例如學習「禱告」的功課,向神懺悔、傾訴、祈求、歌頌或讚美等,猶如心理分析性心理治療的第一階段患者向治療者的回溯性訴說,將自己過去的種種事故,內在的問題(老我)倒空傾吐出來,如同將一棟陳舊腐朽的房屋摧殘、對付與破碎,準備讓它重新建立。

「讀聖經」查考神的話語,可以從上頭來獲得神的啟示、智慧亮光,而得到聖靈的幫助與教導,此亦猶如心理治療之中期階段,治療者(神)向患者(信徒)的解釋,協助患者認識自己一體兩面的優缺點之後,而能夠重新得力,並有「舊事已過,一切都是新造的了。

」以及「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

」等的效果。

從「心身醫學」的角度來看基督教會有緩和及減輕個人的生活壓力,而降低心身疾病之發生率。

教會裡有許多團契或小組的緊密團體,可發揮社會的功能。

基督教的教義,教導人要善表達expression(包括了傾訴、交通與分享出來)內在的難處或壓力,而不要太掩飾或隱藏心裡的想法(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要坦然無懼的到神的面前來…..只要有信不要怕),Regression(潛意識裡的壓抑)及Suppression(主動意識裡的壓抑)是消極、有害的,而Expression是積極、有益的。

它表明了自己能夠接納個人的缺點,軟弱與有限的一面,也相信這較軟弱的一面可以被醫治被遮掩,被包容、被洗淨。

基督教的整個神學的思想中心是「愛」,教會裡也充滿了神的愛,使那些孤寂、軟弱、灰心、失望的人到神的面前來可以獲得安慰、扶持與醫治。

基督教的教義不但要人學習謙卑、悔改、認罪,更重要的是要人尊重生命,感謝神賦予每個人的經驗與環境,發揮神賜給每個人的價值、功用及潛力好讓神彰顯神在每個人身上的旨意與作為。

因此基督徒在世上能夠披帶著神的愛,過一個滿有信心、喜樂與盼望的生活,在世上榮耀神的名。

3.身心的鬆弛與平衡: (1)有氧運動:每週三次即可,每次約20~40分鐘。

但需要有運動前十分鐘的「暖身」,及運動後十分鐘的「冷卻」。

平衡、協調性的及規律節奏性的運動,心跳需達到每分鐘110至120次心跳才會有效。

有氧運動的項目包括:慢跑、跳繩、騎自行車、舉啞鈴、網球、羽毛球、桌球、回力球、游泳、韻律操、有氧舞蹈等都可以鬆弛身心緩和情緒,但切勿為了獲得冠軍而過分拼命,反而變成耗氧運動,增加身分的壓力與緊張。

(2)吃東西:當面臨壓力時,一般人的潛意識會運用「投射」、「內射」、「退化」等等的心理防衛機轉來保護「自我」的強度,以減少身心的壓力。

嚼口香糖、檳榔、抽香菸、吃零嘴亦滿足了「口慾」達到減輕焦慮之效果,但檳榔與抽煙對身體及周圍環境有傷害及污染之虞。

兩個人吵架,一起吃一頓飯,把嘴巴一塞就沒事了。

在餐桌上談生意,一談就解決了。

週末全家人到外面餐館吃頓飯,輕輕鬆鬆地享受,也不必洗一大堆碗盤。

(3)看舊照片、聽老歌、看漫畫、卡通或以前看過的故事書、欣賞古蹟、參觀昔日的風土人情、文物等休閒活動,皆可以滿足「退化」心理防衛機轉的需求而解決壓力、舒暢身心、緩和情緒之功效。

(4)社會支持:朋友、夫妻、同事、同學、社團等皆是「社會支持」的來源對象,可以幫助或陪伴我們安然度過任何壓力與衝擊。

嬰孩一出生即需要有社會化的生活,即「安全感」、「愛與歸屬感」等人類基本需求的滿足。

母親是嬰兒最重要的社會支持的資源。

關懷、扶持、看顧與幫助是社會支持的功能,導正我們成為積極、信心、喜樂的生活態度。

(5)要常常喜樂:雖然內在的腦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會導致外在的情緒變化,而必須藉精神科醫師處方的藥物來調節、平衡,以緩和情緒。

然而外在的情緒表現,亦會刺激腦皮質而影響了內在生理荷爾蒙的改變。

所以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戀愛中的女孩子長得特別漂亮(因為荷爾蒙改變),而且不容易感冒(免疫力增加,抵抗力好)。

「憂傷的靈使骨枯乾」,一天到晚沒事的無故煩惱,會使得腦皮質接受到負面的訊息而刺激腦下垂體分泌ACTH,再傳遞給腎上皮質層釋放過量的可體醇素,而產生骨質疏鬆症、免疫力降低(容易生病、感冒等)、血糖高、胃酸高、血脂肪、膽固醇高、血鈣高(尿路結石)、血管硬化等慢性疾病。

4.環境要光亮、鮮明、活潑: 大約有50多篇報導有關光線治療的研究論文,描述約200倍於室內亮度的人工強光於早晨天亮之前2─3小時全視野照射於季節型態的嚴重憂鬱症患者,連續兩到五天之後有顯著之抗憂鬱效果,振奮精神。

Blehar及Rosenthal(1989)表示光線治療對於嗜睡、好食、倦怠、煩躁、嗜碳水化合物,人際關係不良症狀的憂鬱症患者特別有效。

晚間人類腦內的松果腺體分泌抗黑變激素Melatonin而導入睡眠。

此Melatonin用來治療搭乘飛機所產生時差Jetlag的失眠,於夜間若有光線則此Melatonin分泌停止,並且於大白天的黑暗處也不會分泌Melatonin。

光線治療效果真正的作用機轉理論尚未一致。

有一說法是光線的刺激腦神經傳導物質Nor-epinephrin正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減輕憂鬱症的症狀。

正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亦間接促使腎上腺素皮質素Cortisol分泌升高,而提升意識覺醒狀態,使精神飽滿,充滿著活力,所以光線治療對於大白天仍沈沈欲睡的嗜睡症,或睡眠過多類型的憂鬱症患者有所幫助。

反之,腎上腺皮質素Cortisol分泌降低,則想昏昏欲睡。

因此患者的住處房間要寬敞通風,乾淨整潔、光線要明亮、圖案的色彩要鮮豔活潑、擺設的家俱要生動,時常變換。

最好有悠美的音樂配合(切勿太吵雜的),藉以增進知覺功能的刺激,減少憂鬱症的退化。

窄小且暗、又靜、又沈悶而單調、少變化、隔離人群的環境,因感覺剝奪( Sensorydeprivation),而知覺功能的刺激減少,導致患者感覺安全感飽受威脅,而激動不安,以及對於周圍環境的事物容易產生誤解及心情沈重。

老年人於冬天陽光稀少 ”晝短夜長” 的時候,加上天氣的寒冷,特別感到心靈的孤單寂寞與沮喪,千萬別因怕寒冷而躲在屋內自憐嘆氣,必需多到屋外接受和煦日光的拂照,沐浴在溫暖的太陽光照下,開闊視野、放眼世界、舒暢胸懷。

5.睡眠要充足: 雖然老年人的睡眠時間尤其是跟夢有關係的異型睡眠逐漸縮短,但並不代表老年人不需要正常人有的睡眠時間,老年人晚上睡得短些,白天中午可以多睡些時間來彌補。

睡眠足夠,注意力才不會太分散、也不會健忘、心情才會穩定、對身心的健康亦會有幫助。

老年人不能像年輕人從事違反生理健康原則的熬夜工作、通宵打麻將、跳舞等,一旦異型睡眠剝奪太多,突然有一天入睡時候,造成異型睡眠過份的反彈補償,自主神經跟著過份地活動興奮起伏,容易形成高血壓、腦中風、心臟病、胃出血等。

「人賺得了全世界、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

有些癡呆症或視覺、聽覺較遲鈍的老年人,晚上因光線黑暗、聲音也較安靜,所謂的「感覺剝奪」SensoryDeprivation,會感到缺乏安全感而害怕不安,產生失眠、吵鬧、亂叫、幼稚、退化、半夜起來亂走、吵人。

這時候可以開燈、放一點有人講話的聲音的收音機,增加安全感。

牆壁顏色要亮麗、平和,不要太灰暗、單調,但也不能太鮮豔、複雜,會引起老年人的錯覺及誤解而沒有安全感。

6.參加義工: 人類的心智功能最高峰是在八十歲左右,過了八十歲的老年人因腦神經細胞退化的速度加快,而心智功能也跟著快速下降。

人一生豐碩累積的經歷與判斷力在八十歲的時候達到最高點。

雖然記憶力沒有年輕時代那麼強,但綜合起來八十歲是人生最高智慧的結晶期。

所以,退休以後的老年人還可以繼續貢獻他的智慧、經驗在社會上,發揮其內在的潛力,藉以保留其原有的價值與自尊心。

因為已經退休,再也拿不到原來應有待遇,只好做義務性的工作。

例如到孤兒院關懷孩子們、在醫院理陪伴孤單的患者散步、照X光、作環保義工、打掃環境、清理垃圾、陪牧師去探訪信徒,電話諮詢服務等等,表獻出愛心的人生觀,尊重生命,以及「施比受更有福」的見證。

7.避免生氣: 西洋有一句話:「生氣是拿別人的過犯懲罰你自己。

」,別人做錯事,自己看不慣卻生氣得怒火衝冠,引起高血壓、腦中風、胃痛、胃出血、心臟病等。

尤其老年人的身心更經不起突然的刺激、挫折或打擊,會很敏感地透過下視丘分泌交感素引發腎上線髓質層分泌Catacholaminecl升高而產生高血壓、腦中風、心肌梗塞、心律不整、胃出血等急症,甚至突然死亡,所謂「氣死人」。

聖經上也勉勵人「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生氣的時間愈短愈好。

「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連生氣都要緩慢下來,才有益於身心的健康。

8.尋求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 (socialsupport)的理論與西元1976年由Cobb所倡導,他認為社會的支持包括了:愛、被愛與關懷、自尊心、價值感、人際間的相互施恩惠、彼此之間的瞭解,體恤及互相的溝通、聯繫等皆可以緩和生活的壓力,而減少疾病的機會。

(1)Nuckolls,Cassel,及Koplan(1972)研究出在170位軍人的妻子,皆有很高的生活變化以及較低的社會支持(因為丈夫常不在身邊),他們比那些雖然也有很高的生活變化,但有較多的社會支持的婦女,或比那些雖然社會的支持很低,但生活上的變化卻不高的婦女等有較多的合併症。

人生活在高度的環境變遷或生活壓力之下,若缺乏社會的支持,則較容易出問題。

(2)DeAraujo等人於1972年研究一群氣喘症的患者,若其生活變化的壓力大,但其社會的支持少的話,其每天所需使用的腎上線皮質類固醇steroid製劑的藥量較高。

他們缺乏了社會支持,卻需要每天使用較多的類固醇藥量才能控制住其氣喘症的發作。

(3)Brown於1975年研究出婦女們若有其生活上的高度壓力或承受到重大的生活事件之際,僅僅在她們缺乏知己密友的時候,才會造成高度的危機發展成「情感型的精神疾病」,例如躁鬱症或單極型的憂鬱症、更年期憂鬱症等等。

人是孤單的,每個人皆需要有親密的、熟稔的、真摯的、誠懇的、值得信賴的、能夠推心置腹的知己朋友。

顯然的,社會支持有緩和或調停生活上的飽經滄桑之苦,或重大變遷、創傷之害。

(4)Cobb也調查出當一家工廠倒閉關門的時候,那些被解僱、遣散而失業的員工們,因為缺乏社會的支持,而又不得不面對著生活上現實的壓力之際,許多人因此而病倒了。

他也研究出當一些有較多社會支持的時候,其體內的尿酸成份及膽固醇含量皆較那些缺少社會支持的人為低。

同樣是躺臥在床上,不便於行動的關節炎患者,有較多的社會支持者其關節的腫脹程度輕於那些少被人重視,被人關懷與探望的患者。

的確,社會支持可以減輕或緩和生活上重大壓力所帶來的身體危害,減少疾病的發生率。

(5)Lipowski及RJ.Arthur等人也表明有許多文件資料證明,經由「社會支持SocialSupports」可以增強個人對於生活事件變遷時的適應能力,而舒解為了適應生活事件所伴隨而來的壓力。

顯然的,社會支持有緩和或調停生活上飽經滄桑之苦,或重大的變遷、創傷等之害。

老年人因親人好友一個個地離開,又退休之後社會地位及人際關係驟然減少,會感到孤單寂寞與無助的心理壓力,若缺乏社會支持則此種慢性壓力久而久之會刺激腦下垂體分泌ACTH再轉導引腎上腺皮質層分泌Cortiosl升高,而產生血糖高、胃酸分泌高、寫脂肪、膽固醇分泌高、骨質疏鬆、血管更硬化、免疫力降低、以致於許多的慢性疾病就來了。

有人上班的時候,健康的很,活活跳跳,一退休數年之後就體弱多病,顯得很蒼老。

有些老人太太死掉之後,缺乏另一半的社會支持,過幾個月之後即生重病或就跟著去世了。

親人好友若是無法與老年人居住在一起,至少也要多來關心、探望他,是幫助老年人度過孤單寂寞的晚年的最好的社會支持,使他有足夠的信心與希望繼續存活下去。

老年人亦應多參加社團活動、老人社、宗教活動等,可以接觸到更多的人際層面,讓自己殘燭的生命歲月熠熠發光照亮教堂、社區裡。

女性老人比較男性老人更多參與宗教活動,而且比年輕人更能夠從聽道理的心靈層面轉化成外在表現的付出行動,不只是聽道理,也行出了道理,社會支持可以滿足老年人「安全感」「愛、被愛與歸屬感」「自尊心與價值感」的心理需求,使他度過一個又喜樂又幸福的晚年。

9.常存感恩的心: 雖然老人知道自己在世上的年日已不多而有多少的感傷與無奈,但只要「盡人事、聽天命」心存感恩的心,好好注意保養身心的健康。

至於上帝要給予多久年日的歲數,有神的計畫與安排,有神的美意與界定,人是不能勉強與貪求的。

像是秦始皇花了畢生的功夫,枉費心機去遍尋長生不老的偏方是枉然的。

近日有不肖之徒,為了騙取老年人身上的存款,看出了老年人「怕死」的心理弱點,推銷假藥、假補品等,老年人因貪戀世上的生命,想要多活久些年日,沒有想到吃了不但無益,反而吃了很多重金屬,危害肝臟、腎臟的功能,而更容易早死,反而弄巧成拙。

老年人不能太貪心、貪求無厭,該得的要得,不該得的不要強求。

不要為所沒有的怨天尤人,埋怨上帝;要為所擁有的感謝神。

孔子說:「…..六十而知天命;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就是要老年人有所節制、不貪求、滿足現況、用感恩的心來接受上帝低所給予的一切,珍惜神所賜予的每一件事物,才是身心健康生存之道的法則。

人類從公元1900年以來,女性的壽命皆比男性長久六至九歲左右,呈平行軌道線圖,100年以來不變,可能是女性的基因或體內特殊的荷爾蒙所帶來較強韌的生命力所致。

上帝是公平的,女性雖然在家庭或社會的地位較委屈於男性,但神讓女性活得較長久,也是神的心意,做女性的更要感謝神,懂得凡事謝恩。

舊約聖經詩篇第九十篇摩西的祈禱,發人深省與得安慰:「…..我們一生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好較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

」 「日落西山」表示人生的最後一站已是晚霞滿天,即將步入黑暗。

有些人以感謝喜悅的心情在欣賞這一刻的美景──夕陽無限好;但是也有人無心欣賞,他的心情在為天黑而憂慮──只是近黃昏。

然而,我們有個信念是,雖然明天的日子如何,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上帝掌管我們的明天,握著我們的手前行。

雖然黃昏將逝,黑夜將來臨,但只要黑夜一過,黎明就會來臨。

到了明天就是光明燦爛的前途。

一個上帝為我們所預備的美好地方。

  柒、結論: 一、神愛世人:神賜給人類維持體內恆定Homeostasis的能力,一旦人的身體遭受到外界的刺激或傷害,個人身體即總動員起來。

連合神經生理的、內分泌的、免疫系統等各種生理的反應來應付身體的危機,藉以保護個體生命的完整。

神也賦予人類心理上的Homeostasis即各種的心理防衛機轉來對付心理上的衝突或壓力,藉以獲得個體人格的完整。

二、人類是與生俱有「靈魂體」的生命體。

喜、怒、哀、樂等「情緒」的表達受了個人靈魂體之間的互動情況所影響。

社會心理的壓力會導致身體健康受挑戰,身體生理的疾病也會影響到心情及導致情緒的變化。

當一個人無緣無故生氣或心情沮喪、懊惱的時候,並不一定是靈性不好、信心軟弱或欠缺愛心,可能是體內荷爾蒙有了改變,或腦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而產生身不由己的情緒變化,若再連續兩週失眠,睡不好覺,則應該去請教「精神科」醫師,看門診,補充腦內所缺乏的神經傳導物質,以穩定情緒(非使用鎮靜劑),使心靈獲得平安與喜樂,身體抵抗力增加,自然減少各種疾病之困擾。

三、一般老年人對於社會國家不一定有什麼豐功偉業的貢獻,但其中,不乏終其一生默默地耕耘,曾經歷盡滄桑,飽受波折,辛勤勞苦地為人類的福祉貢獻其心力的無名英雄,已是鞠躬盡瘁地實現自我、完成自我。

他們的人生經驗豐富、寶貴、閱歷資深,是值得年輕後輩的敬重與欽佩。

聖經提示我們:「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

歌德於他八十歲時候才完成「浮士德」的鉅著,大藝術家米開朗基羅在九十八歲也完成了大壁畫「菜盤陀戰役」,愛恩斯坦、海明威、蕭伯納、邱吉爾、美國雷根總統等,都是晚年的時候才完成了他們偉大的事業。

老年期不是人生的結束階段,而是人生命的完成階段,就如同老年人頭上的銀白色冠冕那般輝煌與絢爛,是一個直的歡呼喜樂與頌揚讚美神的年日,一個值得老年人再次去體驗神的信實與公義、無比的愛,以感激的心來數算恩典的年日。

老年人也當憑信心仰望神,等候主的再來。

  詩篇第九十篇: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至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

  社會再適應量表各項事件之壓力量化結果 排次 生活事件 平均數 排次 生活事件 平均數 1) 配偶死亡 86 23) 家中有新成員產生 40 2) 家族近親死亡 77 24) 職務上責任有重大改變 38 3) 牢獄之災 72 25) 居住條件有重大改變 37 4) 離婚 68 26) 與上司發生衝突 36 5) 個人身體上有重大傷害或疾病 61 27) 與公婆或岳父母有摩擦 36 6) 事業上有重大改變 60 28) 退休 33 7) 分居 56 29) 負債少於四十萬元 33 8) 家屬健康重大改變 55 30) 輕微觸犯法律 32 9) 負債沒還、抵押被沒收 53 31) 睡眠習慣有重大改變 29 10) 工作被開革 53 32) 搬家 29 11) 財務狀況重大改變 51 33) 開始或停止接受學校教育 27 12) 結婚 50 34) 個人習慣有重大改變 26 13) 家庭成員相聚人數有重大改變 45 35) 飲食習慣有重大改變 26 14) 個人有傑出成就 44 36) 工作時間方式有重大改變 25 15) 兒女離家了 44 37) 太太開始或停止上班 25 16) 負債超過四十萬元 44 38) 宗教信仰活動有重大改變 25 17) 好友死亡 43 39) 長假期 24 18) 性行為困難 43 40) 消遣活動有重大改變 21 19) 懷孕 42 41) 過新年(春節) 21 20) 與配偶言歸於好 41 42) 轉學 21 21) 改變行業 40 43) 社交活動有重大改變 19 22) 與配偶發生重大吵架 40 44) 聖誕節 12 (資料來源:蘇東平、卓良珍,1981:生活改變之壓力量化研究)     回上一頁 展開 回頂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